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缺损,观察疗效并总结皮瓣特点和手术要点。方法收集接受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36例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修复部位、皮瓣设计、手术过程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皮瓣特点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中,皮肤和软组织缺损位于手背区24例,虎口区、手掌区和拇指区各4例。皮瓣面积最小为4 cm×5 cm,最大为10 cm×14 cm;血管蒂长度3.0~7.5 cm;穿支数量11~15支12例,5~10支20例,1~4支4例;术后36例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100%;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选择,其穿支出现率稳定、手术可操作性强、皮瓣成活率高,合理的皮瓣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种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外露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0例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病人,分别应用带血管神经蒂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骨间背侧岛状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供区及受区无溃疡,无明显色素沉着,外观良好,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灵活,相对游离皮瓣简单,成功率高,修复后组织结构、厚度、韧性、色泽与原组织相近,能最大程度恢复手部的外观、功能,创伤小,对生活护理小。但对手指缺损要求再造、带蒂皮瓣无法覆盖创面及无可用的带蒂皮瓣修复创面等病例,游离皮瓣仍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种前臂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手部创伤致软组织缺损和虎口挛缩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87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和虎口挛缩的病例,应用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尺动脉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等四种前臂带蒂皮瓣修复,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4例皮瓣完全成活,22例小部分表浅坏死,1例50%以上全层坏死.从皮瓣成活的优良率和出血量上对比,上述四种皮瓣无显著差异(P>0.05);从手术时间上对比,应用桡动脉穿支蒂组优于骨间背动脉蒂组和尺动脉腕上升支蒂组(P<0.05).结论 四种不同类型的前臂带蒂皮瓣对手腕部及虎口软组织的修复提供了多种选择,从手术时间上和移植皮瓣蒂距受区的距离和灵活性上对比,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最具优越性.该皮瓣简单、实用、安全、快捷,可重建感觉功能,是手部创伤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军  陈扬 《广州医药》2001,32(5):15-16
目的:观察采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用5种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2例,包括食指近节背侧皮瓣11例,挠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前臂骨间背侧血管皮瓣2例,腹壁下动脉带蒂皮瓣8例,带胸肩峰动脉蒂筋膜皮瓣8例,腹部皮管1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均获得较满意的外观及功能。结论:传统的带蒂皮瓣移植仍是手部皮肤覆盖的重要手段,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吻合血管,成功率高,适用于包括基层医院在内的各级医院。  相似文献   

5.
周喆刚 《中外医疗》2011,30(21):36-37
目的研究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将岛状皮瓣的血管蒂改良筋膜血管蒂修复手背皮肤缺损25例。结果 25例岛状皮瓣全部存活。随访8个月~4年,皮瓣色泽基本能够与邻近皮肤相同,局部平坦而且质地较软,手指与手掌功能正常,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改进后的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既不牺牲前臂主要血管,皮瓣成活率高,而且手术安全、简便,适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58例应用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54例皮瓣基本存活,3例断蒂前出现静脉危象,1例断蒂前出现静脉危象,断蒂后5个皮瓣远端及周围小片皮肤坏死。术后均随诊1年以上,皮瓣感觉恢复S0级10块,S1级23块,S2级25块。结论:对应用旋髂浅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舒适护理、环境护理、皮瓣观察处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等,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康复。  相似文献   

7.
李新  朱吉武  付宝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92-1792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血管蒂皮瓣在修复足部创面的应用。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5例足部皮肤组织缺损、坏死患者进行小腿外侧带腓动脉穿支血管蒂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其中足背及踝前外侧外伤撕脱缺损4例,均予急症手术治疗。冻伤致双足跟皮肤坏死、缺损1例,给予Ⅰ期切痂手术修复。结果:本组5例患者,6例皮瓣均成活。结论:应用带腓动脉穿支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背、踝前外侧及足跟皮肤缺损,对肢体血供影响小,皮蒂长度及皮瓣大小选择灵活,皮瓣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旋髂浅血管蒂腹股沟骨皮瓣移位修复手部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2月~2008年11月收治3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缺损,清创后于急诊或清创3~7 d后应用以旋髂浅动、静脉为皮瓣轴形血管蒂骨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骨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患者皮瓣远端皮缘坏死,经重新清创、游离中厚皮片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骨缺损达到临床愈合时间为5~9周,平均7周.结论:带旋髂浅血管蒂髂骨皮瓣在手外伤手术修复中提供局部皮肤覆盖的同时,能修复掌、指骨缺损,为损伤的肌腱、神经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是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拇指皮肤的缺损,多采用带蒂皮瓣修复,如:食指固有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邻指皮瓣等。自1992年Bertell提出了以手部皮神经旁伴行血管供血的皮神经逆行皮瓣。主要为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背侧支,为此,我科在对手部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岛状皮瓣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特别是拇指末节桡侧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0.
高翔 《中外医疗》2010,29(22):78-78
目的观察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方法自2002~2009年来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皮瓣面积最小4cm×7cm,最大为7cm×14cm。均为带血管蒂转移。结果 30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其中1例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1例部分坏死,行植皮术创面修复。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带蒂转移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了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的手部皮肤缺损47例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1周断蒂。结果:断蒂后的皮瓣无坏死,经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45例。结果术后43例皮瓣完全成活,仅2例皮瓣远端小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3年,伤手受区皮肤外形美观、色泽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耳后区不同带蒂皮瓣修复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耳后动脉耳支为蒂皮瓣修复耳廓,以耳后动脉枕支为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总结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手术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2例皮瓣均存活良好,转移皮瓣及供瓣区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观察2~5年,修复后外耳道无狭窄,耳廓外形满意,无一例再行Ⅱ期矫正手术,皮瓣颜色与周围肤色一致。结论应用耳后不同带蒂皮瓣修复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缺损操作简单易行,皮瓣易于存活,外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例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清创后,将髂腹股沟皮瓣和带蒂股前外侧皮瓣的皮缘缝合,形成袋状瓦合式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缺损。结果 6例手术患者,共12个皮瓣完全成活,2例患者在皮瓣蒂部有糜烂,在皮瓣断蒂时进行了修整。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3~12个月,皮瓣血液循环及外形良好,皮肤耐磨,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可较好地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5.
张光正  李培  何忠海 《广东医学》2003,24(6):646-647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组织缺损的岛状皮瓣修复方法和特点。方法:115例烧伤患者中,采用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瓣修复16例;掌背动脉岛状瓣21例;尺动脉腕上支岛状瓣9例;示指背侧岛状瓣31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瓣18例;指背动脉筋膜蒂皮瓣17例;其他岛状瓣11例。结果123块皮瓣除4例指背动脉筋膜蒂皮瓣、2例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部分坏死,1例掌背动脉皮瓣切取失败改用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根据手部烧伤组织缺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保存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创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秋彦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27-728
目的 观察分析了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创面62例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7~8 d断蒂.结果 断蒂后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应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郝秋彦  曹相勋  辛军 《河北医学》2003,9(3):230-232
目的:观察分析了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创面38例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7—8d断蒂。结果:断蒂后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旋髂浅血管蒂髂腹股沟骨皮瓣移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5例手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皮肤缺损范围最小3.3cm×1.8cm;最大15.4cm ×9.2cm。先行清创处理,3-7天后将旋髂的浅动静脉作为皮瓣轴型血管蒂的骨皮瓣实施修复,皮瓣的切取范围略大于皮肤缺损的范围,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骨皮瓣全部成活,24例患者创面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随访1年,患者的手部外观和功能良好。骨缺损的愈合时间为5-9周,平均在7周左右。结论:在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带旋髂浅血管骶想:腹股沟骨皮瓣移位修复,能够直接缝合,具有切取简单、供区隐蔽、血供良好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各种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修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对接受治疗的287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根据每位患者具体的原因、部位以及程度选择不同带蒂皮瓣方法进行修复。结果通过对这些手部皮肤软组织患者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随访工作,皮瓣外形良好,最终患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恢复。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带蒂皮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的修复效果极为明显,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手部外观恢复效果、功能,并减少了损伤情况以及生活护理需要。  相似文献   

20.
应用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76例,效果满意。它具有皮瓣薄、质地好、断蒂时间短、供皮范围广、面积大、皮肤相对松弛、位置隐蔽、不需二次去脂手术等优点,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伴有肌腱、骨等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可广泛应用于急诊手外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