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10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罩住气管切口,予患者持续吸氧、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气管切开处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气切套管内辅以氧气吸入、气道湿化,比较2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3例,对照组8例,2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罩式医用雾化器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能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静脉头皮针伸入气管切开处,并在气管套管外口放一块单层湿纱布,辅以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比较两组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湿化、痰痂形成、气管切开带管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喉罩式医用雾化器比气管切开处覆盖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有效湿化气道,减少日吸痰次数,缩短气管切开患者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加温湿化吸氧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35例)采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痰痂、日均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日均吸痰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早期采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能有效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增加氧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水持续氧动雾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水经氧气驱动雾化面罩24 h持续雾化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内滴入注射用水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湿化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痰液粘稠、气道粘膜出血、发生肺部感染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血氧饱和度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水持续氧动雾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效果优于气管内滴入法,且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高流量氧气湿化系统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湿化处理,观察组应用新型高流量氧气湿化系统进行气道湿化处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并发症发生率、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高流量氧气湿化系统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降低痰液黏度,减少气道湿化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护理措施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痰痂形成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气道黏膜出血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的护理方法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采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更能提高排痰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氧雾化温化法和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结论]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切式医用雾化器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给予气切式医用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评估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切式医用雾化器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2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5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器接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比较2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雾化器面罩半封闭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持续滴注0.45%生理盐水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0.45%氯化钠和沐舒坦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10mg+地塞米松5mg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气道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海珍 《全科护理》2011,(4):308-309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未行呼吸机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温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给药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吸痰不彻底、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的排痰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未行呼吸机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温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给药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吸痰不彻底、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的排痰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4.
王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292-1293
目的:观察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持续气道湿化,B组给予间断雾化,观察两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率。结果:A组痰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持续气道湿化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效果明细优于间断雾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种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患儿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入住PICU行气管切开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0.45%盐水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湿化气道。观察2组患儿日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及吸痰时Sp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痰液黏度、日吸痰次数、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及刺激性咳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0.45%盐水湿化气道能有效地降低患儿肺部感染及气道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缩短气管切开周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氧雾化湿化法和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效果. [结果]观察组病人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结论]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方式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并辅以雾化吸入、气管滴药,比较2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痰阻、PaO2、SPO2、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采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比传统的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金招 《现代护理》2006,12(19):1771-1772
目的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方式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并辅以雾化吸入、气管滴药,比较2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痰阻、PaO2、SPO2、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采用面罩式医用雾化器比传统的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提高血氧分压,有效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疗效.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0.45%氯化钠和沐舒坦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250 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10 mg+地塞米松5 mg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气道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45%氯化钠加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适于患者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 .方法 随机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微量泵持续推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应用常规定时气道滴注湿化气道.结果 对照组出现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患者例数均高于实验组.气道湿化对患者生命体征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组小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 优于定时气管滴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