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微波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综述近年来有关微波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及论著。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及论著。资料综合 就微波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生物效应中的非热效应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所需关注的方面。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对微波的反应比较敏感,长期受其低强度反复作用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将发生改变,常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紊乱症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对大脑的作用是抑制过程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综述空间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及生物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探讨各种生物防护途径的作用机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外该领域的研究及论著资料引用引用文献资料39篇. 资料综合空间辐射粒子尤其是高能重离子对人体细胞及组织器官有严重危害,某些药物及活性物可以通过抗自由基、调节免疫、调节细胞分裂周期等途径对抗辐射损伤效应. 结论 生物防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空间辐射带来的伤害,包括辐射诱导引起的癌症、免疫抑制以及神经损伤等不利效应.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生物效应的量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通信、医疗和军事等方面,其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微波辐射后神经、内分泌、心脏和生殖等方面损伤的量效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项重大新技术,激光器是基于受激辐射光放大产生的一类特殊光源,因其具有亮度高、发散角小、单色性强和相干性好等独特优点,问世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激光器的种类已达近百种,在军事、医学、工业、科研和娱乐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激光技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崭新的方法,并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民航飞行中的辐射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盛秋 《民航医学》1998,8(3):24-25
辐射有碍健康。以往人们只知道医用X线照射有害,孰不知电视、电脑、手机、甚至宝石戒指都有辐射性,核电站、雷达、通讯.飞机座舱和高空环境,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明,还有无处不在的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7.
中子辐射损伤效应、机制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各国对核武器研发力度的逐渐增强,以及中子在经济生产领域中应用的推广,中子辐射致伤事件时有发生。中子射线作为一种高传能线密度(LET)射线,具有伤亡率高、症状严重、愈后差的特点,故相比于低LET射线产生的损伤,其防护和治疗更加困难。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中子辐射的效应、内在损伤机制和临床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制订合理高效的防治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波(频率300MHz~300GHz)技术的发展,微波在通讯、家用电器、工业和军事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受微波辐射的机会越来越多,微波对健康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微波的生物损伤效应研究成为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微波可对生物体造成不同伤害。  相似文献   

9.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卫生学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波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潜在的健康损害普遍受到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的关注。高功率微波( high power microwave ,HPM)在高新技术武器和新概念武器中的应用,使得部队官兵暴露于HPM环境下的概率增加。已有研究明确证实,特定条件的微波辐射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效应。因此,在做好物理防护的同时,积极有效的医学防护,对于减小HPM损伤效应、提高部队官兵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针对微波辐射损伤效应的机制特点,对近年来微波辐射损伤防护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加安全有效的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低强度微波辐射环境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低强度微波作业环境对男性生殖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对已婚的 4 2 4名雷达作业人员 (实验组 )、2 0 4名对照组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实验组性功能减退发生率为 2 3 8% ,对照组为 14 7%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婚后半年、1年自然受孕率分别为 13 8%、39 8% ,对照组分别为 31 3%、4 9 6 %。婚后 2年、3年后自然受孕率 ,实验组为 30 4 %、12 5 % ,对照组为 10 9%、6 1%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两组人员生殖结局及子代性别比例未见异常。结论 长期低强度微波辐射对男性性功能有不良影响 ,导致女性自然受孕时间滞后 ,但对妊娠结局及子代健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放射性介入操作所导致的辐射剂量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考虑到该项操作的频率不断增加和日趋复杂化。现有研究的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目前放射性介入操作中的剂量水平、操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危险以及辐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极短期微波辐射是否具有雄性生殖损伤效应。方法二级雄性Wistar大鼠75只,经平均功率密度为0、2、5和11 mW/cm2微波辐射10 s,于辐射后1、7、14和30 d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睾酮浓度,SCA精子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附睾精子活力参数,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结构和附睾精子畸形率改变。结果 5和11 mW/cm2微波辐射后7 d,大鼠血清睾酮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2和11 mW/cm2微波辐射后14 d,大鼠附睾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P〈0.05);各组于辐射后7~30 d出现睾丸生精上皮层疏松,生精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生精小管腔内精子减少或空虚,蛋白水肿液积聚等;辐射后30 d,血清睾酮、附睾精子活力参数及精子畸形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2~11 mW/cm2微波极短期辐射可导致可恢复性的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Occludin在微波辐射致大鼠血脑屏障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组织中Occludin的表达及其在微波辐射致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56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2.5、5、10mW/cm2辐射组(每组39只),分别采用0、2.5、5、10mW/cm2微波辐射,5次/周,6min/次,持续1个月。于辐射后6h及7、14、30、60、180d活杀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5只),取海马组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血脑屏障结构改变;另取各组动物分别于6h及7、30d(每组每时间点3只)用2%伊文思蓝灌注后活杀大鼠,取海马组织,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PCR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Occlud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2.5、5、10mW/cm2微波辐射后7、14、30d,大鼠海马组织内血管周间隙增宽,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模糊、增宽,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对照组海马组织中伊文思蓝局限于血管腔内,5、10mW/cm2组于辐射后6h均可见伊文思蓝弥散至血管外周,辐射后7d时更加显著,30d内未见恢复,且病变随辐射剂量增加呈加重趋势。5、10mW/cm2组大鼠海马中Occludin蛋白表达分别于第14天(P<0.05)和第7天(P<0.01)时开始降低,第30天时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第60天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2.5、5、10mW/cm2组海马中Occludin mRNA表达在辐射后6h和7d时无明显改变,14d时显著下降(P<0.01),30d时降至最低值(P<0.01),60d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2.5、5、10mW/cm2微波长期辐射可导致大鼠海马血脑屏障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加,病变程度与辐射剂量有关;海马组织中Occludin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微波辐射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Purpose: Human beings encounter radiation in many different situations – from proximity to radioactive waste sites to participation in medical procedures using X-rays etc. Limits for radiation exposures are legally regulated; however, current radiation protection policy does not explicitly acknowledge that biologic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effects of low doses and low dose rates of radiation differ from effects induced by medium and high dose radiation exposures. Recent technical development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from single cell techniques to big data computational research, have enabled new approaches for study of biology of low doses of radiation. Results of the work done so far support the idea that low doses of radiation have effects that differ from those associated with high dose exposures; this work, however, is far from suffici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needed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low dose radiation exposures.

Conclusions: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radiation effects at low dose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develop better radiation protec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波单次和累积辐射对猕猴尿液中氨基酸和单胺类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猕猴15只,随机分为单次辐射组,下设对照组、5 mW/cm2和11 mW/cm2组;累积辐射组,下设对照组和4.68μW/cm2辐射组(12 h/d,持续辐射30 d),于辐射后1 d、7 d和30 d收集猕猴尿液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猕猴尿液中单胺类和氨基酸类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5 mW/cm2微波单次辐射后1 d,猕猴尿液中天冬氨酸和多巴胺浓度升高(P〈0.05),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和牛磺酸浓度降低(P〈0.05或P〈0.01);辐射后7 d,猕猴尿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降低(P〈0.05或P〈0.01),5-羟色胺浓度升高(P〈0.05);多巴胺浓度在辐射后7~30 d降低(P〈0.05或P〈0.01)。11 mW/cm2微波单次辐射后1 d,天冬氨酸浓度升高(P〈0.05),牛磺酸浓度降低(P〈0.05);辐射后7 d,天冬氨酸浓度降低(P〈0.05);辐射后30 d,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P〈0.05);甘氨酸、γ-氨基丁酸浓度在辐射后1~7 d均降低(P〈0.05或P〈0.01),多巴胺浓度在辐射后7~30 d降低(P〈0.05)。微波累积辐射后7 d,猕猴尿液中仅天冬氨酸、牛磺酸和5-羟色胺浓度可见升高(P〈0.05或P〈0.01),其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微波5 mW/cm2和11 mW/cm2单次辐射与4.68μW/cm2累积辐射均可引起猕猴尿液中单胺类和氨基酸类代谢紊乱,可能参与机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辐射致睾丸早期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波辐射早期睾丸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辐射组(n=18).辐射组接受30mW/cm~2微波辐射,并分别于辐射后6、24、72h处死6只大鼠;对照组不接受辐射,于72h时间点处死.观察两组大鼠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IDI-TOF-MS)-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辐射72h后睾丸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结果 微波辐射后72h内,辐射组大鼠睾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性改变,主要表现为生精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精子减少或缺失,生精小管腔内红细胞和血浆蛋白积聚,间质水肿,血管淤血.对照组、辐射组(辐射后72h)睾丸组织蛋白质点分别为1 379±166、1 509±243个,匹配的蛋白质点为1 178±102、1 217±135个,匹配率为85.4%、80.6%.对两组进行匹配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共136个,其中28个在辐射组上调,108个在辐射组下调.对其中的26个差异蛋白质点的鉴定结果显示,蛋白功能涉及细胞骨架、能量代谢、分子伴侣、离子结合运输、应激、信号转导等.结论 微波辐射可导致睾丸组织一系列蛋白表达发生改变,这些蛋白可能参与了生精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84例介入手术治疗中联合应用床下铅橡胶帘、铅玻璃防护屏、铅防护服、铅围脖、铅眼镜及距离等对介入操作人员进行综合性防护。利用FJ-2000个人剂量仪监测X射线辐射剂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床下铅橡胶帘防护效率为93.4%;铅玻璃防护屏防护效率为93.5%;铅防护服防护效率为88.4%这些放射防护器材前后X线辐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距球管1 m处X线衰减量为58.6%,距球管3 m处的X线衰减量为86.4%。1 m与2 m之间,2 m与3 m之间的辐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防护措施在介入操作中可有效降低X射线辐射、减少对介入操作人员身体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