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心纤维型透析器复用的有效次数肯定其应用价值。方法:再生后透析器经判定符合标准者方能重复使用。每次血透前后留取血标本进行BUN、Cr、UA等项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新透析器及各次复用透析器血透前后血BUN、Cr、UA等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用后至8次以上只有血BUN、Cr的排除率及CO2CP上升率与新透析器比较时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空心纤维透析器复用以8次为合适,最多不能超过10次。  相似文献   

2.
新型枸橼酸盐浓缩抗凝血液透析液的溶质清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新型枸橼酸盐浓缩抗凝血液透析液的溶质清除效果。方法 以犬为试验动物,应用自制枸橼酸盐浓缩抗凝血液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检测透析器前后血BUN和Cr,并计算透析器全血清除率。结果 透析器后血BUN、Cr较透析器前明显降低(P<0.01);枸橼酸盐浓缩抗凝血液透析液组透析器全血清除率高于普通肝素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液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型枸橼酸盐浓缩抗凝血液透析液的溶质清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过氧乙酸(PAA)替代甲醛消毒复用透析器的效果. 方法 采样1%甲醛液、0.2%PAA消毒复用透析器各50次,于透析前及透析30min、300min,采动脉血观察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补体(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酐(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甲醛法和PAA法消毒透析300min时BUN和Cr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01);而C3和SOD均较透析前升高(P <0.05~P<0.01);两种消毒方法透析300min后效果显示,除C3外(P<0.01),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 0.2%PAA为复用透析器安全可靠、高效无毒的灭菌剂,可替代1%甲醛液作为透析器复用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4.
透析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对透析器复用效率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血透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持续输注普通肝素(SH)对复用透析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慢性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观察第1、4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FBV)、透析前血球压积(HCT)及透析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另外,利用生色底物法测定透析0h,2h,4h血浆肝素抗-Fxa水平。结果 同SH组比,LMWH组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P<0.05),第4次复用透析器FBV及透析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无下降(P>0.05),SH组则下降(P<0.05),透析2h两组血浆肝素活性-Fx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透析4hLWMH组高于SH组(P<0.05)。结论 透析前单剂量注射LMWH能有效地保护复用透析器清除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过氧乙酸替代甲醛溶液消毒复用透析器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过氧乙酸(PAA)替代甲醛消毒复用透析器的效果.方法:采用1%甲醛液、0.2% PAA消毒复用透析器各50次,于透析前及透析30 min、300 min,采动脉血观察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BPC)、补体(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酐(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甲醛法和PAA法消毒透析300 min时BUN和Cr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01);而C3和SOD均较透析前升高(P<0.05~P<0.01);两种消毒方法透析300 min后效果显示,除C3外(P<0.01),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0.2% PAA为复用透析器安全可靠、高效无毒的灭菌剂,可替代1%甲醛液作为透析器复用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透析器复用的适宜次数。方法 选用德国产B .Braun透析器 ,复用 10次 ,每次透析前后分别留血标本测定血清Cr、BUN。结果 复用少于 8次透析膜对Cr、BUN的清除率无明显差异 ,复用 10次Cr、BUN的清除率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采用B .Braun透析器复用 8次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伦那创复用机和伦那莲消毒液在透析器的复用中进行了数据指标的观察,为低通量透析器的复用提供了客观依据.方法透析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中的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浓度,计算透析器的排出率.首次和末次使用的容量比较.结果经536次复用后的透析器无破膜、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BUN、Scr排出率q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器首次和末次使用的容量比较t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择一种较好的消毒处理程序,透析器的效果是可以保证的.  相似文献   

8.
韦杏  张泽进 《广西医学》2012,34(1):81-83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器(F60S)复用对尿毒症毒素清除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常规血液透析患者25例,检测F60S使用第1次、第4次、第6次、第7次、第10次及第13次时患者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EA)、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率、下降率及尿素清除指数(KT/V),并分别比较F60S第4次、第6次、第7次、第10次及第13次透析时UA、BUN、CREA、β2-MG的清除率、下降率及KT/V与第1次透析有无区别.结果 F60S使用第4次、第6次、第7次、第10次及第13次时对UA、BUN、CREA及KT/V与第1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60S使用第7次、第10次、第13次时β2-MG的清除率及下降率比第1次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60S复用对小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影响不大,但复用第7次后对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影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器复用对血β2-微球蛋白清除的影响。方法: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F60及AN69两种高通量透析器,透析时间4小时,血流量(Qb)250-300ml/分,测定两种透析器首次、第3次、第5次透析前后血β2-微球蛋白的浓度。结果:两种透析器首次、第3次、第5次透析前后血β2-微球蛋白明显下降(P<0.01),单次治疗下降率分别为:F6048.8%、47.6%、40.8%;AN6951.9%、47.6%、41.6%;两种透析器第5次使用与首次及第3次使用时相比下降率已减低(P<0.05)。结论:F60及AN69两种高通量透析器对血β2-微球蛋白有良好清除,使用以不超过5次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液透 析前注射单剂量低 分子量肝素( L M W H)与持续 输注普通肝素( S H)对复用透析器 效率的影响。方法:对 30 例慢性透 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观察第一、四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 ( F B V)、透析前血球压积 ( H C T)及透析 2 h 尿素氮、肌酐 清除率,另外,利用生色底物法测定透析 0 h、2 h、4h 血浆肝素抗 Fxa 水平。结果:同 S H 组比, L M W H 组透析器复用次数明显增加( P< 0.05),第四次复用透析器 F B V 及透析 2 h 尿素氮、肌酐清除 率无明显 下降( P< 0.05), S H 组则明显 下降( P< 0.05),透析 2 h 两组血浆肝素活性抗 Fxa 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透析 4 h L M W H 组明显高于 S H 组( P< 0.05)。结论:透析前 单剂量注射 L M W H 能保护复用透析器清 除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人造血管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人造血管移植动 -静脉内瘘术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 2 3例尿毒症患者 ,行聚四氟乙烯 (PTFE)人造血管移植动 -静脉内瘘术 ,其中 1 8例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 (HFD) ,透析器采用 Fresenius F6 0。对照组 1 2例 ,采用常规血液透析 (CHD) ,透析器采用 Fresenius F6 ,均每周透析 2次 ,每次 4.5 h ,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的临床观察 ,观察血流量、溶质清除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人造血管通畅率 1 0 0 %,HFD时血流量均可达到 3 0 0~ 45 0 ml/ min。术后感染发生率 4.3 %,血栓形成发生率 8.7%,假性动脉瘤发生率 4.3 %。HFD低血压发生率 3 8.9%,反超滤发生率 1 6 .7%,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 (DRA)发生率 1 1 %,高血脂发生率 2 2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 BUN、Cr的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 ;CHD组透析后 β2 - MG较透析前增高 (1 9.45± 1 1 .2 ) %,HFD组透析后 β2 -MG较透析前下降 (45 .2 6± 1 3 .6 7) %;CHD组透析半年后 β2 - MG较透析前增高 (1 0 .48±9.3 4 ) %,HFD组透析半年后 β2 - MG较透析前下降 (1 4.2 1± 4.0 3 ) %;CHD组半年后甘油三酯 (TG)较透析前上升 (1 9.3 5± 1 0 .6 8) %,HFD组半年后 TG较透析前下降 (2 5 .1 9± 8.5 9) %。结论 :人造血管动 -静脉内瘘能为 H  相似文献   

12.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P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溶质清除效果.方法选取15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选择8例为HPD组,7例为HDF组.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Fresenius聚砜膜F60血滤器(第一次)及4008s(on-line plus)透析机,透析时间4h/次,透析次数3~5次/2周,血流量均为250ml/h,HPD组透析液流量为500ml/h,HDF组透析流量800ml/h.透析前后分别采血测BUN、Cr、磷、血β2-MG以及3个月后透析前血β2-MG,并计算溶质下降率.观察记录患者透析中和透析间期体征和并发症.结果HPD组溶质下降率BUN(74.23±5.20)%、Cr(70.2±8.55)%、磷(51.54±18.70)%、血β2-MG(57.42±16.28)%、3个月β2-MG(2.14±1.15)%.HDF组溶质下降率BUN(78.11±2.30)%、Cr(74.30±7.88)%、磷(57.14±13.20)%、血β2-MG(66.32±15.72)%、3个月β2-MG(13.10±2.34)%.HPD组和HDF组透析充分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0).透析前后BUN、Cr、磷下降率两组无显著性意义(P>0.10).血β2-MG下降率HDF组优于HPD组,3个月后,HDF组血β2-MG下降率明显优于HPD组(P<0.001).结论HDF和HPD两种透析方式对小分子物质清除率相似,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同样有效,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HDF对中大分子的清除(血β2-MG)效果更好,它能否缓解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有待进一步肯定,因其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高清除率,对改善顽固性高血压、搔痒的效果优于HPD,从长远看HDF是一种很好的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34例,其中21例血透,13例腹透。两组透析前少尿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BUN腹透组高(0.05>P>0.01),Scr血透组高(P<0.01),出血倾向无显著差异。透析后,存活者少尿持续天数、住院天数以及两组出血倾向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腹透组感染率极高(P<0.01),死亡率亦高(0.05>P>0.01)  相似文献   

14.
强酸性电解水复用透析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惠芳  刘子栋 《海南医学》2006,17(11):63-65
目的 观察强酸性电解水消毒复用三醋酸纤维透析器血液透析过程中病人白细胞(WBC)、血小板(PC)计数、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不同复用次数透析前透析器血室内毒素含量的变化,探讨强酸性电解水消毒复用透析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4例规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7例,A组为强酸性电解水复用实验组,B组为过氧乙酸复用对照组.两组分别于复用的0、1、3、5次观察透前、透中、透后各指标.结果 两组首用时WBC、PC、IL-1β较透前下降(P<0.05),IL-6无显著差异.随着复用次数增加,两组透析器血室内毒素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均未超过AAMI标准.结论 强酸性电解水用于透析器的消毒复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铜仿膜(CUP)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透析器透析前后及透析器复用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用CUP膜透析过程中血清TNFα;IL—6升高的幅度均大于PMMA膜(P<0.01),复用CUP膜透析器透析过程中血清TNFα、IL—6增高幅度低于首次使用透析过程中增高的幅度(p<0.05)。结论:血液透析诱发细胞因子的产生,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是主要因素之一,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膜及透析器重复使用可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对16例新透析患者(透析时间在30d)和透析时间>1年的19例患者蛋白质丢失与渐近时间、腹膜平衡试验(PET)及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 )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患者腹膜透液中,蛋白质丢失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PETD/Pcr值≥0.65患者腹透液中,蛋白质丢失量与PET D/Pcr值<0.65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2.0与KT/Vurea<2.0患者腹透液中蛋白质丢失量比较亦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常规CAPD无腹膜炎患者腹透液中蛋白质丢失量与透析时间,小分子溶质转运,透析是否充分无相关性;进一步支持大分子蛋白质转运与小分子溶质转运可能为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 血液透析器的重复使用不仅可降低透析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但透析器复用多少次为宜,各家报道不一,在我院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在重复使用透析器情况下,对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清除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透析器复用的最佳次数。  相似文献   

18.
韦杏  黄先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6):721-723,728
目的:比较高通量透析(F60)及常规透析(F7)对透析患者血尿酸(UA)、尿素氮(BUN)及肌酐(CREA)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50例尿毒症维持性常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和常规透析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透析器F60及F7进行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UA、BUN、及CREA的清除率、下降率及尿素清除指数(KT/V);6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BUN及CREA变化。结果:(1)高通量透析及常规透析UA、BUN及CREA清除率、下降率及(KT/V)比较,所有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高通量透析及常规透析6个月后UA、BUN及CREA与透析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UA、BUN及CREA等小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效果与常规透析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透量血液透析(HFHD)对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后接受血液透析(HD)和高通量血液透析两种透析方式,HD选用费森尤斯F6透析器,超率系数为5.5ml/(h.mmHg),聚砜膜,表面积为1.3m×1.3m,HFHD选用德国费森尤斯F60透析器,超率系数为40ml/(h·mm-Hg),聚砜膜,表面积为1.3m×1.3m。分别于单次透析前、后测定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和瘦素(Leptin)水平,计算单次透析前、后溶质下降率,并对两种透析方式溶质的下降率进行比较。结果HD和HFHD治疗后血BUN、Cr的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治疗后血P、PTH和Leptin的下降率明显高于HD(P〈0.05)。结论HFHD能降低血PTH浓度。  相似文献   

20.
李靖  龚英  朱爱玲  白卫  刘欣 《重庆医学》2003,32(6):692-693
目的 研究无肝素透析对有出血倾向患者血透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总结了42例无肝素血透患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血透过程中定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采取高血流透析,采用血仿膜透析器等,以防止透析器出现凝血。结果 无肝素透析组和常规肝素透析组的透析器3次复用率相差不显著(P>0.05),表明无肝素透析并不能显著增加透析器凝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通过无肝素透析全部渡过危险期,无出血加重的现象发生。结论 采用我们所介绍的无肝素透析的方法治疗有出血倾向的血透患者,能够有效地预防出血加重,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