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脑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本文基于慢性脑缺血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现有的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具体评价,分析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目前关于慢性脑缺血模型建模方法主要有血管闭塞法、动静脉瘘及控制血管直径法,其中属血管闭塞法中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是慢性脑缺血最常用的模型。由于每一种模型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构建一种理想的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本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2例短暂性脑缺血忠者的临床资料,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配伍血塞通治疗,观察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结果:治疗14d后,62例中3d内发作得以控制48例(77.4%);3~1Od控制11例(17.7%),1Od以上未控制2例(3.2%),转为脑卒中1例(1.6%)。无死亡病例。本组T1A发作总控制率为95.2%;经6个月随访,本组62例中无复发51例(82.3%),发作频率减少≥50%9例(14.5蹦),发作频率无显著减少或增加及转为脑卒中各1例(各占1.6%)。总复发率17.7%。结论:在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针对性治疗同时,实施相应的整体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注意其并发症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旨在为药物治疗结肠炎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方法.基于结肠炎疾病的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现有常用的结肠炎动物模型,总结目前结肠炎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契合程度及优缺点.目前对结肠炎的研究主要采用免疫法、化学刺激法、复合法、基因模型等4类建模方法.已报道的结肠炎造模方法较多,但没有一种模型能反映结肠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  相似文献   

4.
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也被称为“膀胱刺激三联征”,尤以女性多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膀胱疾病患病率逐年递增,该文根据膀胱炎中西医病因病机及临床病症的特点,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出临床诊断标准,通过对现有膀胱炎动物模型的分析,评价模型与临床表现吻合度,总结优缺点。发现“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以及“弗氏完全佐剂+膀胱插管”具有较高吻合度,但也存在耗时长,费用高等不足之处。目前膀胱炎模型中诊断标准大多以西医检测指标为主,有关类型明确诊断依据还需依赖于膀胱镜检查+组织活检,因中医证候模型的缺乏也给中医药研究带来了局限性,且中医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四诊”因其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在动物模型上,可通过一些行为学测试来判定模型指标,制定相关行为参数评分量表。因此建立既符合西医临床病症特点也符合中医辨证的膀胱炎动物模型是当下所需,以更好地促进膀胱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5):208-211
本文基于黄褐斑中、西医临床病症的特点,对现有的黄褐斑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更为完善的基于临床研究的黄褐斑动物模型的思路和方法,为黄褐斑动物模型确立合理的量化标准,进而形成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为促进黄褐斑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231-234
基于脱发的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阅脱发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并建立脱发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诊断辨证标准,总结脱发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及优缺点,发现现有脱发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出脱发的相应机制,与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较高。模型特征缺乏中医证候的体现,疾病与证候关联性不强,将中医证的模型与西医病的模型相结合是日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1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TIA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100例。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平均基底动脉压(37.32±6.87)cm/s、左椎动脉压(30.22±5.74)cm/s、右椎动脉压(30.10±5.48)cm/s;西医治疗组平均基底动脉压(31.94±8.95)cm/s、左椎动脉压(25.06±5.31)cm/s、右椎动脉压(24.31±5.44)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8.0%,98/100)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89.0%,8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TIA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已列在了首位,脑梗死发生后,有75%的人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 cattack,TIA)的出现,常预示着卒中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对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异常EEG进行分析。结果: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EEG轻度异常23例,中度异常5例,重度异常1例。结论:EEG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6):169-173
目的:基于变应性鼻炎临床病症特点,对目前现有的变应性鼻炎模型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整理分析中西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总结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探讨,明确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结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在一定程度虽反映了变应性鼻炎临床病症特点,但缺少能反映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特点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无法充分体现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病因的动物模型。结论:探索能进一步反应变应性鼻炎临床病症特点,体现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病因,复制出能更加吻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促进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给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其余同对照组16例常规治疗。两组均14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做DSA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入院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的中风发病率。血栓通注射液治疗TIA疗效显著。选择性血管内治疗是有效预防中风发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参考临床诊断标准,整理分析并建立分泌性中耳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总结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明确其优缺点。统计结果发现,目前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少,且仅能揭示出某一种相关致病机制,其中吻合度较高的模型是基因工程技术造模和向中耳耳泡注入细菌因子2种造模方法,与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较高,但均未能体现中医证型。因此建立同时体现分泌性中耳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分泌性中耳炎病症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标准,是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药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疏血通结合西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臻  娄艳艳 《光明中医》2013,(11):2352-2354
目的 观察疏血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降低脑卒中发生概率的作用.方法 按要求选取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按标准给予普通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普通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疏血通治疗.检测一般项目,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监测脑血流量变化并采用ABCD3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BCD3评分改善值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结合西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TI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期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两组,治疗组选用丹红注射液,噻氯匹定和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仅用噻氯匹定和低分子肝素钙。分别观察1个月和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1个月显效30例,有效2例。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2例;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显效28例,治愈率87.5%,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21例,治愈率65.6%,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因素,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选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TIA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89例,并随机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1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检测血糖、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分析TIA与颈动脉病变及各项检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TIA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或0.05)。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病率,TIA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糖是导致TIA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是促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和防治TIA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高危因素,可有效防止TIA向缺血性卒中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曲克芦丁片治疗,治疗组36例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可调节 TIA 患者血脂,改善血液流速,降低患者发展为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已有的造模方法,对现有的动物模型进行分析,评价了模型与AD临床表现的吻合度及优缺点.通过发现自发型、转基因/基因敲除模型吻合度较高,但饲养条件要求高且价格昂贵;半抗原诱导模型造模成本低、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揭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克林奥注射液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245例TIA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85例给予克林奥注射液160 mg联合参芎注射液10 mL静滴,B组79例给予克林奥注射液160 mg静滴,C组81例给予参芎注射液10mL静滴。3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降脂等一般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血脂及近期疗效等。结果 A组全血黏度、Fg、PT、血脂改善情况及近期疗效均优于B组和C组。结论克林奥注射液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TIA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TIA向脑梗死转化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克林奥注射液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245例TIA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85例给予克林奥注射液160 mg联合参芎注射液10 mL静滴,B组79例给予克林奥注射液160 mg静滴,C组81例给予参芎注射液10mL静滴。3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降脂等一般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血脂及近期疗效等。结果 A组全血黏度、Fg、PT、血脂改善情况及近期疗效均优于B组和C组。结论克林奥注射液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TIA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TIA向脑梗死转化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动脉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TIA组和对照组颈内动脉、椎动脉、颅内动脉进行监测,观察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TIA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出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危险度以椎动脉最大。狭窄检出率100%,大脑中动脉37条,颈内动脉颅外段24条,大脑前动脉15条,椎动脉23条,大脑后动脉8条,其他部位8条。轻度狭窄47条,中度狭窄49条,重度狭窄19条。TIA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中老年糖尿病TIA患者以椎动脉狭窄危险度最高,大脑中动脉狭窄发生率最高,以中度狭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