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心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心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心态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对203例心脏外科病人手术前后进行SCL-90、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评定。结果: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术前为68.76%,术后为45.12%,术前显高于术后(P<0.01)。中年人、蓝领职业、低教育、术前术后社会心理因素及疾病和/或手术自身因素与病人心理问题密切相关。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在心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手术室护士主要限于在手术室内配合手术医师完成任务,忽视了患者心理社会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窒护士与围手术期患者沟通的本质应“以人为本”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主体。掌握患者手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等多方面影响。因此,除机械操作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外,还必须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目的在于减轻或缓解手术患者术前不安心理,保证术中思想情绪稳定在生理、心理、精神等各方面适应手术。促进术后康复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影响心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心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心态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对203例心脏外科病人手术前后进行SCL-90、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评定。结果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术前为68.76%,术后为45.12%,术前显著高于术后(P<0.01)。中年人、蓝领职业、低教育、术前术后社会心理因素及疾病和/或手术自身因素与病人心理问题密切相关。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在心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英  张晋碚 《新医学》2000,31(7):436-437,433
1 引 言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是由各系统组成的整体,又是环境大系统中的组分。影响人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因素,大体上可分为生物的和非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又称心理社会因素,因为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变化(包括文化的影响)都是通过人们的心理而影响躯体的。过去对恶性肿瘤的病因学研究多限于生物学和理化等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们从生物-心理-杜会医学模式的“综合-整体方法”来研究和探讨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其结果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社会矛盾、个性心理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心理社会因素有相关性。本文综述心理社会因素与…  相似文献   

5.
风心病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丽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834-1835
精神心理因素对外科领域的影响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一般认为,患围术期的心理变化易受多方面影响,精神、心理、行为以及社会因素都会独自或叠加地影响手术治疗经过和疗效,对78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患围术期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试图找出规律性,为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侯永梅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358-2359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的具有持久的躯体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而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防治和转归等方面起主导作用。研究表明,影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个体的应激状态、情绪、人格特征、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其中,个体的不良人格特征构成心身疾病的易感素质,生活事件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及应激状态则是心身疾病的诱发因素,而社会支持系统对心身疾病起重要缓冲作用。同时,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损害相互影响,心理损害可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可作为生活事件加剧心理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迁延难愈。本文旨在对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身疾病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卵巢癌手术治疗后患者心理弹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市某2所三甲医院收治的160例卵巢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卵巢癌手术治疗后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的有关因素.结果 本次...  相似文献   

8.
李焕堂 《新医学》1998,29(9):461-462
反应性精神障碍是由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组精神障碍。其临床症状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密切相关,常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理解。消除或减弱相关的刺激因素,并给予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可恢复正常,一般不演变为其他病态类型。以下对反应性精...  相似文献   

9.
握住我的手     
手术室的大门,在许多病人眼里是一道生死之间的鬼门关,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外科手术与生俱来的恐惧,让病人在手术前很难摆脱紧张心理。作为手术室护士,除了常规的护理之外,还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手术顺利进行。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继而影响手术效果。有人统计,手术前有情绪障碍者,手术后半数出现并发症或适应性问题。一般而言,社会适应良好,术前只有轻度焦虑者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兰  袁丽 《护理研究》2005,19(5):760-762
介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心理社会因素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心理控制源和抑郁与糖尿病的关系。提出医务人员应对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行之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人心理社会因素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在正常中老年人中,心理社会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以198例北京市城乡40岁以上非痴呆中老年人为对象,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详细调查每个受访者的教育、婚姻、居住状态以及生活习惯。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心理社会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高、受教育越低、独身、居住在农村、不与配偶和子女同住、居住条件差、不喜咸以及长期吸烟者MMSE成绩明显下降(P&;lt;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经年龄和教育校正后,独身[回归系数(β)=-0.210154,P=0.001]、长期吸烟(β=-0.2252363,P=0.04)仍然与MMSE成绩呈显著意义的负相关关系。而住房较好(β=1.041417,P=0.006)、与配偶子女同住(β=7.882808,P=0.0001)与MMSE成绩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可以造成正常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对相关因素积极进行社会心理学干预,对于减少或减缓痴呆的发生有重要的社会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心理危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74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危机干预分类评估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危机影响因素。[结果]肝硬化患者心理危机、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得分分别为(43.45±8.81)、(69.35±13.34)、(54.32±7.15)分;心理危机与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r=-0.654,-0.687,P<0.05),心理一致感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573,P<0.05);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程是肝硬化患者心理危机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36.4%。[结论]肝硬化患者心理危机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积极制定个性化心理危机护理干预方案降低肝硬化患者心理危机水平,增强患者心理一致感,促进健康行为产生,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帮助肝硬化患者度过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3.
节育手术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治疗是医护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促进求治者配合治疗。心理护理与药物、注射、手术一样,对人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节育手术对象由于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生活、家庭环境、传统习俗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成人住院病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哮喘知识的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测定生理指标肺功能(PEF)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哮喘病人的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比例高于国内常模(P〈0.05);影响PEF和SaO2的因素:抑郁焦虑情绪、心理干预、个性特征、疾病知识、病情严重程度。[结论]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转归作用较明显,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促使哮喘发作快速控制。  相似文献   

15.
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景璐石  张立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30-2431
结合近5年来国内有关临床研究资料,综述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提出心理康复措施,以便为外科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雪荣 《新医学》1998,29(9):459-461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说明心理社会因素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在儿童时期,心理社会因素对儿童心身健康的发育成长影响更明显。现将有关因素简介如下。儿童气质气质主要指儿童个别的特征性的速度、节奏、适应性、能力耗费、情绪...  相似文献   

17.
癌症的身心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理论的提出和研究手段的发展证明:生活事件、患者的个性特点、应对方式等多种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某些心理社会因素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存在影响;心理行为干预不仅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行为状态,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疾病的预后也存在影响;神经免疫学的发展证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存在相互调节的关系。本文就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癌症发生发展的身心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子宫全切术是用于治疗妇女子宫疾病常见的手术之一,它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一些不良因素可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的恢复,也会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鉴于子宫全切术对妇女会造成特有的心理社会压力,而心理社会因素又会影响到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恢复。我们对9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在同手术期加强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理社会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俊冕 《新医学》1998,29(9):458-459
心理社会因素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人的生理和心理互相关联,不可分割。对消化系统生理功能的观察和研究,也证实了生理与心理相关的论断。早在1947年,纽约康乃尔大学的Wolf和Wolf在一位病人身上观察到了心理应激和胃的蠕动、分泌的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具有复发性、渐进加重性等特点,其发病与患者的人格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均有关。患者常常由于病情极度敏感,遇到不良应激因素时容易自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有资料表明,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或导致患者自杀的因素中,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为主要风险因素。因此,在用药物控制和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尤为重要。2004年5-12月,我院分别对80例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