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脑损伤病人常见有发热发生,其原因可能与脑损伤后炎性介质反应、下丘脑损伤以及感染等有关。发热可使机体代谢增加、谷氨酸兴奋毒性升高、一氧化氮表达上调、血脑屏障破坏、轴索损伤、颅内压升高,从而加重脑损害,导致病程延长,影响预后。颅脑损伤发热时脑温较体温升高明显,应同时监测体温和脑温。退热药及低温治疗的临床应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瘤一旦破裂,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5%~30%[1],导致SAH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增高,严重影响预后.我科从2005-11-26~2006-11-26,应用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冰敷降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2-06~2005-12 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应用冰敷控制体温,观察早期冰敷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温、昏迷时间、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2组在体温、平均昏迷时间、病死率三个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冰敷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颅脑外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每年15万人死于颅脑外伤,是青壮年第一位死亡因素[1].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吸烟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健康问题之一,全世界吸烟总人口达15亿左右,中国有世界1/3的吸烟人口.吸烟可以引起肺部的病理改变从而大大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肺部感染作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2].因此,我们对吸烟的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及其预后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了解吸烟对重度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约占脑血管病的15%,多为脑动脉瘤,其次是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1].少见的原因包括烟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1-2].大多数SAH能够明确病因,但仍有部分SAH患者首次脑血管造影阴性[2-6].研究显示,首次DSA阴性的SAH患者,再次造影的阳性率可达到2%~24%[3-4].本文对120例首次DSA阴性的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因以及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而脑血管痉挛(CVS)又是SAH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70%[1],常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甚至导致脑梗死,是SAH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治CVS是改善SAH患者预后的关键。我们应用微量泵入尼莫地平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 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表明50%~70%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紊乱,而90℅的患者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pnea,OSA)。2011年美国心脏及卒中协会已将睡眠呼吸紊乱列为卒中一级预防的危险因素[1]。OSA既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又可因卒中而加重或并发。,脑卒中合并OSA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重[2~5],住院及康复时间长[6],甚至死亡率增加[5]。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pressure CPAP),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进而显著改善卒中患者预后,但因费用高、依从性差及口面神经功能障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脑出血(PICH)虽只占脑卒中的10%~15%,但其预后却是各型中较差的[1-4].有报道[5]PICH患者30天的死亡率高达34.6%,6月时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比例仅为38.6%.因此,PICH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负担,而且目前对之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6],近年对重组人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在脑出血中应用的深入研究,给脑出血的早期治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血清促血管生成素(Ang)水平及其对a S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青岛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5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a 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发病后8 h、24 h、72 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促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水平,并将该院体检中心同期150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Ang水平作为对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预后a SAH患者血清Ang水平及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Ang水平与患者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a SAH患者血清Ang-1、Ang-2和Tie-2表达水平以及Ang-1/Ang-2比值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高,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ng-1水平和Ang-1/Ang-2比值在发病后8 h内已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a SAH患者血清Ang-1表达水平在SAH后8 h、24 h和72 h均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Ang-2水平在SAH后72 h高于预后不良组,特异性受体Tie-2水平在SAH后24 h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H发病后8 h、24 h和72 h血清Ang-1表达水平[相对危险度(OR)及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1.128(0.742~1.714)、2.042(1.151~3.623)、3.893(2.318~6.536)]和SAH后24 h特异性受体Tie-2水平[OR:2.400(1.053~5.474)]是a 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a SAH患者血清Ang-1水平变化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关系,预后良好a SAH患者的发病后72 h的血清Ang-1保持较高水平,Ang-1可作为判断a SAH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6 氨基己酸 (EACA)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SAH患者 10 9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 ,EACA合并尼莫地平治疗 )及对照组 (4 9例 ,单用尼莫地平治疗 ) ,两组均于发病 3天内接受治疗。 1月后根据GOS评定疗效 ,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治愈率、致残致死率及Barthelindexes(BI)并无明显差别。EACA治疗组再出血的发生率 (15 % )较对照组(33% )明显减少 (P <0 .0 5 ) ,而两组中脑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基本相同。结论 EACA与尼莫地平合用并不能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但可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于1982年由Adams等 [1]正式命名,主要是指头部在成角或旋转加/减速运动中,周围脑组织与中央脑组织之间由于质量不同而形成相对运动,在脑实质内产生剪切力和牵托力,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造成轴索的剪切伤和牵拉伤,损伤的特点是以轴索断裂、回缩和神经纤维分解.典型的DAI容易发生在胼胝体、皮质与髓质交界区、上部脑干及基底节等部位 [2-3],临床上以意识障碍为典型表现,其诊治困难,预后很差.DAI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8%~50%,在交通肇事致重型颅脑损伤中占85%,在死亡患者中占29%~43%.  相似文献   

12.
在结核性脑膜炎中,活检发现41%的患者合并脑血管炎[1],MRI检查显示接近50%的患者有脑梗死[2].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血管炎可导致脑梗死,尤其是基底节和大脑中动脉区域脑梗死者预后较差[2-3].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以及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在巨细胞动脉炎[4]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5]等血管炎性疾病中取得较好疗效.因此,印度学者Misra等[6]对阿司匹林能否通过减少与感染相关的血管炎反应而改善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进行了评价.该研究结果于2010年6月在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发表(4月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预后因素及改善预后的方法。 方法 将2012年7月-2015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SAH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回归性分析,脑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后行介入治疗的65例为介入治疗组,未行介入治疗的55例为未 行介入组,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比较。 结果 影响SAH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未行介入治疗增加预后不良的 风险;与良好结局的患者比较,不良结局的患者平均年龄更大(56.7岁 vs 53.4岁),吸烟的比例更高 (48.9% vs 13.3%),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也更高(93.3% vs 66.7%,77.8% vs 39.9%),良 好结局组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比例高于不良结局组(64.0% vs 37.8%)。多因素分析显示,这些因素依 然影响不良结局的发生。 结论 SAH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情况允许应尽早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为脑动脉瘤所致,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SAH继发癫发作并不少见,部分病例以癫首发或是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文献报道的SAH继发癫发作的发病率波动在9%~20%之间[1]。SAH后癫可加重病情,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病死率、致残率升高。丙戊酸钠逐渐成为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线广谱抗癫药,丙戊酸钠作为预防性抗癫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于1982年由Adams等 [1]正式命名,主要是指头部在成角或旋转加/减速运动中,周围脑组织与中央脑组织之间由于质量不同而形成相对运动,在脑实质内产生剪切力和牵托力,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造成轴索的剪切伤和牵拉伤,损伤的特点是以轴索断裂、回缩和神经纤维分解.典型的DAI容易发生在胼胝体、皮质与髓质交界区、上部脑干及基底节等部位 [2-3],临床上以意识障碍为典型表现,其诊治困难,预后很差.DAI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8%~50%,在交通肇事致重型颅脑损伤中占85%,在死亡患者中占29%~43%.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是指发病后6h神经功能缺损呈阶梯式或进行性加重的缺血性卒中.加重的时间多在1~7d内.发病率多为26~43%[1],文献报道最高接近50%,最低12%.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临床预后差,易给临床造成医疗纠纷.本文将对其临床特点、生化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发病率占颅脑损伤的6.1%~15.9%[1,2],男性多发[1]。因其临床表现高度多变而无特异性,且常被原发伤症状所掩盖,特别是血栓较小或存在硬膜外血肿时[3],容易被误诊、漏诊,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改善CVST患者预后的关键[4]。本文复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颅脑损伤继发CVST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自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发病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发病早期的Glasgow昏迷评分(GCS)及既往卒中史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预防CVS、使用合理的评估工具及做好卒中的预防是改善SAH预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时间长,且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研究显示,早期鼻饲饮食不仅能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摄入,且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苏醒、有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1-2]。误吸是昏迷患者鼻饲过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0%[~70%3],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鼻饲患者采取规范、系统的护理干预,降低误吸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对急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SAH患者150例;根据SAH患者发病30d内有无CVS发生分为CVS发生组(n=56)和CVS未发生组(n=94);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各参数的预测效力;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AH后CV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CVS发生组有吸烟史、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患者的比例、血清sFlt-1、脑脊液sFlt-1水平显著高于CVS未发生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CVS未发生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sFlt-1、脑脊液sFlt-1水平预测SAH后CVS发生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05.00 g/L、17.00×10~9/L、118.00 ng/L、174.00 ng/L;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血清sFlt-1水平≥118.00 ng/L、脑脊液sFlt-1水平≥174.00 ng/L会增加SAH后CVS发生的风险(P0.05)。结论入院时血清sFlt-1水平及脑脊液sFlt-1水平可能是预测急性颅脑损伤SAH后CVS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