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胰腺为腹膜后器官,其损伤较少见,占腹部损伤1%—2%,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的增加,胰腺损伤上升至3%—12%[1]。胰腺位置隐蔽,一旦受损诊断较难,特别是判断胰腺是否为横断伤诊断更难。我们对于1990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13例胰  相似文献   

2.
<正> 1869年Langerhans首先在胰腺中发现了胰岛组织。正常人胰腺中大约有200万个胰岛,占胰腺重量的1.5%。现已知胰岛内主要有三种内分泌细胞:α细胞约占20—30%,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约占60—70%,分泌胰岛素;还有δ细胞约占2—8%,可能分泌生长抑素和胃泌素。胰腺内分泌对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维持正常的血糖动力学平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对胰岛中这3种细胞的组成及定位  相似文献   

3.
胡瑶  胡道予  王秋霞  李琼  王梓  李震   《放射学实践》2014,(3):305-309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b值Dwl指数模型对于胰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肿瘤(17例胰腺癌、8例黏液囊腺瘤、6例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多b值DwI检查,取0~1000s/mm。的12个b值。测量比较其ADcstandard,单指数模型(ADcslow—mono,ADcfast—mono)和双指数模型(ADcsloⅥrhi,ADCfast-bi)的值,并分析病变信号变化特点。结果:ADcstandard值由高到低分别为胰腺黏液囊腺瘤、正常胰腺、胰腺癌和实性假乳头状瘤。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织的ADCstandard、ADCfast—mono及ADCs—lowbi具有统计学差异(F=32.961,P=0.000;F=5.56,P=0.002;F=15.986,P=0.00);LSD两两检验显示,肿瘤及正常胰腺的ADcstandard、ADCfast—mono和ADcslowi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胰腺癌ADcstandard较正常胰腺降低显著(P=0.000);囊性黏液瘤ADcstandard、ADcslo"bi和ADcfasthi值较正常胰腺明显升高(P=0.000,P=0.000,P=0.033);实性假乳头状瘤以ADCstandard和ADCfast—mono降低为著(P=0.001,P=0.000)。结论:多b值DwI的指数模型对胰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胰腺肿瘤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摘要目的探讨包括多普勒超声在内的超声表现与胰腺移植失败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研究所2003年—2012年10年实施胰腺移植术的成年病例队列以评价移植失败,胰腺移植失败是指胰腺移植术后再次进行胰岛素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移植胰腺。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知情同意。回顾术后1年内所有病例的超声影像,包括下列3  相似文献   

5.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pseudo—cysts,PPC)在临床上最常见,约占全部胰腺囊肿的80%,而75%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引起。10%-20%为胰腺外伤所致。我院曾诊治胰腺假性囊肿46例,术前均经过螺旋CT扫描,进行影像学诊断,能够很好地辅助指导临床治疗,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LAVA CE MRA对正常胰周动脉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应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LAVA)增强MRA研究正常胰腺供血动脉。资料与方法对40例无胰腺及相关疾病者行Gd—DTPA LAVA MR动态增强,经后处理,得到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胰腺各供血动脉,统计其显示率及显示程度。结果胰腺间接供血动脉全部清晰显示,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显示率大于90%,显示程度平均分值接近或超过2分,胰背动脉显示率62.5%,其余直接供血动脉显示率小于50%,显示程度低于1分。结论Gd—DTPA LAVA MRA能良好地显示胰腺供血动脉。  相似文献   

7.
丹参保护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丹参(SM)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夹闭大鼠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40 m in,再灌注6 h制备胰腺IR损伤模型,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丹参保护组(SM组)。光、电镜观察胰腺腺泡细胞结构改变;测定血淀粉酶、脂肪酶含量,测定大鼠胰腺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结果SM组淀粉酶、脂肪酶含量较IR组显著降低(P<0.01);SM组SOD活性较IR组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较IR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参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胰腺损伤如挫伤或胰腺管破裂在腹部钝伤中仅占1%—2%,作者描述5例。女性2例,男性3例。年龄20~71岁,均有腹部钝伤。胰腺破裂均累及胰腺颈部腹侧至后部,1例还有横行破裂贯穿胰尾,3例还累及肾、肝脏或二者,肝脏损伤位于中线右侧,包括破裂,门静脉周围及沿左段间裂和圆  相似文献   

9.
电子束CT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不同胰腺病变区CT“时间-密度曲线”(T—D曲线)特征对各病变区作定性和定量诊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电子束CT(EBCT)Flow扫描程序扫描5条急性胰腺炎模型犬的胰腺正常区、水肿区和坏死区各12个、13个和12个,对照病理分析所获得的T—D曲线和相应的CT值。结果:实验犬胰腺正常区、水肿区和坏死区T—D曲线的特征分别表现为“尖峰型”、“斜坡型”和“平坦型”。结论:通过辨认不同病变区T—D曲线特征可对急性胰腺炎作精确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胰腺结核术前的诊断率。材料和方法: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例胰腺结核和10例胰腺癌病例的声像图进行对比研究。采用ESAOTE AU—5超声诊断仪,频率3.5MHz探头。结果:3例胰腺结核临床均误诊为胰腺癌,CT诊断不能肯定,但在超声声像图上显示有一定特征。3例胰腺结核声像图表现为多病灶、边界清楚、有线条状强光带包绕的低回声,但无声衰减,同时伴腹腔后腹膜淋巴结肿大。结论:超声在胰腺结核的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胰腺原发性类癌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原发性类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类癌的CT表现。结果本组病例肿块最大径2.0—11.0cm,平均6.4cm。CT平扫肿瘤实质较胰腺稍低,密度均匀者2例,不均匀者3例,肿块钙化者1例。动脉期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者3例,轻度强化者2例,肿瘤实质密度均低于胰腺,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其中1例中央坏死明显,无强化,整个肿块呈囊状;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明显,与胰腺相似或稍低;1例延迟期肿块强化程度高于胰腺。肝转移1例,同时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血管侵犯。未见胆管及胰管扩张。结论胰腺类癌CT表现主要有较少引起胆道及胰管扩张,对周围血管较少累及,钙化较常见;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与胰腺相似,延迟期强化程度高于胰腺。  相似文献   

12.
Landsteiner及Fanconi等于1905年第一次提及胎粪性肠梗阻,1936年又论述了此病与支气管扩张的关系,并于1935年被公认为胰腺囊性纤维变性为胰腺外分泌腺受累的疾病。作者于1981年—1983年采用CT 检查了6例,患者年龄为11~19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胰腺区脂肪组织增生,导至器官的萎缩,此增生的脂肪组织有利于残留胰腺实质的定位,有时由于胰腺实质的消失只剩下腺管结构。胰腺囊性纤维变性的CT 形态学是胰腺实质部分进行性萎缩,代之于脂肪变性,没有典型的纤维变性反应。相反,超声显像则显示不均匀阴影和反射波增强。CT 检查可显示器官变性的量和质的变化,胰腺CT 是每例复发性胰腺炎的特殊诊断方法,或者是吸收不良综合征伴汗电解质增高而无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919个作超声检查的病人,其中140例证实为胰腺区肿瘤。超声检出胰腺区全部肿瘤的敏感度为88.6%(124/140),与检出非内分泌胰癌相近(79/88=90%)。122例全部肿瘤中,9例假阳性,79例胰腺癌中,7例假阴性。3位有经验医师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检查常有必要。腹部超声诊断胰腺肿瘤—大组病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胰腺体尾部癌的效果。方法 对 1999— 2 0 0 0年 18例多脏器联合切除胰腺体尾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胰腺体尾部原发癌 8例和转移癌 10例 ,均接受包括胰腺体尾部和脾脏在内的多脏器联合切除。同时切除的脏器包括 :结肠脾区或左半结肠 14例、部分胃或全胃 8例、直肠 2例、小肠和左肾各 1例 ,无手术死亡 ,2年存活率 2 2 %。原发癌术后平均生存 5月 ,无 1例存活超过 1年 ;转移癌平均存活 35月 ,2年存活率 4 4 %。结论 胰腺体尾部、脾脏和周围脏器联合切除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可接受的。胰腺体尾部原发性癌预后差 ,但转移癌预后较好 ,少数病人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5.
正摘要目的评估CT征象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无复发整体生存结果的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2年12月术前行三期CT扫描并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61例。评估肿瘤均质性、边缘、钙化、胰管扩张、胆管扩张、血管侵犯及肝转移;测量肿瘤大小、动脉期强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癌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或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胰腺囊腺癌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结果:9例胰腺囊腺癌均呈多发囊状改变,且囊的大小不等,每例最大囊的直径均大于2.5cm,囊壁厚薄不均,有乳头状结节突人囊腔8例,囊内有分隔5例,囊壁点状,弧形钙化4例,囊壁和实性部分中等增强,CT值升高15—37Hu。结论:胰腺囊腺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表现典型者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MDCT扫描对胰腺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胰腺脂肪瘤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分析其影像及临床特点。结果2例均定位明确,并明确定性。平扫病灶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影,边缘清楚,其内绝大部分呈均匀低密度影,CT值-74—120Hu,1例夹杂纤细条索状稍高密度影。2例均增强扫描,1例增强后病灶内见轻度条状强化。结论胰腺脂肪瘤具有典型CT表现,CT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前,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主因延误诊断。据Peterson 和Trapnell 等报告,30—43%的急性胰腺炎在术前或尸检前未能作出诊断。急性胰腺炎诊断困难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不一,可误诊为其它急腹症;第二,实验室检查如血、尿淀粉酶和淀粉酶—肌氨酸酐清除率,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无特异性;第三,常规X 线检查对于显示胰腺和后腹膜间隙的作用有限。CT 能迅速显示出胰腺和后腹膜的图象,成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经CT诊断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及腹腔穿刺证实,全部病例均采用东软CT—C3000螺旋CT机进行检查。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表现为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肿胀,其中急性坏死型3例,占10%,急性水肿型27例,占90%。较早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为:腹膜病变、肾周间隙模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胰腺实质内密度较低,增强扫描无强化,多为囊样低密度区域,胰腺外形增大,且为弥漫性;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的CT表现:①肾周筋膜增厚,增强后均匀强化。②胰腺轮廓清晰或模糊,渗出者明显。③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减低。④胰腺体积局部或弥漫性增大。结论CT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判断预防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胰腺少罕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像学检查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多数放射科医师对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导管上皮腺癌等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比较熟悉。本文从病因,病理学,临床一般情况以及影像学表现等角度讨论胰腺少罕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把胰腺少罕见病变分为三类,即胰腺先天性病,胰腺少罕见炎症性病变及胰腺少罕见肿瘤,胰腺先天性病变包括异位胰腺,环状胰腺,先天性胰腺分裂,先天性背胰缺如,胰腺囊性纤维化胰腺内副脾等。胰腺少罕见炎症性病变包括胰腺脓肿,胰腺炎性肿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特发性纤维性胰腺炎及胰腺结核等。胰腺少罕见肿瘤包括胰腺内分泌肿瘤,胰腺囊性上皮源性肿瘤,胰腺间叶组织肿瘤以及其他胰腺少罕见肿瘤,部分胰腺少罕见病的影像学表现颇具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可以作出较明显的诊断,另一些胰腺少罕见病根据影像表现难以作出明确诊断,需进行了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