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来有研究发现目前广泛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成骨细胞系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2 ,BMP 2 )的高表达[1] 。在临床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 ,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2 ] ,但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辛伐他汀对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BMP 2表达及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如何。1.材料和方法 :无菌条件下 ,取 6周龄雌性BALB C小鼠双侧颅骨 ,去除表面的骨膜及纤维组织 ,0 2 5 %胰酶 37℃消化 15min后 … 相似文献
2.
骨形成蛋白-2基因在人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成骨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利用构建的人骨形成蛋白-2(B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BMP2,检测其转染人骨髓基质细胞后的表达及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酶切鉴定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BMP2,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所构建的载体导入骨髓基质细胞中,体外单层培养。分别于转染后48h和4周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碱性磷酸酶、钙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MP2的基因蛋白表达以及对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pcDNA3/BMP2酶切片段的大小与理论相符。转染后细胞能检测到BMP2基因和BMP2蛋白表达,并促进成骨转化。结论pcDNA3/BMP2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中可获得短暂和长期表达,并加强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复合藻酸钙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4周龄的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得到MSCs.选用24只成年新西兰兔,在两侧股骨髁非负重区造成全层软骨缺损模型,A组(实验组)植入BMP-2转染的MSCs+藻酸钙,B组(对照组Ⅰ)植入空质粒转染的MSCs+藻酸钙,C组(对照组Ⅱ)植入不含MSCs的藻酸钙,D组(对照组Ⅲ)旷置.12周后,观察软骨缺损修复情况及组织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修复组织基本光滑,有大量Ⅱ型胶原蛋白表达,3个对照组修复组织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少,仍有明显缺损.实验组和3个对照组组织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2转染兔MSCs修复软骨缺损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与纤维蛋白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研究骨形成蛋白2(bone mophogenetic protein2,BMP-2)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转染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后,与纤维蛋白凝胶构成的复合物(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①AdBMP-2转染原代培养的MSCs,通过RT—PCR、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等观察转染后3~9d的MSCs其BMP-2、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②转染后的MSCs种植于纤维蛋白凝胶,在体外培养1~9d,通过上述指标及透射电镜观察三维培养条件下其软骨基质的产生。③42只日本大耳白兔先制成直径4.5mm全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n=14):A组为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修复组,B组为MSCs-纤维蛋白凝胶修复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8和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12周关节软骨弹性常数检测。结果 ①Ad—BMP-2转基因MSCs的BMP-2、Ⅱ型胶原mRNART—PCR检测分别在3、5d呈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转基因MSCs三维培养物免疫组织化学和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电镜显示细胞生长良好,有基质合成。③A组各时间点大体、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染色均显著优于B组和C组,12周时力学和组织学已接近正常关节软骨。结论 Ad—BMP-2能通过促进MSCs分泌BMP-2,诱导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在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形成软骨基质,移植入兔关节软骨缺损区可修复直径4.5mm缺损,其修复组织成分接近正常软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对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兔骨髓细胞中分离提取BMP-2 mRNA,构建重组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兔MSCs,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MSCs内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mRNA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后2、4 d实验组MSCs内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mRNA表达量28.7±4.0、236.7±48.5及26.9±4.3、208.2±36.7,均明显高于转染后2、4 d的空白对照组(16.1±2.8、99.2±24.8及14.6±2.7、111.1±18.9)和空载体对照组(14.6±2.6、85.4±24.7及16.1±2.8、98.0±22.5)(P<0.05).结论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BMP-2质粒能够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 on gene expression du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arrow stromal cells (MSCs) into chondrocytes. Methods The BMP-2 mRNA was extracted from the rabbit bone marrow cells. The recombinant BMP-2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s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MSCs.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ype Ⅱ collagen and proteoglycan was detected by using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GR) technique. Results At 2nd, and 4th day after transfection of plasmid pEGFP-C3-BMP-2 into MSCs,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type Ⅱ collagen and proteoglycan in MSC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s (P < 0. 05 ). Conclusion Recombinant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tmid pEGFP-C3-BMP-2 can induce MSCs differentiation towards chondrocytes.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转染人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胶原膜(BME-10X)复合培养后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将hBMP-7基因转染Beagle犬BMSC,与胶原膜复合培养后,植入裸鼠皮下,8周后取材,HE、Mallory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异位成骨能力。结果各组均有不同程度Ⅰ型胶原的表达,转染组和未转染组显著高于单纯膜组,转染组又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转染了hBMP-7基因的BMSCs具有更强的异位成骨能力,有望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骨形成蛋白诱导下异位成骨及应用于人造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研究经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MSC)在骨形成蛋白(BMP)诱导下在体内外的异位成骨效应,为研制一种本身具有成骨能力的人造骨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体外实验将MSC+BMP分别在培养板和弥散小室内培养,体内实验将MSC+BMP与人工珊瑚骨(CHA)制成复合移植体,种植在大鼠背肌内,用形态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成骨效应。结果 MSC在体外(培养板和弥散小室)只形成软骨基质,在体内复合移植体(CHA+BMP+MSC)形成骨质,其成骨效应比对照组A(CHA+MSC)和对照组B(CHA)强。结论 复合移植体(CHA+BMP+MSC)有可能被研制成本身具有成骨能力的人造骨材料。除BMP外,移植体植入的机体和局部还存在其它诱导成骨的因子,进一步探讨这些因子的作用,将对研制这种理想的人造骨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管仿生人工骨对犬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微管结构仿生人T骨对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仿生人工骨分为正交结构(A组)和同心结构(B组),以磷酸钙骨水泥(CPC)/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C组)、单纯CPC(D组)为对照组:梯度密度离心法获取犬骨髓单个核细胞,取第3代与人工骨复合培养。通过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人工骨表面附壁和生长情况;以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检测BMSCs的成骨活性:[结果]细胞在各组人工骨表面黏附、生长,以A、B组数量较多;MTT法检测显示A、B、C组吸光度(A)值大于D组(P〈0.05)、A、B、C组A值相似(P〉0.05);ALP测定显示ALP活性A、B组〉C组〉D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管结构仿生人工骨与犬BMSCs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BMP的良好缓释载体,可以促进犬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去卵巢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的成骨作用机制.方法24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G1)和去卵巢组(G2)每天蒸馏水灌胃;去卵巢大鼠10mg·kg-1·d-1辛伐他汀灌胃(G3);去卵巢大鼠20mg·kg-1·d-1辛伐他汀灌胃(G4).实验持续4周,第29天处死所有大鼠取骨髓细胞培养.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培养第14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unx2/Cbfal mRNA和蛋白的表达、第16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和第21天检测茜素红染色.结果辛伐他汀不能促进去卵巢大鼠成骨细胞增殖.G3组和G4组的Runx 2/Cbfa1 mRNA表达水平和ALP活性都显著高于G2组,给药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G4组的Runx 2/Cbfal蛋白表达水平比G2组和G3组显著增加,G2组与G3组无明显差别.茜素红染色表明辛伐他汀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两种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辛伐他汀体内给药能够促进去卵巢大鼠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但是不能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含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中的转录及表达情况,为进一步进行多基因转染MSCs复合纳米仿生骨治疗骨缺损实验提供材料。方法用电穿孔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BMP2转染至兔MSCs中,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学检查观察转染效果、检测转染效率,定量RT-PCR方法观察hBMP-2cDNA在兔MSCs中的转录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hBMP-2蛋白表达情况,ALP活性定量测定检测hBMP-2蛋白功能。结果电穿孔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兔MSCs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为(42.7±2.1)%,转染24h后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到hBMP-2cDNA在兔MSCs中的转录片断,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到hBMP-2蛋白呈强阳性表达,westernblot方法可见18KDhBMP-2蛋白条带,转染组细胞ALP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pIRES2-EGFP-hBMP2通过电穿孔方法导入兔MSCs,并在其中有效表达,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纤维蛋白胶复合骨形成蛋白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以纤维蛋白胶(fibrin sealant,FS)为载体复合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3日龄新西兰兔骨髓进行培养传代,采用第3代细胞进行研究。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以含1μg/ml rhBMP-2注射型FS培养细胞;FS对照组:以单纯FS培养细胞;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细胞培养、组织化学及电镜等方法对各组兔MSCs的增殖、贴壁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染色、Ⅰ型胶原表达、超微结构及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各组细胞促增殖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FS对照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细胞贴壁率的影响总体由强到弱依次是:FS对照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LP活性由强到弱依次是:实验组→FS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的Ⅰ型胶原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实验组→FS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粗糙,有微孔存在,FS对照组、实验组细胞与材料融合生长。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程度高,但细胞增殖活性较FS对照组稍差;FS对照组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程度较实验组低,细胞增殖活性较好;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活性较差,胞外基质少。结论以FS为载体复合BMP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可显著提高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的分化水平,但对MSCs促增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胞浆中神经营养蛋白,并验证其神经活性作用. 方法自小鼠股骨分离培养 MSCs,超声粉碎后离心并收集其上清液,超滤浓缩后收集大于10 ku浓缩蛋白液.Sephadex G-100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eresis,SDS-PAGE)等技术分离神经活性蛋白,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通过MTT法及观察细胞形态来验证其神经活性作用. 结果 MSCs胞浆上清液经Sephadex G-100层析后发现,Ⅱ峰对神经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对Ⅱ峰行HPLC分析发现,A峰对神经细胞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对A峰行SDS-PAGE分析,提示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为13 ku. 结论 MSCs胞浆中含有神经营养蛋白,其分子量为13 ku. 相似文献
13.
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取4-6周龄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骨髓3ml,体外分离,培养至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分别用地塞松浓度为0、10^10、10^-9、10^-8、10^-7和10^-6mol/L的培养基,作用2、4、及6天后,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并随地塞米松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浓度大于10^-8mol/L后抑制作用越显著。地塞米松在抑制增殖的同时,可显著增强骨髓基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浓度越高作用也越显著,但超过10^-8mol/L后各浓度的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别;这种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至6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可增强2-4倍。结论 地塞米松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但可促进其分化成骨细胞, 浓度为10^-8mol/L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辛伐他汀对幼鼠骨小梁中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辛伐他汀具有促成骨作用,现探讨辛伐他汀对幼鼠骨小梁中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40只1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17.5~19.5 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实验组于大鼠颈部皮下注射辛伐他汀注射液[5 mg/(kg.d)],对照组同法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于注射后1、3周,两组分别脱颈处死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胫骨上端骨小梁B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VEGF的表达情况。注射后1、3周,两组分别取大鼠双侧股骨,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取第1代BMSCs成骨诱导培养,培养后14 d行ALP染色,培养后21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P-2、Runx2、Osterix、Msx2、Dlx3、Dlx5 mRNA的表达,培养后28 d行von Kossa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注射后1、3周两组胫骨上端骨小梁BMP-2、MMP-13、VEGF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培养14 d,注射后1、3周两组ALP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培养21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注射后1、3周两组BMP-2、Runx2、Osterix、Dlx3、Dlx5、Msx2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培养28 d,注射后1、3周两组钙结节单位面积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辛伐他汀5 mg/(kg.d)后1、3周对幼鼠骨小梁中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以及BMSCs成骨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重组pcDNA3.1-hBMP-2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对其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构建人骨形成蛋白-2(hB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MP-2,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探讨基因转染对其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利用重组DNA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hBMP-2;细胞培养和基因转染技术体外转染人MSCs;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BMP-2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和VEGF探针原位杂交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 结果转染后细胞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BMP-2;转染后S期细胞比例增多,提示细胞DNA的合成增加;BMP-2基因转染上调细胞VEGF的表达. 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pcDNA3.1-hBMP-2转染MSCs获得成功.基因转染后能促进细胞增殖并将通过使VEGF的表达增加促进血管再生,为进一步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及构建组织工程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骨髓基质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和聚乳酸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和聚乳酸(PLA)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骨髓基质细胞与BGC、PLA复合体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蛋白质含量及酶学测定。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能在BGC、PLA上贴附、繁殖,其生长及功能不受影响,并且BGC具有一定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BGC、PL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可能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 相似文献
17.
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修复兔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MSCs)源性软骨细胞在兔股骨滑车关节面全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高密度传代培养第3代诱导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以酸溶性Ⅰ型胶原为载体,两者混合后形成凝胶样植入物(细胞浓度为5×106/ml).于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一侧股骨滑车关节面造成3 mm×5 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凝胶样植入为实验侧;另一侧分别为单纯胶原植入组(18个膝关节)和空白对照组(18个膝关节).术后4、8、12、24、32和48周取材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及新生组织的类型.参照Pineda标准对新生组织评分. 结果实验侧术后4周,植入细胞类似软骨细胞,周围有异染基质,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8周,深层有软骨下骨形成,软骨细胞层较正常关节软骨厚;12周,新生软骨厚度减小,与正常软骨相近,细胞呈柱状排列,结构与正常关节软骨相似,软骨下骨形成,潮线恢复;24周,新生软骨厚度较正常薄,约占55%,表面平整,潮线附近仍有肥大的软骨细胞;32周,潮线附近无肥大软骨细胞;48周,组织结构与32周时基本相同,为类透明软骨.Pineda评分24、32和48周间无差异,与4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8周期间关节功能良好.单纯胶原组与空白对照组缺损无修复,48周时软骨下骨外露,关节退变;关节功能逐渐减退,动度受限. 结论 MSCs源性软骨细胞移植体内可形成透明样软骨组织,24周后新生软骨特性稳定,48周时为透明样软骨,能维持良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生物衍生骨复合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SCs)与生物衍生骨复合修复山羊胫骨的长段骨 -骨膜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将 12月龄山羊 35只双侧胫骨制备成中段 2 0 mm的骨 -骨膜缺损 ,其中 33只 ,将MSCs与生物衍生骨于体外复合培养后 ,将其植入右侧缺损处 ,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作为实验组 ,以单纯生物衍生骨植入左侧作为对照组 ,另 2只为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 ,在 2、4、6、8、12、16及 2 4周各时间点分别行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 ,以及生物力学测试 ,比较 3组骨缺损修复的能力。 结果 4周时实验组支架材料部分吸收 ,植入物表面有纤维骨痂形成 ,对照组支架材料少量吸收 ,植入物表面有少量骨样组织形成 ;8周时 ,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 ,实验组中的支架材料已完全降解 ,骨缺损部分修复 ,对照组中植入物两端少量新骨形成 ,材料中为纤维骨样组织 ,但 8周时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力学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12周时 ,实验组骨缺损完全修复 ,对照组植入物两端有新骨包绕 ,与骨端连接紧密。 12~ 2 4周实验组弯曲应力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2 4周时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 结论 所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能力较强 ,成骨迅速 ,且量大 ,同期新生骨组织的生物力学强度优于单纯 相似文献
19.
人骨形成蛋白-2和骨保护素在小鼠成肌细胞中的共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构建人骨形成蛋白-2(BMP-2)和骨保护素(OPG)的共表达真核载体,研究其在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中的表达。方法:以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总RNA为模板,RT-PCR法获得人OPG的编码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的多克隆位点,再将入BMP-2的编码区cDNA克隆入pIRES2-EGFP中的BstXⅠ位点,构建BMP-2和OPG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2-OPG,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转染C2C12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BMP-2和OPG的表达。结果:(1)获得人OPG编码区全长cDNA.。(2)构建人BMP-2和OPG的双顺子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 IRES2-EGFP-2-OPG。(3)经Western blot检测,pIRES2-EGFP-2-OPG转染C2C12细胞后,细胞可稳定表达BMP-2和OPG。结论:构建了人BMP-2和OPG的共表达真核载体,并可在C2C12细胞中稳定表达,为应用BMP-2和OPG进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