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六辨其中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首先明确中医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概念,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观点为切入点,以名医经验为借鉴,阐明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结果: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分析疾病的重要步骤,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基础,是中医的临床基本功,深刻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结论: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部分,初步总结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为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中医学虽无"流感"一词的记载,但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病因多从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以及疠气等外感邪气。不同流感病原类型感染,中医病机又有伤寒、温病的区别。通过对北京地区不用病原类型感染患者观察发现不同病原类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侵袭人体后所表现的中医病证的区别,因此在中医治疗时也需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本文通过总结刘清泉教授治疗流行性感冒病例的中医临证经验,为中医药防治流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咳嗽是一临床常见病症,外感、内伤诸多原因均可引起,而且其发病机理复杂多端,故有六气皆令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说。为全面继承古代中医对咳嗽的辨治经验和方药,我们首先从《中医大辞典》中有关咳嗽的条目入手,对咳嗽有关条目加以归纳、整理,并按辨证、辨病和辨症状特点三个方面加以分类,条分缕析,以期对咳嗽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并指导临床辨治。辩证(一)病因:据病因不同,我们将条目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1.外感咳嗽(1)因于风者有:风嗽、伤风嗽、冷风嗽、风温嗽、风寒嗽。(2)因于寒者有:寒嗽、伤寒咳、伤寒咳嗽…  相似文献   

4.
曲建中  周益新 《光明中医》2008,23(12):1881-1884
外感热病的病因有外感六淫、非时之气及戾气致病之说,但六淫、啡时之邪,乃从临床证候推求而得,不能拘泥于四时六淫主病来认定病因。戾气学说虽最接近现代病原微生物之说,但限于历史条件及自然科学技术的缺位,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能有效地指导辨证论治。体质内涵、地理环境等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病因辨证时宜当参究。而“审证求因”为中医病因学最大的特点,“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具有永远的指导作用。充分认识外感热病的病因,有利于对各类热病的防治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灿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灿晖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与教学40余年,擅长治疗外感与内伤杂病。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辨治中,王教授把握病机关键,灵活多变,圆法施治,临床收效甚佳。笔者现就王教授治疗CAG的辨治思路,简要探析如下。 CAG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大体有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  相似文献   

6.
试论隐性感染的中医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吕天贵 《新中医》2005,37(4):3-7
从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中医学表述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隐性感染的病因属于中医“隐毒”范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把握先机、药先于病、阻止传变、截断移行、攻伐邪气、扶助正气是隐性感染的治疗原则。祛邪之法重在排、透、解,扶正之道重在养、护、托,以及宏观调理与微观辨治相结合,应该是治疗隐性感染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疾病在临床中被发现,对于其中医辨治思路可以从界定无症状疾病的病名、明确无症状疾病的病位、推测无症状疾病的病因和分析无症状疾病的病机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四个方面相互交叉,贯穿整个临床辨治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丰富而完备的病因发病学体系,其病因学说建立在“天人相应”的理论之上,并贯穿中医的整体观、平衡观,中医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和其他病因4类。其中,中医的外因尤其丰富。1中医外因发展史中医的外因包括外感病因、外伤、虫积  相似文献   

9.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是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共同临床特征的疾病群,而单个病种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医辨治所依靠的证据以临床症状、舌脉表现为主。因此,血液病共性特征可作为辨治的直接依据,这一点已经成为临床辨证的常规。从总体的疗效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就自然地提出了辨病论治解决各病种之间辨治的差异。如何充分利用中医基础理论,正确分析血液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层次关系,恰当的施用中医辨证和辨病的方法,是解决好血液病中医辨治诊治的关键。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中医辨证过程中的层次观。  相似文献   

10.
卞玉凡 《环球中医药》2012,(12):935-936
感染后咳嗽是临床上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辨治时多依从"外感咳嗽",治疗效果也颇具优势。历代医家多从外邪"风、痰、燥"及脏腑"肝、脾、肾"方面进行论治,因较其大多"外感咳嗽",感染后咳嗽仍存在其特殊的不同之处,故临证时须仔细辨别并考虑此类咳嗽病机发展规律,不可完全借鉴"外感咳嗽"的治疗思路,或拘泥于仅治疗外感疾患。本文就古今医家对此类特殊咳嗽辨证组方思路方面较具代表性观点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