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彦玲 《吉林医学》2012,33(2):314-315
目的:探讨用两种印模法(18例采用常规开口式印模法和18例采用操作简单固位较好的闭口式印模法),对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从而加以比较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36例牙槽嵴低平患者,采取二次开口式印模法和闭口式印模法两种方法取模,用蜡作牙合堤确定颌位关系,排牙制作全口义齿(总义齿),其中有18例采用常规二次开口式印模,18例采用闭口式印模。结果:通过对36例患者全口义齿修复,18例闭口式印模修复的患者比18例开口式印模修复的患者效果好,闭口式印模复诊率较低。结论:在整个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中,临床和技工有一定的方法可以借鉴,有助于提高义齿的固位力,提高咀嚼功能减少修复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采用闭口式二次印模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采用闭口式二次印模法,确定颌位关系,排牙制作全口义齿(总义齿),修复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率。结果:修复后6个月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闭口式二次印模法患者满意率为94.7%,其中满意31例(81.6%),较满意5例(13.2%),不满意2例(5.3%)为出现黏膜压痛,经2~3次调改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采用闭口式二次印模法,有助于提高义齿的固位力,舒适性,提高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3.
付秀杰  郭婷婷  刘佳柏 《吉林医学》2012,33(7):1432-143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牙槽嵴严重吸收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的稳定性。方法:收集2008年~2011年于长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共48例,应用二次印模法,中性区确定颌位关系及人工牙排列位置,选择牙合干扰最小的牙合型等方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随访1年,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总义齿都明显增加义齿的固位力,减轻压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准确的印模和颌位关系,人工牙的正确位置,减少牙合干扰的牙合型可以提高总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柳祝说  匡柏清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2):115-115,117
目的探索一种全口义齿修复中对低平牙槽嵴处理方法。方法选取52例低平牙槽嵴需做全口义齿修复者,用三次印模法获取患者口腔模型,将义齿边缘制作成边缘厚2.5mm条索状,观察其封闭和固位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该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普遍固位力增强。结论三次印模法和条索状边缘对低平牙槽的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固位有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稳定性.方法:收集2007年-2011年来我科就诊的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60例,采用二次印模法,确定正确的颌位关系,并选择适当的人工牙排列符合机械力学原则,修整出利于固位的基托形态,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并对患者做长达一年的随访,以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都明显增加了义齿的固位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准确的制取印模,确定正确的颌位关系,正确的排牙,人工牙及基托的调磨与修整,都可以提高全口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获得理想固位的方法。方法选择20032013年我科就诊的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68例,采用二次印模法,制作恒基托确定颌位关系,并选择适当的排牙方法,改进基托厚度和外形,进行新的全口义齿修复,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 68例患者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咀嚼时基托稳定。结论通过对取印模,确定颌位关系,排牙以及基托制作的改良,可以使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获得理想的固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试牙后取闭口式印模制作的下颌单颌全口义齿和常规制作的下颌单颌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山西大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下颌牙列缺失患者26例,其中包括首次修复者8例及非首次修复者1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常规制作义齿的基础上于试牙后再取闭口式印模制作下颌全口义齿,对照组常规制作下颌全口义齿。修复后评价义齿的压痛点数目、舒适度及固位功能。结果:试牙后取闭口式印模制作的下颌全口义齿的患者压痛点数目较少,固位功能评分较高。结论:试牙后闭口式印模法有助于提高下颌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的难点在于如何增强其固位力。笔者对近 6年来 80例低平牙槽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初步探讨增强其固位力的有效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共 80例 ,年龄最大 92岁 ,最小 56岁 ,平均 68岁。男性 36例 ,女性 44例。上颌义齿 1 0例 ,下颌义齿 2 6例 ,上、下全颌义齿 44例。1 .2 方法  (1 )采用二次印模法。 (2 )模型后堤区作封闭。(3)义齿基托面做成凹斜面。(4)选牙径小 ,牙尖斜度低的义齿。2 结果义齿制作完成后 ,经 1~ 2次局部调磨 1周内对义齿适应的 72例 ,占 90 % ;因口腔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口式印模法在下颌牙槽嵴低平的无牙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64例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进行下颌总义齿修复,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闭口式印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口式印模法。在修复后1周、修复后2周、修复后1个月和修复后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评价修复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闭口式印模组患者对义齿固位、稳定、咀嚼及舒适度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开口式印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闭口式印模法制作的义齿与传统开口式印模法制作的义齿相比,更适合功能运动状态下的口腔环境,义齿修复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晓南  辜向东  陈新民 《重庆医学》2009,38(23):2941-2942
目的 探讨自制的Apac新型义齿稳固剂对牙槽嵴低平患者佩戴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Apac新型义齿稳固剂分发给30例牙槽嵴低平的全口义齿患者,教其使用方法,问卷调查使用前后的满意度,结果用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Apac新型义齿稳固剂后,全口义齿的总体满意度、语音、咀嚼功能、固位和舒适性有显著性提高;而外观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Apac新型义齿稳固剂可提高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的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开窗式精细印模法修复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的效果。方法对36例下颌牙槽嵴低平伴纤维组织增生的老年患者,采用开窗式精细印模法和传统印模法制作义齿,3个月后对义齿固位功能、舒适性、咀嚼功能、黏膜情况、食物嵌塞等项目进行临床调查。结果在义齿的咀嚼功能、黏膜情况、固位功能方面,开窗式精细印模法组明显优于传统印模法组(P〈0.05),但两组舒适程度、食物嵌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颌牙槽嵴低平的患者,开窗式精细印模法比传统印模法具有更强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线性殆排牙,为低平牙槽嵴的患者制作全品义齿,使义齿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及舒适度达到理想效果。方法利用线性骀排牙对牙槽嵴低平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9例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固位情况良好26例,一般9例,不佳4例;咀嚼功能良好25例,一般10例,不佳4例;舒适度良好28例,一般8例,不佳3例。其中有全口义齿戴用史的24例患者各项指标均为良好;固位效果、咀嚼功能及舒适度不佳者,全部为全口义齿初戴的患者。结论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中使用线性牙厶排牙有助于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平牙槽嵴总义齿修复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全牙列缺失总义齿的修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牙槽嵴低平的情况,而低平牙槽嵴总义齿修复后固位的困难,又常常困扰着修复医师。如何对低平牙槽嵴总义齿取得良好的固位,正是学术界观注的焦点,对50例低平牙槽嵴患进行总义齿修复时,通过利用二次取模、恒基托作he托、扩大息止间隙以及改善排牙方法,充分伸展基托边缘等手段使总义齿的固位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有旧义齿的牙列缺失患者 ,通过利用旧义齿 ,制作新的全口义齿 ,研究其修复效果。方法 对 5 3例有旧义齿的牙列缺失患者 ,利用旧义齿当个别托盘 ,采取闭口式印模方法制作义齿。结果 用此方法制作全口义齿 ,减少了取颌位关系的步骤 ,缩短了就诊次数 ,提高了满意度 ,达到了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 采用闭口式印模方法制取印模制作全口义齿 ,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改进修复方法,提高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的固位,改善修复效果.方法:调改咬牙合,处理个别特殊牙,采用二次印模法取模,以及对单颌义齿的排列、边缘封闭及基托磨光面进行处理以改善固位.结果:义齿的固位,稳定和支持明显提高,患者较易适应采用改进方法制作的单颌总义齿.结论:通过口腔准备和采用改进后的修复方法,义齿的固位,稳定和支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霍红  社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53+155-153,155
目的探讨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特点和效果。方法对48例牙槽嵴低平的老年患者,通过二次取模,准确地颌位记录,排牙,基托边缘及磨光面做解剖式处理,充分利用唇、颊、舌肌固位,制作全口义齿。结果经过1-5年追踪观察,临床效果良好。一次治疗成功45例(91.7%),重新制作3例(8.3%),其中固位不良2例,局部压痛剧烈1例。结论对牙槽嵴低平的老年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下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病例采用传统方法修复,探讨增加其固位和稳定的方法.方法:对38例下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采用二次印模法,灌制超硬石膏终模型,应用自凝塑料基托求颌位关系、降低垂直距离、降低<牙合>平面的位置、后牙排列反<牙合>、伸展基托边缘等方法进行修复,统计修复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8例下牙槽嵴低平的患者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结论:对下牙槽嵴低平患者采用以上修复方法,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取试排牙时闭口式印模在低平无牙颌全口总义齿修复中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下颌牙槽嵴大部分吸收呈低平状的无牙颌患者10例,用轻体型硅橡胶在全口总义齿试排牙时取闭口式印模,再灌注石膏模型,连同模型一起装盒制作义齿;对照组10例按常规法制作。用吸光度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总义齿修复完成后2周及1,3,6月后的咀嚼效能。结果:实验组总义齿在使用2周、1月、3月后的咀嚼效能比对照组同一时间点的咀嚼效能高(P<0.05),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总义齿咀嚼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的制作方法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总义齿咀嚼效能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义齿的咀嚼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颌牙槽嵴大部分吸收呈低平状的无牙颌患者的全口总义齿修复,用轻体型硅橡胶在试排牙时取闭口式印模比常规方法制作的全口总义齿,可使患者在短期内适应,并恢复较高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9.
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靠义齿基托与黏膜紧密贴合及边缘封闭产生的吸附力和大气压力固位,吸附在上下牙槽嵴上,以恢复患者的面部形态和功能。全口义齿是黏膜支持式义齿。早期的全口义齿可追溯到17世纪,人们用兽骨、木头和象牙等材料制作义齿。随着人类发展和科学进步,全口义齿的发展经历了印模方法的改进,颌架的发明和改进,基托和义齿材料的改进等重要阶段,其基本理论、制作步骤和方法逐渐趋于完善。全口义齿成功地应用于牙列缺失患者的修复,在种植义齿问世之前,它是牙列缺失的惟一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呈森 《河北医学》2014,(9):1526-1528
目的:观察对低平牙槽老年患者的修复作用。方法:选88例口腔门诊低平牙槽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开口式印模法(44例)和闭口式印模法(44例)进行修复。观察比较修复后的功能活动和复发情况。结果:通过全口印模的修复,闭口式组患者满意度和复诊率分别为93.2%(41/44)和72.7%(32/44),与开口式组患者9.1%(4/44)和20.5%(9/44)相比,显著升高;闭口式组患者义齿固定评分为(7.8±2.1)分,咀嚼功能评分为(8.3±2.4)分,舒适情况评分为(8.7±2.3)分,均优于开口式组。结论:全口义齿印模使老年患者饮食功能恢复正常,面部基本功能恢复,采用闭口式印模法修复的全口义齿对低平牙槽老年来说更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