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经过对本院15890例产妇的观察治疗中,有308例产后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38例。出血量与休克有直接关系,多种因素出血引起的休克明显高于单一因素,胎儿娩出后2h内休克发生率84%。通过分析使我们有针对性地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保证了产妇和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3.
产后失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 40 0ml且流血量继续增多 ,可造成失血性休克 ,发生率为3%~ 5 % ,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最为常见。 2 0 0 0年 1月~ 12月 ,我们对 6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 ,加强了护理工作 ,现将护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1月~ 12月我科共收治产妇 2 30人 ,发生产后失血性休克 6例 ,发生率为 2 .6 1%。患者年龄 2 2~ 33岁。 4例为侧切分娩 ,2例为正常产。 5例由于…  相似文献   

4.
杨秀芳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24-1224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导致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4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的病因、诊断、抢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14例(58.33%),胎盘异常8例(33.33%),软产道损伤2例(8.33%)。24例产后出失性休克抢救成功17例(70.83%)。结论产后失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做到及时补液、补血,去除病因,达到保障母亲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近一年多来产后失血性休克病人30例的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全部抢救成功,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1)正确估计出血量,休克指数的应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2)尽早对因治疗,避免严重后果发生;(3)水囊或纱条宫腔填塞止血效果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4)对于无法控制的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是拯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磨瑛梅 《医学文选》2006,25(2):259-260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来势汹涌,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我院诊治的9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后出血性休克的预防、监测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瑞华  尹秀芹 《河北医学》2001,7(6):544-545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院共收治 2 0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 ,现将抢救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年龄 2 4~ 32岁。其中初产妇 15例 ,经产妇 5例。 2 0例休克患者中 :妊高征 5例 ,妊娠合并贫血 3例 ,官缩乏力致产程延长给催产素静滴 10例 ,轻度羊水栓塞 1例 ,活跃期停滞 ,静推安定并用催产素加强宫缩者l例。其中宫缩乏力占 15例 ,官颈裂伤 3例 ,胎盘滞留 2例。2 抢救经过首先使产妇去枕平卧 ,保暖 ,吸氧 ,以增加含氧量 ,改善血循环 ,减少主要脏器的损害 ,有利于休克的转归 ,减少并发症。再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快…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2003年,我院产科共接产阴道分娩496例,其中产后失血性休克3例,发生率约占阴道分娩产妇总数的0.6%。另“120”接诊产后失血性休克9例。以产后宫缩乏力为最常见原因,其次是胎盘胎膜粘连,软产道损伤。2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2.1产生失血性休克的抢救要情绪镇定,工作有序。一方面主动采取措施,一方面迅速通知医生,切忌惊失措。2.2应急措施根本原则是必须同时全力抓住止血与补血两大关键,纠正休克。立即按摩子宫,同时吸氧,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使用输血器或套管针,快速输液、配血、输血。宫缩乏力者可用麦角新碱0.2~0.4mg及催产素20…  相似文献   

9.
<正>产后出血当发展到难治性出血导致休克时,抢救工作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对年轻医生来说,不免会手忙脚乱。笔者对失血性休克患者11例进行积极抢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为危急重症。详细介绍了该症的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我院1985~1992年共抢救54例,由于观察细致,在护理上做到了早发现、早救治,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经验总结。方法:选择18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资料,通过院前及现场的急救与护理、转运与途中监护,为失血性休克患者赢得抢救时间。结果:1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因失血引起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张立秋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86-786
本文就 2例产后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某患 ,3 0岁 ,经产妇 ,孕 4 0周 ,临产入院。宫口开全后 ,顺利分娩一男婴 ,重量为 4 5 0 0g ,10min后胎盘完整娩出 ,子宫收缩脐下 2指 ,阴道流血较多 ,暗红色。按摩子宫 ,给予催产素 10 u 肌注 ,流血继续增加 ,在无菌操作下行软产道检查。发现宫颈 9点处裂伤 ,伤口深达右侧穹窿 6cm ,立即给予麦角 0 2g肌注 ,暴露宫颈 ,行宫颈缝合术。阴道流血停止 ,估计总失血量达 80 0~ 10 0 0ml。病人出现口渴、烦躁不安 ,BP7 98/ 5 3 2kPa( 60 / 4 0mmHg)…  相似文献   

14.
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周甘雨(广西民族医院产科南宁市530000)关键词产后出血;休克;护理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仍是最常见、最复杂、乃至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尤其在广大的农村更为常见。我院产妇来源大部分是农村,故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抢救、治疗和...  相似文献   

15.
失血性休克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血性休克常常导致血压降低,使组织代谢不能维持有氧代谢。显著的血管容量降低将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降低组织灌注,细胞内缺氧,器官损伤和死亡。输注晶体或胶体液和血制品能够挽救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但是,满意的液体复苏方法还没有确立。对于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血红蛋白值不能作为唯一的治疗指标,治疗时应综合观察血容量的恢复情况和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本综述就失血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即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以及液体复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失血性休克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丽艳 《中外医疗》2012,(20):132-13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4例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产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心理、常规、预防感染等有效地各项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各项综合对症治疗和精心的监护护理措施,有2例妇女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9.4±1.3)d,治愈率为94.1%。结论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护和护理,为使其生命得到有效延续,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凤娇 《医学文选》2000,19(6):999-999
产后出血性休克是因为分娩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严重地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我院产科在处理25例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产妇时,做到判断及时,观察护理细致,使抢救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25例产妇年龄23~31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4例;孕周38~42周,均为阴道分娩,自娩18例,胎吸助娩6例,臂助娩1例。休克发生原因中,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12例,宫缩乏力、产道损伤3例,宫缩乏力、妊高征5例,单因宫缩乏力5例。2 观察及护理2.1 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量是减少失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 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  相似文献   

18.
产后失血性休克是分娩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诊断处理及时与否关系到抢救的效果及产妇的预后[1]。2002年10月~2007年6月我院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其中16例合并DIC,由于诊断处理及时,护理措施正确有效,患者均痊愈出院,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年龄18~41岁,孕周20~41周,经产妇22例,初产妇38例,在我院分娩12例(其中死胎5例),由基层医院转入48例(其中16例合并DIC)。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39例。出血量最少1500ml,最多达5000ml。56例经有效止血抗休克治疗1~4h后休克得到纠正,另4例合并D…  相似文献   

19.
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对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和严格观察及护理的经验.结果 患者转危为安,成功率100%.结论 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准确判断休克程度,果断地采取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的病因,做好诊断、预防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40例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主要原因(占62.5%),其次为宫内残留物感染(21%)、软产道裂伤(10%)、子宫切口感染(7%)。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 h内>1 000 m L即为早期休克晚期休克则累计失血量2 000 m L以上。用常规止血方法和子宫切除救治,无1例死亡。结论医患密切配合,重视孕前保健,产前要有正确的预测,及时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产后2 h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