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在创面愈合中的意义。方法壳聚糖与鼠尾胶原分别按1:9和1:1配成敷料原液并制成CCBDA和CCBDB。以单纯胶原敷料组和自然愈合组作对照。结果CCBDA、B组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CCBDB组伤后3、7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程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程度小于其他各组。结论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促愈机制与使用CCBD后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hitosan-collagen biological dressing,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壳聚糖与鼠尾胶原分别按1:9和1:1配成敷料原液并制成CCBD A和CCBD B。以单纯胶原敷料组和自然愈合组作对照,测定伤后3、7、14、21d的创面愈合率、便面组织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组织EGF、bFGF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CCBD A、B组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CCBD B组伤后3d和7d时EGF和bFGF的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结论 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促愈机制与使用CCBD后创面EGF和bFGF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hitosan-collagenbiologicaldressing,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壳聚糖与鼠尾胶原分别按1:9和1:1配成敷料原液并制成CCBDA和CCBDB。以单纯胶原敷料组和自然愈合组作对照,测定伤后3、7、14、21d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组织EGF、bFGF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CCBDA、B组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CCBDB组伤后3d和7d时EGF和bFGF的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结论CCBD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促愈机制与使用CCBD后创面EGF和bFGF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质水胶敷料(商品名:优拓Urgotul S.S.D)与普通凡士林敷料在Ⅱ度烧伤换药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106例门诊Ⅱ度烧伤换药患者,随机分成脂质水胶敷料换药组(A组,n=53)和普通凡士林敷料换药组(B组,n=53)。采用VRS疼痛评分表,分别在换药前及换药结束后10 min评分1次。结果:A、B两组患者换药前创面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结束后10 min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分别高于各自换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水胶敷料较之普通凡士林敷料能减轻烧伤患者换药所致的创面疼痛、减轻创面的出血情况、降低烧伤创面的继发感染率、缩短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富林蜜(Flamigel)凝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作用。方法:将68例用富林蜜凝胶治疗的烧伤患者(A组)的创面愈合情况,与68例(B组)应用磺胺嘧啶锌涂膜治疗的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创面的愈合效果。结果:浅Ⅱ度、深浅Ⅱ度混合度、深Ⅱ度及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A组分别为(10.5±1.1)d、(13.7±1.6)d、(14.5±3.5)d及(21.1±2.5)d。B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3.6±1.4)d、(17.5±1.1)d、(20.3±1.3)d、(28.2±1.8)d。2组的愈合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富林蜜凝胶对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88.2%。结论:富林蜜凝胶对于烧伤浅Ⅱ度、深浅Ⅱ度混合度、深Ⅱ度、残余创面的愈合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壳聚糖胶原生物敷料(chitosan-collagen biological dressing,CCBD)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通过CCBD A,B原液兔皮肤刺激实验,角结膜刺激实验,肌肉刺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研究CCBD A,B的生物安全性,结论:CCBD A,B原液无皮肤,角结膜和肌肉刺激性,对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无毒性,结论:CCBD A,B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徐建军  林才  罗旭  张鹏  陈更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59-3561
目的:通过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对比分析,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外用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188例分为A、B、C3组.A组整个疗程仅外用1%SD-Ag冷霜治疗,涂抹覆盖于新鲜创面,0.165g/cm^2,隔天换药;B组外用1%SD-Ag冷霜治疗,伤后1周开始联合使用bFGF治疗;C组整个疗程均采用1%SD-Ag冷霜和bFGF联合治疗且1周后皮下注射生长激素(早晨8:00皮下注射,0.2IU/kg)。结果:C组与A、B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外用bFGF及皮下注射生长激素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磨痂术、削痂术和磺胺嘧啶银 (SD -Ag)保痂 3种方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深Ⅱ度烧伤 93例分为 3组。A组磨痂组清创后用灭菌金属丝球磨擦创面 ,直至创面有广泛出血点或泛红 ,在创面涂以 0 2 5 %氯霉素油剂后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创面。B组削痂组削痂后 ,创面覆盖生物敷料或异体皮 ,加压包扎。C组SD -Ag组外用 1%SD -Ag霜 ,隔日换药直至创面愈合。以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植皮次数及近期瘢痕增长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 :A组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短于B组和C组 (P <0 0 1) ,A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B组和C组 (P <0 0 1) ,植皮次数A组较少 ,近期愈合状况表明 ,3组创面无明显疤痕增生。结论 :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比削痂术和SD -Ag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1~75岁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换药,以凡士林纱布外敷,观察组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创面换药,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患者换药的感受、创面愈合的质量。结果 86例烧伤患者全部治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时疼痛评分降低,创面愈合质量评分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深二度烧伤可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的痛苦,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是一种治疗深Ⅱ度烧伤理想的外用敷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敷料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敷料对大鼠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受试对象,建立大鼠深II度烧伤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敷料和生理盐水纱布敷料覆盖烧伤创面治疗。分别于烫伤后第3、7、14、21天观察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并切取创面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创面组织内HIF-1α和PCNA的阳性细胞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烫伤后第3、7、14、21天观察到两组大鼠创面逐渐缩小,愈合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升高(P0.05),创面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减少,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增加。结论 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敷料能够下调HIF-1α和上调PCNA表达水平,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创面局部缺氧状态和促进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1.
锌7-金属硫蛋白对深Ⅱ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表明锌-金属硫蛋白具有明显的清除氧自由基和保护生物大分子的功能.目的:观察锌7-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10/2009-0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8只,随机分为2组,锌7-金属硫蛋白保护组、生理盐水组各36只,各组观察时相点为伤后12,24,48 h及7,14,21 d,每时相点6只.方法:将大鼠背部置于98℃水中8 s,造成大鼠背部15%的深Ⅱ度烫伤创面.2组均于伤后即刻给药,锌广金属硫蛋白保护组与生理盐水组分别外敷单层纱布浸润的浓度为1×105mol/L的锌7-金属硫蛋白以及等渗盐水,第1天每4 h换药1次,第2,3天每8 h换药1次,此后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主要观察指标:伤后7 d开始采用硬纸片质量间接法测创面愈合率.伤后各时相点取创面组织标本(创面已愈合则取瘢痕组织),分别测羟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伤后7,14,18,21 d锌7-金属硫蛋白组创面愈合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且锌7-金属硫蛋白组伤后48 h,7 d,14 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程度和丙二醛含量升高程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锌7-金属硫蛋白组在伤后48 h,7 d羟脯氨酸含量减少程度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且在14 d时含量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锌7-金属硫蛋白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有促愈合作用,其促愈机制与使用锌7-金属硫蛋白后创面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甲壳质医用敷料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用甲壳质医用敷料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兔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甲壳质敷料,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羟脯氨酸(OHP)、细胞周期、创面愈合时间及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外用丹士林组作对照,观察甲壳质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 甲壳质组创面OHP含量及S期细胞百分明显高于凡士林组;创面愈合时间。甲壳质组优于凡士林组(P<0.05),提示甲壳质对促进创面愈合有帮助。病理形态提示甲壳质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良好。结论 甲壳质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局部OHP含量增高,S期细胞百分比升高,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爱康肤银离子敷料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深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观察组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覆盖于创面,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观察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单次换药耗时。[结果]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单次换药耗时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爱康肤银离子敷料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辅助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1例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深Ⅱ度烧伤28例、浅Ⅱ度烧伤27例)采用纳米银敷料治疗;观察组56例(深Ⅱ度烧伤27例、浅Ⅱ度烧伤29例)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辅助纳米银敷料治疗。2组治疗后7、14、28d对烧伤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比较2组烧伤创面细菌检出率、不同时段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浅Ⅱ度烧伤创面菌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41);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14、28d后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3、0.039),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7d后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深Ⅱ度烧伤创面与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0.000)。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辅助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可有效灭菌,控制感染;同时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肉芽形成,达到加速创面愈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的方法,选择2005年1月以来32例住院烧伤患儿,均为热力伤,烧伤创面以深Ⅱ度为主。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采用削痂治疗的16例烧伤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钢丝球磨痂治疗的16例烧伤患儿为观察组。分别对白细胞计数(入院后13-17天)、发热天数、手术情况、平均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钢丝球磨痂组与削痂组比较,发热天数、平均创面愈合天数明显缩短,白细胞能较快的恢复正常,后期植皮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经钢丝球磨痂治疗的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炎症反应程度较轻,创面愈合明显加快,且愈合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应用羊胶原膜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附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羊胶原膜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Ⅱ度烧伤患者132例,清创后根据敷贴创面的敷料不同分为4组:①羊胶原膜组35例,用羊胶原膜敷贴创面;②人造皮组35例,用甲壳胺人造皮敷贴创面;③凡士林油纱组30例,用凡士林油纱敷贴创面;④碘附组32例,用0.5%碘附敷贴创面.观察比较4种敷料对创面的黏附性、创面的渗出情况、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更换敷料次数及敷料对创面的刺激或引起过敏不良反应等.结果:羊胶原膜对创面黏附性良好,创面渗出少、疼痛轻,敷贴创面的羊胶原膜无需更换,直到愈合.羊胶原膜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比人造皮组、凡士林油纱组、0.5%碘附组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均未发现敷料对创面有刺激、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羊胶原膜具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疗效优于人造皮、凡士林油纱及碘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深Ⅱ度烧伤创面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换药,探讨有利于创面愈合的较佳换药间隔时间。[方法]选择312例深Ⅱ度烧伤病人为观察对象,按2∶2∶1比例进入A组110例、B组138例、C组64例,分别采取24h、48h、72h换药1次,观察比较3组病人创面感染发生率、临床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A组及B组创面感染率及愈合时间均低于C组(P0.05),而A组与B组创面感染率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的治疗费用均高于B组(P0.05),A组与C组的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8h换药1次能有效控制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对烧伤深Ⅱ度创面和感染创面杀菌的作用。方法烧伤深Ⅱ度创面(A组)和烧伤感染创面(B组)各20例,EOW用于2组换药时的创面冲洗,A、B组分别选取同~患者相对部位、相同类型创面以生理盐水冲洗作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创面处理前(T0)及处理后的第1、4及7天(T1,T4,T,)对创面进行涂抹采样,棉拭采样端接种实验细菌进行培养(37℃培养48h),计算各组创面菌落数,并比较处理后菌落数下降的幅度。结果处理后,各组烧伤创面菌落计数均明显减少(P〈O.01),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菌落数的差值逐渐增大(P〈0.01),呈时间依赖性;A、B组创面菌落数减少的幅度分别大于对照l、2组(P〈O.01)。结论EOW对烧伤深Ⅱ度创面和感染创面杀菌作用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载血小板凝胶上清复合可吸收辅料对大鼠烧伤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0只,脊背两侧各做1个直径为2 cm的深Ⅱ°创面,按照随机的原则分别外敷载血小板凝胶上清复合可吸收敷料[A组(n=20)]、烫伤膏纱布[B组(n=20)]、生理盐水纱布[C组(n=20)]于实验的d1、d7、d14、d21更换辅料,计算创面愈合率,并与d7、d21随机处死2只大鼠作组织取材,作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A、B、C 3组创面愈合率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A组创面无渗出物、肉芽组织生长丰富,愈合后创面平整;伤后d1、d7、d14和d21愈合率分别为A组为16.60±1.70、40.90±2.57、79.25±3.02和96.67±1.36;B组为14.96±1.79、37.09±1.94、75.10±2.78和91.46±2.03;C组为13.08±2.26、35.09±2.69、72.68±2.14和88.72±3.12(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在血管生成、细胞排列等方面优于B、C组,CD31和CD68的表达比B、C 2组高。结论载血小板凝胶上清复合可吸收敷料应用于大鼠烧伤创面具有促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可用凝血酶凝固成胶冻状,不仅可以黏合组织缺损处,还可以防止血小板流失,使血小板在局部长时间分泌生长因子,避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液态重组生长因子试剂在伤口及移植区易流失易蒸发的缺点。目的:观察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01/2010-01在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儿童各30例。均以左侧面部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干预7,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与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7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14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显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说明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能显著加快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