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应用效果,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 品管圈小组成员现场观察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对洗手依从性通过脑力激荡及柏拉图等品管工具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63.1%上升至91.8%,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帮助门诊医护人员建立洗手习惯,提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骨科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对骨科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低的现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及实施,效果确认等。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由59.6%提高到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患者踝泵运动人数明显多于品管圈活动前。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标率为:92.62%,进步率为:53.52%。结论品管圈管理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骨科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患者住院期间足下垂、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皮肤损伤患者湿敷操作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立主题,针对皮肤损伤患者湿敷操作正确率进行现状调查,把握影响湿敷操作正确率的因素,确定改善重点,设定目标,解析,针对真因制定相应对策,设计并制作含6~8层湿敷纱布的湿敷包,确定湿敷液添加的初始量及补充量,优化湿敷操作流程,并对对策实施与检讨。结果:QCC实施后患者湿敷操作正确率高于QCC实施前(P 0. 05)。结论:实施QCC简化了湿敷操作步骤,规范湿敷操作方法,优化湿敷操作流程,能有效提高皮肤损伤患者湿敷操作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呼吸科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的影响,以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品管圈活动前后各40例使用吸入剂患者进行调查,对影响患者正确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确立并落实了3项改进措施。结果 经过品管圈活动,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由52.25%提高到85%。 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吸入剂使用的正确率,提高了药物疗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李芸  查庆华 《上海护理》2021,21(3):64-6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导管评估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住院患者导管评估正确率,调查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患者的导管评估情况并进行要因分析及真因验证,并拟定及实施5个主要对策:强化落实床边评估、组织培训并制订导管评估参照文件、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的作用。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科内的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主要原因中找出整改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从56%升至90%,同时尿路感染率从6.192‰降至3.0‰,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检查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是否到位,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且参与人员的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等得到提升,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为主题,对导致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错误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错误率由21.74%降低到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张月 《天津护理》2015,(1):60-61
目的:加强手术室护士洗手管理,提升洗手依从性。方法: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分析缺陷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对手卫生的执行率。结果:开展品管圈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比开展之前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心衰患者记录入水量正确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脉动圈护理品管小组,选取2015年3月15日~4月11日住院心衰患者30例,为活动前对照组,将2015年4月21日~6月21日住院心衰患者32例,为活动后干预组.通过品管圈活动实践,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入水量记录的正确率.结果 QCC活动后,患者入水量登记的正确率由活动前的38.72%上升至活动后的78.18%(P<0.05),本次QCC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8.71%,进步率为101.89%.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心衰患者记录入水量的正确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总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龙璇毅  莫伟 《当代护士》2016,(7):176-178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结果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对照组的53.9%提高到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60例新生儿和全体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另260例新生儿和全体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组(品管圈活动后),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8%(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春丽 《护理研究》2004,18(10):1718-1719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大量先进仪器的使用,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的开展,化疗、放疗以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医院感染(hospital acquire infections,HAI)成为当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曾有研究表明,加强医护人员洗手,可降低50%感染率,所以医护人员对洗手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医护人员洗手效果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洗手是阻断经医护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最简单,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临床上洗手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为了解临床洗手实际情况,我们于2002年对医护人员手进行了采样监测。 本次监测对象是医生42例次,护士129例次,护工6例次,总计采样177例次。 被采样者用流动自来水冲湿双手,涂抹肥皂,搓洗双手,再用流水冲洗。肥皂为普通肥皂,统一用皂吸悬挂,干燥保存;肥皂搓洗的时间为5~50s不等。 采样及检测方法是按《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在洗手前后,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投入含10ml无菌采样液的试管内,经振荡20s,取1ml接种于灭菌平皿中,倾注营养琼脂。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洗手现状,探讨适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洗手方法与对策.方法 将监测科室90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5组,分别按诊疗操作后、传统习惯洗手、改用推荐六步洗手法及左、右手洗手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并比较其效果.结果 诊疗操作后手带菌平均菌落数46 cfu/cm,按传统习惯洗手平均菌落数14 cfu/cm,改用推荐六步洗手法平均菌落数 8 cfu/cm,左手洗手平均菌落数6 cfu/cm.右手洗手平均菌落数12 cfu/cm.改用新推荐方法洗手的手卫生合格率为1.67%.结论 改用推荐六步洗手法效果理想,明显优于传统的洗手方法,护士左手比右手洗的干净.  相似文献   

15.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洗手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洗手状况。[方法]对某地区5所医院的203名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实地考察医院的洗手设施及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结果]基层医护人员洗手知识不足,洗手设施简陋,不符合卫生洗手要求。[结论]建议医护人员加强洗手意识及对卫生洗手知识的学习,医院加强对洗手的管理,根据当地实际条件改善洗手设施,同时加强医疗用具的消毒及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洗手法DVD光盘在术前洗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规范外科洗手法拍摄录制成DVD光盘,随机将参加手术的200名医护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实验组洗手间滚动播放规范洗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首次参加洗手者由带教老师示范,有经验者凭经验独立操作,对两组洗手规范正确率、洗手后细菌培养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洗手程序规范,手清洁指证、洗手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外科洗手法DVD光盘的应用可提高术者洗手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宋丹  孟凡菲  张晶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92-1294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改善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2月至7月对I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随机统计及采样,并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洗手次数及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均有显著的提升,医护人员整体洗手率由37.23%升至67.74%,达到目标值(P〈0.01),整体手细菌培养合格率由33.33%升至60.19%,达到目标值(P〈0.01)。结论品管圈对改善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作用明显,并且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个人价值,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在护理管理方面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张栋妮 《当代护士》2018,(5):176-178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病区医护人员目前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确定真因,进行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并对改善后的效果进行确认,制定手卫生奖惩方案、工作中执行手卫生的流程、科室落实监管手卫生的规范,严格规范执行手卫生,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手卫生执行更加规范,调查显示:对策实施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合格率55.77%,对策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合格率82%。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鹰潭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开展提高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的品管圈活动,调查33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次项目,查找胰岛素笔使用的缺陷,通过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活动前后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结果 33例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正确率由活动前的64.5%提高至活动后91.0%,达成率为170.0%,进步率为41.0%。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胰岛素笔使用流程。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的能力,保障了患者安全,同时凝聚了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以"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利用鱼骨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由活动前的57.3%提高到96.0%,手卫生合格率由活动前的30.8%提高到94.9%。活动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