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方法 连续搜集了急性胸痛的患者 12 1例 ,其中 AMI患者 6 3例 ,非 AMI患者 5 8例 ,对上述病例进行血清 c Tn I、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测定 ,观察其变化规律 ,分组比较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AMI发病 6 h以内 ,Mb首先升高 ,敏感性达 87.1%。发病 18~ 2 4 h,c Tn I敏感性达 10 0 .0 % ,且于发病第 5日仍维持敏感性达 6 1.1%。入院即刻 Mb敏感性 92 .1% ,高于 c Tn I 5 5 .6 %和 CK- MB 5 7.1% ;Mb特异性82 .8% ,低于 c Tn I96 .7%。入院次日晨 c Tn I敏感性 96 .8% ,高于 Mb6 1.9%和 CK- MB77.8%。AMI患者入院即刻 c Tn I增高组与正常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2 .9%和 3.6 % (P<0 .0 5 ) ,校正基线特征等多变量因素后 ,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OR值 1.171(P<0 .0 5 )。结论  c Tn I联合 Mb是诊断AMI的良好指标 ,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得到最佳体现。c Tn I亦有助于中后期 AMI的诊断。c Tn I是 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肌钙蛋白 T(c Tn T)、肌酸磷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 DH)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生化法对 5 6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 c Tn T、CK、CK- MB、ST、L DH进行了测定。结果 颅脑外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酶活性水平均显著地升高 ,尤以重型组为甚。结论 测定颅脑外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酶活性水平对了解病情、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对 2 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冠心病患者 ,分别测定其术前和术后 6、1 2、2 4、4 8、72h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水平 ,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患者术前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为 (0 1 0± 0 0 4 ) μg/L ,肌酸激酶MB同工酶为 (1 1 5± 2 5)U/L ;有 1 1例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术后 6h升高至 (0 2 4± 0 0 4 ) μg/L ,4 8h达峰值为 (0 86± 0 1 4 ) μg/L ,96h渐降至 (0 2 6± 0 0 6) μg/L ,球囊扩张总时间长及扩张次数多者升高明显。仅有 2例患者术后肌酸激酶MB同工酶增高。结果提示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对心肌细胞造成微小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生物化学标志物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450例胸痛患者门诊就诊不同时间段Mb、c Tn I和CK-MB的阳性率,评价Mb、c Tn I和CK-MB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经留视住院后确诊为AMI的患者Mb检测阳性率高,灵敏度90.0%。c Tn I检测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明显高于Mb和CKM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b是早期诊断AMI的标志物,c Tn I特异性高,为心肌损伤的首选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3年12月60例心肌梗塞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标本NT pro BNP、CRP、c Tn I、Myo、CKMB的测定值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发作后分别在3h、6h、12h、24h、48h检测五项指标测定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NT-pro BNP、CRP、c Tn I、Myo、CKMB测定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五项指标中Myo的敏感度最高,AMI发作后最早升高,c Tn I的特异性最强,且持续时间最长,与最低项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6.
葛建云 《黑龙江医药》2011,24(5):731-733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成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A组).于麻醉前、术毕、术后6、24、48 h采血检查血清肌酸激醇(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T(cT...  相似文献   

7.
肌钙蛋白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心肌损伤血液生化标志物的不断被发现并大量应用于临床 ,人们对于冠心病的病理及生理的研究也正逐步引向深入 ,有学者据此提出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概念 ,其临床表现包括隐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心源性猝死等。本文对 5 4例患有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及 31例正常人群进行了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定性检测 ,并同步做了比较 ,以探讨 c Tn I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组 :5 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 ,男39例 ,女 15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红蛋白(Mb)心肌三项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同时选择选取同期住院的无冠心病患者40例(非AMI组)作为对照,分别测定2组患者在胸痛发作后1-4h、4-8h、8-12h以及〉12h的c Tn I、Mb、CK-MB水平,同时对比分析心肌三项单项检测结果与三项联合检测结果对AMI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AMI组在胸痛发作后不同时段测定的c Tn I、Mb、CK-MB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三项联合检测对AMI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均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三项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三项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早期AMI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对于临床及时救治,减少病死率,提高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肌钙蛋白-Ⅰ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特异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 yocarditis,VMC)实验室检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心肌酶谱 ,特别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的增高。心肌酶谱并非心肌特异性酶 ,在许多儿科疾病时均可引起升高 [1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肌钙蛋白 - (cardiac troponin ,c Tn I)和心肌钙蛋白 - T (c T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应用12导联心电图进行详细检查,如有必要则与其他导联方法进行联合检测,采集静脉血以便检测c Tn T、血清心肌酶。结果 88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测后首次得到确诊者56例(63.64%);经c Tn T检测首次呈现阳性者76例(86.36%),c Tn T与血清心肌酶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 Tn T及心肌酶检测后,两者符合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结果 (P<0.05)。心电图的拟诊到确诊时间对于c Tn T与心肌酶的检测更具有适用性(P<0.05)。结论 快速检测c Tn T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予以及早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高,而且联合心电图检测,可以使得急性心肌梗死及早诊断率明显上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对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择期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艾司洛尔组(E组),每组各24例,常规建立心肺转流(CPB),平行循环后不降温及不主动复温,阻断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0~70mmHg,在心脏跳动下进行手术。E组在心内直视手术开始前予艾司洛尔1~2mg/kg静脉注射后,以0.3%的浓度静滴维持心率在30~50次/分。分别于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取动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心功能、心胸比值(C/T)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前两组间CRP、CK—MB、cTnT、cTnI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CK—MB、cTnT、cTnI浓度在CPB后即刻显著升高(P<0.01),E组于术后6小时达峰值,术后24小时降至正常水平,C组于术后12小时达峰值,术后48小时降至正常值,同一时点比较,E组明显低于C组(P<0.05 or 0.01)。结论 艾司洛尔用于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可显著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程度,使酶峰提前,促进术后心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 T)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y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AMI患者(AMI溶栓再通组44例、溶栓未通组42例)进行血清cTnt、cTn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不同时间点,血清cTnT、cTnⅠ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同时期CK和CK-MB的阳性检出率;溶栓再通组cTnⅠ、cTnT峰值较未通组显著增高,且峰值时间提前(P<0.05).再通组cTn Ⅰ、cTn T 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提前于未通组(P<0.05,P<0.05).结论:cTn Ⅰ、cTn T检测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CK、CK-MB;溶栓后动态监测血清cTn Ⅰ、cTn T浓度、峰值时间,对于正确判断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及进一步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TnI,cTnT)、心肌酶谱联合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住院的AMI患者104例,正常对照组来自我院体检科60例。研究两组之间的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联合脑钠肽指标的应用价值。结果 AMⅠ组治疗前和对照组之间的心肌酶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梗指标包括肌红蛋白Mb、cTnI、cTnT,以及新指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0,对治疗前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指标的诊断价值排序为:BNP/cTnT〉BNP/cTnI〉BNP/CKMB〉BNP/AST〉BNP。结论 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杜占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55-2056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4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cTnT及CK—MB并与同期45例非心肌炎小儿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人院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心肌炎小儿(均P〈0.05);治疗2周后血清cTnT及CK.MB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7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26例为对照组.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结果 观察组血清AST、LDH、CK-MB水平明显升高,其均值分别为(52.67±7.32)U/L、(265.23±101.34)U/L和(26.75±18.75)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cTnT及cTnI阳性率分别为70.4%和81.5%,与对照组相比,其比例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2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CK、CK—MB和cTnI。结果:两组术前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K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分别低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术前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K-MB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分别低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术前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氟醚组cTnI于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均低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异氟醚可降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CK、CK—MB和cTnI的释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及评估肌钙蛋白I(Tn1)对诊断冠脉内支架及冠造影相关的心肌损伤的作用,并与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相比较。方法:连续测定15例冠脉内支架术患者术前,术后,30分,24小时,48小时血浆TnI,CK-MB及22例冠脉造影患者血浆TnI及CK-MB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 相关心肌损伤及术后长期应用对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PCI 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1 例,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行优化冠心病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 mg 口服,每日3 次,应用1 周行PCI。术前,术后6、18、24 h 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术后6 个月随访心绞痛缓解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最终有75 例完成研究,尼可地尔组37 例,常规组38 例,2 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时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术后尼可地尔组血清CK-MB 和cTnI 水平较常规组降低(P < 0.05),尼可地尔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较常规组明显(P < 0.05)。结论 尼可地尔能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PCI 相关心肌损伤,长期应用对心绞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127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K、CK-MB、cTnT、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K-MB为(20.71±3.46)U/L、CK为(55.93±5.66)U/L、cTnT为(0.34±0.10)μg/L、cTnI为(0.75±0.0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68±3.82)U/L、(77.25±6.14)U/L、(0.50±0.12)μg/L、(1.14±0.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帮助患儿减轻心肌损伤,对患儿心肌进行有效保护,是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