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风是以卒然昏倒 ,不省人事 ,伴口眼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起病急骤 ,证见多端 ,变化迅速。经治疗后 ,病情好转 ,乃致痊愈 ,但部分患者遗留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等后遗症。因此 ,提高中风病证的治愈率 ,减少病残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 ,加强对中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无疑有益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因证施护在护理上应突出中医特色 ,避免不辨证笼统护理 ,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以达到预期的施护效果。中风患者首先应辨别是中脏腑还是中经络 ,二者的施护措施不同 ,中经络者意识一般清楚。…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以卒然仆倒 ,不醒人事 ,伴有口眼斜 ,语言不清 ,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病证。由于本病起病急骤 ,证见多端 ,变化迅速 ,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其辨证施护 ,可取得较好的效果。1 辨病位 ,分型护理对中风患者 ,首先应辨别是中脏腑 ,还是中经络。中脏腑患者的施护也不尽相同。如果患者以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二便闭、肢体强痉为主 ,则为中风闭证。如果患者兼见躁动不安、颜面潮红、呼吸气粗、舌绛而躁、大便干、脉弦滑而数 ,为阳闭 ,可用针刺方法或鼻饲安宫牛黄丸、至宝丹速开其闭 ;如果中风闭证患者出现静… 相似文献
3.
4.
中风,临床一般以有无神识昏迷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兹就这两方面辨证施护浅述之:1 密切观察病情中风病人的护理应建立特护记录(项目包括:时间、意识、瞳孔、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眼球表象、生理反射、病理反射、肌张力、抽搐、呕吐、尿量、入水量、舌象、脉象、辨证施护、用药及处理、记录人等),及时准确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重点观察昏迷是否加深或变浅,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注意呼吸的频率、节率及形式和脉象、血压的变化,若血压低于16.0/11.6kPa 或高于26.6/16.0kPa 应及时报告医生。还应注意有汗无汗,汗液性质,呕吐物性状及两便情况,若体温超过39℃以上可物理降 相似文献
5.
6.
中风的临床特征是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 ,口眼斜 ,半身不遂 ,轻者仅有口歪、半身不遂 ,或兼语言蹇涩 ,为涉及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动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脑动脉栓塞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的疾患。本病多有肝肾阴虚、肝阳易亢的病理基础 ,复加情志失畅、酒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因素而诱发。其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痰、火、瘀 ,病理表现一般以标实为主 ,或标实本虚 ,严重者则可从实转虚。现将中风的辨证施护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搬动 ,床边加床栏 ,以防跌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如神志、血压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风是以猝然晕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疾病,属于现代医学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范畴.多由于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饮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偏盛偏衰,气血逆乱而发病.根据《中医诊断学》,中风临床上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浅、病情轻;中脏腑者病位深、病情重,多见于脑出血,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正确的诊断治疗和系统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中风科2011年1月至今共收治中风患者100例,经住院抢救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00例中风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28~84岁,中位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血压病史平均为21年;中经络85例,中脏腑15例;住院3~105d,平均41d.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为常见的疾病,属中医"郁证"范畴.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食郁六种.其病因病机主要为:(1)肝气郁结;(2)心脾两虚;(3)火盛伤阴.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实及虚实夹杂3方面:实证主要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叹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或呕吐,大便失常,女子月事不行,苔薄白,脉弦.虚证主要为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虚实夹杂主要为郁证日久其势渐减,且有疲惫之象,多言善惊,时而烦躁,形瘦面红,舌质红,脉细数.本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9.
苏莲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4):84-85
[目的]探讨对卒中后抑郁症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将11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不同症侯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不同症侯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0.
11.
12.
根据中医护理特色,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辨病、辨证、辨症护理的3个护理层面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与微观、病期、病势、体质、时间节律等不同方位,探究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理论。认为从全方位拓展中医儿科护理层面,有助于中医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推广,提高儿童保育及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针刺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从270例脑卒中患者中筛选出的7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抗抑郁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盲方法,将治疗组患者加用针刺神庭、本神等抗抑郁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HAMD量表、ESS评分及ADL评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抗抑郁治疗不但有利于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康复,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是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护理计划。其中,辨证施护是关键,基础护理是前提,健康教育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提高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eye量表和Ba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MOCA、MMSE、Fugl-Meye评分及Ba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对脑卒中病人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肢体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医妇产科有关围产期抑郁的论述散见于郁证性妊娠及产后的诸多病证。种种躯体不适凡由七情内伤所引起或诱发加重,或由精神衰弱及中恶所致,或伴有抑郁障碍类或精神行为障碍类表现,即属于郁证性妊娠病和郁证性产后病。其病机有气血痰瘀多端,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明了郁证妊娠产后病,不仅有助于确定从郁论治的策略和选方用药,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树立治未病的预防观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代谢综合征(MS)并发抑郁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生机制相当复杂,现代医学尚无明确定论。主要探讨祖国医学对代谢综合征与抑郁障碍共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将其证型大致分为如下5种:肝郁气滞、脾虚痰阻、心肾不交、痰瘀互结及气阴两虚。以其为临床治疗代谢综合征及抑郁障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