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查阅经穴电阻抗特性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现状、探测方法与应用三个方面对经穴电阻抗特性进行概述,发现大部分相关研究均是以"经穴皮肤"作为经穴电阻研究的对象,仅极少文献以"经穴皮肤内"作为研究对象。为此,对经穴电阻抗检测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认为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针刺手法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研究相结合可能具有潜在的探索价值,以期较全面地反映经穴电阻抗特性,并且可能将该研究过程及结果与中医临床辨证分型、针刺治疗过程相结合,推动经穴电阻抗研究与临床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穴位电特性探测存在的问题及新探穴方法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穴位电特性测试的文献回顾,发现传统穴位电特性探测的手段和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在于没有区分穴位皮肤与穴位的关系,未能很好解决穴位探测中存在的客观和主观影响因素,从而使得传统的探穴方法不稳定,探测结果可重复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设计“穴位电特性探针”的设想,通过对穴位内各解剖层次的电特性实时、动态的探测,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穴位电特性全貌,同时由于人体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避免传统探穴方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戚沁园  王频  陈长青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03-604,609
通过对近年来人体经穴电学特征探测研究的回顾,总结了目前研究关注的研究热点,并重点分析了经穴电阻抗特征研究、经穴多变量电学特征研究、经穴伏安特性研究等领域的理论成果,提出了现阶段经穴电学特征探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测郄门穴与非经穴体内电特性,验证经穴体内电信号探测的可行性,以期能为今后经穴体内电特性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可在体使用的同心圆电极针及与其相配套的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探测13名健康志愿者皮下5 mm、15 mm、25 mm郄门穴与非经穴的电信号大小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13例志愿者在皮下5 mm探测均出现较清晰电信号波形,5例志愿者在皮下15 mm探测出现信号,随着探测深度的增加电压幅值变小。在皮下5 mm、15 mm郄门穴及非经穴电压幅值比较尚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初步验证了经穴体内电信号探测的可行性,为经穴体内电特性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建芸  吴薇薇  王志功  吕晓迎  朱峰 《新中医》2015,47(11):191-193
目的:观察胃经合穴与普通经穴体内电特性,以期为经络腧穴电特性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同时为合穴的临床运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运用可在体内使用的电极针对22例受试者足三里、条口皮下10 mm进行电信号探测,并比较2组间电压幅值大小。结果:足三里电压幅值大于条口穴电压幅值,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种穴位体内电特性的研究方法可予推广运用;合穴足三里较经穴条口对所属经络上的电信号具有更好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以经穴和非经穴差异研究为切入点,主要归纳和整理了在体技术在经穴特异性研究的应用概况。收集1970—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有关经穴与非经穴研究检测方法的文献资料,探讨生物超微弱发光技术、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脑功能成像技术、穴位电阻仪探测技术以及氧传感针技术等在体不同类型的技术手段在经穴理化等特异性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研究发现经穴与非经穴的能量代谢规律主要体现在利用生物超微弱发光技术可以检测到部分经穴光子的节律性变化;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检测到的穴区红外辐射温度高于非穴区的红外辐射温度;经穴与非穴区进行同等强度的刺激后,脑功能成像图显示的激活脑区也呈现多样性变化;穴位电阻仪探测技术也探测到部分经穴具有低电阻的特性;此外,利用氧传感针技术发现穴区较非穴区的氧分压改变的幅度也存在差异。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已经提供了一定的客观可供分析的结果,但上述经穴与非经穴对比研究依然存在瓶颈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该提高检测技术的精确度及稳定性,开发适宜经穴研究的新型在体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经穴电阻抗特性在经穴定位、评估人体健康状态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当前研究中仍然存在测量结果重复性差、应用时具有局限性等问题。通过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可以克服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电敏现象与规律以协助临床诊断、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PubMed、EMBASE,并结合手工检索,收集穴位电敏相关文献,建立穴位电敏现代文献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穴位电敏现象中检测指标、穴位、经脉及疾病的关系,探讨其潜在规律。结果:穴位电敏现象常用的检测指标为电阻、惯性面积、伏安面积、导电量、电位、电流和电容。电敏穴位涉及经穴、耳穴和特定穴,其中又以特定穴最易发生电敏。结论:穴位电敏主要表现为电阻抗特性和伏安特性,穴位电敏现象与脏腑病证存在相对特异性。临床可通过探测穴位电敏现象来协助诊断、指导选穴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经络腧穴电特性研究方法的回顾,发现既往经络腧穴电特性的研究方法仅对体表电特性进行研究,干扰因素多,重复性差,未能客观反映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全貌,因此提出使用可在体内使用的电极针,探测经络腧穴在不同深浅解剖层次实时动态的电信号,避免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影响因素,使检测结果相对稳定,并为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在体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穴的体表范围及探讨研究的方法。方法:整理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经穴体表范围的方法和数据。结果:测定穴体表范围的方法大多是根据经穴特异性,有经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生物理化特异性、病理反映特异性等。结论:经穴的体表范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的方法仍然十分局限且存在很多问题。提出利用经穴针刺效应特异性测定范围,建立测定经穴体表范围的模式,促进针灸的临床和科研。  相似文献   

11.
Lin D 《中国针灸》2011,31(11):1049-1051
就目前穴位-针刺效应机制研究中注重于腧穴特异性的现状展开分析,通过剖析穴位刺激方式及经穴自身属性之间的联系,提出基于“经络唤醒阈”的穴位刺激效应研究思路,以探讨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同一经脉上的同神经节段支配的不同属性穴位对大鼠实验性类痛经反应和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阿片肽类物质的影响,探讨经穴效应是否存在特异性。方法: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血海组,每组1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模型制备后,给予穴位组即刻电针。随即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大鼠相应节段脊髓背角浅层κ-受体的表达和PAG内ENK、β-EP的含量。结果:模型制备后,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和评分明显增加(P〈0.01)。电针两穴后,扭体评分和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且电针三阴交穴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电针三阴交和血海穴可使各节段脊髓背角浅层κ-受体均有明显表达(P〈0.05,P〈0.01);但电针三阴交穴的L2、S1节段IOD值比血海穴明显升高(P〈0.01,P〈0.05);电针三阴交穴可使PAG内ENK和β-EP(P〈0.01)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电针同一经脉上的同神经节段支配的不同属性穴位均可缓解大鼠的类痛经反应,并可调节中枢痛觉调制系统内的阿片肽类物质的含量。但穴位属性不同。调节效应不同。特定穴的调节效应优于非特定穴。说明经穴效应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蜂针刺激可治疗多种关节痛疾病,但在蜂针刚刺入时会产生疼痛,限制了患者接受蜂针治疗.本文分析了蜂针刺入表皮疼痛特点是以刺痛为主,持续时间短暂,以及引起表皮疼痛的复杂原因,因人而异,疼痛程度不一,而且经常反复蜂刺的部位疼痛较轻等.防治蜂针痛的首先应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蜂针医生必须技术娴熟、快捷操作;可用中药、民间方涂患处;针灸的循法、按法、捏法等法结合使用,能控制部分表皮痛.并可用物理方法,如冰敷蜂针穴位、西药局麻等方法防治与减轻蜂针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动膈,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病证.病位在膈,与胃、脾、肝、肺、肾等脏腑都密切相关.笔者在跟随刘世琼教授临证期间,发现她用"腹背配穴"法,针刺治疗呃逆,疗效十分显著.现将观察到的10例病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同经相应异住取穴”的针刺方法对软组织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损伤后疼痛部住辩明所属的经络,然后在远离患处的同名经相应处部位选穴进针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一次治愈者28例占56%;二次治愈者13例占26%;三次治愈者6例占12%;四次治愈者2例占4%;五次治愈者1例占2%。痊愈率占70%,基本治愈率占30%。结论:同经相应异位取穴法与同名经对应取穴法是一致的,是以经络为依据的,所谓“经络所通,主治所及”。且针数少,针感激发显著,疗效迅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验证依据大鼠生物物理学特性检测出的穴位与所属脏腑具有相关性,观察了电针大鼠"内关"穴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电针"上巨虚"对大肠蠕动的影响;电针"肾俞"穴对膀胱内压的影响;电针"三阴交"对肠系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造模前后或针刺前后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针刺各经大鼠穴位对其所属脏腑效应的影响。结果:各项实验造模前后或针刺前后大鼠生理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据大鼠生物物理学特性检测出的穴位具有循经性,可供动物实验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风病患者的不断增加,中风后肢体偏瘫状态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不良因素之一。亦是中风康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中医对于脑中风偏瘫的治疗,多从五脏论治,虚实结合,内外兼顾,多种方法联合干预,辨证施治可收到最佳效果。在总结中医治疗本病中的运用情况,发现针刺疗法、药线灸法、穴位埋线、中药内服外用、穴位推拿疗法及其综合运用,可以使患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恢复肢体治疗中,使偏瘫侧肢体尽快恢复正常。本文归纳相关临床经验,有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指出中医治疗本病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穴位敏化及其与肥大细胞(MCs)相关的研究报道,发现肥大细胞参与了穴位敏化的发生,与穴位敏化的功能、机制等密切相关,并有沿腧穴分布的特性,其可能是穴位敏化的关键物质和客观指标之一,望为今后进一步探析穴位敏化的机制、物质结构基础及腧穴本态等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髓会穴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6个月60例门诊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分别针刺面瘫常规穴和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留针30 min,6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进行House-Brackmann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2.3%和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痊愈率34.8%和总有效率91.6%,且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瘫后遗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应用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较单独应用面瘫常规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针灸大成》认为,泄泻外因为外感风寒及热病,内因为脾胃失调,肝气乘脾,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阳,饮食不节等.治疗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原因所致泄泻,选穴和治法亦有区别.其对某些类型的泄泻选取某一特定穴位治疗,认为该穴即为该病的效穴.书中共记载了治疗泄泻的穴位52个,治疗时一般选2~5个穴位.其配穴方法有:原络配穴法,上下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