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某些传染病得到控制和消灭,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由过去的急、慢性传染病为主,逐步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为主。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卫生防疫工作的需要,我们调整防疫策略,在城区积极开展了慢病的防治工作,收到了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如何优化现有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方法:徐汇区试点社区开展以"慢病关爱家园"为平台的慢病关爱项目,实施疾控—综合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综合防控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性访谈对居民满意度、慢病防治知信行改善情况等进行评估。结果:参加家园居民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对糖尿病危险因素和控制糖尿病五驾马车的认知情况优于基线对照组,遵医和定期监测血糖行为也得到改善。结论:以"慢病关爱家园"为平台的徐汇区慢性病防治管理模式初显成效,为慢病防治模式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居民的死因顺位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由过去的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简称慢病)为主。据调查,我国慢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在持续上升,2000年已高达80.9%,死亡数近600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能满足当前工作实际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慢病防治工作模式。方法采用文献归纳法、专访调查、头脑风暴法等,通过二次资料提取分析四川省现阶段慢病防治形势并总结工作模式。结果以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疾控机构主导、多部门合作的慢病组织、管理模式,资源与项目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社区为平台和载体、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慢病社区综合服务模式等是行之有效的慢病防治工作模式。结论现阶段开展慢病防治工作,应优先考虑以长期的、可持续的项目作为切入点,开展以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疾病控制机构为主导的慢病防治工作,为慢病防治的制度化、系统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从开发领导层,县、乡、村三级慢性病防治网络建设,慢性病项目科研合作,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居民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行为干预等层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总结了适合农村社区慢性病防治的经验,从而为实现农村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和普及 ,非传染性慢病防治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不少地方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了起来 ,并将其作为开展“医、防、保、康、教、计”六位一体工作的突破口和出发点。然而也有一些基层医院的院长踟蹰不前 ,不愿意在这方面投放人力、物力、财力。原因很简单 :开展慢病防治吃力不赚钱。对此 ,笔者认为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观念转变、职能转变和形象转变 ,把慢病防治视作一种医疗市场的投资行为。一、慢病防治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医疗市场近年来 ,医疗卫生行业对医疗保健市场的开发 ,可谓不遗余力 ,其中论潜力 ,当属慢… 相似文献
9.
慢病防治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作难度大,落实效果差,一直在低层次、低水平中徘徊。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随着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我市人群死因顺位及构成发生了改变,死亡占前三位的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据统计我市五区从1985~1995年10年间,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糠尿病有很大幅度的上升,分析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加席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9):57-58
笔者通过对徐州市居民疾病谱、死因谱变动趋势的分析.阐述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必然性,并对今后疾病控制系统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南市区慢性病防治管理机制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市南市区是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研究”的城市社区 ,在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协作指导下 ,分别于 1991、1993和 1995年进行了社区样本群体抽样调查 ,摸清全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残疾现况、日常生活与饮食卫生习惯、自我保健状况及卫生服务现状 ,建立了全区健康状况的第一个计算机数据库。根据调查结果 ,我区在 1997年制定社区诊断报告 ,以及社区慢性病防治三年规划并将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列为我区重点疾病防治工作。通过 3次调查研究分析 ,首先解决优先健康问题 ,探索一… 相似文献
14.
郑陶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2):165-166
目的 :了解全国各省市和地县各级疾控机构慢病网络建设状况及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 ,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国省级已全部设立慢病防治机构 (部门 ) ,并制定年度计划、进行年度总结 ;68%地市级设立慢病防治科 (组 ) ;少数县级设专人负责慢病防治工作。突出的问题是没有专项经费的支持。结论 :健全慢病防治网络是 2 0 0 3年慢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重点任务 ,其开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全国慢病防治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呈大幅上升趋势,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手段。 慢性病现状1 死因 1999年杭州市居民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占27.95%,呼吸系病占19.73%,脑血管病占18.70%,心脏病占10.79%,损伤与中毒占5.99%,居民前五位死因占总死因的83.17%。2患病率 我市1991年15… 相似文献
17.
社区卫生服务与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寿命逐步延长,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了使慢性病防治工作能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得到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指导下,我区努力探索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使慢性病防治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通过文献归纳、实证收集、专访调查、小组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有关研究信息,调查对象为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等。结果:以公共卫生机构为主导,将健康促进策略贯穿于社区慢病防治的全过程。以周期性体检和健康档案为切入点,针对人们生命周期中的不同时期开展健康评价、高危筛查、干预管理和健康维护等卫生服务。兼顾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整合、三级预防的结合和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结论: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应在多部门的参与下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维护为核心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通过转换管理模式,加强慢性防治的机构建设,人才组织和培养,建立和完善监测与报告网络,启动健康促进策略,社区综合干预,综合防治的质量控制,进行社区诊断与社区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结果至2006年12月,已健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慢性病防治网络,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的中小学由1.8%升至5.1%,无烟学校由5.6%升至17.3%;青少年和医生、教师吸烟率控制为0.08%增长(原增长率为0.36%)。60岁以上常住居民建档率为83.9%,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由12.0%降低到8.9%,1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标化病率由5.5%降低到3.6%,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率由6.8%升高至9.8%,晚期癌症病人医护照顾率达到68.2%(原医护照顾率为8.9%),癌症早期发现率由4.5%升高至8.3%。结论转换管理模式,加强慢性病防治的机构建设,人才组织和培养,建立和完善监测与报告网络,启动健康促进策略,社区综合干预,综合防治的质量控制是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重要工作平台。今后需继续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治,巩固成效;继续加强慢性病科研工作的开展,把广州市海珠区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慢性病不仅威胁人类健康,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以慢性病的防治为切入点,对我国慢性病的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慢性病防治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提出借助公私合作模式在英国、西班牙卫生领域中的实践经验,探索我国的慢性病防治新模式、新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