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以医院专业治疗、护理、社区康复健康指导于一体的社区精神分裂症干预模式的效果,为开展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点,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院专业治疗、护理、社区康复健康指导,观察时间为1年。对照组实施自我护理措施,给予常规形式的社区医疗护理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复发率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出院时,两组PANSS和SDSS总分评定无明显差异( P>0.05),出院6个月、9个月及1年后,研究组患者PANSS和SDSS总分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院专业治疗、护理、社区康复健康指导能够稳定患者病情,改善其社会功能,降低复发,对促进患者良好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影响,为稳定病人病情,降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实行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即精神科医师、社区医师和病案管理员共同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综合治疗方案,如健康教育,社会技能训练,症状自我监控和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等;对照组实施居家自我管理和护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和恶化/复发率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病人BPRS评分25.89±5.77,对照组为30.79±7.68;研究组SDSS评分为10.13 ±3.12,对照组为17.46±5.22;研究组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27.50%,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服药依从性92.5%,对照组为62.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巩固维持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
吴英丽 《全科护理》2011,(17):1505-150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估病人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GQOLI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SDSS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为开展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84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点,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观察时间为1年;对照组实施自我护理模式,不给予任何形式的社区医疗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 - 74)以及复发率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前(出院时),两组PANSS、SDSS和GQOLI -74评定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6个月、9个月及1年后,研究组PANSS,SDSS总分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服药依从性、GQOLI - 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能够稳定患者病情,改善社会功能,提高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对促进患者良好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首次抑郁发作痊愈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16例首次抑郁发作痊愈出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药、定期随访,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 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优于干预前(P <0.05,P <0.01),研究组干预后 MMAS、SDSS 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首次抑郁发作痊愈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社区康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研究组)和住院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历时1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选量表(SDSS)和复发率等进行评估。结果:与入组时比较,在6个月末和1年末,研究组的BPRS、NOSIE、SDSS各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复发率(0%)也低于对照组(20%),结论:社区康复疗法能有效控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并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是实施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对照组实施门诊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omingside rehabilitation status scale,MR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患者MRSS和SDSS得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个案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有效改善了患者受损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系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分3个阶段进行系统健康教育,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MorningSide(MRSS)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价出院后1年内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PANSS、SDSS、MRSS评分低于出院时,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再人院率也低于后者,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估病人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GQOLI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SDSS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按自我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和健康问卷(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BPRS、SDSS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研究组给予为期1年的综台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和个别心理干预、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家庭干预等。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k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NOSIE-3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而且可降低病人的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接受系统健康教育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 再入院率、住院天数、出院时和入组后1年末PANSS、SDSS、MRSS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防止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的社区护理措施。[方法]对辖区内2006年3月-2007年2月30例巩固、维持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实行健康教育、个人服药计划、生活能力训练和社会角色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入组时、入组1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BPRS及SDSS得分、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加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精神刺激因素、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戴明华  刘方莹  范继美 《护理研究》2007,21(26):2393-239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研究组给予为期1年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和个别心理干预、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家庭干预等。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 1);NOSIE-3 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而且可降低病人的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同步实施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对患者及家属同步实施家庭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门诊随访,于出院后1年和2年末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观察两组的复发率、社会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的高低.结果 2年末研究组复发率17.00%,对照组复发率29.55%,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4.18,P<0.01);研究组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同步实施家庭干预能显著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社会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72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家庭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对家属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出院时及出院第6个月对两组病人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病人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第6个月SDSS、ADL、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对其家庭进行跟踪随访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病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护行为训练预防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普通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及一般性娱疗活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护行为训练,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2组自我管理能力和病情,痊愈出院1年后,评价2组恶化率和复发率.结果 (1)干预前后,2组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2)干预前,2组ESCA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3)出院1年后,研究组PANSS评分和恶化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护理行为训练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稳定病情,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由于病情变化和复发住院等原因,干预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8周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随访2个月后采用Link病耻感量表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随访1年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测评两组病人精神症状。[结果]干预后及随访2个月后干预组Link病耻感量表8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与同期对照组得分(P0.01);随访1年后干预组复发率为16.98%,对照组复发率为37.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病耻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早期交往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及其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及其用药护理、心理疏导、工娱治疗、健康教育、日常生活照料等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病人则在上述治疗及其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16周的早期交往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及其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 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6周后两组病人 SDSS 及 SF 36各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交往训练能够有效促进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1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对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指导;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syndrome scale,PAN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得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能力、社交能力、家庭功能、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