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 R T P C R 检测了28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W T1 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9 例 W T1 表达阳性,阳性率679 % ;其中16 例 A N L L 中有11 例表达阳性,12 例 A L L 有8 例表达阳性。表明 W T1 在急性白血病中有高度表达,可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标记物,在白血病疗效观察、判定预后及 M R D 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WT1基因mRNA表达与白血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68例不同类白血病及其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65%初治和复发急性白血病者WT1表达阳性,而治疗缓解期12例中仅1例(8%)表达为阳性。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7例(44%)WT1表达阳性,其中4例急变者全部为阳性,10名正常人及10例非血液病患者的WT1表达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2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降钙素(CT)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结果表明,7例ALL与16例AML的CT基因都发生了高度甲基化。临床完全缓解的3例AML和2例ALL中有1例ALL为阳性,另有1例阴性的AML于1个月后转为阳性,随后出现临床复发。提示急性白血病CT基因高度甲基化的PCR检测,对ALL与AML微小残留病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特别为缺乏恒定肿瘤细胞标志的AML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钙素基因甲基化的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22例急性随细胞白血病(AML)降钙素(CT)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结果表明,7例AIL与16例AML的CT基因都发生了高度甲基化。临床完全缓解的3例AML和2例AIL中有1例ALL为阳性,另有1例阴性的AML于1个月后转为阳性,随后出现临床复发。  相似文献   

5.
黄薇  曹琪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11):662-665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酶/多聚哪链反应(RT/PCR)检则Ph1阳性白血病中因染色体易位t(9;22)听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发现3种BCR-ABL异构体,即ela2、b2a2和b3a2.应用这3种异构体的特异RT/PCR体系,在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检测到2种异构体,b2a2或b3a2。而在8例Ph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ALL)中,3种异构体均被检测到,且其中2例同时有ela2与b2a2或b3a2两忡异构体。用筑巢式RT/PCR可从105~106个正常细胞中检出1个Ph1阳性细胞,在2例Ph1+ALL缓解初期标本中,检测到BCR-ABL转录本,提示有残余白血病细胞,1例于缓解期4个月时复查仍为阳性,并于缓解5个月时复发。另1例于缓解8个月时复查转阴,且缓解至今已18个月,故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不仅有助了研究Ph1阳性白血病的发病机理,而且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缓解期监测提供了十分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血病 M D R1表达的意义,建立 M D R1检测的简便快速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和经 F I T C 标记 M D R1单克隆抗体检测白血病外周血有核细胞 M D R1的表达。结果:24例急性白血病 M D R1表达为898±747,3例慢性白血病 M D R1表达为360±130,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01)。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各亚型中, M 3的 M D R1表达最低,依次增高为 M 2、 M 4 ,3组间差异显著( P< 00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白血病临床治疗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3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早幼粒白血病基因PML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PML-RARa)肯定了2例与急淋白血病M2不易鉴别的不典型APL,15例缓在2年以内APL此融合基因均阳性,其中L型8例,S型7例,L型中尚发现一个变异型,8例缓解在3年以上APL,此融合基因4例阳性,其中L型3例,S型1例,L型1例已有复发倾向,而缓解超过4年APL此  相似文献   

8.
探讨白血病MDR1表达的意义,建立MDR1检测的简便快速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和经FITC标记MDR1单克隆抗体检测白血病外周血有核细胞MDR1的表达。结果:24例急性白血病MDR1表达为8.98±7.43,3例慢性白血病MDR1表达为3.60±1.30,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  相似文献   

9.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23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早幼粒白血病基因PML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PML-RARα),肯定了2例与急非淋白血病M2不易鉴别的不典型APL。15例缓解在2年以内APL此融合基因均阳性,其中L型8例,S型7例,L型中尚发现一个变异型。8例缓解在3年以上APL,此融合基因4例阳性,其中L型3例,S型1例,L型1例已有复发倾向,而缓解超过4年APL此融合基因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早期急性白血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附5例报告)郑漪1郑传经1梁丽俊1赵芳1刘红霞2骨关节肌肉症状是许多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初期表现,可掩盖血液学的异常而集中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检查,若类风湿因子(RF)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动态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初治AML各亚型中M5基因表达阳性率最高,为91.7%,其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最高,达1308.6,显著高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ALL各亚型(L1,L2,L3)之间WT1基因表达阳性率及中位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中,WT1基因表达阳性组CR率显著低于阴性组,阳性组缓解后半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组、复发组及未缓解组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T1基因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疾病的发生发展、判断预后及检测微小残留病(MRD)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 RT-PCR)检测K562白血病细胞系、3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骨髓或外周血细胞的WT1基因表达。结果30例初治或复发AL中有22例患者高表达WT1基因,阳性率73.3%。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阳性率分别为70.8%和83.3%,两组无显著差异。随着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完全缓解(CR)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CR后WT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复发后又显著升高。结论 用Nest RT-PCR测定WT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克逊  马祖泰 《河北医学》2000,6(11):975-977
目的:分析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并发的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3576例LC术后并发的4例急性胰腺炎逐一进行介绍,就其原因、发病机理及处理、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例均行剖腹手术,术后配合其他治疗,死亡2例。与该并发症的相关因素:①早期的缺乏经验。②胆液外漏、胆石掉出。结论:LC术后并发的急性胰腺炎国内、外文献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PRAME(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与WT1(Wilms’tumor)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4例AL患者PRAMEmRNA和WT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RAME阳性表达率:ANLL为41.9%,ALL为3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T1阳性表达率:ANLL为48.4%,ALL为46.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完全缓解组(complete remission,CR)及对照组PRAME和WT1的表达均阴性;有效组PRAME和WT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P〈0.01);对1例PRAME阳性和10例PRAME、WT1均阳性的患者进行随访,7例经化疗后PRAME表达水平不降,4例复发患者PRAME再次升高均早于临床复发,其中2例WT1的波动与PRAME同步,2例临床复发时才升高。结论与WT1基因一样,PRAME基因是急性白血病的一个重要标记基因,动态检测PRAME的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疾病的状态和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对AL患者的化学治疗、预后判断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防治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滢  金洁  徐伟来 《浙江医学》2004,26(7):481-482,486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AM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初发者(73.2%)与复发患者(75.0%)无差异,但均高于缓解患者(10.0%).WT1基因表达阳性患者的首次化疗缓解率(45%)低于WT1基因表达阴性患者(78%);首次化疗缓解率WT1基因相对表达量≥1的患者(22.2%)低于表达量<1的患者(57.1%).结论 WT1基因可能是AML患者的癌基因,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动态监测WTl基因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和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丁超  李惠民  朱宝生  何迪  李斌 《重庆医学》2008,37(22):2561-2563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WT1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与WT1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64例白血病患者、56例对照者骨髓内WT1mRNA水平及DNA甲基化状态.结果 骨髓中WT1表达率与WT1启动子DNA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性,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复发及未缓解者)和慢粒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骨髓中WT1启动子DNA甲基化率低于健康者和非白血病患者.结论 WT1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抑制WT1mRNA表达.激发WT1启动子区甲基化从而抑制WT1表达,与急性白血病发生转化有关,可以作为治疗和预防白血痛发生的一个研究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41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DC-CIK细胞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意义。方法3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均经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200 mg)或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诱导缓解,2例M2患者采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系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诱导缓解,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经VDC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诱导缓解。所有患者应用大剂量强化化疗方案缓解后用 DC-CIK交替维持治疗。结果 DC-CIK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CD16^+细胞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白细胞介素( IL)-2、IL-12、IL-17、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提高,而IL-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微小残留灶WT1的检测显示3例AML 患者治疗前WT1阳性,经DC-CIK 治疗后转阴。IL-17健康对照组最高,未缓解及初治白血病最低,缓解组逐渐升高,DC-CIK治疗后接近正常。结论 DC-CIK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清除微小残留病变能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机体的抗急性白血病免疫效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9年3月应用腹腔镜技术为89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诊断证实,腹腔镜手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具有特殊的优点,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同时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可靠,腹腔镜手术成功84例,中转开腹手术5例,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具有独特优势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同时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可靠,并发症较少,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