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各种抗体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4组研究对象共220例(慢性胃炎66例、消化性溃疡56例、胃肠道肿瘤33例以及门诊体检者65例)血清Hp的5种抗体:Ca外抗体、VacA抗体、Ure抗体、Hsp60抗体、RdxA抗体。结果慢性胃炎组5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9.1%,24.2%,71.2%,21.2%和19.7%;消化性溃疡组为62.5%,232.%,66.1%,21.4%和16.1%;消化道肿瘤组为27.3%,24.2%,57.6%,45.5%和18.2%;对照组为16.9%,18.5%,60.0%,12.3%和30.8%。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和胃肠道肿瘤组CagA抗体、Hsp60抗体和RdxA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Ure抗体和VacA抗体阳性率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CagA抗体和Hsp60抗体的阳性率与胃肠道肿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不同消化系统疾病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不同抗体的产生可能与其所引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48例肺螨病患者,20例其他呼吸系统患者和20例健康大学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体水平。结果肺螨病患者IgG、IgE、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43.8%和12.5%,其他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6.3%和0;健康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5.0%和5.0%;肺螨病组与其他两组特异性抗体水平有明显的差异(P〈0.01),提示用此法测定人群中IgG、IgE特异性抗  相似文献   

3.
SLE患者外周血液系统变化与自身抗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受损发生率与SLE病情活动程度及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分析19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1例SLE患者有82.20%(157例)出现血液系统损害,其中贫血占63.87%,白细胞减少占52.88%,血小板减少占30.37%。单系血细胞减少占33.51%,两系及两系以上受损占48.69%。血液系统损害组中,抗U1RNP抗体阳性率为40.13%,低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58.82%;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率为24.84%,高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2.94%。单纯白细胞减少组和单纯血小板减少组ACL阳性率分别为23.81%和28.57%,高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2.94%。血液多系受损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68.82%高于单系受损组48.44%。SLE活动组154例,非活动组37例,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动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65.38%高于非活动组37.04%。结论:SLE血液系统受损与病情活动性无关:抗ds-DNA抗体和ACL可能参与了SLE血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4.
甲亢^131I治疗前后血清TGA,TMA与甲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甲亢^131I治疗前后血清TGA、TMA测定结果与甲减发生的关系。77例前后对照资料表明,在治疗前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甲减发生率分别为12.5%及14.2%。甲减组与非甲减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0%及73.1%,均无显著性差异;^131I治疗后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甲减发生率分别为6.7%及17.0%,甲减 组与非甲减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及41.8%,显然抗体阳性对于甲减的发生无  相似文献   

5.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意义,并进行组间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084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抗一CCP抗体测定。结果 3178例类风湿关节炎(Ka)、965例干燥综合征(SS)、5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W)、154例银屑病(SPA)和54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的抗-CCP抗体测定值分别为60.79%、5.15%、4.84%、50.65%和4.31%,抗-CCP抗体在RA组和SPA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而SS、SLE组抗-CCP抗体测定值与其他风湿性疾病对照其阳性率基本一致。结论 虽然抗-CCP抗体可以作为诊断指标之一,但也可出现于其他疾病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RF、抗RA33、抗CCP及ESR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将130例早期RA患者作为观察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者。两组均采用ELISA。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CCP抗体,采用生化仪检测RF,ESR测定采用魏氏法。结果130例早期RA患者中,RF阳性92例,占70.7%;抗RA33抗体阳性15例,占11.5%;抗CCP抗体阳性77例,占59.2%;ESR阳性53例,占40.7%。对照组RF阳性2例,占1.6%;抗RA33抗体阳性1例,占O.8%;抗CCP抗体阳性1例,占0.8%;ESR阳性5例,占4.2%。结论联合检测RF、抗RA33、抗CCP及ESR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溶血病(HDN)的血清学检出率,探讨HDN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患儿出现HDN症状的时间关系。方法母婴ABO、Rh(D)血型用试管法鉴定;247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了新生儿浴血现血清学3项试验检测,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分别在出生后0~2d、3~4d、5~7d和8~10d进行检测。结果HDN的检出率为65.6%。其中出生后0~2d组、3~4d组、5~7d组、8~10d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4.3%、72.4%、54.7%和34.5%;162例ABOHDN患儿的血清学3项试验不同阳性结果分别为:3项试验均阳性38例,占23.5%;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2项阳性71例,占43.8%;DAT与抗体释放试验2项阳性8例,占4.9%;DAT与游离抗体试验2项阳性10例,占6.1%;单项抗体释放试验阳性35例,占21.6%。其中DAT试验阳性56例,占34.6%;游离抗体试验阳性119例,占73.5%;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52例,占93.8%。结论ABOHDN患儿越早出现HDN症状,其实验室检出率越高;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血清学检测中,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最高,DAT试验阳性率最低,婴以抗体释放试验结果为准,单项DAT或游离抗体试验阳性应结合临床症状予以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RA患者(RA组)、61例OA患者(OA组)和3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RF、AKA、ANA、CCP抗体检测,其中RF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CC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KA和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法检测。结果RF、AKA、ANA、CCP在RA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7%和84.9%、34.6%和96.8%、11.2%和94.6%、84.1%和96.8%,RF、AKA、CCP阳性率显著高于OA组和对照组。结论四种抗体中,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较高。RF、ANA因特异性较低和AKA因敏感性差,对RA的诊断作用受到影响。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利于RA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人工流产后不孕患者抗精子抗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78例因人工流产后所引起的不孕症,140例非人工流产不孕症以及28例正常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结果:人工流产后不孕组,非人工流产不孕组及正常组抗精子抗体的阳笥率分别为33.33%,15.71%,3.57%。人工流产后不孕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人工流产不孕组和正常已婚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10.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技术检测65例冠心病患者与6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抗Cpn IgG和IgM抗体。结果:患者组IgG抗体阳性率为63.1%,对照组为24.6%;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0%和6.1%,两组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0.025>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检测6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30例正常人抗心磷脂抗体(Acl抗体)。结果示:Acl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35%和333%;阳性组的高凝状态及肾小球损伤比阴性组病人更为明显,且对治疗的敏感性也显著降低。提示Acl抗体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及发展中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抗心磷脂抗体(ACL)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本院肾内科5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20例正常人ACL抗体.测定52例NS患者血栓素B2(TAB2),抗凝血酶Ⅲ抗体(AT-Ⅲ),血小板计数(P1t),血清白蛋白(AIB)和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尿蛋白定量及尿FDP.结果:NS组ACL阳性率(34.6%)明显高于对照组(5%).ACL组阳性(264.62±87.28)TAB2较阴性者(113.12±32.82)明显升高(P<0.05),CH、TG、尿蛋白定量及尿FDP明显升高(P<0.01),AT-Ⅲ明显降低.18例ACL阳性患者静脉血栓形成8例,34例ACL阴性患者2例血栓形成,有显著差异.结论:ACL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及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可作为NS患者血栓形成的一项预测.  相似文献   

13.
抗心磷脂抗体与几种肾脏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L)与几种常见肾脏疾病的关系 ,以及ACL的检测在肾脏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 (以ACL阳性和阴性分成两组 )、隐匿性肾炎组、尿毒症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ACL检测 ,并对ACL在各组中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隐匿性肾炎组和尿毒症组ACL阳性率分别为 3.33%、3.45 %和 0 % ,3组间比较ACL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肾病综合征组为 31.5 8% ,与前 3组比较明显增高 (P <0 .0 1)。ACL阳性组 2 4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浆粘度较之ACL阴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血ATⅢ 活性 ,血浆白蛋白水平则明显较ACL阴性组低。结论 ACL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隐匿性肾炎和尿毒症病人。ACL阳性病人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性肾病31例,肾炎性肾病9例。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水肿为主,且为就诊首原因。经休息、限制钠的摄入、利尿消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单纯性肾病完全缓解率70.1%,肾炎性肾病完全缓解率33.3%。合并感染9例均为呼吸道感染,低钠血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血管栓塞1例。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泼尼松治疗单纯型肾病完全缓解率高于肾炎性肾病,对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治疗依从性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抗心磷脂抗体与脑卒中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7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对同型半胱氨酸、抗心磷脂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同型半胱氨酸为(24.77±12.72)μmol/L,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为(20.77±11.75)μmol/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9.82±2.53)μmol/L。脑梗死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30.11%,与脑出血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抗心磷脂抗体与患者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存在密切关联,及早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抗心磷脂抗体检查对于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578例PNS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8例PNS患儿中8例并发ARF,其发生率为1.38%;8例中7例合并感染。8例患儿确诊后,治疗上主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例患儿联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2例患儿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经积极治疗后4例患儿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肾功能好转,3例单纯型肾病中2例肾功能于2周内恢复。结论感染可能为PNS患儿并发ARF的诱因;单纯型肾病并发ARF经积极综合治疗预后较肾炎性肾病好;积极控制肾病状态有利于ARF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99mTc-MAA肺灌注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PE)和(或)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同时评价D-二聚体在诊断PE和DVT形成中的价值。方法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行肺灌注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同时摄胸片以排除其它肺部和心血管疾病等造成的假阳性;ELISA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0.5mg/L为阳性。结果肺灌注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显示40例中有PE和(或)DVT26例,占65%,其中D-二聚体阳性20例,占76.9%。结论应用肺灌注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并结合胸片,可减少对PE和(或)DVT的误诊和漏诊;D-二聚体测定不能作为PE和(或)DVT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8.
畅飞  张莉  孟梅霞  安军民  高明  傅艳平 《海南医学》2012,23(18):122-124
目的回顾性总结158例肾活检的病理结果,分析其病理类型及临床分类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58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与临床分类特点。结果158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5例(79.1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3例(20.8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最多的是系膜增生型肾炎,第二位是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最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布最多的前三位依次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其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系膜增生型和膜性肾病,慢性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型和肾小球硬化。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型肾炎、IgA肾病最多,临床类型则以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庚型肝炎病毒 ( HGV)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感染分布。 方法 :115例患儿均为我科确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住院患儿 ,另取 187例同期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采取外周血 2 m l,用 RT- PCR方法检测 HGVRNA。 结果 :在 15 5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有 11例 ( 7.1% )存在 HGV感染 ,在 187例正常对照儿童中仅有 3例( 1.6 % )存在 HGV感染 ,两者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 HG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儿童 ,为HGV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1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外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03年在我院儿科住院并随访的13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中合并医院感染20例(15.04%)合并院外感染84例(63.16%),其中呼吸道感染占多数。住院时间超过3周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达40%(P<0.05),但院外感染率与年长儿相似(P>0.05)。医院感染与免疫球蛋白IgG下降有关(P<0.01),而乡村患儿并发院外感染较多(P<0.01)。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合并院内外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的长短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成正相关,而院外感染则与居住环境有关。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改善居住环境可减少感染并发症,减少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