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观察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特征,比较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2组入院时一般特征及SCL- 90症状自评量表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2组患者SCL- 90抑郁、焦虑因子分分别为(2.33±0.33),(2.23±0.33),(2.41±0.83),(2.61±0.73)分;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HAMA、HAMD评分;而常规护理对患者HAMA、HAMD评分无显著影响.结论 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表现,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入院第2天(干预前)和术前1d(干预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后SDS评分为39.68±9.02分,SAS评分为40.38±5.57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焦虑、抑郁2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躯体化、强迫、敌意、恐惧4因子得分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术前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病(MS)患者心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M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MS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HAMD、HA-MA、SAS、SDS、SCL-90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干预后HAMD、HAMA、SAS、SDS、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本院心理测验室进行心理测验的64例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就诊的顺序随机将家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说教模式干预,观察组实行专人一对一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第2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属SCL-90总分、各项目总均分及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精神疾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利于患者的治疗及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抑郁症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计划性护理干预配合放松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SDS、HAMD评分均有下降,且试验组(46.54分±7.13分、9.88分±3.60分)低于对照组(51.86分±7.25分、11.79分±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病人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规范药物治疗的女性抑郁症病人转归的影响。[方法]2010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住院的女性重型抑郁症病人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使用帕罗西汀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观察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DS评分(36.4分±2.6分)低于对照组(46.2分±2.8分);干预组HAMD评分(9.4分±1.8分)低于对照组(19.2分±2.3分);干预组治疗总依从率(95.83%)高于对照组(85.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女性重型抑郁症病人的治疗能提高疗效、增加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名精神损伤鉴定患者的家属按案件受理顺序分为观察组63名和对照组61名,观察组给予一对一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总分、项目总均分及SAS、SD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损伤鉴定者家属进行及时、恰当、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家属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进行调查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SDS得分、HAMD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胃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5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相应的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组同时采用支持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后SCL-90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症状等得分与对照组判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身心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的作用.方法 将378例精神病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199人与对照组179人,对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患者家属进行对照.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SAS、SDS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同时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惊恐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惊恐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4周的对照研究,分别实施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和医院常规治疗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4周心理干预后HAMA评分(7.83±3.12)分,对照组(11.42±4.0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AMD评分(19.45±3.92)分,对照组(18.67±4.3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CL-90评分中焦虑、抑郁,躯体化以及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改善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认知及应对方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家属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 SDS 及 SAS评分分别为(39.81±5.34),(34.67±4.6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1,8.9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1,2.85;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采取症状自评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ARES-S)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追踪评估,并根据初期的评估结果对试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评定2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ACS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情况明显、生命质量明显下降;试验组干预前各评定结果分别为SDS(54.6±7.4)分、SAS(53.6±5.2)分、SCL-90评分中焦虑(2.4±0.6)分、CARES-SF(28.4±12.4)分。干预1个月后,患者无论在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上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各量表评分分别为SDS(41.8±7.5)分、SAS(42.6±5.5)分、SCL-90评分中焦虑(1.6±0.4)分、CARES-SF(35.5±12.7)分,前后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试验组在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抑郁、焦虑、敌对、恐惧)明显减少(前两者P<0.01,后两者P<0.05),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ACS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和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观察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自杀态度问卷、应对方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应对方式问卷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自杀态度问卷各维度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身心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杨芳芳  黄钟敏  吴蔚 《中国康复》2016,31(5):355-357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配合心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P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PD患者随机分3组各40例。tDCS组给予tDCS治疗,心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综合组给予tDCS配合心理干预治疗。采用抑郁症自评量表(SDS)、焦虑症自评量表(S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3组SAS、SDS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综合组各项评分均更低于tDCS组和心理干预组(P0.01);心理干预组SAS及SDS评分更低于tDCS组(P0.01),HAMD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及tDCS组(97.5%、85.0%及82.5%,P0.05),tDCS组与心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DCS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提高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心理状态及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脑血管病后病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同时用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80例健康人为对照,并且对有明显心理行为改变的脑血管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必要的药物干预。结果:脑血管病后病人常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行为改变。3种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罂(P〈0.01)。31例有明显抑郁情绪的病人经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后3种量表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脑血管病后心理行为改变较为明显,迫切需要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与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后的心理进行比较。结果狂犬病患者家属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狂犬病患者家属的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狂犬病患者家属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肿瘤晚期病人及家属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凤燕  邓小清  潘海英 《全科护理》2011,(14):1266-126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晚期病人及其家属心理的影响。[方法]对50例肿瘤晚期病人及50名家属实施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护理干预前后,肿瘤晚期病人及其家属心理。[结果]肿瘤晚期病人及其家属护理干预后,SCL-90总分低于护理干预前,病人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4个因子(P〈0.05);病人家属主要表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4个因子(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肿瘤晚期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评价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在本院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在本院门诊检查的8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 SAS 量表、SDS 量表、SCL-90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研究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评价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 SAS 总标准分、SDS 标准分和 SCL-90总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6、4.531、9.522和-10.914,P<0.01);研究组护理干预后 SAS 总标准分、SDS 标准分和 SCL-90总均分显著降低,社会支持总体评分显著提高,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352、15.727、12.945、5.143,P<0.01)。结论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治疗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