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浅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通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名医经验。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结论:临床当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门诊及住院40例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共治40例,显效12例(30%),有效25例(62.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92.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甲钴胺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为8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提高(P<0.01),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够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河北区康泉达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中医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各项代谢循环指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笔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治疗糖尿病并发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2 0例 ,疗效较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 2 0例 ,男 1 6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 5 3岁 ,平均 62 .2岁 ;糖尿病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5年 ,平均 1 2 .2年 ;就诊时空腹血糖 9.87~ 2 1 .8mmol/L ,平均血糖 1 4.0 8mmol/L ;患糖尿病 1 5年后发病 1 1例 ,1 0年后发病 6例 ,5年后发病3例 ,平均发病时间在患糖尿病后 1 3.45年。主要临床表现 :消瘦 ,乏力 ,口干多饮 ,双下肢麻木 ,感觉障碍 ,时感双足部有蚁行感 ,下肢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疼痛 ,夜间为…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极为深远,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止痛治疗,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为主,患者依从性较差,而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往往能够获得较显著的疗效且能达到稳定病情的作用。本文将结合中医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剖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极为深远,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止痛治疗,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为主,患者依从性较差,而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往往能够获得较显著的疗效且能达到稳定病情的作用。本文将结合中医古代文献和临床实际剖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患者,试验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硫辛酸治疗,总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甲钴胺片,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连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6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本治法采用中西药合用,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口服,治疗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DPN疗效显著,尤其对于“尊荣人”体质患者,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多种不同病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的理论,紧扣病机,灵活诊治。结果:临床常用"方剂辨证"来辨治,"有是证用是方",辨证准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中医经方,彭宝虹导师结合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基本病机认识,应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本文结合案例对黄芪桂枝五物汤2型糖尿病周围神...  相似文献   

15.
目的: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0例为对照组行甲钴胺片治疗,另30例为观察组行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长青 《天津中医药》2016,33(9):536-537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2015年1月—12月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临床以麻木疼痛为主),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糖尿病药物基础降糖治疗及口服弥可保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糖尿病药物基础降糖治疗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治疗;评价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麻疼症状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5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总有效率为80%;能减少患者皮肤硬度积分。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2年5月本门诊诊治的血虚痹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祛风活络丸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痹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人每组。治疗组内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照组仅服甲钴胺片。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和9个月后运动诱发动作电位潜伏期对比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x2=0.00,P=1.00)。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正中神经损伤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