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颈椎轻度异常错位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学斌  游国雄 《现代康复》1998,2(8):790-791
关于颈椎轻度错位改变问题,由于缺乏较为硬性的判别指标,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上极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许多情况下.对同一张颈椎X线片的某些征象,从某些学科的角度认为属异常改变,但是有些学科医生却视之为正常范围。因此,为探寻颈椎轻度异常错位改变标准问题,本选择一组颈椎轻度错位改变患.采用临床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观察颈椎轻度错位改变对椎动脉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对颈椎轻度异常改变的判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整脊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颇具创新特色的学科,源于中医骨伤科学体系,但又涉及多种临床疾病的学科。脊柱与内脏神经关系密切,脊柱椎体错位,挤压内脏神经,可导致相关疾病。如肩周炎与颈椎下段椎体错位相关;胃炎、胃溃疡与胸椎中段关节错位有关:妇女月经不调与腰椎3、4错位有关。整脊主要是运用手法治疗脊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颈椎X线平片,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结果65例中,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其颈椎弧弦距〈7mm、≥2mm,占66.15%(43/65);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或消失,其颈椎弧弦距〈2mm、〉0,或为负值,占9.23%(6/65)。结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影像学表现,对颈椎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壮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青壮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及MR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40岁以下临床诊断为颈椎病且影像学有异常的青壮年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发现其中非骨软骨性改变明显多于骨软骨性改变,非骨软骨性改变中以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最多(100%)。MR对早期椎间盘变性非常敏感。结论 颈椎非骨软骨性改变特别是颈椎曲度异常是青年颈椎病的主要征象特点,笔者认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意义,MR更能直观显示颈椎间盘的的早期变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小关节病在CT上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临床和X线及cT检查证实的颈椎小关节病患者。结果X线和CT均以骨质增生为主要改变,并有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等改变。结论CT可清晰显示颈椎小关节的细微结构,对早期和轻度的退变检出率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环齿关节错位型颈椎病河北省沧州市粮食局卫生所(沧州061000)王秀珍来越多同行的重视。我们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由于外伤时作用于头颅的加速或/和减速力,必须伴有颈椎的过度活动,即使是轻度的颅脑外伤则可伴发颈椎或/和椎动脉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40岁以下原发性头痛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率以及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中青年原发性头痛病因及指导治疗。方法40岁以下头痛患者332例及健康对照组131例,均行颈椎x线检查,对颈椎曲度异常头痛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D)检测脑血流变化,分析各组患者的脑血流异常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头痛患者颈椎曲度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5),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达77.71%,脑血流异常检测率为72.48%,3组脑衄流异常检测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中度组和重度组脑血流速异常发生率分别高达83.91%和93.94%;颈椎曲度异常轻度组与中、重度组脑血流异常检测率均有统计学差募,中度与重度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流速异常以血管痉挛、血流增快为主。结论颈椎曲度异常可能在40岁以下原发性头痛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与颅内血流流速异常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重视颈椎曲度异常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颈椎X射线片检查及问卷调查工业设计人员群体颈椎骨性结构异常发生率,以及高枕习惯对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影响。方法于2004—03/06对锦州石油化工公司从事工业设计职业的135人进行了颈椎X射线片检查及问卷调查。男71人,女64人。按年龄段分为3组,28~34岁组39人,35~44岁组45人,45~54岁组51人。观察不同年龄组颈椎骨性结构异常检出率及高枕习惯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3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颈椎X射线片异常检出率为81%。②28~34岁,35~44岁和45~54岁组颈椎X射线片检查,异常检出率无明显差异(79.5%,75.6%,84.3%,P&;gt;0.05)。③有无高枕习惯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无明显差异(发生率分别占53%,58%,P&;gt;0.05)。结论①该人群的颈椎骨性结构异常发生率较高。②颈椎骨性结构应力异常与年龄无明显关系。③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与有无高枕习惯无关。  相似文献   

9.
颈椎关节突关节错位又称关节突关节紊乱,是指关节突关节在非正常力的作用下,致关节结构改变,压迫神经所致.可单发或多发,由于此病变的临床症状明显而X线片上表现不典型,因此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我们对颈椎关节突关节病变187例进行了临床及X线片观察.  相似文献   

10.
颈椎性血压异常的发病机理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俊民 《现代康复》1998,2(9):932-933
自1978年以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颈椎病的患,大约有6.7%伴有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及低血压).通过正骨手法治疗,这些血压异常的患,随着颈椎病的好转或痊愈.其血压异常也随之正常,故对这种类型的血压异常。我们称之为颈椎性血压异常。颈椎发生解剖位移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性血压异常这十问题.我们不仅在临床工作中作实验研究.同时还进行动物实验进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部分颈椎病变伴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患,经对颈椎进行治疗后,患血压也随之好转;而一部分伴发颈椎病变的高血压患,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行颈椎治疗后,血压也随之好转,均提示血压的异常与颈椎病变有关,国内有人将其称为“颈椎性血压异常”、“颈椎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颈型高血压”、“颈源性高血压”、“颈椎病致血压异常等,我们亦称之为“颈椎性血压异常”。可见,颈椎病变可以引起血压异常,是继发性血压异常的原因之一,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就国内近10余年发表的有关颈椎性血压异常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报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系指颈椎骨质、关节及其附近软组织退行性改变造成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等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和颈椎及其关节改变的疾病。主要包括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钩椎关节病等。简易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X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颈部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技术,现已作为常规检查。现将我院2004~2007年收集305例颈椎病X线征象与临床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椎外伤合并椎动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2例闭合性颈椎外伤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椎动脉进行检查,检测手术前后椎动脉的走行、内径、内膜、有无血栓,测量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I)。结果:发现3例患者单侧椎动脉损伤合并血栓形成、闭塞;1例患者双侧动脉轻度损伤;其余8例患者双侧椎动脉未见异常。轻度损伤的患者及时手术后,避免了椎动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恢复良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提供颈椎外伤继发椎动脉损伤的部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丰富的诊断信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青年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颈椎病发病年龄前移与生物力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通过对30岁以上及30岁以下各50例病人颈椎侧位片生理弧度的异常改变的分析,观察青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程度。结果:青少年时期如果长期坐姿不良等原因可使颈椎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导致颈椎病发病年龄前移。结论:近年来随着工作方法的改变,与颈椎病发病年龄的前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60例胜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类型、CT及EEG的检测结果。临床上以纯运动性轻偏瘫最多,占47%。经CT证实,此种微梗死部位主要在内囊、基底节。EEG多数正常或轻度异常,异常率为48.33%。近期疗效评定:痊愈组与好转组相比,提示纯运动性轻偏瘫病例数大于感觉运动性,EEG正常率大于异常率。头颅CT两侧性病变26例中,有8例EEG系轻度或中度弥漫性改变,6例系局灶性改变。临床随访11例,随临床症状改善,10例病初EEG异常者,有7例逐渐恢复正常。若两者结合来判断预后,具有更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武汉430071)李彩霞王宝清江禹晟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因颈椎其附近软组织损伤或退变,造成颈椎错位,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我科用当归按摩治疗颈椎病疗效甚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66-3868
对比分析不同复位方法对颈椎旋转错位治疗的效果。以收治的颈椎垂直旋转错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矢量正椎复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对比两种不同复位方法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00%,对照组为75.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量正椎复位对颈椎旋转错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复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G载荷下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椎病提供早期预警。方法对兴城疗养院的375名飞行员疗养员进行颈椎DR拍片普查,并对资料整理分析。结果飞行员发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总发病率为52.3%。歼击机组和强击机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病率均高于直升机组(P0.05),歼击机组与强击机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飞行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有密切关联,增长较快、持续时间较长的高G载荷对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发生影响突出。  相似文献   

19.
颈椎性血压异常的发病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以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颈椎病的患者,大约有6.7%伴有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及低血压),通过正骨手法治疗,这些血压异常的患者,随着颈椎病的好转或痊愈,其血压异常也随之正常,故对这种类型的血压异常。我们称之为颈椎性血压异常。颈椎发生解剖位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医梅核气与食管型颈椎病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医拟诊梅核气的中老年患者78例,注行食管钡餐检查,同时摄颈椎正侧双斜位片,对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8例中,食管钡餐检查显示食管后壁有弧形压迹,粘膜无异常改变的62例,占79.4%,同时其颈椎平片上出现颈椎退行性变的多种征象;无弧形压迹,.粘膜无异常改变,颈椎平片未见异常病变的16例,占20.6%。结论:中老年患者食管型颈椎病是引起中医梅核气的一种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