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收集161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SAS软件对五脏各自证型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从两脏之间的直接效应看,心与肾、脾与肺的直接通径系数较大,分别是0.853 9和0.740 3,肺与肾、心与肺、脾与肾的直接通径系数次之,分别是-0.493 0、0.344 4和0.291 9。从三脏之间的间接效应看,肺-肾-心、脾-肺-肾、肾-心-肺、脾-肾-心、心-肺-肾、肝-脾-肺、肾-心-脾、肝-脾-肾、心-脾-肺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21 0、-0.365 0、0.294 1、0.249 3、-0.169 8、0.040 3、0.017 5、0.015 9、0.015 2。结论两脏之间以心和肾、脾和肺的联系最为紧密;三脏之间以肺肾心、脾肺肾、肾心肺、脾肾心、心肺肾、肝脾肺、肾心脾、肝脾肾、心脾肺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四脏、五脏间的相关性极小可能与本病自身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成云 《吉林医学》2013,(34):7191-7191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疾病。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心肺功能差,经合理的病因治疗,症状仍难以改善,治疗比较棘手。将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58例慢  相似文献   

3.
浅谈泄泻从肺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特征.中医学对本病的辨治源远流长,<内经>中不仅记载有"飧泻"、"注下"等病名,还将泄泻的病因归纳为"湿盛则濡泻",<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则指出:"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景岳全书·泄泻>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可见,古代医家认为泄泻发病的主因为湿盛,而大、小肠和脾胃则是主要病变脏腑.基于此,后世在治疗上或运脾燥湿,或疏肝理气,或补脾温肾.然亦有屡治不效者,前贤有依据肺与大肠的联系,另辟蹊径,从肺论治,辄有显效,本文试就其机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调理脾胃法源于<内经>,施用于<伤寒杂病论>,发展于<脾胃论>.李东恒指出:人以脾中之气为本,胃气供给全身器官营养,而心肺肝肾之生理机能必赖脾精之输布,故脾胃是其它四脏生理活动之中心,他脏的生理活动是以脾胃为枢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内经>和<金匮要略>,针对中医内伤学的胸痹、心痛、心痹的基本概念问题做初步探讨,论述在中医内伤学中明确胸痹、心痛、心痹病因病机的重要性,及其与现代医学肺源性心脏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等的完整结合.笔者认为建立明确的基本概念的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为中西医内伤诊断学奠定理论基础,为下一步更深入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学科做出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心典>(下简称<心典>)为尤怡所著,<心典·自序>中说:"<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著,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这是对<金匮要略>这部经典著作简明扼要、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历代<金匮要略>注本中,<心典>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故后世注释<金匮要略>者,多参考、选录之.下面将笔者读<心典>之心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缓解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临床缓解期常表现为肿脾气虚、肺肾气虚、心肺气虚三个证型,治疗原则是固本祛邪。  相似文献   

8.
武淑媛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608-1609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望无胀大,且常伴有胸膈满闷.得食则胀,嗳气则舒.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而成,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又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临床上屡见不鲜,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探讨较少.为便于临床治疗有必要作以探讨,现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9.
百合首载<神农本草经>,药用部分为百合科植物百合或细叶百合的肉质鳞叶.百合味甘、性微寒,归肺、心、胃经,其功效: ⑴<神农本草经>"治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日华子本草>谓:"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心肺损害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连续收集149例脑伤伴发心肺损害的临床资料,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分为脑心组132例,脑肺组12例,心肺组5例,并分析3组的临床表现和预后,进一步比较脑心组、脑肺组中不同表现的亚组的死亡率。结果:心电图异常88.6%(132/149),神经源性肺水肿8.1%(12/149),同时具有心电图异常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者3.4%(5/149)。脑心组、脑肺组及心肺组入院GCS评分分别为(8.2±2.9)、(6.3±1.4)及(6.2±1.3)分,脑心组与脑肺组(P=0.046)、脑心组与心肺组(P=0.039)比较GC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心组、脑肺组及心肺组死亡率分别为4.5%(6/132)、41.7%(5/12)及60.0%(3/5),脑心组与脑肺组(P=0.001)、脑心组与心肺组(P=0.002)比较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肺水肿和轻度肺水肿比较,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脑外伤心肺损害使伤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预后,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脑外伤心肺损害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