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脊髓伤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随着对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基础研究的深入,药物治疗SCI已越来越被外科医师所重视。其中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在SCIe的应用较为广泛。美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组织第二次多中心临床研究认为MP确实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国内已经有部分医院开始应用大剂量MP治疗急性脊髓伤。本文旨就MP治疗SCI的机制作一综术。众所周知,SCI除包括致伤因素直接造成原发性损伤(primaryinury)外,更重要的是损伤后继发性病理生理改变所造成的继发性损伤(secondaryinjury)。后者是引…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高致残性疾病,同时也是临床疑难病之一,其治疗困难,并且疗效差.目前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通过外科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通过药物、高压氧等非手术治疗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通过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刺激神经细胞再生.其中,细胞移植治疗尤其是嗅鞘细胞移植在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和轴突再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5],在基础实验研究、临床应用都成为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治疗脊髓损伤最有前景的细胞之一.然而,在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中,由于神经修复相当困难,再者早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恰当,改善不满意,甚至无效,而转变成陈旧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尤其是陈旧性脊髓损伤后,如何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促进脊髓组织神经纤维的再生,这些一直都是医学界研究的课题和讨论的热点[6-7].关于陈旧性脊髓损伤的研究文献以及嗅鞘细胞对陈旧性脊髓损伤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拟对嗅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陈旧性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视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提高脊髓损伤治疗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脊柱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药物治疗与外科干预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脊髓损伤特别是完全性脊髓损伤至今仍无有效治愈方法。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实,在正确的急救处理、合理药物及外科干预的基础上,及时的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功能代偿,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早日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4.
急性脊髓损伤非手术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董英海 《中国骨伤》2004,17(11):699-70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和(或)通过内固定维持脊柱稳定性。而非手术治疗旨在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secondary tissue damage),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或再生。10年前人们对SCI治疗的态度仍然是悲观的,而近10年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献报道也较多。尽管如此,急性SCI的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以实验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5.
李章华  邹季 《中国骨伤》2002,15(5):315-317
基于脊髓损伤(spina cord injuries,SCI)的病理改变,目前的治疗主要针对完全性损伤及不完全性损伤,治疗的目的是稳定脊柱、限制脊髓的继发性损害和恢复脊髓的残存功能[1].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治疗要点是脊髓的彻底减压,完全性脊髓损伤则以终止病理改变的进行性发展为目的,提倡早期综合治疗[2],以稳定脊柱、解除压迫、降低内压、改善局部供血供氧状态、消除水肿、降低代谢水平及保护尚未直接损伤的神经细胞等.但无论是不完全性损伤还是完全性损伤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SCI)是骨科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损伤,死亡率和致残性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可是SCI的治疗至今仍缺乏有效措施,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国内外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近年来NSCs修复SCI的实验研究主要分为外源性NSCs移植和诱导内源性NSCs神经发生两种方法,最新的观点认为外源性NSCs移植本质上只是改善了脊髓损伤后的内环境,最终是通过内环境的改善而促进内源性NSCs的神经生发达到修复效果[1~3].神经生发往往伴随着血管生发,并且血管内皮细胞也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引,这一现象提示了血管因素在神经修复中的重要地位,有效的血管生发将带来微环境的明显改善而促进神经生发.随着血管内皮祖细胞参与体内血管新生理论的建立与成熟,通过采用EPCs诱发血管新生促进损伤的神经组织恢复也开始受到关注.现就EPCs诱导NSCs神经生发在修复脊髓损伤中的意义及理论依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45例,其中前路手术29例,后路11例,前后路联合5例。随访并比较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均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干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终访时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6级。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应尽早手术减压固定,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成年哺乳动物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的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对SCI病理研究的进展,目前认为SCI过程可分为:1)急性损伤。主要是创伤本身对神经元造成的细胞坏死、轴突断裂等。2)继发性损伤。造成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是细胞坏死和凋亡,这一病理过程对SCI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SCI常导致脊髓不可逆性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采用细胞移植治疗SCI的主要目的在于逆转不利于SCI轴突功能恢复的病理过程,从而减少脊髓功能丧失并促进其功能恢复。包括:1)促进再生。移植物可充填损伤部位并形成细胞桥,从而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非手术治疗与早期外科干预在治疗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09-03-2012-10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7例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激素脱水及营养神经等非手术治疗,26例于伤后72 h内行手术治疗,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及随访各时间点的ASIA运动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早期手术干预组术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ASIA运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95%、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早期外科干预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并发症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0.
环扎法致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不同时段减压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脊髓急性不完全性、压迫性因素导致脊髓损伤(SCI)是临床上常见的瘫痪原因之一.SCI早期脊髓减压时机对于神经功能恢复是否有显著影响是个有争议的课题,目前早期不同时机减压疗效如何仍无确切的结论[1].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不同时段减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2):1086-1089
[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性损伤,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上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仅限于早期的药物治疗、手术干预以及后期的功能锻炼等手段,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办法,患者往往终生处于截瘫状态。本文通过对如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实现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建立的标准化,旨在对今后发展更好的动物模型有所启示,对脊髓损伤病理机制的探索、脊髓再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促进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再生及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而这些研究多是以细胞移植为背景,其中多种细胞在促进轴突再生、长距离延伸、再髓鞘化方面的优势被学者关注[1~3]。随着大量研究的开展,细胞种类选择、细胞移植途径、移植时间窗等问题亦越来越突出。开放手术经脊髓实质内细胞移植损伤大,颅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蛛网膜下腔细胞移植损伤小、可重复移植、临床操作简单且部分已经用于临床,故研究[4~6]较多。经蛛网膜下腔细胞移植治疗SCI主要有两种方法:通过脑室移植[7~13]和腰椎穿刺移植[14~16],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4):2259-226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SCI中,不完全性SCI发病百分比逐渐上升,完全性SCI发病百分比逐渐下降。从大量的Ⅲ类临床研究资料来看,手术减压治疗急性SCI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目前手术减压时间对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拟从以下3个问题进行综述:(1)SCI后早期和晚期术后神经功能是否具有差异;(2)SCI后早期和晚期术后不良事件、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否具有差异;(3)SCI后早期和晚期术后住院时间和急诊时间是否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的治疗仍然是目前医学界的难点及热点.一系列基础研究报告在动物脊髓损伤的模型[1-6]中,证实嗅鞘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的再生和恢复脊髓的部分神经功能.部分临床实验证明嗅鞘细胞的移植的确能改善脊髓损伤病人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虽然恢复的程度有限,但确实看到了一缕曙光[7-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19~73岁,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单纯颈椎间盘突出11例,椎管狭窄19例,仅MRI脊髓影像异常而无明显椎管狭窄及脊髓受压表现13例.43例均经前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 4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ASIA评分平均由入院时的43.7恢复到87.4.[结论] 前路手术治疗能有效促进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MRI显示无明显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表现的患者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32例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14例,手术治疗18例,在治疗前后进行JOA评分。结果平均随访21个月,非手术治疗组脊髓功能恢复差。而手术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较好。结论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一旦确诊,应当积极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损伤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受伤脊髓的微环境很复杂。根据笔者的既往经验和SCI研究的进展,“微环境失衡”是导致SCI再生和恢复不佳的主要原因。脊髓微环境的不平衡损害了再生和功能恢复。本次综述旨在促进临床学者们了解SCI所涉及的病理过程和开发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于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对我院35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早期大量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恢复情况Frankel 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其脊髓功能早期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早期脊髓损伤患者对于防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及促进残存脊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干预因素对过伸性颈脊髓水肿损伤伴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观察软化灶形成.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6例过伸性颈脊髓水肿损伤接受手术治疗后脊髓软化灶形成患者资料,通过损伤病理及MRI观察颈脊髓软化灶形成.比较患者手术(不同手术时间和不同手术入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和恢复率(RR).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 ~52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术后1个月和6个月颈椎MRI发现脊髓中央局灶性软化灶形成,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复查软化灶仍存在.各组与入院时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AMS评分明显提高;末次随访时与术后6个月AMS比较明显提高.术后RR比较,24 h内手术组高于24 h后手术组,前路手术、前后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手术、直接充分的脊髓减压能明显提高过伸性颈髓水肿损伤伴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患者术后RR.手术6个月以后颈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慢,趋于平台期.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后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达国家,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发生率为200—400人/百万人口/年[1].虽然预防措施不断改进,但其发病率并没有下降、ASCI的致伤因素在发达国家依次为:车祸、体育运动、娱乐活动、工伤及坠落伤[2]在我国依次为:坠落伤、摔伤、挤压和交通事故[3]约半数ASCI患者为完全损伤,即损伤平面以下不存在随意运动和感觉功能。在近20年中,许多学者研究了ASCI的发病机制,以期找到恢复神经功能的方法,但迄今尚无有效恢复完全损伤水平以下神经功能的方法。ASCI给患者本人家属及社会均带来巨大的损失与负担。 本文主要综述了脊髓损伤后缺血(Postt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