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罗汉果皂苷V的镇咳、祛痰及解痉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婷  王旭华  李春  张毅  武桂兰  李东成  李春英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0):1534-1536,1590
目的筛选罗汉果镇咳祛痰的有效部位,并进一步研究罗汉果皂苷V的镇咳、祛痰及解痉作用。方法通过观察罗汉果水提部位、体积分数95%醇提部位及体积分数50%醇提部位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筛选出罗汉果镇咳的有效部位为体积分数50%醇提部分。进一步观察了50%醇提部分中的罗汉果皂苷V对小鼠酚红排泄量及组胺致豚鼠离体回肠及离体气管痉挛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水煎剂50g生药·kg^-1,罗汉果体积分数50%醇提部位50g生药·kg^-1及罗汉果皂苷V300,150,75mg·kg^-1能明显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罗汉果体积分数50%醇提部位50g生药·kg^-1及罗汉果皂苷V300mg·kg^-1还能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罗汉果皂苷V150mg·kg^-1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提示有一定的祛痰作用;5g·L^-1的罗汉果皂苷V能明显拮抗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2、5及1.25g·L^-1剂量对组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罗汉果皂苷V显示出一定的镇咳、祛痰、解痉活性,推测为罗汉果镇咳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巴戟天醇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中启  袁莉  赵楠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39-741
 目的 探索巴戟天醇提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采用大小鼠强迫性游泳和大鼠低速率差式强化程序(DRL 72 s)法。结果 在小鼠强迫性游泳模型上,po醇提物200~400 mg·kg-1,或醇提物A 50 mg·kg-1,与ip地昔帕明10 mg·kg-1的作用类似,明显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同样,po 醇提物50~150 mg·kg-1或醇提物A 25 mg·kg-1也显著缩短大鼠强迫性游泳的不动时间,po 地昔帕明40 mg·kg-1也有类似的效果。另外,在大鼠DRL 72 s模型上,ip醇提物100 mg·kg-1或醇提物A 20 mg·kg-1,显著增加大鼠的强化数,其效应与ip地昔帕明5 mg·kg-1的相当,并显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但与此同时,醇提物和醇提物A并不影响大鼠的反应数和效应比率。结论 巴戟天醇提物也同样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国桔梗主产区不同产地桔梗的镇咳祛痰作用,为客观评价桔梗质量和种植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咳实验、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观察不同产地桔梗水提物对小鼠咳嗽和气管分泌物的影响。结果:内蒙赤峰产桔梗药材最低镇咳、祛痰有效剂量为0.2 g·kg-1,在此给药剂量下,内蒙赤峰产桔梗可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1),并可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1),四川、陕西商州、重庆产桔梗可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5),四川、陕西商州、内蒙赤峰产桔梗可明显增加小鼠酚红排泄量(P<0.05)。结论:桔梗具有明显镇咳、祛痰作用,内蒙赤峰产桔梗镇咳、祛痰作用明显强于其它产地桔梗。  相似文献   

5.
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生理活性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伊犁贝母总生物碱 (FPA)、梭砂贝母总生物碱 (FDA)生物活性进行初步比较。方法 :采用小鼠二甲苯耳水肿、SO2 引发小鼠咳嗽、酚红法祛痰实验及细菌体外培养等方法。结果 :伊犁贝母和梭砂贝母的总生物碱以 400mg·kg-1,200mg·kg-1剂量一次性灌胃给药 ,具有明显的抗炎、镇咳、祛痰作用 ,伊犁贝母的作用效果在某些方面略强于梭砂贝母 ;在相同生药量下同样表现出前者强于后者的作用效果。伊犁贝母对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梭砂贝母与之相比抑菌作用较弱。结论 :伊犁贝母抗炎、镇咳、祛痰、抑菌作用略强于梭砂贝母。  相似文献   

6.
青葙子提取物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青葙子提取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和水连续浸提青葙子获得醇提(A)和水提浸膏(B)。醇提浸膏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连续萃取,获得不同部分。水提物采用3倍乙醇沉淀分为醇溶部分和粗多糖。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给予青葙子提取物灌胃,1 g·kg-1或800 mg·kg-1,连续3周, 测定血糖、血清中胰岛素含量及饮水量和耗食量,测定小鼠肝、肾、脾和胰腺重量指数。结果青葙子醇提物和水提物均有一定降血糖活性,其中醇提物的正丁醇部分(A-c)和水提物中粗多糖部分(B-b)具有显著降血糖活性,粗多糖部分具有明显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效果优于格列本脲(2 mg·kg-1)。A-c和B-b能使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小鼠肾脏和肝脏的肿胀恢复接近正常。结论青葙子提取物时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麻姜宣肺胶囊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麻姜宣肺胶囊的镇咳、祛痰、抗炎、解热和平喘作用。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组和麻姜宣肺胶囊的高、中、低剂量组(2.49,1.24,0.62 g·kg-1),ig 7 d,分别采用氨水法、酚红法和小鼠耳肿胀法对麻姜宣肺胶囊的镇咳、祛痰、抗炎作用进行研究。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组、模型组和麻姜宣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8,0.9,0.45 g·kg-1),采用内毒素致热实验观察其解热作用。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组和麻姜宣肺胶囊的高、中、低剂量组(1.55,0.77,0.39 g·kg-1),采用整体动物引喘实验观察其平喘作用。 结果: 麻姜宣肺胶囊高、中剂量可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P<0.05,P<0.01);高剂量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P<0.01);高、中、低剂量可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P<0.05);高剂量可抑制脂多糖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P<0.05,P<0.01);高剂量可延长豚鼠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所致的引喘潜伏期(P<0.05,P<0.01)。 结论: 麻姜宣肺胶囊具有镇咳、祛痰、抗炎、解热和平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5)
目的优化罗汉果中罗汉果皂苷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止咳祛痰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罗汉果皂苷V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作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然后,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法测定水提物止咳祛痰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加15倍量水浸泡30 min后提取3次,每次60 min,罗汉果皂苷V含有量5.60%。与空白组比较,罗汉果提取物组(50 g生药/kg)能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P0.05),并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P0.05)。结论该方法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罗汉果中罗汉果皂苷,其水提物具有一定止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天山花楸平喘胶囊的镇咳、祛痰、抗炎、平喘及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 设立模型对照组、天山花楸平喘胶囊(1,2,4 g·kg-1)组、阳性药组。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和气管酚红排泄法评价天山花楸平喘胶囊的镇咳和祛痰作用,采用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织胺等容积混合液致大鼠哮喘法,观察对大鼠的哮喘潜伏期;采用小鼠足肿胀法评价抗炎作用;通过碳廓清和血清溶血素的测定评价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结果: 天山花楸平喘胶囊能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对磷酸组胺引起的大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使大鼠哮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并极显著的抑制小鼠足跖肿胀度(P<0.01)。天山花楸平喘胶囊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碳廓清指数(P<0.05)以及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 结论: 天山花楸平喘胶囊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抗炎、平喘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丙酸睾酮诱导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组胺诱导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滤纸片埋藏诱发的大鼠皮下肉芽肿为动物模型。从白芥子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白芥子苷和白芥子β-谷甾醇为药效研究对象。结果:白芥子苷(16.0,8.0mg·kg-1·d-1)和β-谷甾醇(16.0,8.0 mg·kg-1·d-1)均能明显降低由丙酸睾酮诱发的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降低小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或P<0.05);白芥子苷(16.0 mg·kg-1·d-1)能明显降低滤纸片埋藏引起的大鼠肉芽肿增殖(P<0.05);β-谷甾醇(8.0,16.0 mg·kg-1·d-1)能明显降低组胺诱发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结论:白芥子苷、β-谷甾醇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1.
对花生壳醇提物和木犀草素进行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的比较研究。方法:浓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祛痰法、豚鼠离体气管条法,观察花生壳醇提物和木犀草素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结果:花生壳醇提物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而木犀草素无明显作用;花生壳醇提物及木犀草素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的排泌量;花生壳醇提物对乙酰胆碱及磷酸组胺致痉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且作用优于木犀草素。结论:花生壳醇提物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蕃荔枝酰胺新衍生物cFLZ对小鼠实验性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用体积分数40%乙醇、戊巴比妥钠(20 mg·kg-1)、环己酰亚胺(120 mg·kg-1)造成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分别通过避暗法、跳台法、水迷津法观察提前口服不同剂量的cFLZ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作用。结果①小鼠口服体积分数为40%乙醇后出现明显记忆障碍,避暗法实验中表现在第一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3 min内进入暗室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cFLZ(75,150 mg·kg-1)组小鼠第一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延长(P<0.05),3 min内进入暗室的次数减少(P<0.05);②水迷津法实验中随着路径的延长和盲端的增多,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20 mg·kg-1)模型组小鼠游到目的地的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也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cFLZ(75,150 mg·kg-1)组小鼠能够缩短游到目的地的时间(P<0.05),减少进入盲端的错误次数(P<0.05)。③跳台法实验中小鼠腹腔注射环己酰亚胺(120 mg·kg-1)后引起显著的记忆巩固障碍,第一次跳下安全岛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5 min内跳下的次数显著增加(P<0.01)。cFLZ(37.5,75,150 mg·kg-1)可显著改善环己酰亚胺诱导的记忆障碍,延长第一次跳下安全岛的潜伏期(P<0.05),减少跳下的次数(P<0.01)。结论蕃荔枝酰胺新衍生物cFLZ对体积分数40%乙醇、戊巴比妥钠及环己酰亚胺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炒紫苏子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炒紫苏子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15月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每日1次灌胃炒紫苏子醇提药物和水提药物,给药21次后,杀鼠取脑和血。采用MDA试剂盒、SOD试剂盒,测定血浆中MDA,SOD值,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小鼠脑匀浆中MAO。结果 炒紫苏子醇提物269,134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MDA水平(P<0.001),提高SOD酶活性(P<0.05),而134 mg·kg-1剂量组能显著降低MAO水平(P<0.05);炒紫苏子水提物213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MDA,MAO水平(P<0.001,P<0.01),提高SOD酶活性(P<0.05),而106 mg·kg-1剂量组能显著降低MDA水平(P<0.001),MAO水平(P(0.05)。结论 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醋酸致扭体次数、气管酚红分泌量、咳嗽次数为指标,分别观察制川乌与川贝、制川乌与浙贝2种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 对扭体次数的影响:合煎液能降低小鼠扭体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协同作用,且1:1时协同作用最小,总剂量大于5 g·kg-1时,1:1合煎液对扭体次数的降低作用最小。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1:1时拮抗作用最大,当总剂量小于10 g·kg-1且川贝:制川乌等于5:1时,合煎液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升高作用接近最小。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降低小鼠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当1:5<制川乌:川贝<10:1时拮抗作用最强,制川乌与浙贝未见交互作用,浙贝降低咳嗽次数,制川乌对其无效应。结论: 制川乌与川贝配伍能增强制川乌的镇痛作用并降低川贝的祛痰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制川乌与浙贝配伍对浙贝的镇咳作用无影响。本研究为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观察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及煮散剂的药理作用。 方法: 大鼠分为8组,分别灌入等体积蒸馏水、急支糖浆、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高、中、低剂量(含生药46.80,23.40,11.70 g·kg-1)、宣肺化痰方煮散剂高、中、低剂量(含生药23.40, 11.70,5.85 g·kg-1),观察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影响、对磷酸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的影响、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 结果: 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和煮散剂均能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升高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和煮散剂比较,两者在同剂量组级别(高、中、低)之间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和煮散剂均有显著抗炎、止咳、平喘和化痰作用,两者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北沙参不同部位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与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北沙参镇咳和祛痰的作用。方法 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实验和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考察北沙参总提取物(BSS总)、石油醚萃取部位(BSS-A)、乙酸乙酯萃取部位(BSS-B)、正丁醇萃取部位(BSS-C)和水取部位(BSS-D)对小鼠的咳嗽次数和气管排泄酚红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 BSS总、BSS-A和BSS-B可明显降低小鼠的咳嗽频率(P<0.01),而BSS-B和BSS-C可明显提高小鼠气管中的酚红排泄量(P<0.01)。此外,结合HPLC分析对上述有效部位进行了谱-效关联性分析。结论 北沙参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北沙参不同部位提取物镇咳祛痰作用的谱-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水红花子醇提物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水红花子醇提物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造衰老小鼠模型,同时ig相当于水红花子0.6,1.2,2.4,4.8g·kg-1·d-1醇提物,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0.6,1.2,2.4,4.8g·kg-1·d-1水红花子醇提物能使衰老模型小鼠血清、肝、肾组织中MDA明显下降;SOD及CSH-PX活力明显提高;脑组织中LF明显下降。结论水红花子醇提物有显著清除氧自由基,活性氧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研究黄芪总黄酮 (TFA)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用 1%羧甲基纤维素钠 10ml·kg-1,TFA10 0mg·kg-1或维生素C (Ascorbicacid ,VC) 1000mg·kg-1给小鼠灌胃 1h后 ,灌扑热息痛 1000mg·kg-1,观察小鼠死亡率的变化 ;提前 1h用不同剂量的TFA或VC处理后 ,再灌 400mg·kg-1的扑热息痛 ,检测血清酶学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变。结果 :给小鼠扑热息痛 1000mg·kg-1灌胃组 ,24h后可致 80 %小鼠死亡 ;提前 1h用TFA10 0mg·kg-1或VC灌胃其死亡率可分别下降至 20%和0%。血清转氨酶 (ALT)和病理切片显示当给 400mg·kg-1扑热息痛灌胃 24h后即可引起严重肝损伤 (ALT升高和肝组织大面积坏死 ,P<0.001)。TFA或VC预防组 (提前1h给药)的肝损伤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 ,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结论 :TFA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鳄鱼止咳膏镇咳、祛痰、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鳄鱼止咳膏的镇咳、祛痰、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设立模型对照组、鳄鱼止咳膏(0.43,1.30,3.90,11.7 g·kg-1)给药剂量组、阳性药组分别为地塞米松组、念慈庵组。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和气管酚红排泄法评价鳄鱼止咳膏的镇咳和祛痰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评价鳄鱼止咳膏的抗炎作用;通过碳廓清和血清溶血素的测定评价鳄鱼止咳膏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鳄鱼止咳膏能够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极显著的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P<0.001)和大鼠足趾肿胀,对大鼠棉球致肉芽肿增生也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11.70 g·kg-1鳄鱼止咳膏也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碳廓清指数(P<0.05)以及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结论:鳄鱼止咳膏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风轮菜乙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风轮菜醇提物(EJCT)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EJCT 150,300,600 mg·kg-1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FSG)的影响;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血糖及肝糖原、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胰岛损伤程度的影响。观察EJCT 对Fe2+/Cys激发的小鼠肝匀浆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EJCT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但是,EJCT 300,600 mg·kg-1可显著降低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血糖升高,并使低下的肝糖原回升。EJCT 150,300,600 mg·kg-1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减轻四氧嘧啶对胰岛细胞的损伤。另外,EJCT 30,60,90,120 mg·L-1能明显降低Fe2+/Cys激发的小鼠肝匀浆中MDA的含量。结论:EJCT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肝糖原合成、减少肝糖原分解、提高机体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从而减轻胰岛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