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原文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主治痰热互结于心下。方中黄连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涤痰理气散结,共同针对痰热之邪,方简而力雄。笔者对已公开发表的小陷胸汤临床研究类论文进  相似文献   

2.
小陷胸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第138条,原文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该方用药仅黄连、半夏、瓜蒌3味,但配伍精当,充分体现了辛开苦降之法度,主要用于痰热互结于心下之小结胸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老年病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医学界普遍重视,而痰热互结又是常见老年病中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故笔者在临床中喜欢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多种常见老年病,现举验案4则如下,以期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3.
1小陷胸汤小陷胸汤方(黄连6克、半夏9克、打碎先煎半小时、全瓜蒌30克),见《伤寒论》太阳病篇138条。小陷胸汤,原文颇简略:“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心下,言其病位;浮滑脉主痰热,言其性质。按之痛,则痰热结滞,陷于胸脘,气机不得升降宣通之故。考《伤寒论》、《金匮》二书中,均无“痰”字,《内经》亦然,然则仲景时代,岂无痰热之病乎?有之,此方即典型的痰热方。半夏,痰饮之常用药,体滑性降,而不免于辛温,合黄连、瓜蒌,则辛以开结,寒以泄热,能通能降,药虽寥寥三味,郄至精至当,后世方几无与匹敌者也。小陷胸汤证多见于慢性支气管…  相似文献   

4.
<正> 《伤寒论》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五版教材指出凡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手足有凉时,其脉洪者,热痰在胸下也。前者心下结痛与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病位同但病情重。喘为咳之甚,因咳而致喘,痰热结于胸中。宗气循咽喉司呼吸,功能受限则气喘而闷。此为服用小陷胸汤清上攘下的治验;后者热与痰结胸中肺系炼液成痰致咳嗽。邪热上扰则面赤,外达胸胁腹则身热,热与痰结壅阻气机,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手足有凉时。洪脉为痰热气盛,正气不衰,病位在胸中肺系,痰热达于胸下胃脘,故云热痰在胸下也。服小陷胸汤清热涤痰而取效。病本在胸中肺系,标在心下胃脘部,若标本不  相似文献   

5.
木瓜青黛木瓜酸温,《海药本草》谓“敛肺和胃”;青黛,《本草再新》云“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肺胃三经,功能清热凉血。《症因脉治》有青黛海石丸以青黛为主药治肺经咳嗽有热痰者。两者相配,一敛肺一清热,收敛不碍邪,苦寒清降不伤肺气,对于痰热博阻于肺或木火刑金而致咳嗽者,清热止咳效果颇好。钩藤薄荷钩藤,《本草汇言》引钱仲阳先生曰:“钩藤温平无毒,其性捷利,祛风寒,开气闭,……同麻、桂发内伏之寒;同芩、连解酷烈之暑,同前、葛祛在表之邪,同楂、朴消久  相似文献   

6.
小陷胸汤是《伤寒论》112方之一,出自原文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主治病机为痰热互结于心下,方中黄连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涤痰理气散结,共同针对痰热之邪,方简而力雄。近年来.有关小陷胸汤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本文旨在针对小陷胸汤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7.
陈永朴 《四川中医》2003,21(8):91-92
本文用小陷胸汤辩证治疗胃痛、咳喘、悬饮、胁痛、呕吐、便秘等取得佳效,全赖辩证论治。笔者认为,“肥人多痰”,痰湿互结,痰从热化,气机阻滞,肝胆失疏,肺气不降,胃气失和。是小陷胸汤辩证新用的着眼处。遵循《伤寒论》“有是证,用是药”之则,不局限于何病,抓住了上述症状病机所在,所以用该方加味治疗,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8.
胸痛是病人胸部发生疼痛的一种自觉症候。胸部主要有心、肺二脏居于其间。肺主气,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心主血,是血液运行之主导。一般来说,胸痛一证,多与心肺有关。引起胸痛的原因,有气郁结胸,或痰浊壅肺,或血瘀心络等,这些都能造成肺气不利。胸阳痹阻,心血不畅,血瘀胸络,而致胸痛。因此,《金匮》把胸痛祢为“胞痹”。 祖国医学于两千多年前已有心痛、胸痛、胸痹等类似心绞痛的文献记载。如《内经·灵枢》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又如《金匮》中称“胸痹之病,喘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王孟英医案》运用小陷胸汤之演绎变化作了较系统归纳,小陷胸汤原方本为治痰热互结之方.笔者将案中所用功效类似小陷胸汤之部分药物,分别归于黄连、瓜蒌、半夏之类。案中有该类药者,即视为王氏演绎化合之“小陷胸汤”。王氏不泥于“小结胸病”脉证,将原方或演绎方加减,广泛用于临床,文中列举有典型病例。最后对其学术特色,从三方面作了简要探讨,并借证张山雷之赞评数则。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热病提供了辨证纲领,也给中医治疗其他疾病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准则.书中有较多的方剂治疗内伤杂病,若用之恰当,每多效如桴鼓,扩大了经方使用范围,今例举数则如下.小陷胸汤涤痰开结治吐血小陷胸汤主治结胸,由黄连、半夏、瓜蒌三味药组成.《伤寒论》第142条云:“小结胸病,正下在心,按之疼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陷胸汤主治的病变部位在心胸及胃脘部,症见痞满闷胀,按之疼痛或有黄稠痰,舌苔黄腻.临床凡具有上述症状或者其病机为痰热交阻者,均可以用小陷胸汤治疗.笔者试用本方治疗痰热互结的吐血获取良效.病者女性,45岁,3天前因中上腹部不适,隐隐疼痛而呕吐,初起为呕吐胃内容物或见有黄色粘稠液体,以后呕吐次数增多,每日2~3次,呕吐物内见有血液,少量汗出,口干不欲多饮,脉濡滑,舌红苔根黄腻.  相似文献   

11.
王芳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7):507-507
小陷胸汤系张仲景《伤寒论》方,“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其病机为痰热相结,治以清热、涤痰、开结,此方由瓜蒌实、黄连、半夏三味药物组成。笔者跟师学习过程中发现,此方加减治疗胸痹、咳嗽等病疗效显著,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姜润林 《新中医》1989,21(7):7-8
我院内儿科副主任医师王玉玲老中医,年逾八旬,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历六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内外妇儿,尤精于儿科。笔者曾随师学习多年,得其真传,现将治疗小儿咳喘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王老熟谙经典,其治小儿咳喘善用经方。认为:仲景之方药味精少,配伍严谨,功专力宏,亦适于小儿服用。如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葛根芩连汤原分别为伤寒太阳之邪热壅肺、热实结胸,邪热下利证而设。细究其理,与小儿肺炎表现为风热闭肺、痰热壅膈、肺热移于大肠之病机颇相吻合。若小儿肺炎初起,风温之邪郁于肺卫,肺气失于宣肃以致气逆不降,痰遏不行而出现发热,咳嗽,气急,汗出者,用麻杏石甘汤宣肺达表;若热与痰结,留于胸膈而致咳喘,咯痰黄稠者,用小陷胸汤苦  相似文献   

13.
正小陷胸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心下包括胸、胸胁、胃脘及肺心等部位,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栝楼实三味药组成,治疗痰热互结于心下所致的太阳病小结胸证。方简效精,临证运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笔者查阅了近3年来小陷胸汤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史锁芳教授认为,肺痹是由肺气痹阻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病理机制为痰饮(痰湿)、痰浊、痰热、湿热、痰瘀为主,导致肺气痹而不通,以胸闷、胸痞、胸痛、舌苔腻质偏暗、脉滑为典型症状,同时可兼咳嗽、气喘、咽痒、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可见于肺系的咳嗽、哮证、喘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等疾病.开泄宣痹为其主要治法,通过开宣肺气,宣通气滞,化湿(痰)泄浊,使邪有出路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林海飞 《新中医》2014,46(12):235-236
<正>小陷胸汤源于《伤寒论》,方由黄连、半夏、瓜蒌组成。原文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指治伤寒多因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热结于心下致小结胸证。方以瓜蒌为君,清热化痰,通胸膈之痹;以黄连泻热降火除心下之痞;配半夏降逆祛痰消痞,黄连与半夏相配辛开苦降,药虽仅三味,但清热化痰、散结开痞之功益著。笔者临证将此方用于急症治疗,收效较佳。现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沈邗 《新中医》1997,29(3):50-50
小陷胸汤治验3则沈邗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医方集解》云:“原治伤寒误下,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及痰热塞胸。……黄连苦寒以清热,瓜蒌性寒润以涤垢,半夏性辛温以散结,结胸多由痰热结聚。故用三物以除痰去热也。”笔者临证症见胸脘痞满,按之则痛...  相似文献   

17.
三十五、鼻窒当理肺 临证莫忘肝鼻窒为中医病名 ,顾名思义 ,窒者塞也 ,临证以长期鼻塞不通 ,不闻香臭为特征 ,类似于慢性鼻炎等病变 ,临床常见 ,每经年累月 ,缠绵难愈。鼻下连于喉 ,直通于肺 ,协助肺而行呼吸 ,为肺之外窍。《内经》曰 :“肺气通于鼻 ,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因此 ,鼻窍通利、辨味准确全赖肺和 ,即肺脏清肃 ,肺气畅达。若邪壅肺脏 ,或肺气虚弱 ,必然导致鼻窒发生 ,故治疗鼻窒当以理肺为主。调理肺脏 ,绝非一法 ,首当辨寒热虚实 ,痰浊轻重 ,虚者补之 ,寒者温之 ,热者清之 ,痰阻者化之。其中 ,虚实之分 ,当以明了 ,因该病日久…  相似文献   

18.
小陷胸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士章 《新中医》2005,37(5):82-82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法半夏、瓜蒌仁组成。具有清热涤痰,宽胸开结之功效。原用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之小结胸病,主症为胸脘痞满,按之则痛。笔者临证,每遇痰热互结者,则用小陷胸汤治之,亦多收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冠心胸痛,通阳化痰调肺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究其病理因素多因寒凝、痰浊、血瘀、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不通则为心胸疼痛。“形寒饮冷则伤肺”,寒能致胸阳不展,肺气不畅;“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壅肺,肺之宣肃失司;“肺朝百脉”受阻,血瘀气滞,形成肺气不利。冠心病的证候,虽各有别,但都与肺气的敷布、调节有关。验之临床,冠心病中,体质肥胖者居多,痰浊内阻、胸阳不展、血脉不通而为胸痛者较为常见。故吾常以通阳化痰、调气通脉之法治之。临床常用瓜  相似文献   

20.
小陷胸汤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治疗小结胸病的一首方子,原文为:“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结胸是与大结胸相对而言,部位仅在心下,而不是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的大结胸,亦非心下按之石硬而痛的大结胸,因此小结胸病的特点是:部位仅在心下,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按之并不石硬,脉象浮滑。脉浮为在上,滑则主痰。浮滑又主热盛,如《伤寒论》白虎汤证的脉浮滑,是表里俱热的表现可知;滑亦主热,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有:“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以浮脉主风,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