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时宫颈水肿处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洁  林丽婵 《中外医疗》2009,28(5):21-21
目的探讨产时宫颈封闭及充分休息软化宫颈对处理宫颈水肿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分娩产妇中,抽取150例宫颈水肿孕妇,随机取50例用利多卡因封闭宫颈为A组;50例予地西泮、东莨菪碱休息软化宫颈为B组;未作特殊处理50例为C组。结果A、B组的活跃期异常、剖宫产数明显少于C组。P〈0.05。B组与A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无明显差异性,但剖宫产率稍降低。结论产时宫颈水肿对产程有明显影响,用利多卡因封闭宫颈及西地泮、东莨菪碱休息软化宫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斯帕丰(spasfon)在第一产程封闭宫颈水肿中的应用,对宫颈扩展速度、产程进展、官颈裂伤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其中61例在第一产程宫颈水肿时予斯帕丰40mg宫颈注射,另59例在第一产程宫颈水肿时予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阿托品宫颈注射,观察宫颈扩张速度、产程进展及对产妇、新生儿影响(包括宫颈裂伤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第一产程斯帕丰宫颈注射比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阿托品宫颈注射可明显加速宫颈扩张速度(平均只需2.3h)及产程进展(平均只需7.02h),减少剖宫产率(3.39%),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结论:斯帕丰在宫颈水肿封闭的应用可明显加速宫颈扩张速度,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痛苦,降低剖宫产率,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与新生儿窒息率,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用于宫颈水肿时的封闭治疗,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可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洪  孙国华 《吉林医学》2013,(8):1483-1484
目的:研究活跃期宫颈水肿应用间苯三酚,对活跃期进展的影响、剖宫产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活跃期宫颈水肿的患者128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静脉推注间苯三酚,对照组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2%利多卡因10 ml宫颈局部浸润。结果:试验组的活跃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跃期宫颈水肿应用间苯三酚可以明显改善宫颈水肿,减少活跃期时间,缩短第一产程。  相似文献   

4.
王秀艳 《实用医技》2007,14(34):4757-4758
目的:探讨宫颈水肿的发生及封闭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7月30日在我院住院,临产发生宫颈水肿110例,行宫颈封闭、按摩、上推55例为A组;其余55例不做处理为B组。结果:A组产程异常、剖宫产率少于B组(P〈0.05),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宫颈水肿与后位宫颈有关。药物封闭、按摩、上推水肿宫颈有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斯帕丰(spasfon)在第一产程封闭宫颈水肿中的应用,对宫颈扩展速度、产程进展、宫颈裂伤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其中61例在第一产程宫颈水肿时予斯帕丰40 mg宫颈注射,另59例在第一产程宫颈水肿时予透明质酸酶 地塞米松 阿托品宫颈注射,观察宫颈扩张速度、产程进展及对产妇、新生儿影响(包括宫颈裂伤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第一产程斯帕丰宫颈注射比透明质酸酶 地塞米松 阿托品宫颈注射可明显加速宫颈扩张速度(平均只需2.3 h)及产程进展(平均只需7.02 h),减少剖宫产率(3.39%),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结论:斯帕丰在宫颈水肿封闭的应用可明显加速宫颈扩张速度,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痛苦,降低剖宫产率,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与新生儿窒息率,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用于宫颈水肿时的封闭治疗,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可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治疗潜伏期宫颈水肿的疗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潜伏期宫颈水肿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组(观察组)60例,地西泮组(对照组)60例。记录两组用药后宫颈变化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消失率及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入活跃期时间、活跃期时限、第二产程时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能明显减轻宫颈水肿,加速产程,并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7.
王秀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757-4758
目的:探讨宫颈水肿的发生及封闭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7月30日在我院住院,临产发生宫颈水肿110例,行宫颈封闭、按摩、上推55例为A组;其余55例不做处理为B组。结果:A组产程异常、剖宫产率少于B组(P<0.05),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宫颈水肿与后位宫颈有关。药物封闭、按摩、上推水肿宫颈有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位宫颈对产时形成宫颈水肿的影响及封闭后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预防宫颈水肿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江西铜业集团(铝山)医院妇产科收治160例后住宫颈产妇,随机取80例用利多卡因封闭后早期徒手复位扩宫为A组;80例未做特殊处理为B组.结果 A组的宫颈水肿、活跃期异常、剖宫产数明量少于B纽,P<0.01;A组较B组的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明显缩短,P<0.01.结论 后位宫颈对产时形成宫颈水肿具有明显的影响,用利多卡因封闭后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宫颈水肿有预防作用,井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郑从翠 《安徽医学》2006,27(5):403-404
目的探讨宫颈注药联合静脉使用地西泮加速产程进展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0例采用催产素静滴引产并在潜伏期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阿托品及人工破膜,活跃期静脉推注地西泮。对照组50例采用催产素静滴加人工破膜。结果两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体重、阿氏评分、羊水性状、产后出血、母乳分泌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此方法加速产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宫颈水肿多见于第一产程活跃期发生,多因临产后胎头位置不正,产妇过早屏气或宫缩不协调,致使宫颈组织受压,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在产程中其发生率10%左右,易造成宫颈难产,及时诊断和处理宫颈水肿可以增加阴道分娩的发生。本文应用地西泮10 mg+阿托品封闭宫颈,地西泮静推,阿托品肌肉注射联合应用,阿托品肌肉注射单用治疗活跃期宫颈水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晨芳 《广东医学》1997,18(12):825-826
安定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1]。在第一产程活跃期,选用一定剂量的安定行宫颈封闭,可以松弛宫颈平滑肌,加速产程进展;伴有宫颈水肿者,能解除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静脉回流受阻,使宫颈水肿消退;与安定静脉注射相比,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l资料与方法l.1将1992年10月~1996年5月能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89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安定宫颈封闭组(封闭组)339例,安定静脉注射组(对照组)150例,观察安定直接作用于宫颈平滑肌的临床效果,对两组年龄及孕周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2用药指征:凡属产程活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利多卡因联合徒手扩张推举宫颈法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的健康头位初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出现宫颈水肿者200例中160例无妊娠期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同时予2%盐酸利多卡因5 mL在宫颈水肿明显处或宫颈3、6、9、12点处分别进行等量注射,并施行徒手扩张推举宫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未破膜者可先行人工破膜,并给予安定10 mg静脉注射缓解宫颈水肿治疗.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围生期结局.结果 研究组经阴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停滞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间苯三酚、利多卡因联合徒手扩张推举宫颈法在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中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既能缓解宫颈水肿,加速产程进展,减轻产妇的痛苦,又能提高经阴分娩成功率及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普鲁卡因加阿托品封闭治疗分娩过程中宫颈水肿57例,通过封闭后宫颈扩张速度及先露下降速度均明显快于封闭前,封闭治疗对消除水肿、加速产程有明显作用 ,且能降低因宫颈难产所致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阿托品具有阻断M-胆碱受体,解除平滑肌及小血管痉挛。我们选择孕37~42周臀位100例.同期分娩中随机抽样100例为对照组。产程进入活跃期阿托品0.5mg加生理盐水5ml封闭宫颈,观察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显示.用药组加速产程进展,降低臀位剖宫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间苯三酚用于治疗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1月在本院分娩过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孕妇共19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间苯三酚肌注,B组予间苯三酚肌注、地西泮静推,C组给予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水肿局部注射。观察并比较各组宫颈水肿消退情况、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给药后,A、B两组宫颈水肿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A、B两组阴道分娩率高于C组,剖宫产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水肿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阴道分娩率高于B组,剖宫产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间苯三酚治疗产时宫颈水肿,可明显减轻水肿,加速宫颈扩张,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分析石嘴山市二医院1996年10月~1998年11月间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在产程活跃期应用手法扩张宫颈50例,同时取不同手法扩张宫颈者50例与之对照,对两组一般资料、产程进展、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软产道损伤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产程活跃期应用手法扩张宫颈可加速产程进展(P〈0.01),减少新生儿窒息(0.05〉P〉0.01),降低剖宫产率(P〈0.01),但操作不当易造成软产道损伤(P  相似文献   

17.
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用治疗宫颈水肿10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用对产妇产程中发生的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加阿托品;50例作为对照组,宫颈湿敷阿托品,用药后观察宫颈水肿的消退,宫口扩张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2小时内85%产妇宫颈外肿消退,宫口继续扩张,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结论: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用注射水肿的宫颈,能够及时有效地消除宫颈水肿,使宫口继续扩张,加速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产妇在分娩活跃期给予手法扩张宫颈加速产程进展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宫颈开大3 cm开始给予手法扩张宫颈,而对照组进入活跃期后按照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宫颈扩张速度及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剖宫产率明显降低。阴道出血量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进入活跃期时给予手法扩张宫颈术具有降低剖宫产率,缩短活跃期时间,加快宫颈扩张速度和胎头下降速度等优点,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苏瑜 《吉林医学》2013,34(9):1656
目的:探讨在分娩过程使用山莨菪碱静脉推注对治疗宫颈水肿和促进产程的效果。方法:选择头位分娩中伴有宫颈水肿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山莨菪碱10 mg静脉推注。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消退时间及活跃期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莨菪碱静脉推注可治疗宫颈水肿加速宫口扩张速度,缩短活跃期,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宫口开大2~3era时,观察组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对照组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注,比较2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宫颈扩张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产程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加速产妇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且对母婴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