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支型室速(FVT)的电生理特性及合理治疗。方法根据FVT者的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及治疗作一探讨。结果13例FVT者QRS波时限均无明显增宽(≤130ms),9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4例RBBB伴左后分支阻滞(LPFB),11例可见室房逆传。8例用异搏定治疗;3例先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后用异搏定;2例室房逆传1:1者,用食管调搏终止发作;5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FV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速,因其电生理特性,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混淆,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FVT)是持发性室速的1种,也是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中折返环位于束支及其分支内的心电图分型名称,现将收集的6例临床表现及对治疗反应等叙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6例均为男性,年龄28~52(平均37),4例<35岁,2例>50岁。经体格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具有3年以上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并呈持续性发作,发  相似文献   

3.
射频导管消融右束支治疗束支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郑晓群杨延宗高连君林治湖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心悸胸闷8年伴发作性晕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及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均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室速时均伴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室性心率...  相似文献   

4.
正[定义]特发性分支型室速(Fascicula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FVT)最早由Zips等于1979年报道,占特发性室速的10%-15%,后来其又被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1981年,Bernard Belhassen医生等首次报道一组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静脉给予维拉帕米能有效终止的室速,其出口靠近左后分支,被称为左后分支型室速,是特发性FVT最常见的类型(占90%),又被称为Belhassen型室速。[心电图表现及鉴别] Belhassen型室速表现为:(1)宽QRS波心动过速;(2)QRS波形态稳定,呈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图1A)。  相似文献   

5.
一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无扩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基础,有明确的希-浦系统传导障碍,电生理检查可诱发两种室速:一种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内激顺序为左束支-His束-心室;另一种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内激动顺序为His束-左束支-心室。确诊为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通过消融右束支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射频消蚀右束支治疗束支型室速一例黄捷英,顾复生,伍子琳,刘佩琛,沈毅,王榭束支型室速是一种大折返型室速,本文报告1例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控制者,经导管射频消蚀右束支得到根治。患者男性,43岁,因3天中发作性晕厥5次而第一次住院。体检及超声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阐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时希 -浦系统不应期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8例 AVNRT病人在射频消融前于高位右房 (HRA)常规行程序电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并实时记录。结果 所有病人心动过速起始时均表现为房室 2∶ 1传导 ,其中 2例 2∶ 1阻滞点在希氏束以下部位 ,5例在希氏束以上部位 ,1例不明。房室 2∶ 1传导持续平均 14.0 3± 10 .0 3秒后转为房室 1∶ 1传导伴束支传导阻滞 ,其中 3例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3例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2例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为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1∶ 1房室传导伴束支传导阻滞平均持续 6 .87± 11.2 6秒后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结论  AVNRT起始时希 -浦系统的不应期自动缩短使结室传导易化 ,这一机制是电重构机制 ,且常在 30~ 6 0秒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8.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BBB-VT)、分支折返性室速皆属于His-Purkinje系统参与的室速,均属于大折返性室速.束支和分支之间,以及各分支之间折返途径可有多种组合,从而造成多种复杂的折返路径.BBB-VT周长往往小于300 ms,发作时可致患者发生晕厥,静息心电图常可发现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或束支传...  相似文献   

9.
三磷酸腺苷(ATP)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出现暂时性窦房结自律性和房室结传导性抑制的心律失常较为常见,而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罕见,兹将笔者所遇1例报告于后。患者女性,20岁。因发作性心悸、头晕三年,再发4小时于1987年1月16日急诊入院。查体:血压  相似文献   

10.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VC)是以发作性晕厥、右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室功能减退或衰竭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我院 1989~ 2 0 0 1年遇见 4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 ,年龄 39~ 5 4(平均 4 5 )岁。其中2例为同胞兄弟。胸闷、心悸 4例 ,晕厥 2例 ,右心力衰竭 1例。病程 2~ 13(平均 6 .7)年。心电图特点 :4例均有室速 ,呈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图形。间歇期 4例均有右心前导联 (V1~ 3)T波对称性倒置 ,其中 2例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ICRBBB)。 1例STv1可见epsilon…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体液因素对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 ,连续对 3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非肺动脉高压 16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15例 )直视修补术患者分组进行临床研究 ,在围术期对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丙二醛 (MDA)、IL 6、IL 8的变化进行研究 ,并结合体外循环前、后肺动脉压、全肺阻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围术期TXB2 、6 keto PGF1α与TXB2 的比值 (P T)、MDA、IL 6、IL 8的变化与围术期肺动脉压、全肺阻力、呼吸指数的改变有着密切相关。结论 :在围术期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体液因素变化较非肺动脉高压患者剧烈 ,易发生肺损伤 ,围术期肺动脉高压危象是肺损伤在血液动力学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小肝癌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肝癌的病理形态。方法小肝癌7例,进行了光镜水平观察研究。结果高分化型肝癌6例,癌细胞呈条索状,癌细胞浆内可见到脂肪滴或呈透明样染色改变。中分化型1例,癌细胞呈现出假腺管样排列。结论小肝癌多为高分化型肝癌,与进展期肝癌不同。进行病理诊断时,应与腺瘤样增生及肝腺瘤等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F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FVT的临床资料、心电图、食管及心内电生理特点。结果:FVT可根据心电图、食管及心内电生理确诊,急性发作时可采用药物控制,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可根治。结论:FVT可根据ECG资料迅速、准确作出诊断,RFCA根治FVT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Bundle Branch Reentry and Interfascicular Reentry. A case of bundle branch reentry tachycardia with an unusual induction pattern is presented. Unlike typical cases of this arrhythmia in which tachycardia is usually inducible with routine programmed ventricular stimulation and/or short-long sequences, tachycardia in this case was inducible only with atrial stimulation. It also arose spontaneously during atrial flutter and during isoproterenol administration. After ablation of the right bundle, possible interfascicular reentry tachycardia with a similar induction pattern was observed. This tachycardia was successfully ablated in the region of the posterior fascicle of the left bundle branch.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利钠肽 (ANP、BNP、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态、心脏结构的关系 ,探讨其用于CHF诊断的价值。方法 :4 8例CHF患者为心力衰竭组 ,心功能按HYHA标准分级 :Ⅱ级 15例 ,Ⅲ级 2 4例 ,Ⅳ级 9例 ,基本病因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对照组 10例 ,为健康体检者。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ANP、BNP、CNP水平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浆ANP、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 <0 0 1) ,并与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 ,但不同病因的CHF患者之间血浆ANP、BNP、CN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其中LVEF <4 5 %的患者 4 1例 ,其血浆BNP水平和LVEF负相关 (r=- 0 37,P <0 0 5 ) ,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呈正相关 (r均为 0 36 ,P均 <0 0 5 ) ,血浆ANP、BNP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血浆CNP水平在CHF患者无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血浆ANP、BNP水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其中血浆BNP水平更为敏感、特异并且和心脏结构相关 ,可作为CHF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夜间心绞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夜间心绞痛的关系。方法对伴有或不伴有SAS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进行睡眠呼吸暂停和动态心电监测以及夜间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观察。结果SAS组夜间心绞痛16例(348%),心肌缺血27例(587%),心律失常41例(891%),均较无SAS组的4例(87%)、8例(174%)和16例(348%)明显增加(均为P<001)。夜间心绞痛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与呼吸暂停次数、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5~0613,P<001),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r=-0526,P<001)。SAS患者经治疗夜间心绞痛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显著改善(P<001)。结论老年人SAS与夜间心绞痛有关。  相似文献   

17.
法洛四联症中心分流术肺动脉直径和左心室容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重症法洛四联症中心分流术肺动脉直径和左心室容积的变化,评价中心分流术在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24例法洛四联症应用聚四氟乙烯或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施行升主动脉到主肺动脉的中心分流手术,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7个月~19岁,平均(5.30±4.62)岁,体重6.5~45kg,平均(16.88±9.73)kg。结果:中心分流手术使左心室和肺动脉发育均明显改善,肺动脉增长了60.5%,左心室容积增大了57.4%。结论:中心分流术是改善重症法洛四联症病情的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一种分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室性早搏患者在用索他洛尔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及HRV的变化 ,以了解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及HRV的影响。方法 对 5 0例室性早搏病人在索他洛尔治疗前后用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 ,并与对照组 5 0例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I和SDNNI明显下降 (P <0 0 1) ,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rMSSD、pNN5 0也有下降 (P <0 0 5 )。治疗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显示对室性早搏有效率 70 % ,HRV的SDNN、SDANNI、SDNNI、rMSSD和 pNN50 均有所下降 (P <0 0 5 )。结论 索他洛尔不但能减少室性早搏 ,改善症状 ,而且能提高心率变异性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5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 5 3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男 336例 ,女 2 0 1例 ,年龄 1~ 36 (平均 13 2± 9 4 )个月。结果 :5 3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 36例 ,死亡率 6 7% ;其中 1999年 1月至12月的 185例患儿中死亡 8例 ,死亡率 4 3%。婴幼儿的死亡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 <1岁的患儿较高 ,其中 1~ 6个月的患儿最高 (16 3% ) ;7~ 12个月的患儿死亡率 (8 1% ) ,13~ 2 4个月的患儿死亡率(6 3% ) ,2 5~ 36个月的患儿术后死亡率 (3 7% )。在死亡原因方面 ,以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婴幼儿比例最高 ,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 5 0 % (18 36 ) ,其次是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的婴幼儿占 36例死亡婴幼儿的33 3% (12 36 ) ,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占 11 1% (4 36 ) ,死于多脏器衰竭变竭的占 5 5 % (2 36 )。结论 :婴幼儿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年龄越小死亡越高 ,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比例较高 ;因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应加强术中的心脏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7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连续 12 6例 70岁以上的冠心病病人的介入治疗资料 ,其中多支病变占 89 7%。 193处靶病变行PTCA、冠状动脉支架、切割球囊扩张和旋磨 ,其中复杂病变占 86 5 %。结果 :病例成功率 95 2 % ,病变成功率93 3%。其中 33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 10 0 %。慢性闭塞病变 2 1处 ,成功率81 0 %。 112例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术 (占 88 9% )。术前靶血管平均狭窄 (85 6± 11 3) % ,术后平均残余狭窄 (5 2± 6 1) %。严重并发症率 4 0 % ,其中死亡率 2 4 %。 1例 (0 8% )行紧急冠脉架桥术 ;1例(0 8% )Q波心梗。急性闭塞 5例 (4 0 % ) ,心包填塞 1例 (0 8% ) ;5例 (4 0 % )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 ,1例(0 8% )病人发生脑出血。结论 :70岁以上的高龄冠心病人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