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正常孕妇做参照,对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眼动脉及子宫动脉的各项多普勒超声参数进行分析,为找出能客观反映疾病程度的有效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6月我院25例临床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患者眼动脉、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频谱参数对照同时期内25例正常孕妇眼动脉、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频谱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动脉的RI、S/D及眼动脉B/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子宫动脉RI、S/D与眼动脉B/A值较正常孕妇有明显的变化,此频谱参数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采取的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不同孕周正常孕妇(19~40孕周)的子宫孕脉、脐动脉血流速度频谱的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值之比(S/D值)进行了测定,同时观察分析了脐动脉S/D值与胎盘成热度分级的关系。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随妊娠月份增加逐渐下降,而子宫动脉血流速度S/D值变化不大。脐动脉S/D值与胎盘成熟度分级的关系是0级,Ⅰ级>3;Ⅱ级<3、Ⅲ级>;0>Ⅰ>Ⅱ>Ⅲ级。说明:随着胎盘逐渐成熟,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逐渐增加,S/D值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3.
4.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全身各脏器、系统血流灌注减少,可引起母体子痫发作及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医源性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等发生风险增加,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子痫前期的防治尚未取得确切成效,一旦发生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地治疗措施,因此,早期识别子痫前期高危患者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母儿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风险。目前预测子痫前期的指标主要有母体特征、血清学检查、多普勒超声等,其中母体特征主要包括子痫前期高危因素,如母体年龄、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子痫前期既往史等,血清学指标包括孕中期产前筛查血清学指标,以及其他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如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胎盘蛋白13等,多普勒超声包括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母体子宫动脉等血流参数,以上三类指标分别可单独或联合多种指标运用于子痫前期的早期识别。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无创的检测手段,越来越为临床所重视,其中母体子宫动脉血流的多普勒超声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作用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应用,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脉冲式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测定了123例足月妊娠脐动脉(UmA)、121例子宫动脉(UtA)血流速度波,以收缩期最大速度与舒张末期最低速度之比(S/D)作为胎盘血管床阻力的测定指标。本实验测得UmA、UtA的S/D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3.0及<2.5。本实验结果表明:UmA及UtA之S/D正常与异常组间,新生儿预后不良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0.01);预测新生儿预后不良两者的敏感度分别为72.7%和27.3%(P<0.05),提示UmA的S/D较UtA的S/D对新生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研究人员在近日报道说,先兆子痫有可能是由一氧化氮(NO)的利用度降低所致。该疾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妊娠并发症,是全球每年约75000名母亲死亡的原因。 NO是血管舒张的重要介质之一,产生后或立即被利用,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分析先兆子痫患者滋养层细胞潜在的血栓形成是否与细胞凋亡增加相关。细胞滋养层取自无高血压且足月分娩的初产妇及先兆子痫初产妇的胎盘组织。形态学鉴定发现滋养层角蛋白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阳性。体外培养时给予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细胞滋养层细胞,孵育24h。TN F-α刺激前后,评估组织因子抗原及活性以及细胞凋亡数量。先兆子痫产妇犤0.08±0.04pm ol/(m in·106细胞)增至0.53±0.19pm ol/(m in·106细胞)犦及非先兆子痫产妇犤0.07±0.04pm ol/(m in·106细胞)增至0.30±0.16pm ol/(m in·106细胞)犦细胞滋养层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子痫期间伴血栓形成倾向孕妇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子痫期间伴血栓形成倾向孕妇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用药指导、心理辅导、健康宣教、血栓形成预防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凝血指标、血栓标志物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同时统计孕妇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PT、a PTT、Fbg分别为(12.0±0.9)s、(29.7±3.0)s、(4.1±0.9)g/L,较干预前的(11.5±1.2)s、(27.5±2.9)s、(5.2±0.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PLG:A、AT:A、D-D、CD63及CD62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孕妇均顺利生产,母婴无死亡,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机体凝血功能,抑制血小板活性,预防产后血栓及子痫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图(PPG)、子宫动脉多普勒检查联合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孕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随访至产后6周,其中2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剔除,28例失访剔除,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先兆子痫的预测模型。研究设计:本研究为前瞻性筛查研究,在英国的社区医院中,对未经选择的低危单胎孕妇(n=32157)进行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改进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OC)分析。结果:共612例(2.0%)孕妇发生先兆子痫,144例(0.5%)需要提前分娩(孕<34周)。联合母体和超声因素模型的AROC为0.798,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超声(0.729,P<0.0001)和母体因素的模型(0.712,P<0.0001)。在发病较早的病例中,单独使用超声模型的AROC值为0.922,加入母体因素后并无显著改善(0.945,P=0.27);而发病较晚的病例,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血栓形成倾向与妊娠晚期不明原因胎死宫内相关这一说法。设计:研究组为37例有妊娠晚期不明原因胎死宫内病史的患者。对照组为与研究组人种相匹配、无死产史、习惯性流产史及血栓形成的46例志愿者。研究组37例患者中获得34份胎盘病理学报告。结果:研究组出现至少1种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发病率为37.8%,对照组为41.3%(OR0.87,95%CI0.32~2.29)。两组间任何一种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抗磷脂抗体水平显著升高(47.2%vs8.7%,OR9.4,95%CI2.5~42.3)。发生胎盘梗死与未发生胎盘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痫期间伴血栓形成倾向孕妇的早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子痫期间伴血栓形成倾向孕妇共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比较两组子痫期间伴血栓形成倾向孕妇并发症发生率、血栓标志物、血小板活化指标、凝血指标等。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产后出血、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等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 65%,较对照组的23. 26%观察组的PLG、A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D、CD63、CD62 p和Fbg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患者要低,且观察组患者的a PTT,PT,TT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 子痫期间伴血栓形成倾向孕妇采用早期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血栓标志物、血小板活化指标及凝血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HD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先兆子痫的预测效能。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8例HDP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高危组(38例)、中危组(45例)和低危组(45例),比较3组患者的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经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与HD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统计入组患者中先兆子痫发生率,比较先兆子痫和非先兆子痫患者的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AUC)验证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先兆子痫的预测效能。结果 高危组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为(1.52±0.36),阻力指数(RI)为(0.78±0.25),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为(3.44±0.77),均高于中危组[(1.08±0.25)、(0.51±0.16)、(3.05±0.31)]、低危组[(0.77±0.21)、(0.39±0.17)、(2.52±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  相似文献   

16.
Lee  C.  -  H.  Chang  C.  -  C.  Kuo  Y.  -  T.  张红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51-5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动脉结扎后子宫平滑肌瘤内部主要血管可能的血流变化。方法:测量14例妇女子宫动脉结扎前后平滑肌瘤内主要血管的血流变化,这些患者同时伴有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疼痛或压迫感,和(或)贫血。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诉术前的疼痛或压迫感完全消失,1例诉症状明显减轻。在子宫动脉结扎后1周至4个月内,所有患者的平滑肌瘤内部主要血管血流均明显减少。8个月后,1例妇女成功妊娠。结论:对子宫平滑肌瘤的患者,腹腔镜下经一侧腹膜后子宫动脉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彩色多普勒证实这种治疗可减少所有患者平滑肌瘤内部血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先兆子痫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中胎盘标记物与内皮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研究设计:选取76例先兆子痫患者和37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分为早期发作(孕龄<34周),晚期发作组,40例正常对照,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血浆中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 s样酪氨  相似文献   

18.
A pulsed-wave doppler ultrasound system was used to record arterial flow velocity time waveforms from the fetal umbilical artery (UmA) and the branches of the uterine artery (UtA) in the placental bed in term pregnancies. The systolic-diastolic ratio (S/D) of flow velocity was measured as an index of peripheral resistance in the placental bed. The UmA S/D ratio was measured in 123 pregnant women between 37- less than 42 gestational weeks and the UtA S/D ratio was measured in 121 of them simultaneously. The cutoff value of an abnormal UmA S/D ratio was 3.0 or higher, and UtA S/D ratio 2.5 or higher. Furthermore, the neonatal poor outcome was observed more frequently in both the abnormal ratio groups than in both the normal ratio group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UmA, and UtA S/D ratios to predict an adverse neonatal outcome was 72.7%, 27.3%, respectively. The data showed the abnormal UmA S/D and abnormal UtA S/D ratio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neonatal poor outcome, but the former was the better test for screening for adverse neonatal outcome.  相似文献   

19.
依赖于障碍性避孕方法如隔膜及配偶使用避孕套的妇女比使用其他方法的妇女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性增加一倍多,预先接触精子对妊娠期发育的胎儿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这种接触被障碍性方法阻止就意味着阻止活精子进入子宫,但非障碍性避孕工具如计划生育药片、  相似文献   

20.
先兆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其发病原因,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进行了各方面的探索,提出多种学说,但具体机制仍未明确。一种新的抗血管生成蛋白——可溶性endoglin(sEng)可能与先兆子痫的发病机制相关。文章就sEng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