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3例咽后壁瓣术后的患者进行了语音效果检查和与颅底X线片测量对比的研究,以观察咽侧壁运动对患者语音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咽侧壁的运动度、咽后壁瓣宽度及其在垂直水平的位置,对咽后壁瓣术后语音效果有显著影响。为取得腭裂患者术后良好的语音效果,术前应对咽侧壁运动作出准确评价,并据此设计咽后壁瓣的类型和宽度。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针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并研究其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方法:对32例大龄腭裂患者行腭裂裂隙关闭手术以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结果:32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I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对50例腭裂术后功能性语音不清患者进行辅音发音错误的研究。结果提示这类患者在进行塞擦音发音时,误念率最高;其次是擦音。说明这类患者的发音错误,主要是因为术前形成的各种不良发音习惯造成。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气管—咽粘膜发音管手术的发音成功率,降低误吸率,1996年~1998年做喉切除Ⅰ期气管—咽粘膜发音管术14例,术后13例能发音,1例误吸,发音率为92.9%,误吸率为7.1%。行全喉切除但尽可能保留会厌并下降会厌高度,同时利用两侧甲状舌骨肌提升发音管咽口使吞咽时会厌覆盖咽口,将咽口缩小,下缘后退,上缘呈唇状降起,能更有效预防误吸;同时扩大发音管腔径,提高发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分析腭裂语音非手术治疗病理性语音频谱特点,评价腭咽阻塞器对腭裂语音中鼻化元音作用。②方法用语音频谱分析系统对10例健康儿童、30例腭裂术前病人、30例腭裂术后病人及15例用腭咽阻塞器的腭裂术后病人的鼻化元音进行检查,对其单元音共振峰和额外共振峰频谱特点进行分析。③结果[a]音Fn频率和振幅腭咽阻塞器组与腭裂术后组有显著差异(F=7.86、5.44,q=3.65~5.26,P〈0.05).[i]音F1振幅腭咽阻塞器组减弱,与术前、术后及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别(F=5.44,q=3.65~4.29,P〈0.05)。④结论通过对鼻化元音的共振峰及额外峰的频谱分析,可以了解戴腭咽阻塞器后鼻音化程度下降的情况;可以判断腭裂病人手术前后及戴用腭咽阻塞器后的语音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测量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PES)长度,探讨发音假体位置与发音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全喉切除患者20例(实验组),其他疾病的患者40例(对照组)。通过多排螺旋CT测量两组咽食管段长度,并将实验组前期检测的前鼻孔至食管入口及至发音管平面距离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算出发音管距离PES下界的距离。结果两组男性和女性PES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ES长于对照组(P<0.01)。失音组和发音组发音管距离PES下界的距离分别是1cm和2cm。将气流引入PES入口下1cm处,失音组均能发音。结论发音组利用2cm环咽肌高压力迫使气流向上冲击咽食管段入口黏膜发音;失音组则相反,发音管距离PES的下界短,气流易进入食管、胃内而失音。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口腔修复学的方法制作发音辅助装置,治疗唇腭裂患者因软腭组织缺损、运动障碍所引起的发音异常。方法常规采取上颌印模,灌注石膏模型,使用热凝树脂等材料,根据口腔内缺损情况制作两种发音辅助装置。结果第1组病例3人戴入辅助软腭运动型发音辅助装置后,配合语音训练,语言清晰度明显提高。第2组病例2人戴入腭咽腔闭合型发音辅助装置后,鼻音减弱,同时进行语音训练,语言清晰度较之前有很大提高。结论腭咽腔闭合型发音辅助装置和辅助软腭运动型发音辅助装置,是治疗腭咽腔闭合功能不全、软腭运动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大龄腭裂患者进行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方法:对22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0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I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喉切除同期利用气管、食管组织瓣和气管粘膜软骨制成盖瓣式发音管,以恢复患者的语音功能。6例手术均获成功。病人术后饮食顺利无误咽,语言清晰,连贯性好,并保持方言和性别特色。经语言及频谱监测,其语言功能接近正常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语图仪研究腭裂患者的语音声学特点。方法:应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115例腭裂术前患者和86例腭裂术后患者的语音声学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腭裂术后患者按不同术式进行分组比较,并与109例正常儿童的语音声学特点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腭裂患者语音频谱谱纹散乱,着色浅,步带窄。辅音语图上无空白间隙和冲直条出现。但采用咽成型术腭裂术后患者中有10人语图上出现空白间隙和冲直条。利用LPC谱对腭裂患者发元音/a//i//u/进行共振峰分析,发现除发/a/音时变化较多外,发/i//u/音时均表现为F2 F3降低,提示腭裂患者发音时存在舌位后移,软腭下降。结论:利用谏图仪对腭裂患者进行语音分析是可行的,有效的。采用咽成型术可能比采用兰氏法在恢复得正常腭 咽闭合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咽侧壁分层缝合(SSLPW)联合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咽侧壁成形术(LP)联合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21例重度OSAHS患者(LP组)和行SSLPW联合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39例重度OSAHS患者(SSLPW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果:LP组患者治愈1例(5%),显效19例(90%),有效1例(5%),无效0例,手术成功率为95.2%(20/21);SSLPW组患者治愈2例(5.1%),显效33例(84.6%),有效4例(10.3%),无效0例,手术成功率为89.7%(35/39);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随访未出现鼻咽部反流及吞咽困难。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AHI和ESS评分降低(P<0.05),LSaO2升高(P<0.05)。结论:SSLPW联合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患者AHI、LSaO2及ESS评分均改善明显,其可以作为治疗重度OSAHS患者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清喉利咽汤结合金嗓散结丸对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取的80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金嗓散结丸;观察组40例,基于对照组采用清喉利咽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音功能、症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咽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嗓音障碍对生理、功能、情感的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低于对照组,最长发声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喉利咽汤结合金嗓散结丸的应用,利于术后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改善其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60例成年腭裂患者进行颅颌面部软硬组织测量,并与60例正常成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硬组织方面腭裂患者SNA(上牙槽座角)、N-A-Po(颌凸角)和ANS-Ptm(上颌长)等结果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软组织方面腭裂患者G-Sn-Po’(面型角)、ULP(上唇突度)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硬组织方面腭裂患者的上颌骨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足、硬腭长度过短、下颌颏部前伸现象明显,下颌骨向下旋转及后退。而软组织方面腭裂患者面中1/3凹陷明显,上唇突度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兰氏+咽后壁瓣(咽法)和单纯兰氏法(兰法)两种术式的术后创口复裂及近远期语音效果的对比.方法运用咽法修复Ⅱ度和Ⅲ度腭裂18例,兰法修复Ⅱ度和Ⅲ度腭裂12例.结果咽法无复裂(0/18);兰法复裂为33.33%(4/12).两种术式术后复裂对比,t=2.46,P<0.05.咽法显著低于兰法,语音对比近期t=8.52,P<0.01.远期t=10.33,P<0.01.均出现咽法优于兰法的结果.结论咽法明显优于兰法,并提出兰法术后语音不清需做行之有效再次手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消化内镜检查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体验,尤其是肠镜检查.无痛肠镜检查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内镜麻醉在内镜室进行,具有很高风险性,如可能出现呼吸抑制、气道梗阻、反流误吸以及血压下降等.其中呼吸道并发症最为常见,尤其更易存在于困难气道者[1].舌后坠是最常见一种上呼吸道梗阻现象[2].困难气道在传统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易发生血氧饱和度<92%,鼾声呼吸,严重者出现喘憋、口唇发绀甚至血氧饱和度降至70%以下.应用口咽通气管能改善呼吸道不全梗阻所致面罩通气困难,故我们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了口咽通气管以探索其在存在困难气道者行无痛肠镜检查时对气道梗阻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口咽通气管对急诊深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诊深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采用口咽通气管早期气道开放技术;对照组44例,采用开口器并舌钳开放气道的措施,评价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开放气道所需时间(4.09±0.90)s明显短于对照组(18.26±1.0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min内SpO2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深昏迷患者急救时可以更快更好地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昏迷患者由于口腔呼吸道很多异常情况,如舌后坠、痰液堵塞,直接影响气道通畅,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我们对昏迷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后,预防了舌后坠,使气道通畅,便于吸痰,明显提高了临床抢救和护理质量。现将我科近年对88例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应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至成年将测量值与湖北地区正常人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手术成年腭裂患者面突度显著减小,上颌骨水平向发育不足,垂直向发育未受影响,下颌骨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