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型听神经瘤的扩大显露与微侵袭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平  崔中泰 《广东医学》1997,18(6):366-367
近年来采用扩大枕下路切除20例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90%,面神经保存率60%,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点:(1)比常规显露向外大位移1 ̄2cm;(2)小脑半球的缓冲空间增大避免了对脑干的压迫和对小脑半球外1/4的切除;(3)显露良好使牵拉减少,术中侵袭减小,术后功能恢复较快。同时强调围手术期的处理也至关重要。作者认为:扩大枕下入路范围虽大,但目的是显露良好,减少对脑、神经的牵拉和损伤,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2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经验,对手术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分析.方法:本组均经CT和MRI扫描诊断,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瘤行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10例,其功能保留率为50%.术后根据House-Brackman分级标准评定:Ⅰ~Ⅱ级3例,Ⅲ~Ⅳ级3例,Ⅴ~Ⅵ级6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率和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大型或特大型听神经瘤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的入路,术中保留面神经、听神经的方法。方法 大型听神经瘤116例,112例采用一侧枕下入路,4例采用颞枕天幕上入路;81例肉眼下全切除,18例显微镜下全切除,次全切除17例。结果 术后周围性面瘫104例,其中24例在术后6个月恢复,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31.03%。4例出现颅内血肿。结论 手术入路的选择,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及熟悉桥小脑角显微解剖对听神经瘤切除、保留面神经至关重要;适当的术前、术后处理,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处理。方法271例直径〉4cm巨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采用经单侧枕下倒钩形切口或旁正中线直切口入路269例,颞枕马蹄形切口2例。肿瘤全切除186例,近全切除32例,大部分节切除48例,部分切除4例,活切1例。结果治愈245例,占90.3%,死亡26例,占9.7%。结论一侧枕下入路是切除巨大听神经瘤最常用和最成熟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患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定期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率 84 .2 % (6 4 / 76 ) ,面神经解剖保留率 87.1% ,术前有听力者听神经保留率 51.7% ,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 4 .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显微技术行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入路切除术 ,是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 ,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萧哲  郑丰任 《广东医学》1997,18(4):218-220
报告20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大型肿瘤占50%,全部经枕下-内耳道入路,无死亡和术后颅内血肿瘤全切除率75%,面神经解剖保留80%,面神经功能保留40%,听力保留率42.9%,作者认为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率,熟悉肿瘤显微解剖,应用显微技术,严格沿脑池分离肿瘤与脑干,颅神经和血管,采用囊内和分块切除的办法,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护。  相似文献   

8.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人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8例大型听神经瘤病人全部采用一侧枕下乙状窦后人路扩大骨窗切除肿瘤。结果:全切肿瘤13例,近全切5例,死亡1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0例,面神经功能保留率44.4%,听力保留率61.1%。结论:扩大骨窗充分暴露术野,配合显微技术,可增加肿瘤全切率;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手术的成功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马顺平 《广西医学》2000,22(5):1028-1029
自1994年1月至1999年6月我科应用扩大的Dandy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17例(>3cm),肿瘤全切13例,次全切4例,术后死亡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8岁至56岁,平均年龄41.7岁,男10例,女7例;肿瘤位于左侧5例,右侧12例;肿瘤大小3.5~5.5cm.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科自1990年至2001年间收治听神经瘤30例,皆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l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6岁,以35~55岁多见。病程3个月至15年.平均30.3月,病变位于左侧18例,右侧12例。肿瘤直径最小1.5cm.最大7cm.其中2~4cm12例。1·2 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患侧听力下降20例,耳鸣4例.听力消失6例.头晕头痛10例。颅神经损害:除第Ⅷ颅神经外面神经损害10例.后组颅神经损害3例。小脑症状与体征:走路不稳6例.共济失调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方法:对27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保留25例,占92.6%。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利于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率,手术面神经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12.
从1990年1月—1995年7月收治肾上腺肿瘤13例,肾上腺瘤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皮质腺癌2例。术前明确诊断的11例,不明确的2例。不前B超、CT检查确诊为腺瘤和嗜铬细胞瘤最大切面的为14.8×10.4cm ̄2,最小的为2×1.5cm ̄2,均行手术切除,无一例术中死亡。肾上腺肿瘤无论大小均应尽早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回顾1981~1993年本院外科13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PMT)。13例均经手术探查,其中10例(76.9%)切除肿瘤。PMT十分少见,且术前确诊困难,常需手术探明诊断。PMT临床表现为腹块和腹部疼痛。13例中累及小肠系膜者7例,结肠系膜者5例,累及大、小肠系膜者1例。良恶性之比为1:1.6。本组实性肿瘤中80%为恶性,且切除率不高(62.5%)。切除病例90%需合并肠襻或其它脏器切除。预后与原发肿瘤性质有关。纤维瘤易复发,恶性淋巴瘤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4.
15.
该实验观察了大颗粒淋巴细胞在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的数值变化。良性肿瘤病人大颗粒淋巴细胞百分率为4.86±3.13;恶性肿瘤病人为15.83±5.97;晚期癌症病人大颗粒淋巴细胞百分率为20.07±5.06与早期癌症病人11.00±2.5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大颗粒淋巴细胞在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的数值变化对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治疗效果、预后以及监视复发转移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CMIAS真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对62例大肠良、恶性肿瘤细胞核DNA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非肿瘤性息肉核DNA含量接近正常粘膜,腺瘤、腺癌D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统计学处理P<0.05。腺癌各组织学类型中,分化程度高低的不同,其细胞核DNA含量亦不同,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提示:大肠肿瘤组织细胞核DNA含量的测定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肠肿瘤组织的增殖活性和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回盲部肿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例回盲部肿瘤病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对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谈了作者的体会。同时对本病与急性阑尾炎并存的原因、减少本病的误诊误治措施以及治疗原则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低剂量X线身全照射的抑瘤作用,探讨最低有效抑瘤剂量。方法 利用NIH系小白鼠在腹股沟区移植腹小型肝癌细胞株后第2天在剂量率为20mGy/min条件下,给予不同剂量X线(0,5,10,30,50,75mGy)单次全身照射,荷瘤1个月处死小鼠称瘤体质量,共重复6次实验。结果 50mGy和75mGy组有明显的抑瘤效果(P〈0.05),但该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无显著抑瘤效果。结论 低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49例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69.4%),次全切除12例(24.5%),大部切除3例(6.1%).面神经解剖保留40例(81.6%),功能保留27例(55.1%).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及面神经保留率的重要手段,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812例颅内肿瘤切除病例,其中42例发生术后颅内血肿。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性别,年龄,肿瘤类型,部位,是否全切除术后瘤床脊液相流量及术后血压等因素与血肿发生的关系。结果:肿瘤位于小脑蚓部和四脑室,残留,术后脑脊液引流少于100ml,术后高血压与血肿发生相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结论:肿瘤部位,术中残留,术后引流量少及血压变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