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潮州市陶瓷作业工人对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关注度及行为的反应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罔内随机抽取17家陶瓷企业共618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工人平均年龄为39.5岁,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4.1%和50.3%,职业病知识知晓率为63.6%,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3%.结论 一线生产工人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让更多的务工人员了解职业病防治常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潮州市陶瓷作业工人对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关注度及行为的反应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罔内随机抽取17家陶瓷企业共618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工人平均年龄为39.5岁,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4.1%和50.3%,职业病知识知晓率为63.6%,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3%.结论 一线生产工人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让更多的务工人员了解职业病防治常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潮州市陶瓷作业工人对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关注度及行为的反应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罔内随机抽取17家陶瓷企业共618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工人平均年龄为39.5岁,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4.1%和50.3%,职业病知识知晓率为63.6%,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3%.结论 一线生产工人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让更多的务工人员了解职业病防治常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4):151-154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临床检验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临床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发生率、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佛山市部分公立医院的临床检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其血源性职业危害暴露现状及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临床检验人员118名,其中表示接受过各种形式的职业防护培训的有97名,占82.2%;对职业防护培训的来源途径进行分析,职业防护教育途径的前3位分别为:医院培训、课题学习、同事交流,占总数的74.76%。临床检验人员职业危害行为总体发生率为69.5%,其中锐器刺伤行为的发生率最高为34.7%。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需要分类处理条目的知晓率最高为100.00%,知晓率最低的条目为标准预防可以防止血源性疾病又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知晓率为67.80%。以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总分作为因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发现: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情况、文化程度、医院级别是有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发生率较高,职业安全防护应得到医院的重视,加强培训,提高临床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5.
刘晓明  于璐 《江西医药》2023,(3):377-380
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379家用人单位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掌握赣州市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分析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浓度水平,为监督执法、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21年江西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方案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379家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申报率87.07%;共监测点数4366,合格率为86.05%,监测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微型企业粉尘超标率最高,达10.05%;共有38963名从业人员,接害率为49.61%,粉尘类、物理因素、化学毒物体检率分别为90.78%、65.22%、88.06%,小微企业体检率明显低于该水平。不同规模不同职业危害因素超标率差异、职业健康检查实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赣州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应重点关注小微企业,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提升监督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6.
某镉镍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某镉镍电池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状况,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该企业职业卫生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较为全面的反映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浓度(强度)、人员接触、防止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该企业存在镉、镍、甲苯、二甲苯等职业病危害,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缺乏,镉和二甲苯超标严重,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1 621名镉作业工人中1 034例尿镉超标,15例镉中毒。结论造成作业工人大量镉中毒和健康损害的根本原因是职业卫生知识缺乏,防护设施缺乏,为确保劳动者健康,亟需全面改善其职业卫生状况,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氯化氢、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氟化氢、氨、二氧化氮、噪声、高温、高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工频电场、不良采光照明等。经综合分析确定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建设单位在按照建议内容进行改进后,其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基本上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玻壳生产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该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现状,了解作业工人接触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其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全面的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健康监护。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粉尘超标倍数较高,TWA和STEL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14.1和11.1;噪声超标率和危害程度级别均较高,其超标率为62.5%,危害程度级别最高为Ⅲ级,占总检测点数的8.3%;高温作业分布范围较广,分级级别也较高,其中有70%以上的检测点高温作业分级在Ⅲ级以上。健康监护结果,接尘人员以胸闷、呼吸困难、X线胸片异常及肺功能轻度损伤为主;接触噪声职工以耳鸣、听力下降、疲乏、头晕、头痛、心电图异常、血压升高及听阈升高为主。结论该企业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高温,且粉尘和噪声对作业工人已经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职业安全防护技能训练对门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行为干预对个人防护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职业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前后对本院门诊部60名护士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和行为调查并进行相关职业安全防护技能训练,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培训后门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和职业防护行为均显著优于培训前。对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戴手套方面的防护知识认知及行为落实处在高水平。结论职业防护能力训练能强化护理人员对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认知度和执行力,增强门诊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提高落实自我防护措施的依从性,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生产性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类型,是导致职业病的重要危害因素~([1]),噪声作业工人在长期的职业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噪声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甚至导致职业性噪声聋~([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国家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关注,纺织企业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持续精进,生产企业及工人防护意识增强,为了摸清现阶段的纺织企业织布车间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伤情况,本研究对纺织企业织布车间工人职业性听力损伤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潮州市陶瓷作业工人对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关注度及行为的反应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罔内随机抽取17家陶瓷企业共618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工人平均年龄为39.5岁,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4.1%和50.3%,职业病知识知晓率为6...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掌握铝件铸造车间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及防护效果,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对某公司铝件铸造车间进行职业病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工作场所的大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但定点采样手工落砂处及手工清砂处均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限值规定。抛丸清理机处噪声强度超标。结论铸铝车间工作场所的大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粉尘危害为手工落砂、手工清砂岗位,噪声危害为抛丸清理机岗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教育程度的不同对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影响并据此探索强化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措施。方法选择从我市随机抽取的82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根据教育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研究。结果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肿瘤科护士更加明确相关职业危害因素,在肿瘤药物可以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以及消化道摄入等方式对自身造成影响以及肿瘤药物会导致血小板、白细胞下降、对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致畸和致癌等方面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肿瘤科护士在避免职业暴露各项防护措施执行率的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科职业暴露问题的认知是影响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程度的不同又会对肿瘤科职业暴露问题的认知情况造成影响。基于此,在不断完善各类防护措施的同时,医院还需要根据肿瘤科护士的教育程度加强职业防护的教育与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最终避免职业暴露情况的出现,确保肿瘤科护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COVID-19疫情期间,采用知信行理论和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对河南省郑州市18岁以上医护人员、大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认知、态度、行为及心理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的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学历组间差异显著(P<0.01),态度和行为组间无显著差异;89.41%的被调查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焦虑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P<0.05)、职业(P<0.01)、文化程度(P<0.01)、认知(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纳入模型的3个变量,学历(研究生)、性别和职业(居民)是影响不同人群焦虑的主要因素(P<0.05),能够解释焦虑12.9%的变异。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各类人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尤其是针对女性、高学历、社区居民更应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防护栏加工制作行业的职业健康状况,提出预防其工人职业病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79家防护栏加工作坊的146名工人(暴露组)进行问卷调查、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对暴露组和54家企业153名行政后勤人员(对照组)进行体检。结果暴露组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和职业防护率均较低,分别为8.9%和11.6%,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超标率为72.2%、电焊烟尘浓度超标率为32.9%;暴露组的肺部X线表现异常检出率、听力异常检出率、眼炎检出率、手指细小震颤检出率及血锰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护栏加工制作行业存在很多职业隐患,应加强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2-氨基-6-甲氨基苯并噻唑生产项目的 调查,掌握该类化工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和浓度(强度).为防治职业病危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踏勘现场,了解其生产工艺、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乙烷的浓度(TWA)超标明显,其中噻唑合成操作工接触水平高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12倍,烘房操作工接触水平高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近2倍.结论 该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乙烷污染对作业工人的急性损害和慢性影响是肯定的.由于目前还没有对甲氧基苯基硫脲和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两种有毒化学物质的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其危害程度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200例,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问卷调查表。结果冠心病患者按时规律服药的比例由护理干预前的53%上升为78%(P<0.01);冠心病患者低盐低脂饮食行为习惯的比例由原来的42%上升为69%(P<0.01);保持心态平和的冠心病患者由护理干预前的45%上升为76%(P<0.01),另外冠心病患者的吸烟与饮酒比例在经过护理干预以后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1)。冠心病患者对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7%提高到85%(P<0.01),饮酒过量危害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4%提高到82%(P<0.01),超重与肥胖知晓率由教育前的52%提高到90%(P<0.01),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知晓率均出现了明显上升(P<0.01),不良心理因素危害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1%提高到73%(P<0.01)。结论冠心病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的应用为医院为减少或控制心血管疾病危害的进展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莆田市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状况,为防控噪声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莆田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莆田市存在噪声危害因素企业355家,主要分布在荔城区、仙游县、涵江区,其中85家企业开展噪声危害因素检测,共检测1310点,超标215点(超标率16.41%)。收集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6058份:血压异常检出率21.89%,其中高血压检出率12.86%,男工大于女工(P<0.05),且有随年龄、工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P<0.05);低血压检出率4.38%,女工大于男工(P<0.05),且有随年龄、工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P<0.0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9.03%,不同年龄组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不同(P<0.05)。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检出率7.43%,男工大于女工(P<0.05),并随年龄、工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噪声危害因素企业监测覆盖率较低,监测点超标率较高;高血压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有着男工大于女工,随着年龄、工龄的增长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越高的特点。建议各相关单位加强对噪声接触人群的职业病防控,在选择作业工人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性别选择,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和个人防护。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工人在接触噪声岗位的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19.
徐登淑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2037-2039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对职业性风险的认知水平及如何提高感染科护士自我防护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重钢总医院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心理状态。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53份,回收率为96.4%。结果感染科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水平较低,护士在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险为针头刺伤及病原体暴露,占81.1%(43/53);高达81.1%(43/53)护士暴露于患者飞沫和伤口分泌液。自我防护意识较差,35.8%(19/53)护士对于自我防护的相关知识来源于工作时老师、同事的提醒,71.7%(38/53)护士防护知识掌握不够。结论加强对护士职业风险认知的教育,注重对护士自我防护措施的培训,有助于降低感染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同时,能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周口市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周口市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区居民、校内青少年、流动人口3种人群问卷调查。结果调查855人,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746人,知晓率为87.3%。城市居民(90.20%)和校内青少年(94.3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流动人口(77.67%)(χ2=40.29,P<0.01);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和报刊,分别占77.08%、48.30%和44.56%。结论周口市城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中期评估所要求达到的指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所做的工作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