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总胆固醇(TC)水平检测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于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TC水平检测,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24、15.876、13.462,P<0.01);观察组中Child-Push分级A级者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TC水平均大于B级、C级,且B级大于C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2.149、16.433、6.882,P<0.01)。结论将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TC水平检测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中效果较好,其能够作为患者肝功能水平的检测指标,并且可以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受损程度,以此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检测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纳入观察组,之后抽取同等例数健康体检者作对比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CHE、ALB、TC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对172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所测定的胆碱酯酶进行分析,发现急性肝炎胆碱酯酶活力高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胆碱酯酶活力高于肝硬化,同时对病例进行治疗后测定胆碱酯酶,发现随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胆碱酯酶也随之升高或降低,因此认为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对肝炎的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重症肝炎病人化验可见白蛋白低,总胆固醇低、血糖异常、胆红素增高,而这些指标中重要而灵敏的是总胆固醇。我们经临床观察26例重症肝炎病人发现它与肝病严重程度正相关,治疗过程中若进行性下降成低于1.0mmol/L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对172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所测定的胆碱酯酶进行了分析,发现刀性肝炎胆碱酯酶活力高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胆碱酯酶活力高于肝硬化,同时对病例进行治疗后测定胆碱酯酶,发现随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胆碱酯酶也随之升高或降低,因此认为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对肝炎的鉴别诊断和判断预扣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韦光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38-113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胆碱酯酶(ChE)、尿酸(UA)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Tch、ChE及U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清Tch、ChE及U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Tch、ChE及UA较肝硬化代偿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Tch、ChE及UA水平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Tch、ChE及UA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为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与重症肝炎的关系,我们检测了22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Hcy浓度的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胆固醇及总胆汁酸联合测定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肝硬化患者126例作为肝硬化组,并进行Child-Pugh分级法分级,同时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健康体检者10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别进行胆碱酯酶、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水平的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HE、CH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随着Child-Pugh分级级别的增高,变化程度也随之更加明显。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胆碱酯酶(CHE)、血清胆固醇(CHO)及血清总胆汁酸(TBA)的联合检测,可以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肝脏的损伤情况,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已公认,血清血脂水平增高是心脑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而受到重视.但是在肝病时血脂水平变化的报道较少,鉴于此,我们测定了81例肝病患者TG、TC、HDL-C水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莫玉珍 《铁道医学》2001,29(5):301-303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重症肝炎患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T3、TT4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死亡组的TT3及TT4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率(P<0.05),而存活组患者危重期的TT3水平明显低于恢复期(P<0.05),各组血清TSH值无明显差异。重症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与TT3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存在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异常代谢,其严重程度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活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应用体外合成 1 4 C标记的高密度脂蛋白 (HDL )样颗粒 ,测定了 45例冠心病患者、2 6例脑卒中患者和 40例健康人 CETP活性。 结果 :冠心病患者、脑卒中患者 CETP活性分别为 (17.6± 5 .4) %、(15 .2± 3.8) % ,而健康人为 (12 .7± 2 .0 ) % ,两组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提示 CET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重型肝炎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病毒性重型肝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和包被管免疫放射分析 (IR MA)法检测 73例重型肝炎患者FT3、FT4 、TSH值 ,并与 40例慢性肝炎、4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比较 ;分析重型肝炎存活组与死亡组以及存活组治疗前后FT3、FT4 、TSH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慢性肝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 ,重型肝炎组FT3、FT4 明显下降 (P <0 .0 1) ,TSH改变不明显 ;重型肝炎死亡组FT3、FT4 比存活组明显下降 (P <0 .0 1)、TSH升高 (P <0 .0 5 ) ;重型肝炎存活组治疗后FT3、FT4 比治疗前升高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功能可随肝炎病情变化而改变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1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分成三组,即慢性乙型肝炎组111例、肝硬化组108例、肝癌组98例,将排除慢性肝肾病史的健康体检者11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均作CHE、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胆固醇(Chol)水平测定.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CHE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硬化和肝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Child-Pugh C级的肝硬化患者CHE水平最低,与Chid-Pugh A级和B级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碱酯酶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损害程度较敏感,动态观察胆碱酯酶的变化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血脂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与血脂的相关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用本室建立的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测49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CETP水平。结果肥胖儿童与健康儿童相比,其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存在较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健康儿童差异不显著(P>0.05);CET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且与LDL-C、apoB、TC/HDL-C、LDL-C/HDL-C、apoB/apoA1显著相关,而与HDL-C、apoA1则不相关。结论肥胖儿童存在脂蛋白代谢紊乱,且可能与其CETP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过量脂肪摄入和缺乏体育锻炼也是其CETP水平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膦甲酸钠治疗重症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999年12月至2001年1月收治的43例重症肝炎,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在综合疗法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A组疗法上加用膦甲酸钠治疗。结果 A组22例患中治愈1例,好转ll例,无效10例。B组2l例患中治愈ll例,好转7例,无效3例。B组乙肝病毒指标HBeAg阴转率68.7%,HBVDNA阴转率77.7%,而A组均为零。结论 膦甲酸钠对乙肝病毒有确切抑制作用,治疗重症肝炎疗效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血浆置换术在重症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68例,均行血浆置换术,并给予对症、精心护理,及时对并发症进行处理。结果:行血浆置换术治疗及护理后,6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好转,如食欲增强、腹胀减轻、黄疸消失、精神好转。4例治疗前合并肝性脑病病例,2例昏迷度由Ⅲ度降为Ⅰ度。最终好转出院56例(82.4%),死亡11例(17.6%)。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心理护理、术中密切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对症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均是保证血浆置换术救治重症肝炎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A组)及对照组40例(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A组同时给予血浆置换术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外周静脉血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AF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其中A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两组血清AFP含量治疗2周后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其中A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为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能促进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生长,提高AFP水平,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刘玲 《中外医疗》2012,31(22):142-143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39例,系统化护理组39例,并对感染几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护理组医院内感染几率为17.9%,死亡率为12.8%;系统化护理组医院内感染几率为10.2%,死亡率为5.1%;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减少死亡率,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妊娠晚期合并重型肝炎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合并重型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分期、分娩方式与产妇存活率的关系。方法 对55例妊娠晚期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晚期合并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占85.45%,慢性重型肝炎占83.6%,急性、亚急性存活率明显高于慢性(P〈0.01),剖宫产存活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1),早、中、晚接受治疗成活率分别为90%、63.63%、14.29%。结论 妊娠晚期合并重型肝炎应早期诊断,早期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皋 《海南医学》2008,19(4):7-8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肝患者77例(分为两组),分别对患者在疾病早期、缓解期和恶化期胆碱酯酶(CHE)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早期好转组(45例)与恶化组(32例)间:CH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E与PTA、TBIL、ALT相关性均不明确。整个病程中CHE变化与病情缓解程度一致,病情越轻,CHE越高(好转组t=27.75,P<0.01;恶化组t=32.44,P<0.01),与已经公认的PTA、TBIL、ALT变化趋势相同,CHE与PTA、TBIL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好转期r=0.656,-0.582,均P<0.05;恶化期r=0.691,-0.522,均P<0.05)。结论重肝胆碱酯酶变化对早期诊断可能无帮助,但可用于重肝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