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电针治疗痔疮术后疼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痔疮术后中重度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痔疮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治疗后30 min、1 h、2 h、4 h、6 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能够有效减轻痔疮术后中重度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肛肠术后疼痛缓解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2例肛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予头孢匹胺及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创口常规碘伏换药。两组共治疗3天,评价每日便后疼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疼痛均为中、重度,治疗组从第1天治疗后疼痛就明显减轻(64.52%),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缓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行RPH联合硬化剂注射疗法;对照组仅行RPH术式。比较两组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出血积分、首次排便及术后当日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联合硬化剂注射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治疗痔疮术后的疗效。方法:60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50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自配中药方熏洗坐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0%,治疗组治疗疼痛、便血、肛门不适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痔疮术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穴位埋线与单纯电针或单纯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埋联合组、电针组、穴位埋线组,每组40例。3组均于术前30min进行干预,取穴均为长强、承山。分别采用电针联合穴位埋线、单纯电针和单纯穴位埋线镇痛。比较3组患者术后4h、12h、第3d、第7d疼痛强度评分,及术后24h内最大疼痛强度(24h Max)评分;术后24h内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和术后7d服用止痛药尼美舒利的总量。结果:针埋联合组在术后各观察时点及术后24hMax评分、术后24h内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术后7d尼美舒利使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4h、12h及24h Max疼痛评分,电针组均优于穴位埋线组(均P0.05),而术后第3、7d的疼痛评分,穴位埋线组均优于电针组(均P0.05)。术后24h内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电针组优于穴位埋线组(P0.05),术后7d尼美舒利使用量,穴位埋线组少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穴位埋线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或单纯穴位埋线。电针镇痛效果强,起效快,但是维持时间较短,穴位埋线镇痛缓慢而持久,两者结合能够充分发挥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电针夹脊穴与骶管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12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骶管滴注疗法组,2个疗程后采用模糊视觉疼痛量表(VAS)及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对疼痛、腰椎功能状况进行临床评定,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电针组痊愈率为66.67%,骶疗组为48.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效果、腰椎整体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电针组优于骶疗组;同时电针组在即时镇痛及远期疗效的维持上具有一定优势。结论:电针夹脊穴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地奥司明片加中药熏洗对68例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锴  白东梅 《陕西中医》2010,31(6):707-708
目地:观察内服地奥司明片加中药熏洗对痔疮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地奥司明片加用中药煎液(大黄、黄柏、生地榆、苍术、苦参等)作肛门部熏洗,对照组每次排便后与睡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0min。结果:治疗组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痔疮术后疼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 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 = 100)和观察组(n = 100)。 对照组实施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便血缓解时间和疼痛缓解 时间,比较治疗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7.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0.00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便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对来说,吻 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痔疮切除术,术后便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有所缩短,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黄地榆膏外敷对孕产妇痔疮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孕产妇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切口处用三黄地榆膏外敷,对照组切口按常规换药法。7 d内观察比较切口愈合、疼痛、水肿、出血、痔核等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黄地榆膏外敷不仅能明显减轻孕产妇痔疮切口疼痛、出血、水肿、感染而且具有促进切口愈合、缩小痔核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PPH加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均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疼痛轻,术后出血、尿潴留、大便郁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病人满意率高。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将成为重度痔疮的首选治疗方法。在术前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的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后第4天开始,连续7天给予曲马多电针和针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冷诱发持续性疼痛和机械性痛阈的变化。在开始治疗后的第0、1、3、7天处死动物,取整段脊髓组织,测定TNU-α、IL-1β、PGE: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给予电针、曲马多及针药联合治疗后,手术组动物的冷板抬足次数均有明显下降,50%缩足阈值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7天后,针药联合组冷板抬足次数明显低于其他手术组(P〈0.05),50%缩足阈值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组(P〈0.05);治疗3天后,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PGE2水平均降低(P〈0.05),针药联合组TNF-α、IL-1β城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曲马多组(腹腔)、曲马多组(鞘内)和针药联合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IL-10的水平均升高(P〈0.05),而针药联合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脊髓中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发挥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揿针二白穴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痔疮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换药及高锰酸钾坐浴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揿针二白穴联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疼痛评分、水肿评分、渗出物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水肿缓解、渗出物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论揿针二白穴联合中药熏洗可有效改善痔疮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塞平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MA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忧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孙玉萍  李良平  陈武 《河北中医》2011,33(11):1682-1683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传统毫针针剌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传统毫针针刺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平衡针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定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CASC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结合传统毫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督通经”针剌法与传统针刺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8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强督通经”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8%和95.8%,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5%和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及计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l,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及计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督通经”针刺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腕踝针在治疗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疼痛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用药加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擦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腕踝针按疼痛分区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治疗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能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产生,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进行总体的镇痛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各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在治疗后均降低(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疼痛程度评分、疼痛范围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和总体症状评分更低(P〈0.05),镇痛疗效和综合疗效更好(P〈0.05)。结论:以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较常规针刺远近配穴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无论是在改善症状还是在总体疗效方面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针刺联合中药敷贴法治疗癌性疼痛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中医辨证属瘀血停滞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敷贴,并根据疼痛强度变化,给予适量吗啡滴定;对照组按照“三阶梯药物止痛法”使用镇痛药物。两组均治疗7d。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爆发痛次数、疼痛评分、等效吗啡耗量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剌联合中药敷贴法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显著,优于“三阶梯药物止痛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动态荧光透视技术(VFSS)研究头体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针刺组采用头体针治疗,康复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VFSS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康复组(66.7%);治疗2星期后,两组患者经VFSS检测,在口期滞留、咽期滞留及误吸、渗透方面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星期后,经VFSS检测时间参数,两组在口腔传递时间、咽传递时间、腭咽部关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且针刺组较康复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头体针治疗可明显缓解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运动针法分步实施的补火通阳三步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1组30例、对照2组31例。治疗组采用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运动针法分步实施的补火通阳三步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平补平泻针刺与循经叩刺拔罐结合治疗,对照2组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对3组的肩部疼痛程度、肩部运动功能作出评价并比较3组总体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57.6%和100.0%,对照1组分别是33.3%和96.7%,对照2组分别是16.1%和90.3%。3组之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其余2组(P0.05,P0.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5)。3组治疗前后肩部疼痛程度评分和肩部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治疗后肩部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P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1)。治疗后肩部运动功能评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肩部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P0.001),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P0.001)。结论以烧山火针刺补法为主,结合循经叩刺拔罐和运动针法的补火通阳三步法能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