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预防创伤骨折高危患者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损伤严重评分(ISS)〉16分的6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ISS评分及FES发病率。结果两组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FE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预防创伤骨折高危患者FE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脏器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邢台市人民医院ICU 2007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给予急诊多学科救治,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d,疗程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С-反应蛋白含量、肝肾功能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7天观察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明显改善,С-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介质的释放来保护、改善严重多发伤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血必净对高原地区脓毒血症合并DIC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斌  杨正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90-1192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中度高原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200ml/d静脉点滴。两组中并发DIC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每日5000~7500U皮下注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PLT)计数。结果 (1)血必净治疗组患者DIC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7d后PT、TT、APTT均有缩短,FBG、PLT计数上升。以血必净治疗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有保护作用,对千并岩DIC的帛者治疗茹果显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凝血系统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2例严重肢体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分别检测2组伤后治疗前、治疗后3、7d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组于治疗3、7d后上述检测指标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肢体创伤患者凝血系统有良性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肺挫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肺挫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入院第1、3、5、7天时2组血清VEGF水平,并比较相关临床指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情况,机械通气例数及时间,住院时间,72h内死亡例数及72h后死亡例数。结果2组血清VEGF发病后即升高。对照组之后各时段逐渐升高;观察组血清VEGF伤后第1天开始逐渐下降,伤后第3、5、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IR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72h内及72h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严重肺挫伤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减轻其高表达所带来的肺损伤,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琳  阎姝  张津平 《中国药房》2013,(44):4187-418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300mg静脉滴注,bi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40min内滴完,bid。两组患者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24h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常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同期严重程度在中度以上的42例烧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按烧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重度、特重度烧伤每次100ml,中度烧伤每次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7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凝血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微循环,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效保护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催吐、洗胃、导泻,清洁灌肠,大量补液,利尿,维生素C、E,保护脏器功能及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生肺纤维化、MODS的人数少,病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重要脏器功能,降低肺纤维化及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下降,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和血清MDA、SOD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DA、SOD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衅(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下降、SOD均上升,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对血清降钙素原( PCT)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2例感染性休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血必净静脉滴注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PCT、CRP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PCT、CRP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清PCT、CRP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14d。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评分)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结果:治疗7d和14d后,治疗组患者IL-6、TNF-α、肺损伤评分、MODS评分和SIR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组间IL-10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疗效。方法10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及CVVH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肾功能的变化以及ICU住院天数、cVVH应用时间和患者死亡风险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血清TNF-α、TXB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6-keto—PGF1a均显著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及CVVH应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T联合CVVH治疗MODS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MODS组41例、无MODS组41例,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MODS组在CT评分、Ranson评分、APACHE评分上,显著高于无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MODS组34例患者行综合性救治技术。结论 SAP患者并发MODS危险因素和低氧血症、休克、肺部感染、腹腔积液、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治疗方式相关,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可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容量与常规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 选择MODS患者38例,随机分为高容量CBP组(治疗组)18例、常规容量CBP组(对照组)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24、48 h平均动脉压(MAP)、多巴胺剂量、PaO2/FiO2、APACHEⅡ评分、血乳酸、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4、48 h,治疗组MAP、PaO2/FiO2升高,多巴胺剂量、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CU住院时间缩短[ (8.54±4.15)d与(11.82±5.76)d]、ICU病死率明显降低(22.5%与35.0%)(均P<0.05).结论 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较常规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MODS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张正军  向勇  张力 《中国药房》2014,(35):3341-3343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马蜂蛰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疗效。方法:选取病历资料完整的马蜂蜇伤并发MODS且急性肾损伤(AKI)Ⅱ期以上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净化联合大黄组(治疗组)和单独血液净化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酸激酶水平,心电图异常者例数,少尿期时间,住院时间,血液净化次数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者例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少尿期时间、住院时间、血液净化次数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马蜂蛰伤并发MODS的疗效优于单独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孟启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13-2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UTI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300 000 U静注,q 8 h×7 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IL-6、TNF-α及Nt-proBNP水平,检测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7d治疗组患者IL-6、TNF-α及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治疗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各项炎症指标,保护心、脑等器官功能,可以有效阻断MODS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治疗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儿MODS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东莨菪碱治疗组(n=32)和常规治疗组(n=28)。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东莨菪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东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器官衰竭评分、小儿危重病评分以及病死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氧合指数和平均动脉压均升高,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h后,东莨菪碱治疗组的动脉血乳酸得到有效改善,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两组治疗后的动脉血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器官衰竭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的器官衰竭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小儿危重病评分均明显升高,两组治疗后的小儿危重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莨菪碱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6.7%,低于常规治疗组的37.3%(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东莨菪碱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改善动脉血乳酸,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中毒所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效果。方法 60例中毒所致MODS患者,随机均分为MARs治疗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组和常规综合治疗组。观察并比较组间血流动力学、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呼吸功能、炎症介质等方面指标,以及Marshall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比较三组患者60d内的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 MARS治疗后平均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升高,总胆红素、尿量明显增加,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aO2、氧合指数水平均显著提高,气道峰压明显降低,促炎性介质(一氧化氮、IL-6、IL-8、TNF-α、LBP)与抗炎性介质(1L~0、IL-13)水平明显降低j的MarshalI评分MARS组由9454-168降低至745-4-173,CRRT组由945-4-172降低至852-4-146,常规综合治疗组由965±210l&低至9204-18,MARS治疗后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和CRRT组(P〈005)。呼吸频率、肌酐水平下降,SaO2提高,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P〈0.05)。60d生存概率分析.MARS组存活率为80%(16/20).优于常规综合治疗组35%(7/20)(P=0.003)与CRRT组50%(10/20)(P=0.040)。结论 MARS治疗中毒导致MODS的疗效优于常规综合治疗和CRRT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容量复苏和控制高血糖反应对MODS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MO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入住ICU早期(6h)内即进行容量复苏和控制高血糖反应的治疗;对照组(36例)按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的24h和48hAPACHEⅡ在评分、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容量复苏和控制高血糖反应可明显改善MO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