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招 《现代护理》2006,12(19):1771-1772
目的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方式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并辅以雾化吸入、气管滴药,比较2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痰阻、PaO2、SPO2、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比传统的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方式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并辅以雾化吸入、气管滴药,比较2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痰阻、PaO2、SPO2、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采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比传统的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10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罩住气管切口,予患者持续吸氧、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气管切开处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气切套管内辅以氧气吸入、气道湿化,比较2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3例,对照组8例,2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能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切式医用雾化器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给予气切式医用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评估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切式医用雾化器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效医用雾化器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救治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对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痰痂一旦形成,可阻塞支气管,使气道阻力增大,引起周围性呼吸困难、窒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5例患者,5例因病情转重死亡.仅6例发生肺部感染,且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76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COS预后评估标准,25例预后较好(33%),其中恢复良好13例,中残12例;预后较差35例(45%),其中重残21例,植物生存13例;死亡16例(22%)。抢救成功率7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扣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数昏迷,常伴有舌后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不易吸出等现象,并有误吸的危险。实施气管切开术可以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增加有效通气量,便于吸痰。正确有效的气管切开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GOS预后评估标准,25例预后较好(33%),其中恢复良好13例,中残12例;预后较差35例(45%),其中重残21例,植物生存13例;死亡16例(22%).抢救成功率7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扣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气管切开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改善脑灌注,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作者2004年~2008年收住早期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发现早期气管切开可以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而气管切开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改善脑灌注,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作者2004年~2008年收住早期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发现早期气管切开可以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红玲 《全科护理》2011,(24):2244-2245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brain injary,SBI)是外科创伤中的一种严重损伤,病死率高达50%,伤后早期颅内压增高,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气管切开给氧是不可少的救治步骤之一。作为有创气道,其气道的管理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主要针对气管内给药、吸痰、感染、低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创伤中的救治重点和难点,因其损伤严重、进展迅速、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程较长,因此病死率极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死亡原因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继发性脑干损伤引起的脑干功能衰竭,而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呼吸道的护理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降低其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管切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本院2002年2月~2009年11月对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创伤中的救治重点和难点,因其损伤严重、进展迅速、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程较长,因此病死率极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死亡原因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继发性脑干损伤引起的脑干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措施。结果:46例病人顺利拔管,4例持续昏迷带管出院,1例突发呼吸衰竭死亡,9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3例发生肺部感染(绿脓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精心的观察护理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伴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匀速泵入营养液,同时调节配套加温器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5~40℃;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人工缓慢推注营养液的方法。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呕吐、反流、呛咳、腹泻、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伴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应用简便、安全、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7.
上呼吸道梗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中枢性呼吸衰竭是重型颅脑损伤经常发生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为了避免和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应尽早对病人行气管切开术,但气管切开的护理亦尤为关键。我院2000年来收治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28例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以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0例。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8%。感染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等内源性因素及环境、药物、侵入性操作等外源性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及呼吸道的管理,注重口腔、鼻胃管护理,强调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等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静脉头皮针伸入气管切开处,并在气管套管外口放一块单层湿纱布,辅以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比较两组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湿化、痰痂形成、气管切开带管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比气管切开处覆盖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有效湿化气道,减少日吸痰次数,缩短气管切开患者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昏迷伴气管切开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6例昏迷伴气管切开的患者,密切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予充分的湿化气道,正确彻底的吸痰,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结果38例患者顺利拔管,4例因持续昏迷带管18个月,1例因突发呼吸衰竭死亡,13例因脑损伤过重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以预防和减少昏迷伴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