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鼻出血患者身心状态(如:焦虑、恐惧情绪以及再出血)影响。方法对本院接收治疗的80例鼻出血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结构式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在入院24hSAS、HAMA评分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三天,实验组SAS评分为(33.23±7.21),HAMA评分为(6.78±5.77)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率平均为(75.55±4.47)min、收缩压平均为(15.89±1.42)kPa、舒张压平均为(9.83±0.67)kPa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鼻出血病人采用结构式心理干预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教育。结果在健康知晓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00%,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平均分为(89.25±5.33)分,对照组平均分为(73.55±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41例依从性较好,对照组10例依从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眼痛、眼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3±0.99)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64±1.5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评估,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与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euman理论对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120例焦虑、抑郁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以Neuman理论为基础的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前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0.9340,0.4506;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为(12.6±6.4)分,低于对照组的(17.2±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46,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亦均下降,观察组为(11.9±6.7)分,低于对照组的(16.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375,P<0.05)。结论应用Neuman理论可以缓解住院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中西医结合心理与康复护理干预对轻中度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及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以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 C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 HAMA,HAMD 评分分别为(8.42±3.13),(7.32±4.5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4.74±2.86),(12.76±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745,5.6233;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为(5.79±2.52)分,低于对照组的(8.83±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28,P<0.05)。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心理和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改善轻中度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子宫颈癌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2例行子宫颈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术前指导,观察组患者于术前1天对其进行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率为97.50%,对照组遵医行为率为83.33%,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率具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访视后汉密顿抑郁评分(HAMD)总分(24.6±3.1)分、抑郁评分(9.4±4.2)分、焦虑评分(9.8±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的评分(33.9±7.9)、(17.2±3.9)、(16.9±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7.8±1.5)d显著短于对照组(10.5±2.4)d,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8.6±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8.7±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患者术前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胆结石手术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3.7±10.0),(42.0±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12.0),(55.0±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4,3.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较对照组(8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性白内障(D C )围手术期患者依从性及降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85例DC患者按入院的不同时期分为43例个性化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以及42例常规性护理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心理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依从率显著提高(P <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9.31±4.8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0.91±2.82),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为(13.26±7.84),HAMD评分为(16.31±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伤口感染率、角膜水肿、前房渗出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糖化血糖蛋白(HbAlc)、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DC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股动脉冠脉支架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经股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积极性评分为(74.62±11.39)分,高于对照组评分(67.36±1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P<0.05);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观察组8例(16.0%),对照组24例(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观察组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52.47±3.54)%,高于对照组(48.62±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5);观察组运动耐力(398.86±70.27) m,优于对照组(350.21±78.69)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6,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2.34±2.51)d,对照组(14.64±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活动受限、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24± 12.58),(89.14±10.38),(78.24±11.67),(72.16±14.57),(78.84±8.3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5.13±11.57),(78.25±9.42),(62.17±10.35),(58.52±12.36),(67.16±7.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35,7.06,7.72,8.17,7.27;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增加经股动脉冠脉支架手术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患者提供标准化、经济的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34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2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综合护理。再综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 d,平均(2±0.4)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5 d,平均(4±0.5)d,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0%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1周后观察组120例复诊,对照组68例复诊。观察组复诊率8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行护理工作,可促进护理工作规范,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人文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科患者焦虑水平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精神科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和社会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5,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为(5.14±2.32)分,SDSS评分为(8.14±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54±2.01),(12.25±2.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251,6.137;P<0.05)。结论人文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改善精神科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社会功能,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归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归侨老年抑郁症门诊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6)和干预组( n=35)。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情志调摄、饮食调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GDS得分(12.71±7.31)分,对照组为(14.45±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P<0.01);干预组48.6%患者评定为无抑郁,高于对照组1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5);干预组SSRS得分为(5.52±0.72)分高于对照组的(4.89±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2,P<0.01)。结论运用中医辨证饮食调理与情志调摄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归侨老年抑郁症较一般常规护理方法效果好,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PCI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PCI术后患者在采取同样护理方法的前提下,结合认知行为干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再次入院率及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18.2±18.5),(111.4±17.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 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31.2±18.3)分,优于对照组的(118.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P<0.05);干预后1年,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58.2±14.5)分,优于对照组的(121.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8,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回访1年心血管事件比较,干预组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2例(5.0%)、再次入院6例(15.0%),对照组分别为8例(12.5%),14例(35.0%),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0,4.27;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PCI术后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地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对干眼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眼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CBT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 )与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两组患者出入院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SAS评分为(40.25±8.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21±8.05)分;SDS评分为(39.95±8.07)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SDS评分(44.68±8.28)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sas=3.17,P<0.01,tsds =2.52,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00% v s 73.33%,χ2=13.85, P <0.01);观察组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93.33% v s 77.78%,χ2=4.41, P <0.05)。【结论】CBT能降低干眼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规范健康认知和行为,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穴贴压对减轻绝经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焦虑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次进行宫腔治疗的绝经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联合耳穴贴压,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再次行宫腔置器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估,对宫腔置器术中疼痛评分及术后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周,观察组SAS得分为(42.3±44.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76±4.5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00,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1级15例(25%),2级42例(70%),3级2例(3.33%),4级1例(1.67%);对照组疼痛1级2例(3.33%),2级28例(46.67%),3级27例(45%),4级3例(5%),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74;P<0.001)。观察组术后满意度得分(4.89±0.10)亦明显优于对照组(3.87±0.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1,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穴贴压能够减轻宫腔置器术中的焦虑紧张、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患者心理状况、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心理状况、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以及体重超标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以及体重超标的例数分别为10,15,17,13,26例,与干预前的21,29,31,36,43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993,6.455,6.168,16.484,8.147;P<0.05);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26,28,33,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226,4.149,3.936,12.862,4.09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3.86±6.84),(34.24±6.7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37±5.71),(42.71±6.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993,7.555;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6%,高于对照组的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输液反应、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3%,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45%,均低于对照组的47.9%,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2.855,13.693;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发焦虑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伴发焦虑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糖尿病一般性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SF-36)和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焦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差异均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分别为(23.25±4.13)和(22.07±5.77)( P>0.05)。治疗后则分别为(11.06±3.61)和(19.58±4.14)( P<0.01)。结论通过干预护理可以提高糖尿病伴发焦虑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综合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综合性消化不良患者86例。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具有针对心理和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恢复为优的患者占58.14%,恢复率为86.05%,均优于对照组的34.88%,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为(7.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9±0.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综合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不仅能提高治疗后的恢复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综合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胀情况、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负面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5.1±0.32)次/min、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209.5±33.8、63.8±8.2)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腹胀发生率(6.7%)、腹胀持续时间(2.3±0.5)d、排便时间(20.5±6.4)h、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18.4±2.5、17.9±2.1、44.7±6.2、42.5±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后综合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腹胀情况、缓解负面情绪、增加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是胸腰椎骨折术后的理想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5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非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前,研究组HAMA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HAMA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干预前后HAMA表评分比较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中,给予患者循证护理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率和HAMA表评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76例抑郁症患者应用自主选择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将采用配合运动干预的41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未进行运动干预的35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GQOL-74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QOL-74评分为(48.2±3.4)分,优于干预前(36.3±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4,P<0.05),干预后研究组GQOL-74评分为(55.5±4.9)分,优于干预前(34.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4,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9,P<0.05);干预后对照组HAMD评分为(14.2±3.0)分,优于干预前(24.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3,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D 评分为(11.1±2.6)分,优于干预前(23.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1,P <0.05),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7,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运动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抑郁症康复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