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主动翻身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3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翻身,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无压疮发生,对照组发生压疮5例(均为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翻身对预防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压疮的发生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程序化护理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压疮的临床效果,以期降低其术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住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给予预防压疮的程序化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的应用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预防压疮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优质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压疮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采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康复效果明显强于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经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可有效减低术后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重症压疮的干预护理.方法 43例患者共实施46个髋关节置换术,采取术前制定压疮干预护理计划、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压疮的出现、教会患者功能锻炼方法.结果 43例患者出现Ⅰ度压疮3例,经使用50%酒精或红花油按摩,微波局部照射,每天2次,3-5天后恢复正常;余患者未出现压疮.结论 制定完善的髋关节置换术压疮护理方法可明显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术中压疮的影响。方法:搜集本院骨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1)研究组病患术毕、术后1d、术后3d压疮的发生率4.5%、6.8%、2.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5%、27.5%、17.5%,X2=5.94、6.63、5.64,P0.05;2)研究组病患的满意度95.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5%,X2=5.94,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病患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皮肤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方法:观察6例压疮组与42例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年龄、体温、失血量的不同,分析表明2组有显著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年龄、体温、失血量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术中发生压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压疮风险评估在患者术中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2月至该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患者50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对于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的轻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4%,明显低于对照组14.8%,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压疮程度轻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压疮风险评估能够明显减少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减轻压疮形成的严重程度,对于术中压疮预防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乐 《基层医学论坛》2015,(10):1404-140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6月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压疮预防综合护理干预;将2013年同期手术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2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以及程度。结果研究组术中压疮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83%;同时研究组患者术中Ⅱ期压疮的比例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从术前评估、术中管理、术后交接几个方面,针对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系统而又连贯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及减轻其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泡沫敷料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后路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啫喱垫垫于患者压疮易发部位;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泡沫敷料粘贴于患者主要受压部位。分别于术后0、24、72 h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比较2组患者压疮易发部位的皮肤受压状态(包括皮肤压痕、红斑、破损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发生Ⅰ期压疮2例,对照组发生Ⅰ期压疮8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泡沫敷料相较于啫喱垫能够有效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露 《黑龙江医学》2019,43(7):835-836
目的探究目标管理在预防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压疮方法,观察组使用目标管理预防压疮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压疮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在预防手术患者术中压疮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置换术术后患者采用波浪形水垫预防压疮的效果. 方法 58例行人工股骨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30例为实验组,应用波浪形水垫预防压疮,28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翻身进行比较. 结果应用波浪形水垫预防压疮,患者更换体位时有效减轻疼痛及受压部位皮肤潮红,操作容易,无压疮发生. 结论使用波浪形水垫预防压疮效果好,适宜临床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方法观察组73例,制定手术室防压疮管理制度,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Waterlow)预防措施,与未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的对照组77例作对照分析。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防治术中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美皮康敷料预防脊柱后路手术肤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脊柱后路手术需俯卧位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术前采取常规俯卧位,实验组在易发生压疮的部位贴美皮康敷料后俯卧位,术毕即刻、术后30 min观察两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毕即刻、术后30 minⅠ期压疮、Ⅱ期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Ⅲ期、Ⅳ期压疮发生。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前有受压部分贴美皮康敷料,可降低受压部位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广红玲  李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521+1550
目的:探讨预防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干预方法。方法:将42例经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评分≤12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实施各自的护理方案后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升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吲素,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压疮认知情况。方法选择1193例手术患者,采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术前评估,统计胝疮发生情况,分为压疮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压疮认知涮查表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压疮认知情况。结果185例手术患者(15.51%)发生压疮,压疮组和对照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raden评分、空腹血糖、血清总蛋白、手术体位、手术时间、术巾低血雎时间、术巾低血氧时问、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中压疮呈正相关,Braden评分与术中压疮呈负相关,均是术中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学历与压疮诊断认知程度有关,年资和学历与术巾危险因素认知程度有关,年资和职称与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术巾压疮防范、术中压疮观察和处置认知程度有关(P均〈0.05)。结论患者体重、Braden评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与手术室发生压疮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年资、学历和职称与胝疮认知程度有关,制定针对性危险冈素的防范措施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压疮预防和处置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酯泡沫敷贴、啫喱垫预防口腔癌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口腔癌手术患者40例为观察组,2012年口腔癌手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术中使用聚酯泡沫敷贴与啫喱垫保护受压部位,对照组术中使用传统海绵垫保护受压部位。术后数小时至6 d观察2组患者皮肤有无压红、硬结、水泡及破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9例;观察组术后压疮总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P〈0.01)。结论:术中联合使用聚酯泡沫敷贴与啫喱垫可有效预防口腔癌患者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7.
《右江医学》2017,(3):351-354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时间分段法抽取5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全麻手术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于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分值施予不同的分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和压疮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程度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可以有效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及减轻压疮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透明服帖在胸、腰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凡士林组(A组)37例及透明敷贴组(B组)37例,术前所有患者使用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分,术中分别使用凡士林涂抹及透明敷贴保护,术毕观察即刻、2h、4h、8h、16h、术后1天及术后3天受压皮肤情况,并进行压疮分期评估,比较两组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结果:A组压疮发生率18.9%,明显高于B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敷贴能够很好地预防胸、腰椎脊柱后路长时间手术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要点.方法:39例老年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在伤口感染、髋关节脱位、深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便秘等6个并发症方面及本身并存疾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结果:39例老年手术患者除1例因后期自身体位不当发生髋关节脱位外,其余全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不仅患者本身并存有疾病而且术后又易发一定的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痊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随机分组。骨盆内移截骨术组的患者采取的是骨盆内移截骨术的手术方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则借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实现疾病的治疗。分析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双侧肢体周径差值;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治疗的效果、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创伤、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和骨盆内移截骨术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其应用可减轻创伤,手术的出血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手术时间,减轻肿胀和减少压疮、股骨头坏死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