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肢再植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断肢再植过程中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探讨细胞凋亡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大鼠后肢断肢实验模型,以光镜观察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以TUNEL(POD法)检测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结果缺血5h的大鼠断肢再植全部存活,而缺血9h者未存活。大鼠断肢再植过程中,缺血性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引起骨骼肌细胞水肿、坏死和细胞凋亡,并于再灌注过程观察到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现象,缺血7h凋亡率最高。结论骨骼肌存在缺血性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细胞凋亡是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改变。骨骼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存在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它们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病理改变,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p53、p21、Bax、Bcl-2的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大鼠后肢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光镜下观察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及相关基因p53、p21、Bax、Bcl-2的表达。结果缺血5h的大鼠骨骼肌全部存活,而缺血9h者未获存活。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骨骼肌细胞水肿、坏死和细胞凋亡,并于再灌注过程观察到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现象。缺血7h细胞凋亡率最高,相关基因p53、p21、Bax表达与缺血时间成正比,而Bcl-2表达与缺血时间成反比。结论细胞凋亡是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学改变。微循环障碍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基因表达与凋亡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它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密切关系。本文详细阐述了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基因调控以及如何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有效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p53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p53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粉防己碱干预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细胞凋亡变化钱玲梅王笑云由于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时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国外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使用某些药物抑制细胞凋亡水平以减轻组织损伤[AmJPhysiol,1996,271:F477]。中药粉防己碱是一种传...  相似文献   

6.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个重要机制.既往认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终结局均为细胞坏死,但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从损伤后6小时开始并持续2周以上,这使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大大延长.该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作一综述,探讨通过干预基因表达的方法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及其相关机理。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缺血再灌注期间细胞凋亡现象的发生及其相关机理进行综述。结果 多种脏器、组织历经缺血再灌注后均发现有细胞凋亡现象,缺血再灌注期间影响细胞凋亡的因素有多种,如缺血、缺氧、氧自由基、细胞内钙超载、多种细胞因子等,而细胞凋亡的调控与多种基因的调控有关,如bcl-2家族、caspase家族及核因子NF-κB等。结论 细胞凋亡是脏器、组织在缺血再灌注期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调节。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死亡方式,其过程受自身基因如:myc,P53,Fas,bcl-2等调控。业已证明,细胞凋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征之一,抑制细胞凋亡可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本从细胞凋亡的特征、基因调控、检测方法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凋亡证据等方面进行综述,并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缶伤的发病机制,为心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是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病理特征之一,本文论述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p53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细胞凋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p5 3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肾缺血/再灌注时肾组织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问点肾组织、功能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苦味酸法和二乙酰一肟反应法测定大鼠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肌酐和尿素氮值检测肾功能变化,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缺血/再灌注石蜡包埋切片肾组织损伤形态学改变,用酚/氯仿抽提小片断DNA,在琼脂糖电泳上测定不同时间点DNA Ladder及利用原位凋亡检到法观察各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数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肾功能检测发现,缺血45min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值明显增高和正方对照差异显(P<0.05),再灌注早期上升缓慢,3h后再次增高,组内对比差异显(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细胞以近端肾小管变性为主、坏死轻微,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组织损伤变化与肾功能变化规律相一致。琼脂糖电泳和TUNEL检测在缺血45min再灌注3h时可测到DNA Ladder和TUNEL阳性细胞增加,再灌注12h细胞凋亡最明显。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肾组织轻、中度的损伤和明显的肾功能损害;肾缺血/再灌注后期肾组织及功能损伤加重可能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各种器官及组织移植过程中导致早期失去功能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凋亡是造成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现将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以及其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mitogen—activated kinase)的一个亚类,有关P38MAPK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很少。本研究通过检测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及P38MAPK的变化,来揭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防治此类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夹闭大鼠髂总、髂内、髂外及股动脉,不同时间段开放恢复血流再灌注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脊髓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但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不同.各缺血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4 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与2、12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最高出现在缺血4 h再灌注6 h组,缺血4、6、8 h组再灌注72 h后出现细胞凋亡率的下降,甚至低于未灌注组.结论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凋亡.不同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防治此类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夹闭大鼠髂总、髂内、髂外及股动脉,不同时间段开放恢复血流再灌注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脊髓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但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不同.各缺血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4 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与2、12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最高出现在缺血4 h再灌注6 h组,缺血4、6、8 h组再灌注72 h后出现细胞凋亡率的下降,甚至低于未灌注组.结论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凋亡.不同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防治此类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夹闭大鼠髂总、髂内、髂外及股动脉,不同时间段开放恢复血流再灌注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脊髓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但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不同.各缺血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4 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与2、12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最高出现在缺血4 h再灌注6 h组,缺血4、6、8 h组再灌注72 h后出现细胞凋亡率的下降,甚至低于未灌注组.结论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凋亡.不同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cl-2基因对供体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大鼠模型模拟供体小肠热、冷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过程,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结果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在热缺血再灌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冷缺血再灌注后24小时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结论RT-Q-PCR是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mRNA转录水平的方法。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引起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改变;冷缺血再灌注24小时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并可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缺血再灌注(IR)、缺血后处理(IPo)3组,以缺血再灌注前反复多次的短暂预再灌注及停灌注作后处理,观察血清肝酶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变化,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凋亡状态.并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血清肝酶水平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和GSH活性则显著升高;再灌注后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IPo组凋亡指数较IR组显著下降,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IPo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而拮抗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2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调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凋亡的发生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活性氧大量产生、钙超载等直接或间接激活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启动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现就近年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调节机制的有关研究内容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