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陈凡金  齐振标  王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51-1452,1455
目的探讨HBV-DNA水平对HBIG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研究提高阻断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乙肝携带产妇和婴儿应用HBIG的情况按照HBV-DNA水平分层,分析HBIG不同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对阻断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儿童出生后乙肝球蛋白注射2针次与1针次的阻断成功率没有差别;HBV-DNA阳性的孕妇产前多次注射乙肝球蛋白可以提高阻断成功率。分娩方式、婴儿喂养方式对阻断成功率没有影响。结论 HBV-DNA阳性孕妇产前注射乙肝球蛋白3针次的阻断效果好,HBV-DNA阴性孕妇产前可以不注射乙肝球蛋白,而只在儿童出生后注射乙肝球蛋白,阻断效果即可达到最佳。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对婴儿是安全的,不增加乙肝感染率。儿童出生后乙肝球蛋白注射1针次就可达到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阳性以及HbeAg也为阳性的双阳性孕妇进行产前注射HBIG和非注射HBIG两组对照,以及产后新生儿采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双重免疫,从而探讨免疫方法对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以及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效果是否科学有效.方法 选用产前健康查体结果为乙型肝炎HBsAg、HBeAg单阳性或双阳性的孕妇在产前3个月(妊娠28周)起每月注射一次HBIG和对照组产前不注射注射HBIG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在出生时及15天时肌肉注射HBIG,满月、2个月和7个月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结论 乙肝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种方式,不论是单阳或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是目前用于HBV母婴阻断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打预防针(也称预防接种),是防止传染病最安全、最简便、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孕妇是不接种疫苗的,但在长达10个月的妊娠过程中,有时免不了会遇到需要接种疫苗的情况。那么,哪些疫苗孕妇可以用,哪些疫苗不可以用呢?通常来讲,孕妇可接种死疫苗(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微生物制成的疫苗),而忌种活疫苗(用减弱了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乙肝疫苗:此种疫苗为死疫苗,孕妇可用。没有受到感染或体内无抵抗力的孕妇,可按常规程序(0、1、6个月)注射3针疫苗来获得抗体。怀疑受到感染的孕妇(如密切接触过乙肝病人或被含有乙肝病毒血液污染…  相似文献   

4.
<正> 注射狂犬疫苗是被动物咬伤者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注射后能否产生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以下简称狂抗)是防止发病的关键。我站从1991年起对部分接种狂犬疫苗者进行狂抗检测,对阴性者加强接种井观察阳转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被动物咬伤后到我站注射狂犬疫苗者。 1.2 免疫方法:狂犬疫苗统一由我站到上级站购进,多厂家多批号。免疫程序采用肌肉注射5针法,于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一针,最后一针注射完15天后抽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和抗体。阴性者加强注射2针,2针之间间隔10天,最后1针注射后10天再抽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1例接种流感疫苗偶合川崎病的患者进行了调查与报告分析。患者为一名男孩,从2014年12月2日开始在城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第一针儿童流感疫苗,并按照要求进行了第二针的疫苗注射,在每次的疫苗注射过程中,接种者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及接种差错。但接种者在2015年2月9日接种流感疫苗第二针,于当天晚上有发热现象,经过转院治疗后仍不见退热。于2月15日转到长春一医院,门诊以川崎病收入住院,进行了相关的对症治疗,经过10天住院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持续服药6个月所有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预防。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对 865名孕妇产前检查两对半 ,并留其中 HBs Ag阳性者脐带血检查两对半 ;对 36名 HBs Ag阳性孕妇 ,产前 3个月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HBIG) ,每月一次 ,并对其新生儿血进行两对半检查。结果 :HBs Ag阳性孕妇比阴性者妊高征、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宫内感染、HBV垂直感染、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但新生体重无显著差异 ;HBs Ag阳性孕妇注射 HBIG组的新生儿 HBV感染率较不注射组要低 ,差异显著。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体及婴儿危害较大 ,选择产前 3个月注射 HBIG是阻断 HBV宫内感染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患儿,4个月零20天。1992年8月15日上午到厂职工医院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由于该院医务人员工作差错,误将精白破二联加强疫苗注给患儿。18日患儿出现咳嗽、气喘、烦躁不安症状,21日以“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住进职工医院;22日病情加重,出现“三衰、病危”,转入市二院。诊断为喘息性肺炎,左肺不张,支气管肺炎;9月7日省人民医院会诊结果为左肺不张,心衰;9月27日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左肺不张,不发育等。分析说明:由于护师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而给患儿注射了精白破二联针,三联针与二联针系两种不同的针剂,误注显属不当。百白破三联针与精白破二联针…  相似文献   

8.
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免疫效果长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 ,对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免疫持久性。方法 :应用RPHA法从 15 0 0名孕妇中筛查出 82名HBsAg≥ 1∶64的滴度阳性携带者的新生儿 ,按随机、双盲、设安慰剂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 (人数比例为 3 :1)。疫苗组在新生儿出生 2 4小时内注射第 1针 ,1月、6月龄分别注射第 2针、3针乙肝疫苗 ,对照组按同样程序注射安慰剂。结果 :在第 13年时疫苗组抗 -HBs阳性率仍高达 5 9.3 2 % (3 5 /5 9) ;对照组 13年中有 2 3 .5 3 % (4 /17)受到自然感染后变为HBsAb(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阳性 ,疫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疫苗组的HBsAb阳性者中 ,HBsAbGMT峰值也在第 12个月 ,S/N值为68.84,到 13年时已下降到 17.82 ,相当于高峰的 1/4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出生时疫苗组与对照组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外 ,疫苗组HBsAg阳性率一直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第 13年时疫苗组和对照组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 6.77%、47.0 6%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13年时 ,大部分仍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发生HBsAg阳转者多发生于当初免疫失败和HBsAb滴度较低者中 ,对这一部分高危人群在适当时间应筛查HBsAb ,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狂犬病在随州市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并提供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随州市2008年~2009年全市发生狂犬病32例,年发病率分别为0.67/10万和1.47/10万;32例均死亡,病死率100%.男女比例为4.3/1,全年均有发病,尤以第三季度发病为多;所有肇事动物均无免疫;所有患者也未使用狂犬病抗狂犬免疫球蛋白,伤口未处理的占71.88%,未注射狂犬疫苗78.13%,其余6例虽然注射狂犬疫苗,但未完成全程即已发病:潜伏期最短14小时,最长1367天,平均157天;病程最短2天,最长9天,平均4.2天.结论 狂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危险因素,应采取多部门合作,全面贯彻和落实"管、免、灭"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免疫率,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封秀红  殷毅峥 《河南医学研究》1999,8(3):270-271,277
目的: 探讨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免疫持久性。方法:应用反向间接血凝反应( RPHA) 法从1500 名孕妇中筛查出82 名HBsAg ≥1∶64 的滴度阳性携带者的新生儿,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 人数比例为3∶1) 。疫苗组在新生儿出生24 h 内注射第1 针,1 月、6 月龄分别注射第2 针、3 针乙肝疫苗,对照组按同样程序注射安慰剂。结果: 在第13 年时疫苗组抗 HBs 阳性率仍高达5932 % (35/59) ;对照组13 年中有2353 % (4/17) 受到自然感染后变为抗 HBs 阳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疫苗组的抗 HBs阳性者中,抗 HBsGMT 峰值也在第12 个月,S/N 值为6884 ,到13 年时已下降到1782 ,相当于高峰的1/4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出生时疫苗组与对照组HBsAg 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外,疫苗组HBsAg 阳性率一直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第13 年时疫苗组和对照组的HBsAg 阳性率分别为677 % 、4706 % ,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3 年时,大部分仍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注射吸附百白破疫苗47例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帆  陈慧林 《农垦医学》1999,21(5):346-346
我院自1996年5月中旬成立计划免疫门诊至1998年底,使用吸附百白玻疫苗共4698人次,出现不良反应47例,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在出现不良反应的47例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3个月17例,4个月20例,5个月8例,1岁半2例。病例均选自计划免疫门诊健康儿童。2.接种方法:吸附百白破疫苗从3个月开始注射第一针,然后每月一次,连续三次,一岁半加注一次,每次注射剂量为0.sml.注射部位均选择左上臂外测三角肌附着处进行。3.不良反应观察如附表所示。讨论吸附百日破疫苗接种后出现的硬结及化脓的原因可能与疫苗本身有…  相似文献   

12.
最近许多同志来信询问,为什么狂犬病疫苗有的强调要注射14~21针,有的仅注射5针,到底哪个对,应如何掌握注射针数。目前预防狂犬病的疫苗,由于培养狂犬病毒的基质不同,主要分为三种:动物脑组织疫苗、鸭胚疫苗及组织培养疫苗。由于制备方法不同,所需注射的次数、注射途径及接种后人体对疫苗的反应等也不同。现将有关狂犬病疫苗等问题简要介绍如下:一、疫苗种类及特点1.山浦(Semple)疫苗:是神经组织制备的疫苗(N.T.V.),其制备是以固定毒感染羊脑(或兔脑),经石炭酸灭活而制成。预防接种时,需注射14~21次为一疗程,成人每次2毫升,分别在腹壁、背部等处交替作皮下注射,一般每日注射一次。若单独使用疫苗,14天量已够产生免疫效果;若咬伤部位在面部、颈部、手指或合并免疫血清同时注射,则需21天(针)。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米兰大学病毒研究所Zanetti等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婴儿和青少年时期进行首次乙肝疫苗接种10年后机体仍可保持较强的免疫记忆,无需为确保长期的保护效果而注射疫苗加强针。该研究分别纳入了分别在婴儿和青少年时期接种过乙肝疫苗的1212名儿童和446名空军士兵,检测了他们的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浓度,并给表面抗体浓度低于10IU/L者注射疫苗加强针,并在2周后重复检测抗体浓度,如浓度仍不能达到10IU/L则第3次注射双倍剂量的疫苗加强针并在1个月后重复检测抗体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孕产妇女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对50名一般育龄妇女人群。55名孕妇在产前、产后1周及42d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产前孕妇与一般育龄妇女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及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产后1周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与其产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第42天在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与其产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产前虽然在生理健康方面比一般育龄妇女人群差,但自测健康总体上两者并不存在差异。孕妇产后1周的自测健康比产前差。产后第42天的自测健康明显好于产前。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是用于评价孕产妇女健康状况的一个有效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科自1990年以来应用电透下经皮穿刺多根螺纹针治疗股骨颈骨折15例,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15例股骨颈骨折中,新鲜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2例;男8例,女7例,左侧9例,右侧6例;年龄47~78岁,60岁以下12例。骨折类型:头下型9例,颈中型5例,基底型1例,多数在入院后10天内手术。手术时间25~60分钟,平均40分钟。住院时间最短13天,最长47天,平均23天。随访情况,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孕妇产前产后心电图P-R间期的变化,探讨P-R间期变化可能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分娩的孕妇300例,产前进行1次心电图检查,产后1~2个月进行心电图复查,对比分析两次心电图P-R间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排除房室传导阻滞、游走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等其他原因引起P-R间期变短的可能,300例孕妇产前产后短P-R间期的发生率分别为17.0%(51/300)和1.3%(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前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大部分会在分娩后自行消失,不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因此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注射羊脑组织疫苗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者较多。现将我科1975~1980年收治的22例分析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一)年龄与性别最小5岁,最大14岁,学龄期儿童21例。其中男15例,女7例。(二)注射针数与发病关系最少只注射4针,最多为18针,以注射6~15针即发病者居多,有16例。发病时间最早为注射后第3天,最迟为第30天。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开始均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继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排尿困难(16例)、嗜睡(10例),少数病例有失语及昏迷。(二)体征出现颈部强直18例,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16例,面神经麻痹11例,截瘫8例,偏瘫7例,呼吸肌麻痹4例,视力障碍4例,克氏征,巴氏征,布氏征阳性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终止中期妊娠临床效果,并与单纯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方法作对比。方法将要求终止妊娠的126例15周~27周的孕妇,而无禁忌症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米非司酮配合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63例(简称实验组),一组为单纯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63例(简称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凡诺注射后至分娩时间:实验组最早18h,最晚36h,平均22.37h;对照组最早38h,最晚69h,平均51.30h,差异明显(P〈0.05)。引产后行清宫术,实验组16例(清宫率25.40%)对照组51例(清宫率80.95%),差异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终止中晚期妊娠,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台州市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3年浙江省台州市的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经济发达地区狂犬病疫情流行因素及防制措施。方法:收集疫情、个案凋查表及免疫效果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全市共发生狂犬病病人16例,是台州市历史新高;发病年龄最小为4岁,最大为77岁;潜伏期最短的16天,最长的296天,平均潜伏期为94天;16例病人均为被犬咬伤,均未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有5例病人仅接种狂犬疫苗(并进行伤口处理),但均未全程接种;病程最短的当天死亡,最长为6天,平均为3天。结论:养犬等宠物数量多,且无圈养;局部范围内动物间存在狂犬病流行;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缺乏,未及时、规范进行伤后的处理与预防接种。上述三种因素是导致人间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萍  李卫华  杨瑶  谢小兵 《重庆医学》2013,(26):3160-3162
目的评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筛查实施结果的可靠性,为正确指导孕妇妊娠方面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共918例的产前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及产后电话随访,并对产前筛查为高风险孕妇组与全体产前筛查孕妇组的预产年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唐氏综合征(DS)和开放型神经管缺陷(ONTD)的筛查阳性率分别为8.9%和0.9%;高风险孕妇其平均预产年龄(30.2±6.0)岁,高于整体孕妇的平均预产年龄(28.1±4.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追踪到妊娠结局的初筛阳性者共51例,其中,有29例孕妇做了产前诊断,确诊3例。因某些原因未行产前诊断的22例孕妇中,有1例孕妇产下DS患儿。结论 DS和ONTD的产前筛查阳性率随着预产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产前筛查高风险者进行产前诊断,可有效降低DS和ONTD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