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哺乳类动物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直接测量方法。方法:制备离体大鼠的坐骨神经干标本,利用BL-310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量其传导速度。结果:正常大鼠离体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约为35m/s。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菌素(STZ)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给予筋脉通灌胃22.5g*kg-1,qd,并以氨基胍(AG)对照,疗程8周.观察该制剂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经筋脉通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和AG对照组、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红细胞SOD活性与糖尿病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对血糖有降低作用.结论筋脉通能够提高STZ糖尿病大鼠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增快神经传导速度,对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聂武琼 《江西医药》2009,44(4):342-343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在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发现亚临床末梢神经损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NCV测定,最后诊断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的有44例(79%)。此外NCV异常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高低相关,HbAlc高的糖尿病人NCV异常率高,并发末梢神经损害的多。NCV异常率与病程的长短呈正相关。NCV异常率与B.S的高低无相关性。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糖尿病末梢损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表现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美国牛津公司生产的OXFOR MEDEHCE 5通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采用表面电极对每个患者检查对称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8条神经,共600条记录NCV。重点对正中神经进行分段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现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106例,腕管综合征有37例,其中有腕管综合征临床体征者有15例,其余并无明显感觉手部不适;除了腕管综合征还有其他周围神经病变者有31例,单纯发现腕管综合征者有6例,在发现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中,年龄最小30岁最大84岁,平均54岁,男性12例,女性25例,糖尿病病程由1月至20年不等,平均9年。以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居多,有29例,其中6例完全无法引出,所有患者均有腕部以下段传导异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19例,均为腕部有下段传导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并不少见,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的腕管综合征,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蓉  肖鹏 《河北医药》2001,23(6):438-43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本文测定了 60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 ,并分别与 3 4例正常人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 2 7例 ,女 3 3例。年龄 2 8~ 81岁 ,平均 62岁 ,其中 60岁以上者 3 9例。病程 6个月~ 2 6年 ,病程10年以上者 3 5例 ,5~ 10年者 2 2例 ,<5年 3例。患者空腹血糖 6.3~ 2 2 .1mmol L(我院正常值为 3 .9~ 6.0mmol L)。正常对照组 3 4例 ,男 11例 ,女 13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妊娠对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有何影响.方法 对于120例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前及妊娠晚期分别作神经电图检查,并对两次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晚期H反射、F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妊娠前减慢,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本文对28例测定其神经传导速度,认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更为敏感,可发现隐匿的周围神经损害。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尤其是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可作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指征,便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前,脑梗死发病率的明显升高,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而糖尿病可加速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亦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糖尿病可并发多发性神经损害,而进一步加重了脑梗死并发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关系,本文对22例患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人和20例糖尿病人进行四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同时和24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坚 《青岛医药卫生》2012,44(4):270-271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肌电图仪检测21例糖尿病患者肢端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21例糖尿病患者中,临床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16例(76.19%),电生理检查后确诊18例(85.71%);5例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患者中,电生理检查后确诊3例,占60%。结论糖尿病病人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作常规检查,同时,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也是发现无症状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良好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桑白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桑白皮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弥可保对照组,灌胃给药,1次.d-1,用药2wk后,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突触素的变化。同时测定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及感觉潜伏期,并进行感觉神经检测的摇尾实验。结果桑白皮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坐骨神经突触素的含量(P<0.01或P<0.05),改善和增加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P<0.01或P<0.05),缩短其感觉潜伏期(P<0.01或P<0.05)。结论桑白皮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Using ranirestat, an aldose reductase (AR) inhibitor,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rbitol and fructose levels in the sciatic nerve and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 in streptozotocin (STZ)-treated diabetic rats. Ranirestat inhibited rat and recombinant human AR with similar IC50 values and equipotently prevented sorbitol accumulation in rat erythrocytes and sciatic nerves in vitro. One week after STZ administration, sorbitol levels in rat erythrocytes and sciatic nerv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MNCV decreas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ranirestat (0.03 – 1.0 mg/kg per day) for 3 weeks dose-dependently decreased the elevated sorbitol and fructose levels in the rat sciatic nerves without affec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Particularly, at doses of 0.1 mg/kg per day or higher, ranirestat normalized both sorbitol and fructose levels in the sciatic nerves of STZ-treated rats. Ranirestat (0.1 – 1.0 mg/kg per day) also improved the STZ-induced decrease in MNCV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is improvement correlated with the decrease of sorbitol and fructose levels in the rat sciatic nerv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anirestat improves MNCV via normalization of sorbitol and fructose accumulation in the sciatic nerve.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无周围神经病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以探讨NCV在亚临床型D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早期药物干预,对亚临床型DPN预后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60例,按1999年WT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但无DPN临床症状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无糖尿病及可引起周围神经病的其他疾患的健康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①糖尿病组异常率为48.33%。对照组异常率为3.33%。P〈0.01.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②下肢NCV异常率高于上肢;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④早期给予干预治疗,明显改善率为75.86%。结论①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早期诊断亚临床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②早期给予干预治疗可能逆转周围神经病损害。  相似文献   

14.
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等分为3组,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予维生素B12、甲钴胺500μg/d或甲钴胺1000μg/d治疗,共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甲钴胺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组疗效尤为明显。结论:甲钴胺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周围神经功能,大剂量甲钴胺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明军  成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61-1462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DPN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口服依帕司他片),对照组44例(肌肉注射维生素B12),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观症状、体征及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证明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自觉症状、体征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联合吗啡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取大鼠行手术建立CCI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卡马西平组(5mg·kg-1)、吗啡组(3mg·kg-1)和联用组(卡马西平5mg·kg-1+吗啡3mg·kg-1),每组16只,术后第8天分别注射相应药物,连续5d,同时设立假手术组进行比较,观察各组大鼠术后和给药过程中有无感染、自残等现象,检测给药前和给药第1、3、5天以及停药2d后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MT)和热辐射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变化。结果:所有大鼠术后和给药期间均无感染和自残等现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前和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MT、PWL均明显减弱或缩短(P<0.01);与吗啡组比较,联用组大鼠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MT、PWL均明显增强或延长(P<0.05或P<0.01);与给药前比较,联用组大鼠给药后各时间点的PWMT、PWL均明显增强或延长(P<0.01),卡马西平组和吗啡组大鼠停药2d后的PWMT、PWL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吗啡能明显减弱CC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和热痛反应,延长吗啡作用时间,改善吗啡耐受。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续断通络片对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续断通络片低剂量组、续断通络片中剂量组和续断通络片高剂量组,给予续断通络片(生药)灌胃,以甲钴胺作为对照,疗程8周,分别于给药的2、4、6、8周检测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经续断通络片中、高剂量治疗的DM大鼠在造模8周后血糖明显下降(P<0.05),在4、6、8周均可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P<0.05或P<0.01),低剂量续断通络片治疗组在6周时可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P<0.05),余无明显差异。 结论:续断通络片能够改善STZ-DM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各个剂量及各个时间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显示续断通络片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01-08~2005-12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肌电图呈现神经原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液叶酸、Vit B12基本正常。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较为常见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肌电图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能提高临床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改良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即传统CCI组、改良CCI组和sham组(即假手术组),分别在手术前(0 d)及术后2、4、6、8、10、12、14 d记录大鼠足底热痛潜伏期(热痛阈)变化和大鼠的行为学改变.结果:传统CCI组和改良CCI组均出现痛过敏现象,但改良CCI组痛过敏稳定、持久,自噬现象较传统CCI组少.结论:改良CCI模型稳定、可靠,减少了自噬行为所带来的感染风险,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尤其是免疫机制提供了更合适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HPLC法测定肠循环灌注液中的炔丙基半胱氨酸,以酚红进行体积校正,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220和362 nm)检测.炔丙基半胱氨酸和酚红在12.5~800μg/ml和0.63~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注模型研究炔丙基半胱氨酸的吸收机制,结果显示,不同pH下炔丙基半胱氨酸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