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965年,英国学Bangham将磷脂分散在水中,然后用电镜观察,发现磷脂自发形成多层囊泡,每层均为类似生物膜结构的脂质双分子层,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双分子层厚度约为4纳米。后来,将这种小囊泡称为脂质体。1971年,英国莱门等人开始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即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目的是把药物(包括基因药物)导入靶细胞中。脂质体DDS能够改变所载药物的体内过程,在某些条件下,能够显提高所运载药物的效能,同时显减轻其不良反应。目前,脂质体主要用于运载下列药物:抗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真菌药物、多肽及酶类药物、疫苗、免疫诊断药物和核酸类药物。脂质体DDS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透皮吸收、静脉注射和吸入给药。脂质体的粒度分布在30纳米-几个微米,具有囊中有囊的洋葱状结构,囊与囊之间充满了水相。通过改变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可以制备满足各种要求(如粒度、电荷和膜通透性等)的脂质体DDS.[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载药脂质体(liposome)是指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由于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具有靶向性、缓释性、细胞亲和性和组织相容性等优点,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增加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所以成为人们探讨研究的热点。目前在脂质体的众多给药途径中,肺部给药由于其刺  相似文献   

3.
陆彬 《中国药师》2005,8(5):374-377
脂质体(liposomes)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vesicles),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  相似文献   

4.
脂质体、修饰脂质体与改良脂质体给药系统及其进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彬 《中国药师》2005,8(5):374-378
1脂质体 脂质体(liposomes)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vesicles),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 nm.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反义寡核苷酸的聚赖氨酸修饰物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及对HepG2细胞活性的初步测定。方法利用反义药物的聚赖氨酸修饰物,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反义寡核苷酸及其聚赖氨酸修饰物的脂质体;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的差异并考察对HepG2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高密度正电荷的聚赖氨酸与带负电荷的反义寡核苷酸偶联后,脂质体的载药量大大增加,并且细胞的摄入量增加,对HepG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聚赖氨酸修饰物增加了反义寡核苷酸的脂质体包封率,有效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传统细胞毒性药物仍将是癌症药物治疗的主体,但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分子靶向药物以及基因治疗药物必将在癌症的治疗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值得关注的部分细胞毒性药物、分子靶向药物以及基因治疗的抗癌药物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问世以来,一直在癌症肿瘤治疗方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此文对近年来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当前较热门的脂质体肿瘤靶向给药及其触发释药的机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玉芹 《海峡药学》2005,17(2):9-11
脂质体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的多样性研究.通过改变脂质体粒子大小和电荷、改变脂质体的理化性质、改变某种物理因素.促使脂质体选择性的释放药物。  相似文献   

9.
脂质体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论述脂质体和脂质体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来有关脂质体和脂质体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的研完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脂质体在中药制剂中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结果 在中药制剂中应用脂质体,进入体内,通过防止药物快速降解,延缓药物释放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对靶区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脂质体作药物包埋,不但能提高药物的靶向定位作用,还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及降低毒副作用.结论 脂质体在中药制剩中应用是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现代化重要标志,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需要.中药生产企业应有组织地与医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临床医院开展多学科合作,取得中药脂质体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彤 《医药导报》2009,28(3):336-338
[摘要]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其主动靶向性和稳定性较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近年来国内外研制出许多新型脂质体。通过检索近20 a来国内外有关新型脂质体的相关文献,对新型脂质体如长循环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温度敏感脂质体、前体脂质体、磁性脂质体、免疫脂质体、膜融合脂质体、柔性脂质体等的研究及应用做一综述,并展望了新型脂质体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脂质体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讨论了脂质体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表明脂质体已广泛应用在中药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抗癌药物不但能对患者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而且对长期接触抗癌药物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护士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抗癌药物安全应用与护理也就成了临床积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长循环脂质体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循环脂质体可改善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靶向性,延长血循环时间,增强抗癌疗效。综述长循环脂质体在各种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和新型长循环脂质体的概况,并对长循环脂质体治疗肿瘤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在脂质体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兼有亲水性和柔顺性的聚乙二醇高分子,能在脂质体表面形成一层水化膜,阻碍血浆成分与脂质体表面的吸附,从而降低网状内皮系统对脂抽体的摄取,使脂质体在体循环中的时间延长。本文从作用机理角度,综述聚乙二醇对脂质体及免疫脂质体的稳定性和药物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其在脂质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谷贵文  刘兵 《黑龙江医药》1997,10(4):222-224
脂质体是天然脂类化合物悬浮在水中形成的具有双层封闭结构的泡囊,目前可由人工合成的磷酯化合物来制备,本文将介绍脂质体的结构、分类、性质及其在药物载体,包结药物和模拟生物膜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脂质体药剂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祥  闫丽霞 《天津药学》2000,12(3):12-13
脂质体药剂主要作抗癌药物及抗寄生虫药的载体、控制药物释放、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增加稳定性等。由于其与生物膜的特殊关系,对淋巴系统的定向性和与癌细胞的亲和性,故而作为重要的一类靶向载体制剂。  相似文献   

17.
脂质体作为低毒性与免疫原性的药物载体已被应用于难溶性、不稳定、毒性等药物的递送,但传统脂质体仍存在稳定性差、体内循环时间不足、主动靶向性不明显等缺陷,因此选择适宜的修饰性材料制备脂质体已成为必要手段。修饰脂质体的方法主要有:在膜材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或改性物质,在膜表面嵌插靶向配体物质,将配体与膜材偶联共同组成脂质体结构。通过总结近年来脂质体常用的修饰性材料,阐释修饰原理并分析其优势及弊端,为脂质体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余红艳  罗津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95-196
近年来,包合物和脂质体作为药物的载体被广泛用于药物制剂领域,各自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将环糊精包合物应用于脂质体给药系统——这一新型的药物载体,能够更好地提高靶向给药效果。本文通过概述包合物及脂质体的优势,阐明包合物脂质体这一新型给药系统能提高药物的载药量,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对提高药物的吸收和临床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靶向给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新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近年来长循环脂质体研究的一些主要进展,包括制备及影响因素、稳定性、药物动力学特性、靶向性等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其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癌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鹏  王东凯  苗妍 《中国药房》2005,16(9):704-705
1965年,英国学者 Banghan等 [1]将磷脂悬浮于水中首次得到了脂质体; 1970年, Sessa等提出脂质体可作为药物载体的见解以后,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 [2~ 4].磁性靶向过程是血管内血流对微粒产生的力和磁铁产生的磁力的竞争过程,当磁力大于动脉线形血流速率( 0. 05cm/s)时,磁性脂质体被截留在靶部位.磁性脂质体是掺入磁性物质制成的脂质体,当其进入体内后,利用外磁场的效应引导药物在体内定向移动后靶向给药,使其靶向性和专一性更强,诊断、治疗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