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90例脑梗塞和90例脑溢血患者以及107例对照者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脑梗塞病人TC,LDLC,Lp(a)水平较对照组高,而HDLC及ApoAI较对照组低。脑溢血病人TC,LDLC及Lp(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为两型脑卒中共同危险因素,Lp(a)为缺血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低TC为出血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春香  陈国千 《浙江医学》1995,17(3):145-147
检测79例冠心病、54例脑卒中患者的TC、TG、LDL-C、HDL-C、ApoA-I、ApoB及Lp(a)水平,并与197例健康人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以TC、LDL-C和ApoB升高较显著,ApoAI无显著性差异,而礅卒中患者HDL-C下降较为突出,TC和LDL-C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对Lp(a)水平分布及其与其它脂类指标的相关性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102例冠心病患者及99名健康人进行了血浆睾酮、雌二醇、空腹血糖(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I,ApoB100测定。观察到血浆睾酮与TG和Lp(a)呈负相关,而与血浆HDL-C和HDL3-C呈正相关。血浆睾酮水平低下组,其TG和Lp(a)浓度明显高于血浆睾酮水平正常组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急性期血脂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31例,脑梗塞10例)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载脂蛋白A-1(ApoA-I)和ApoB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HDL-c及其亚组分、ApoA-I和TC水平进行性降低,2周时降至最低水平,血清Fg和Lp(a)水平升高,1周时达高峰,而TG和ApoB水平无  相似文献   

5.
对102例冠心病患者及99名健康人进行了血浆睾酮、雌二醇、空腹血糖(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I,ApoB100测定。观察到血浆睾酮与TG和Lp(a)呈负相关,而与血浆HDL-C和HDL3-C呈正相关。血浆睾酮水平低下组,其TG和Lp(a)浓度明显高于血浆睾酮水平正常组;而HDL-C和HDL3-C水平则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冠心病组血浆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内源性睾酮对体内血脂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血浆睾酮水平低下则可引起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52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Lp(a)、TC、TG、HDL、VLDL、LDL、ApoAI、ApoB100、FPG、FTM、C肽的变化,并与年龄相配的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NIDDM伴有血管合并症组Lp(a)水平增高,有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组分别比无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组Lp(a)值增高。有血管合并症组较无血管合并症组TG明显升高(P<0.01)。NIDDM患者ApoB100较对照组升高,且以有血管合并症组升高为著。有血管合并症组VLDL较对照组升高。相关分析表明,Lp(a)与糖脂代谢指标间无相关性。表明Lp(a)可能作为NIDDM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血脂水平与脑梗塞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105例脑梗塞与非脑梗塞病人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奚蛋白(a)[LP(a)]含量。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中TC、TG、LDL-C及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揭示,LP(a)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血栓性脑梗塞和脑出血之间脂质代谢的异同,评价脂质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本文测定了40例血栓性脑梗塞、32例脑出血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脂类含量,结果发现血栓性脑梗塞组甘油三酯(TG)含量和脂蛋白a[Lp(a)]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脑出血组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脑出血组和血栓性脑梗塞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及其亚组分(HDL2-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载脂蛋白ApoB-10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脂质代谢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168例糖尿病病人血清中的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奚蛋白(a)[LP(a)];并同时观察这些病人的视网膜情况。结果 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血清中的总胆固醇、LDL-C和Lp(a)较不伴有糖尿病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浓度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清Lp(a)含量,同时测定了TG、TC、LDL-c、HDL-c。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清Lp(a)浓度分别为318±199mg/L,168±107mg/L(P<0.001)。本研究提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显著增高,且Lp(a)水平与TG和HDL-c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65和0.4622。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类、胆红素和尿酸(UA)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3例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和UA并与对照组6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CHD组血清TB和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血清UA、TC、TG、LDL-C及L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脂类和UA水平升高、胆红素水平降低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测定血清脂类、UA和胆红素对CHD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他汀治疗效果的研究,探讨此类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2例冠心病患者在基线水平、患癌后手术前和手术后阿托伐他汀治疗6月测定其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广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水平.对照组为30例血脂检查TC均≥5.70 mmol/L的冠心病患者.结果 30例对照组患者在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后,TC、TG、LDL-C均显著下降,并一直持续至12个月(P<0-01),而HDL-C和Lp(a)没有显著变化.32例结直肠癌合并冠心病患者基线水平的TC、TG、LDL-C和HDL-C在其癌症确诊后均明显降低(P<0.01),而Lp(a)却增高(P<0.05),术后继续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TC、TG和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HDL-C升高(P<0.05),Lp(a)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对照组TC和LDL-C显著高于癌症组(P<0.05),后者Lp(a)显著增高(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癌症组LDL-C和HDL-C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TC和Lp(a)水平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Lp(a)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其抗肿瘤效应有关,合并冠心病的直结肠癌患者血脂谱的变化为在此类患者中进行调脂治疗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课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是否同COPD合并冠心病的高发生率相关.方法检测90名COPD患者及与之年龄、性别、吸烟史等相近的90例健康人的血脂水平.结果同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患者的Lp(a)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显著下降,且两者水平呈明显相关性,治疗用药及是否吸烟对ApoB100影响不大.结论COPD患者易患冠心病的原因与Lp(a)的高低关系不确切,而与患者血液粘稠度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卒中后抑郁(PSD)与病人血脂之间的关系,为脑卒中的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脑卒中病人200例,按照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88例和非PSD组112例。分别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并进行比较,对脑卒中病人各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脑卒中病人抑郁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SD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PSD组(P < 0.01),2组TG、TC和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病人HAMD、HAMA评分与NIHSS评分、卒中次数、TC和HDL-C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与ADL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ADL评分和HDL-C水平均为脑卒中病人HAMD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结论脂质代谢异常与PSD存在一定联系,对卒中病人进行血脂调节治疗过程中,应警惕PSD发生,及早识别PSD并进行干预以期改善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罗文平  李小玉  骆嵩  刘晓林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7):1091-1094,1102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不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青年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2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青年卒中组,随机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年龄≥45岁缺血性卒中患者122例作为中老年卒中组,...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糖耐量低减者血脂代谢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耐量低减(IGT)患者血脂代谢的改变.方法对39例老年人IGT患者和23例老年人糖耐量正常(NGT)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与NGT组比较,IGT患者TG、IGT患者TG、LDL-C、ApoB100显著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5),且伴总胆固醇有升高趋势及ApoAI有下降的趋势.结论老年人IGT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以TG、LDL-C、ApoB100升高及HDL-C降低为主,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降血脂等干预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7.
李改丽  汪丙昂  王晓湘  王建  胡健  陶金  张汝 《四川医学》2011,32(11):1807-1809
目的探讨脂蛋白(a)是否为中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成都军区体检的6211例中老年人按照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1例,按CT分型标准将501例患者分为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组。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非脑血管病患者。梗死组和对照组均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Lp(a)及其他各项血脂指标,分析Lp(a)与卒中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80岁亚组TC、TG比其它组明显减低(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中、老年女性TC、TG异常总检出率高于男性;缺血性脑卒中组Lp(a)浓度及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梗死组Lp(a)水平最高。结论高浓度Lp(a)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何春  邰迎东  吴翔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52-1355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病人应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低血脂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联合用药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28例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用药情况将病人分为3组,未规律服用降脂药超过6个月的病人纳入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40 mg)和合剂组(阿托伐他汀20 mg联合依折麦布),对比各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血脂变化情况,统计各组2年内缺血性卒中终点事件、心血管意外、周围血管闭塞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 0.05~P < 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合剂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阿托伐他汀组和合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合剂组因缺血性卒中再次发作而住院治疗者均少于对照组(P < 0.05),而合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合剂组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合剂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脂血症,尤其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应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安全有效地达到更佳的降脂效果,且在脑卒中二级预防及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方面提供相似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8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与T2DM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5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SF、总胆回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C肽[空腹C肽(FC—P)及餐后C肽(PC—P)]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2&#177;257)μg/L和(112&#177;41)μg/L],血清FPG、TG、LDL、Lp(a)水平及HbA1c、Homa—IR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INS、C肽水平及Homa—I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F水平与FPG、LDL水平及Homa—IR呈正相关,与PINS、C肽水平及Homa—IS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F水平与Homa—IS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F水平升高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高血清SF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高血清SF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