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APACHEⅡ预测评分系统并联合SIRS及MODS记分对76例ICU多发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76例患者APACHEⅡ平均分为184分;平均ICU停留时间为915h;死亡6例(79%);并发MODS13例(171%),ARDS10例(132%),严重感染20例(263%)。APACHEⅡ评分越高,患者ICU停留时间越长,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王银铃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69-69,153
重症监护病房(ICU)在治疗各类危重病人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中,以其先进的设备及医疗护理技术的特点,起着严密监护,集中治疗护理,从而挽救病人的生命,使其转危为安,病情趋于稳定的重要作用。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临床上表现为伤势严重,伤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收入ICU科的多发伤病人一般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病人往往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在ICU这种特殊的病房环境里,病人的心理反应更加明显删。我科在完成日常的大量护理工作基础上,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观察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病房(ICU)在治疗各类危重病人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中,以其先进的设备及医疗护理技术的特点,起着严密监护,集中治疗护理,从而挽救病人的生命,使其转危为安,病情趋于稳定的重要作用[1]。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临床上表现为伤势严重,伤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2]。收入ICU科的多发伤病人一般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病人往往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在ICU这种特殊的病房环境里,病人的心理反应更加明显[1~3]。我科在完成日常的大量护理工作基础上,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观察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入院24h内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II)、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多发伤患者62例血乳酸水平,行APACHEII评分,并按APACHEⅡ评分分为A组(11~20分)、B组(21~30分)、C组(〉30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血乳酸水平与APACHEII评分的关系。结果:B、C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C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存活组血乳酸水平(2.8±1.3)mmol/L,死亡组血乳酸水平(6.0±2.1)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APACHEII评分(19.0±3.7)分,存活组APACHEII评分(15.4±4.3)分,死亡组APACHEⅡ评分(27.6±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在ICU中采取救治的效果,评价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有效救治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2年全年急诊科收治的56例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其中32例多发伤患者采取ICU治疗和监护,24例患者采取非ICU治疗和监护.对多发伤患者治疗进行全程监护,分析和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采用ICU和非ICU治疗护理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死亡率比较,P〈0.05,存在差异;对两者的致残率比较,P〈0.01,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总体比较ICU对严重多发伤的治疗护理疗效较好.结论 多发伤患者采取ICU治疗和监护对疾病治愈作用巨大,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急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APACHEⅡ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急诊多发伤患者156例,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行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动态监护,配置专门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在行重症加护病房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PACHEⅡ评分评价急诊多发伤患者的受伤程度,有利于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使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价75例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了手术与非手术患者,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患者的APACHEⅢ评分及实际病死率。结果:APACHEⅢ分值与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分值越高则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高,多发伤包括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受伤部位二处、三处甚至多处,伤情重。变化快,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是现代创伤早期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城市由于创伤所致死亡数已占死亡排序的第5位。现将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5月-2005年5月164例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急救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屠美萍  许金美 《嘉兴医学》2002,18(3):160-161
目的:探讨多发伤病人的护送护理。方法:总结82例多发伤病人护送各环节的护理。结果:完成检查76例,中断检查2例,顺利到达病房74例。结论:在多发伤病人的护送过程中,其预见性,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是确保途中安全,减少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液体负平衡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APACHEII)评分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不同液体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组(采用液体平衡)和研究组(采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各4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心肺功能及APACHEI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管理前2组患者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CV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后2组GED-CVI、EVLWI水平均增加(P<0.05),研究组上述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和常规组均完成了管理计划,2组管理前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液体负平衡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改善心肺功能指标,降低患者APACHEII评分,可作为临床管理及防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验证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II)判断重症急性肾衰竭(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 219例重症ARF的A PACHEII评分,通过死亡组、存活组APACHEII评分的比较及评分与实际病死率的相关性,初步评价其评估重症ARF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性;比较预计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评价评分系统对预测病死率的价值。以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表示其对个体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 APACHEII评分死亡组比存活组高(24. 0±8. 2vs17. 6±6. 9,P<0. 001),与重症ARF的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 (r=0. 98,P<0. 001)。实际与预计病死率比值 1. 83(P<0. 001)。APACHEII评分系统的ROC下面积为0. 774±0. 046。结论 APACHEII评分系统适用于判断重症ARF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但不能准确预测群体病死率,宜动态评分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与有核红细胞(NRBC)含量对NRBC阳性ICU住院患者生存时间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血常规检查中NRBC阳性的ICU住院患者67例。记录患者入住ICU24h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NRBC、C反应蛋白(CRP)及前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PA/Fig)检测结果,同时跟踪并记录其诊疗过程及预后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其中死亡组17例,生存组50例,通过两组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结果比较,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入选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时间预测指标的探讨。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PACHEⅡ评分、菌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重感染及机械通气等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PDW、MPV、PLR、NRBC、CRP及PA/Fig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及NRBC含量是NRBC阳性的ICU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将入选者按照APACHEⅡ评分及NRBC含量的中位数分为两组,APACHEⅡ评分≥29分与APACHEⅡ评分<29分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NRBC含量≥0.145×109/L及NRBC含量<0.145×109/L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8)。结论APACHEⅡ评分及NRBC含量是NRBC阳性的ICU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测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验证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II)判断重症急性肾衰竭(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 219例重症ARF的A PACHEII评分,通过死亡组、存活组APACHEII评分的比较及评分与实际病死率的相关性,初步评价其评估重症ARF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性;比较预计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评价评分系统对预测病死率的价值。以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表示其对个体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 APACHEII评分死亡组比存活组高(24. 0±8. 2vs17. 6±6. 9,P<0. 001),与重症ARF的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 (r=0. 98,P<0. 001)。实际与预计病死率比值 1. 83(P<0. 001)。APACHEII评分系统的ROC下面积为0. 774±0. 046。结论 APACHEII评分系统适用于判断重症ARF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但不能准确预测群体病死率,宜动态评分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在ICU患者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2例及试验组92例。以患者入住ICU时即作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对照组进行APACHEⅡ评分,试验组进行MEWS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24 h ICU内病死率、24 h ICU内心肺复苏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24 h ICU内病死率、24 h ICU内心肺复苏率、ICU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联合APACHEⅡ评分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能够在早期更加全面、快速、准确、简便地评估和判断ICU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并及早发现患者潜在的病情变化,为医护人员及时干预和处置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数据化认证评估依据,从而提高院内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规避医疗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APACHE评分和血乳酸含量变化对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急诊外科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期间,进入急诊重症监护室的连续80例创伤后低血容量体克患者.对所有病例常规采用止血、补充血容量、儿茶酚胺类药物、心电、血压、指脉氧等监测以及稳定内环境等复苏措施,测定初始、12、24、48 h血乳酸变化以及每24h内APACHEⅡ评分,分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资料.结果存活组68例为85%;死亡组12例为15%.结论APACHE评分及动态监测及乳酸可作为判断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对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SOFA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在百草枯中毒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与病死率、并发症及辨别力的关系.结果 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显著一致性(P<0.01);死亡组两种评分都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两种评分≥5时病死率均明显升高;两种评分不同值的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K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4±0.039和0.893±0.044.结论 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能够比较准确的评估百草枯中毒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刘超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2,38(5):47-49,81
目的:分析纤支镜肺泡灌洗对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CPI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住院治疗的9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2.92%),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a、PCT水平、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与对照组(4.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可有效改善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减轻炎症反应,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J J Escarce  M A Kelley 《JAMA》1990,264(18):2389-2394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if the source of admission to the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MICU) is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 death independent of t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II score. We calculated APACHE II scores and predicted risks of hospital death for 235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MICU. The predicted death rate was the same as the actual rate for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directly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25% vs 22%), but was less than the actual rate for patients who were transferred from hospital floors (38% vs 55%), the medical intermediate care unit (32% vs 59%), and other hospitals (21% vs 36%).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nfirmed an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ICU admission source and risk of death.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PACHE II does not measure illness severity accurately in all patients who are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 units. If our results are generalizable, using APACHE II to compare intensive care outcomes among hospitals could lead to wrong conclusions about quality of care. Improving predictions of hospital death rates among patients who are in MICUs may require the inclusion of new types of information in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