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1992年全国第3次营养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平均钙摄入量为405.4mg/d,其中城市居民为457.9mg/d、农村为378.2mg/d,分别占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钙供给量的49.2%、53.3%及47.1%.  相似文献   

2.
不同钙摄入量对青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钙摄入量对我国青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制定我国居民钙的适宜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为期13个月的双盲对照干预研究。将某军校男学员155人,平均年龄21.3岁,随机分为4组,以干预前全身骨密度及膳食钙摄入量为基线,进行不同剂量碳酸钙片营养干预,使总钙摄入量分别达到约500、800、1000及1200mg/d,每片钙片中均强化60IU的维生素D。干预前后分别使用食堂记帐法、称重法和24小时记录法了解膳食摄入,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全身、腰椎和前臂的骨密度。结果 4组平均摄入的膳食钙加上补充钙的中位数分别是514mg/d(1组)、821mg/d(2组)、987mg/d(3组)、1209mg/d(4组)。实验前后各部位骨密度增加值的组间比较分析显示,第2、3、4组全身、前臂、骨盆的骨密度增加值显著高于第1组,且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第3、4组下肢骨密度增加值显著高于第1、2组,且3、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钙摄入量的增加,青年男性全身各部位骨密度增加,当钙摄入量达到约1000mg/d时,全身、前臂、骨盆和下肢骨密度增加值达到最大,再增加钙摄入至1200mg/d时,骨密度不再显著增加。提示我国青年男性钙的适宜摄入量可能在1000mg/d左右。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社区居民膳食钙摄入调查及钙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慧  孙长颢  李颖 《卫生研究》2007,36(1):105-107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居民膳食钙摄入情况以及机体钙营养状况。方法在哈尔滨市选择代表性社区,以512名健康成年人为调查对象(平均40岁),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调查对象血样,测定钙营养相关指标以及骨密度。结果哈尔滨市居民夏秋季人均膳食钙摄入量为383mg/d,冬春季人均膳食钙摄入量为479mg/d,年平均人均膳食钙摄入量为431mg/d。钙营养相关指标,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降钙素以及1,25(OH)2D3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甲状旁腺激素高出正常范围,25(OH)D3均值低于正常值范围。逐步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膳食钙摄入量与能量摄入的比值和蛋白质摄入量与骨密度Z评分有关,前者呈正相关,后者呈负相关。结论哈尔滨市居民膳食钙摄入水平远未达到钙的DRI,机体钙营养不充足。补钙的同时应注意能量的摄入不要过高,以能够更有效地补钙。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1991-2009年中国9省(区)4~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钙的摄入现状、食物来源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1-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7轮调查中4~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按地区分层对历年膳食钙摄入量水平、食物来源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4~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9年该人群中男童钙摄入量为311。2 mg/d,女童为294.6 mg/d;1991——2009年男女童钙摄入量不足50%适宜摄入量(AI)的比例分 别高达81.5%一87.6%和87.0%~91.0%,而达到AI人数的比例仅为0.2%~0.8%和0.1%~0.8%。儿童青少年膳食钙主要来源于蔬菜、豆制品、谷类和乳类食物,其提供的钙占平均每日钙摄入量的70%以上。结论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4~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钙摄入水平仍然较低,需提高该人群的饮奶量增加钙摄入水平。  相似文献   

5.
钙是人体形成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细胞的兴奋性和调节功能有密切关系,成为参与机体生化代谢的重要无机元素。钙的摄入量不足,吸收量更少,将引起骨质疏松症、儿童佝偻病、缺钙性的神经痛、肌肉抽搐等疾病,对孕期、哺乳期妇女与儿童,更应进行钙的补充。因此,钙的摄入量,成为国际营养学界普遍重视的问题。我国居民每日膳食中钙的推荐量(RDA),是依据我国不同年龄人群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表1)。表1 我国推荐的居民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年 龄钙(mg)年 龄  钙(mg)0~6月400>16岁8007月~600孕妇(孕4~6月)10003岁~800孕妇(孕7~9月…  相似文献   

6.
陈权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39-140
目的 了解化州市农村中学生膳食结构,探索既能改善学生膳食营养,又适合农村学生及家长经济能力的食谱和食堂管理途径。方法 用查帐法对广东省1所990名学生的农村初中进行全日在校用餐学生膳食调查。结果 学生周间平均每人每日热能,铁,维生素B2,维生素C摄入量均大于供给量,蛋白质,尼克酸接近供给量,视黄醇当量大于供给量的2/3,钙,维生素B1接近或达到供给量的1/2。结论 该校中学生膳食营养摄入量相对合理。提示加强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学生伙食费,改善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田霞  马小惠  韩加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8):1233-1235
了解大学生膳食钙的摄入水平,为合理指导学生膳食营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某高校医学生530名,通过自行设计的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对研究对象食物摄入量进行调查,并评价钙摄入水平.结果 男生谷薯类、蔬菜、禽畜类、蛋类摄入量高于女生,女生水果类摄入量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生钙平均摄入量为601 mg/d,占DRIs的75.1%,未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其中男生为605 mg/d,女生为598 m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0,P>0.05);学生膳食钙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67.82%),奶及其制品来源的钙占25.61%.结论 学生膳食钙摄入不足,建议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2000-2007年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膳食钙摄入状况。[方法]应用系统分析对2000-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钙摄人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02篇,研究人群样本为273224人,膳食钙每人日均摄入量为410mg。膳食钙每人日均摄入量在AI值50%以上的人群是学龄儿童和成人,其他人群人均在50%以下;每人日均摄入量.华北地区为531.5mg,华东地区为503.7mg,其他地区为327.9~386.1mg(P〈0.05)。[结论]2000~2007年中国各类居民及不同地区居民膳食钙摄人量未达到中国居民DRIs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1991-2009年中国9省区50岁以上中老年城乡居民膳食钙摄入现状、食物来源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1-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七轮调查中50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按地区分层对历年来该人群钙摄入量水平、钙食物来源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男性人群钙摄入量为400.2 mg/d,女性为352.7mg/d;1991-2009年男性和女性人群钙摄入量不足50%适宜摄入量(AI)的比例分别高达72.0%~82.2%和78.8% ~ 88.0%,而达到AI人数的比例仅分别为0.4% ~ 3.9%和0.4% ~ 3.0%.调查人群膳食钙主要来源于蔬菜、豆制品和谷类,这类食物提供的钙占平均每日钙摄入量的70%以上.结论 1991-2009年中国9省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钙摄入水平仍较低,奶类和豆制品等富含钙食物的摄入量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中国八城市成人钙摄入情况、钙的餐次分布和钙的食物来源。方法采用立意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一般情况,通过24h膳食回顾调查获得其膳食情况。结果有效调查对象1716人,膳食总钙摄入量为351.4(203.6,566.9)mg/d,均值为467.1 mg/d;食物中的钙(不包含膳食补充剂)的摄入量为325.6(191.7,497.5)mg/d,均值为402.7mg/d,不同年龄组和南北方之间钙摄入量存在差异。补充含钙膳食补充剂占总调查人群的10.6%,平均摄入量为367.3(250.0,650.1)mg/d,女性补充率为12.8%,高于男性(P0.001);50岁及以上人群的含钙补充剂补充率为14.2%,高于18~49岁年龄组(P0.001)。调查对象整体钙摄入量低于EAR的比例为85.2%,高于RNI的为8.5%。就食物来源,本研究膳食钙主要来源于蔬菜和奶类食品,分别占25.5%和22.8%;豆类、肉类和谷类对膳食钙的贡献率均超过10%。早餐钙的摄入量较少,中位数为63.5 mg/d;午餐和晚餐的钙摄入相近,中位数分别为73.3、72.0 mg/d;三餐钙的摄入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城市成年人膳食钙摄入不足的发生率仍旧较高,含钙补充剂在成年人群中使用率低;应该合理安排餐次,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钙食物摄入以提高钙的摄入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钙摄入量对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探讨膳食营养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方法 ] 应用膳食营养调查方法调查某厂女工的膳食营养情况 ,并在 40岁以上 3个年龄组女工中分成平时注意补钙和不注意补钙的 2组人群 ,分别对这 2组人群的钙摄入量和骨密度进行比较。 [结果 ] 各年龄组女工的钙摄入量不足 ;40岁以上各年龄组女工中 ,平时注意补充钙摄入的女工每日钙的摄入量均高于未注意补充钙组 ,骨密度也高于未补充钙组。 [结论 ] 膳食钙摄入不足 ,易致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与低钙饮食有关。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葛可佑  马冠生 《营养学报》1996,18(2):129-133
据1992年全国第三次营养调查资料对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能量的摄入量比较充足,平均每人每日为7556~11933kJ(1806~2852kcal),达供给量标准的92.6%~101.3%;蛋白质的平均摄入量为54.0~83.9g,为供给量标准的84.6%~108.2%。矿物质中,钙的摄入量普遍存在着不足,平均每人每日为341~474mg,仅为供给量标准的38.9%~52.5%。维生素中视黄醇当量和核黄素摄入量较低,城市学生能达到供给量标准的59.1%~75.7%;农村学生仅达到48.2%~57.2%。中小学生的膳食构成,城市学生膳食能量的56.4%~63.3%来自谷类,12.1%~17.9%来自动物性食物;农村学生膳食能量的70.4%~75.4%来自谷类,4.0%~7.2%来自动物性食物;来自豆类的能量较低,城市、农村均在2%以下。脂肪的摄入量城市、农村学生差别明显,城市学生膳食总能量的24.4%~27.4%来自脂肪,已接近建议值的高限;农村学生膳食总能量的15.7%~18.5%来自脂肪,还应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3.
50岁以后,人的骨质总量可减少30%,这主要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钙的摄入量影响人体骨钙的含量。我国居民每日膳食钙平均摄入量只有400毫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膳食供给量为800-1000毫克。中国人该如何预防缺钙呢?建议您喝奶、吃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老年居民饮奶状况及其对膳食钙摄入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第10轮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将有完整膳食数据信息的45岁及以上共9766名中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平均每日奶摄入量将调查对象分为0(不饮奶组)、1~99、100~199、200~299、≥300 g/d饮奶组。比较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差异。计算调查人群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2015年,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饮奶率和每日奶摄入量第95百分位数(P95)分别为14.7%和158.9 g/d;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分别为283.8、376.8、467.5、547.2和785.8 mg/d;饮奶者和非饮奶者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3%和1.3%。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膳食奶类摄入水平仍然较低,膳食钙摄入量有随饮奶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老年居民饮奶状况及其对膳食钙摄入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第10轮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将有完整膳食数据信息的45岁及以上共9766名中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平均每日奶摄入量将调查对象分为0(不饮奶组)、1~99、100~199、200~299、≥300 g/d饮奶组。比较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差异。计算调查人群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2015年,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饮奶率和每日奶摄入量第95百分位数(P95)分别为14.7%和158.9 g/d;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分别为283.8、376.8、467.5、547.2和785.8 mg/d;饮奶者和非饮奶者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3%和1.3%。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膳食奶类摄入水平仍然较低,膳食钙摄入量有随饮奶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钙水平对孕妇钙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国孕妇钙推荐供给量是600~1500mg/d,我国为1000~1500mg/d,而孕妇实际钙摄入量仅为300~800mg/d,因此我们通过研究孕期不同钙摄入水平的钙代谢、有关生化指标和骨密度,探讨我国孕妇对膳食低钙摄入的适应程度。表1各组间各期血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0~2012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膳食钙的摄入状况。方法采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膳食调查资料,计算与分析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老年人群膳食钙的摄入量和来源现状。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钙摄入量为344.20 mg/d,达到或超过RNI水平的仅占1.19%,城市老年人膳食钙摄入量显著高于农村,60~69岁的老年人膳食钙摄入量显著高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膳食钙的主要来源为蔬菜和粮谷类食物,蔬菜所占比例约为33%,粮谷类约为22%,奶类来源所占比例则不足7%;且与2002年相比,2010~2012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钙摄入量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0.4%~22.8%。结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膳食钙摄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绝经后妇女膳食钙的摄入量,钙的食物来源以及膳食结构,对济南市区154名绝经后妇女进行了7d膳食调查及24h尿钙测定.膳食调查采用记录和称重相结合的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钙,依据《食物成份表》计算12类食物的平均摄入量以及钙在各类食物中的分布,对膳食钙摄入量与尿钙排出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济南市区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天膳食钙摄入量为349±112mg,占RDA的44%,奶类和豆类食品虽然钙含量丰富,但摄入量较少.在被调查者中,18%的人钙摄入量不足200mg/d,66%的人不足400mg/d,仅有6%的人大于800mg/d,24h尿钙排出量平均258±83mg/24h,占膳食摄入钙的74%,膳食摄入钙与尿钙排出量无显著相关性(r=0.018,P>0.05).建议绝经后妇女增加奶和豆类食品的摄入量或摄入适量的钙补充剂以使钙的摄入量(RDA)不低于1000~1200mg/d.  相似文献   

19.
张水健 《职业与健康》2005,21(6):859-860
目的了解列车乘务员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提供合理的膳食结构,平衡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K44次旅客列车上212名乘务员在出乘运行途中3日内摄入的食物总量运用现场查帐法进行调查。计算出人均日摄入各种营养素的量,与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比较。结果K44次旅客列车乘务员人均每日摄入的各种营养素,除钙、核黄素(维生素B2),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的摄入相对不足以外,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基本充足。摄入的营养素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占74.24%;其次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占16.04%;豆类食物来源占9.72%。结论K44次旅客列车乘务员的膳食营养与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RDA标准相比较,除钙、维生素B2、维生素A的摄入相对不足外,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基本充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居民不同季节膳食钙的摄入量,为根据季节进行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松江区464名15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监测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四季的3d24h膳食询问调查。结果居民膳食钙摄入水平总体低于推荐摄入量,女性膳食钙摄入量高于男性。总体膳食钙的摄入有季节性差异,冬季大于夏季。不同年龄人群膳食钙摄入量无统计学差异。老年人膳食钙摄入量的季节波动很小;而青年中年人群波动均相对较大。结论松江区居民的膳食钙摄入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在膳食中提高含钙食物的比例,且春季更要注意膳食钙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