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研究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病人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病人138例(观察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入选病人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心功能NYHAⅡ级组、心功能NYHA级Ⅲ组、心功能NYHAⅣ级组。另选取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138例病人跟踪随访6个月,将再住院、死亡病人归为事件组(25例),非再住院且存活的病人为非事件组(113例)。利用荧光标记法检测NT-proBNP,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时、2个月、4个月、6个月抽静脉血检测。138例病人跟踪随访6个月期间死亡2例,再住院23例。结果观察组全血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血NT-proBNP数值随着NYHA分级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组入院时及出院时、2个月、4个月、6个月时NT-proBNP数值明显高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组出入院NT-proBNP平均下降值低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事件组NT-proBNP在动态监测中均高于非事件组(P0.01)。结论 NT-proBNP对HFPEF病人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动态观察NT-proBNP变化水平可有效判断病人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衰病人在急性期(3个月之内)的活动量对其预后、运动耐量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诊住院,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AMI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出院3个月内运动强度分为对照组及低、中运动代谢组3组。收集各研究对象相关基线资料,并随访出院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活动、活动增量情况、生存状况及心脏事件发作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对照组Mets、LVEF逐渐降低,低、中运动代谢组Mets、LVEF逐渐升高;中代谢运动组死亡率(8.9%)比对照组(24.3%)、低代谢运动组(16.7%)显著降低,中代谢运动组再发心梗率(14.29%)比对照组(42.36%)、低代谢运动组(25.14%)也显著降低,再入院次数也相应降低。结论在可承受范围内,AMI后心衰病人应尽早参与康复运动,运动代谢量越高,其预后及运动耐量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内镜下切除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126例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切除的C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干预组(n=42)、安慰剂组(n=42)及对照组(n=42)。干预组给予黄连素片0.1 g,口服,3次/d;安慰剂组给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口服,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对比分析3组患者内镜下切除后6、12、18个月内CRA复发率。结果 CRA内镜下切除后12个月及18个月内CRA复发率干预组(10.0%、12.5%)均较安慰剂组(30.0%、35.0%)及对照组(31.7%、36.6%)显著降低(P0.05),安慰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干预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但不良反应均轻微,不影响继续服药。结论黄连素对CRA内镜下切除后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防价值,且可行性及耐受性较好,黄连素有望成为CRA复发的化学预防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奈酸锶(SR)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对36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试验组(n=18)和安慰剂组(n=18),分别给予SR 2g/d及安慰剂,共12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6个月、用药12个月测定受试者的骨密度。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SR 6个月后,SR组腰椎的骨密度增加1.98%,安慰剂组增加1.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R组总髋部的骨密度增加2.22%,安慰剂组增加0.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使用SR 12个月后,SR组腰椎的骨密度增加4.08%,安慰剂组降低0.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SR组总髋部的骨密度增加3.17%,安慰剂组降低0.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共有4例提前终止研究(SR组2例,安慰剂组2例)。结论 SR能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密度,服用顺应性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贫血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HFPEF患者325例,分为贫血组84例和无贫血组241例,收集临床资料,以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再住院为终点事件,定期随访9~26(17.5±8.3)个月,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贫血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贫血组(67.9%vs 48.1%,P=0.002)。贫血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较无贫血患者明显降低(16个月vs 21个月,P=0.019)。贫血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12,95%CI:3.271~6.160,P=0.006)。结论贫血是影响HFPE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HFPEF患者诊治过程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续 2 0 0 1年第 17卷第 10期第 4 84页 )3.2 CHF应用 βB的大型临床试验MDC (MetoprololinDilatedCardiomyopathy )研究 (1993年 ) :第一个 βB美托洛尔治疗CHF的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 383例扩张型心肌病LVEF <4 0 % ,90 %患者为心功能NYHAⅡ~Ⅲ级 ,治疗组 194例 ,5mg/d起始 ,靶量 15 0mg/d ,平均 10 8mg/d ,安慰剂组 189例 ,已用ACEI。随访12~ 18个月 ,主要终点为死亡或心脏移植。经 12个月治疗 ,死亡率无影响 ,但治疗组较安慰剂组危险性降低 34% (P =0 …  相似文献   

7.
近来的一些资料提示 β 阻滞剂对慢性心衰病人有益 ,在一些研究中显示美多心安和卡维地洛可使射血分数增加 ,并对心肌重构有好的作用。作者用磁共振显像并用新颖的高分解磁共振标记技术来确定心肌的旋转和舒张速度。方法 :2 8例病人 (平均射血分数 2 6 %± 6 % )随机分入比索洛尔组 (13例 )或安慰剂组 (15例 )。磁共振测量左室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的容量和射血分数。在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及 12个月测量心室旋转和舒张的速率。结果 :一年以后 ,比索洛尔组心率减低 ,在休息时和高峰运动时均减低。而安慰剂组则未见心率的变化。在比索洛尔组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原位小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出现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94例病人,其中53例病人进行DCB作为DCB组,41例病人植入第2代药物洗脱支架(DES)作为DES组。术后12个月检查血管造影的最小管腔直径、管腔狭窄程度和晚期管腔丢失等指标。记录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病人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DCB组最小管腔直径小于DES组,管腔狭窄程度大于DES组,管腔增加少于DE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2个月造影,DCB组最小管腔直径大于DES组,狭窄程度小于DES组,晚期管腔丢失小于DE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病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DCB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DE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与14.6%,P>0.05),术后12个月随访,DC...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应用华法林(WAR)与左心耳封堵术(LAAO)治疗在卒中预防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LAAO组,并以同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WAR组。在每位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在随访期内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均无体循环栓塞、心血管死亡及脑卒中等有效性终点事件发生。LAAO组病人手术均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成功率100.0%;术后出现5例残余分流,分流量依次为2 mm、1 mm、1 mm、3 mm、2 mm,术后3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均消失。LAAO组术后无大出血、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仅有4例出现包心积液,及时予以保守对症处理后,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消失。术后1年随访中两组均无死亡、心脏压塞、器械相关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LAAO组随访3个月后出血事件及1年内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9.3%,均明显低于WAR组的16.7%、27.8%(P0.05)。术后1年随访期内在出血类型上,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AF应用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在预防卒中方面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但安全性优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依那普利(enalapril)对射血分数≤0.35的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作用。射血分数≤0.35的患者6797例,先接受2~7天的依那普利治疗(2.5mg,2次/日),再用等量安慰剂治疗2周后,将需进行心衰治疗的2569例列入治疗测试组,不需要进行心衰治疗的4 228例列入预防测试组。将两组病人分别随机分为依那拉普利治疗组和相应的安慰剂组。(依那普利的用量为每日2.5mg~20mg,一日2次)。对患者分别于治疗后2周、6周和4个月随访,以后每4个月随访1次,平均随访40个月。结果:每个测试组均有显著的作用。治疗测试组中:心肌梗塞的安慰剂组与依那普利组之比为158:127,P<0.02;不稳定性心绞痛之比为240∶187,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运动耐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4例)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呼吸康复训练,45例),疗程为2个月,并随访1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指标,测定生活质量评分(MLHF)和6 min步行距离(6MW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训练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分级(NYHA)明显优于训练前,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训练后6MWD明显优于训练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MLHF评分高于对照组,因心衰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行主动呼吸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及运动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血清肌酐异常患者肾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 91例经双侧肾动脉造影证实有显著肾动脉狭窄 (内径减少 >5 0 % )的病人接受肾动脉支架术治疗 ,包括肌酐异常 (>110 μmol L) 31例 (甲组 )及肌酐正常 6 0例 (乙组 )。记录 2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 ,并测定各例患者术后 12h及术后 3个月血清肌酐值。比较 2组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甲、乙 2组病人肾动脉支架术成功率分别为 97 0 %和 10 0 0 % (P >0 0 5 )。平均随访 (15± 7)个月 ,随访期内甲组术后再入院及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较乙组明显升高 (2 6 9%比 7 3% ,2 3 1%比 1 8% ,P <0 0 1)。而两组间心绞痛复发及血压改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前肌酐异常的肾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术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12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连续治疗3个月,分析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肌功能各项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及12个月后病人再梗死、再入院、死亡率和体力状况等。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联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2个月后,联合组再梗死、再入院、死亡人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0%,联合组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血脂代谢水平,增强心肌功能,并可减缓心绞痛,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80名无症状慢活肝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经复查肝活检,证实了慢活肝的诊断,其中15例合伴有肝硬化现象;13例肝小叶界板有中或大范围的损害;12例在随访期间死亡(7例死于肝衰竭,5例死于无关原因)。5年予计生存率91%;10年生存率81%。3例在随访期间发生腹水、肝性脑病或食道静脉曲张。为证实激素的疗效,对18例患者使用12毫克甲基强地松龙一年疗法,11例用安慰剂对照观察,随机分组。治疗开始及12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门冬转氨酶水平进行对比,开始时激素组有所下降,但12月后两组平均值相近,其他肝功能试验结果变化不大,没有患者发展为症状性肝病。用激素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动-静息心肌显像中不同显像方式及显像结果异常类型对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追踪了206例行运动-静息(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病人,随访时间(1~56)个月,随访间期为(33.25±14.95)个月,出现心脏事件终止随访,未发生心脏事件者随访皆大于18个月。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及再血管化治疗。结果约206例在一周内经历运动-静息心肌显像,正常组133例,可逆性灌注缺损组20例,不可逆性灌注缺损组51例,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65.0%,7.8%,经多样本率两两比较的χ2分割法分析可逆性灌注缺损灌注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与正常组和不可逆性灌注缺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50),而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1250)。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组累积未发生心脏事件率曲线,3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P<0.001),其中可逆性灌注缺损组预后最差;不同显像方式中,静息与运动方式均阴性或均阳性对心脏事件的发生有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8.94和5.80,P<0.05)。结论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示可逆性灌注缺损是估测心脏事件发生的良好指标,运动显像阴性的病人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静息显像阴性者。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3-羟 3-甲基 -戊二酯辅酶A(HCM -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但所有大型临床试验对冠心病的干预研究均在事件发生数月后进行 ,本研究旨在研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的早期 ,强化降脂治疗是否对病人有益。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 ,共入选 6 0例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均在入院后 4 8h内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 (n =2 0 ) ,阿托伐他汀组 10mg/d(n =2 0 ) ,阿托伐他汀组 2 0mg/d(n =2 0 )。 3组主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在用药后 8周检测脂质水平及通过臂部超声检测内皮依赖性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 ,并随访 3个月内所有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结果 分组前 3组血脂水平相似 ,8周后阿托伐他汀组 10mg/d治疗的病人 :血清胆固醇 (TC)下降 30 %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下降 4 0 % ,甘油三酯 (TG)下降 30 % ;阿托伐他汀组 2 0mg/d治疗的病人 :TC水平下降 32 % ,水平下降 4 0 8% ,水平下降 (TG)38% ;与安慰剂组对照有显著差异 (P〈0 0 5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 8周后改善了臂部动脉内皮依赖性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 ,10mg/d组由 ( 4 93± 0 5 ) %增加至 ( 6 5± 0 6 ) % ,2 0mg/d组由 ( 4 85± 0 81) %增加至 ( 7 2±0 79) % ,安慰剂组未观察到变化。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睡前单剂口服甲氰眯胺预防溃疡复发,以双盲法观察6个月,定期做内窥镜检查。病例和方法:55例成人门诊患者参加试验,均为已用甲氰咪胺(400mg)或安慰剂每日4次治疗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甲氰咪胺(800mg)和安慰剂二组,两组性别、年龄和溃疡病程相似。停用其他一切抗溃疡药物,每月随访1次,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时重复内窥镜检查,用X~2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溃疡复发率和疼痛发生率。结果:55例中有45例完成6个月试验。甲氰咪胺组和安慰剂组在治疗后6周内窥镜检查无溃疡的例数分别为19(90%)和8(33%),在3个月检查分别为17(81%)和3(12.5%),在6个月检查分别为16(76%)和3(12.5%),均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005)。副作用:除安慰剂组1例体重减轻停药外,未见因治疗引起的症状而停止试验。两组中各有1例便秘、1例头痛和疲劳。治疗组1例因心悸在完成试验后停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洛汀新)和胺碘酮联合应用维持心房颤动病人窦性心律的效果,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肽(BNP)的检测对预测房颤复律及治疗的意义。方法7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在口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依是否联合应用洛汀新分为洛汀新组(45例)和非洛汀新组(30例),随访12个月,统计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并于开始研究和12个月后分别检测CRP及BNP水平。结果在随访12个月,洛汀新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显著优于非洛汀新组,洛汀新组CRP及BNP水平在12个月后显著低于非洛汀新组(P<0.01)。两组12个月后CRP及BNP水平均显著低于研究前(P<0.01)。结论洛汀新有助于改善胺碘酮维持心房颤动病人窦性心律的效果。CRP和BNP的检测对预测复律的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AF)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06例心房颤动病人,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对照组加用华法林[调节国际化比值(INR)至2.0~3.0]治疗,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12个月。比较随访期间两组病人出血事件、栓塞事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外周血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血清补体1q(C1q)及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 随访期间,观察组总出血事件、总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9%和3.77%,对照组总出血事件、总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55%和11.32%,两组总出血事件、总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75%、16.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伴冠心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被给予沙格列汀治疗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肌损伤及心力衰竭相关标记物的水平变化,以及心功能是否有所改善。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并伴有明确冠心病病史患者120例,按1∶1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安慰剂组。对2组患者采用酶速率法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bA1c,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处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处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度(a)。共随访12个月。结果:沙格列汀组治疗3个月后其血浆HbA1c水平较基线下降(P0.01),治疗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时降低血糖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基线相比较,沙格列汀组血浆NT-proBNP水平在治疗后第1个月即出现下降(P0.01),降幅超过30%,维持至随访12个月结束时;而安慰剂组患者血浆NT-proBNP在随访过程中无明显下降(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沙格列汀组血浆NT-proBNP浓度在治疗后第1、3、6、12个月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浆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cTnT、hs-CRP浓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2组患者入组时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均减退,至12个月随访结束时,沙格列汀组LVEF值略高于安慰剂组(P0.01),伴随着其LVESV值略低于安慰剂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LVEDV、SV、E/A值、e峰值、e/a值、E/e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治疗伴有冠心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血糖控制,增加LVEF水平、增强心脏泵血功能,从而减少心力衰竭代偿性的NT-proBNP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