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改良式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 352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行包皮环切,其中改良式包皮环切术163例和传统包皮环切术18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已婚患者进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和治疗满意度量表评分.结果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1.80±0.52)ml、术后疼痛时间(23.75±2.06)h、术后切口感染率(1.84%)、血肿发生率(1.23%)和包皮畸形发生率均小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手术时间和阴茎水肿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良组手术后治疗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1),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传统组手术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改良包皮环切术有微创、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较传统术式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圣环包皮环切术、袖套状包皮环切术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8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剪刀法)86例(传统组)、袖套状包皮环切术82例(袖套组)、圣环包皮环切术130例(圣环组)。对比分析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和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及性伴侣治疗满意度(treatment satisfaction scale,TSS)评分。结果传统组术后疼痛时间[(47.62±13.05)h]显著大于其他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6.9%)、血肿发生率(15.1%)和包皮畸形发生率(8.1%)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术后IIEF-5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TS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袖套组手术时间[(44.21±10.55)min]和术中出血量[(11.02±2.44)ml]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术后T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而IIEF-5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圣环组手术时间[(4.37±1.33)min]和术中出血量[(0.79±0.20)ml]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术后阴茎水肿发生率(44.6%)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手术后T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而IIEF-5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圣环包皮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较传统术式和袖套状术式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3.
用包皮除去环行成人包皮环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长官  刘大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9):3028-3028,3030
目的 探讨用包皮除去环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组各25例患者分别施行该手术和经典的包皮环切术,随访2~6个月,对比手术时间、手术失血、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和术后包皮形状、勃起功能.结果 该术的切除范围标准,并发症少,痛苦小,术后外形美观,远期结果理想.结论 用该器械行包皮环切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包皮环切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成人包皮环切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经验。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67例成人包皮环切术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并随访术后情况。结果67例成人包皮环切术后切口均正常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天。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心理指导、专业的护理措施及术后健康指导,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成年男性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包皮环切术2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商环包皮环切术组(132例)和传统手术组(12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术后包皮水肿、伤口感染、伤口出血、伤口裂开,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外观满意度,术后性功能等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商环手术时间(4.66±0.799)min,术中出血量(3.36±0.885)ml,术中疼痛(VAS评分)(2.70±0.718)分,伤口愈合时间(天)(24.95±3.767)天,术后外观满意度96.97%(128/132),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评分)(23.12±1.518)分,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9.83±2.164)min,(21.97±4.132)ml,(2.89±0.792)分,(7.74±1.195)天,65.08%(82/126),(23.22±1.408)分,以上第1、2、4、5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6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手术易标准化,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外观美观,患者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激光仪器的发展,其临床应用的机会逐年增多。我科在1987年5月至1989年5月间采用激光包皮环切术与常规包皮环切术各60例进行对比观察表明,激光包皮环切术有不少优点。兹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2~36岁,其中以19~24岁者最多,占78.3%。本组中包茎18例,龟头与包皮内膜粘连21例,龟头炎症有分泌物者28例。常规包皮环切术60例中,龟头与包皮内膜粘连者21例,包茎合并感染16例。激光包皮环切术的方法是在骶管麻醉下用2%新洁尔灭溶液消毒,用龙胆紫划记切离部位离冠状沟0.5cm,离系带处0.8cm)。包茎者可  相似文献   

7.
包皮环切术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皮环切术虽然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小手术 ,但如手术处理不当 ,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 1988~ 1997年我们对 5 6例包皮环切术进行改进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6例 ,年龄 5~ 42 (平均 17.5 )岁。其中包皮过长32例 ,包茎 2 4例。 5 6例均为包皮环切手术适应证患者。2  手术方法  消毒、麻醉与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相同 [1 ] 。用两把止血钳夹起包皮口背侧正中 ,在两钳间剪开包皮至冠状沟0 .8cm为止 ,在离冠状沟 0 .8cm处环形剪去过长包皮 ,彻底止血后将包皮内外板切缘整齐对合 ,用小三角针穿 0 / 5的细肠线间断缝合一圈 ,针…  相似文献   

8.
包皮环切术术后出血是包皮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1]。2000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收治了采用传统方法行包皮环切术后出血的患者26例,经积极采取止血措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包皮过长或包茎26例,年龄16~52岁。因均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是从包皮背侧纵行切开后 ,再分别向两侧环形切除包皮。常常切口不整齐 ,两侧不易对称 ,致外形不太美观。作者从 1993年~ 2 0 0 1年应用钳夹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 80例 ,包茎患者 30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一般资料8年来作者共治疗包皮过长 80例、包茎 30例 ,年龄 6岁~ 72岁。其中院外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法术后系带侧保留过长 2例。包皮左侧保留过长 1例。包皮切除过少、包皮口瘢痕挛缩狭窄致包茎加重 2例。2 手术方法常规备皮、消毒铺巾 ,阴茎背部神经阻滞麻醉。于阴茎冠状沟以远 0 .5cm的包皮外板皮肤上用龙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手术中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分析2014年3—9月采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的174例小儿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岁2个月~14岁,平均7.8岁。其中151例采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23例行传统包皮环切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器组患者切缘整齐,美观。吻合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包皮水肿消退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包皮环切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对包皮外观满意度,吻合器组随访到147例,所有患儿家属对外观均满意;包皮环切组随访到18例,1例患者对术后外观不满意,为感觉包皮两侧不对称。结论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满意,手术简单,用时短,可做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改良袖套式的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效果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103例实行改进的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茎30例,包皮过长45例,包皮过长伴包茎28例.结果 103例患者术后8d拆线顺利,无感染及伤口裂开,拆掉缝线时无困难,69例伤口轻度水肿4d消失,剩余4例水肿6d水肿消失,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 包皮过长和包茎均可用改良的包皮环切术,但操作方法略不同,均能达到术后恢复快,外形美观,功能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及防止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我院从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脱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6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年龄9~50岁,包皮过长45例,其中反复有包皮龟头炎8例;包茎15例,包皮口小如针尖样、排尿困难、包皮呈水囊样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3月对160例包皮过长患者行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年龄19~28岁,平均23岁,其中包皮过长I型125例,Ⅱ型30例,Ⅲ型5例。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切口美观。术后6~48h出血2例,无切口裂开,无切口感染。结论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在张力状态下剥离皮肤容易进行,安全、出血少、浅筋膜组织保留多且连续,是一种较好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具体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儿童包皮环切术739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志刚  王容  肖波  封雷  周智  谢珍 《西部医学》2012,24(5):925-927
目的观察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儿童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运用效果,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儿童包皮环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对739例包皮过长及包茎儿童行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和外观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时间(5.2±1.3)分钟,主要并发症为术后感染9例(1.22%)、出血5例(0.68%)和水肿27例(3.65%)。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为(19.90±5.33)天。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儿童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高、受术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施问国  严寿连  王志军 《海南医学》2008,19(2):43-44,50
目的 介绍长直血管钳辅助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优点.方法 2003年9月~2007年3月对621例包皮过长患者行长直血管钳辅助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本组患者年龄6~52岁.平均24岁.其中包皮过长558例.包茎63例.本法长直血管钳的辅助作用有两方面:(1)辅助下环切外板;(2)辅助下环剥皮瓣.结果 手术时间9~30min,平均15min.术中出血1~10ml,平均3ml.术后随访7天~3年.术后6~48h出血6例,迟发性血肿1例,无切口裂开,无切口感染.切口均一期愈合,切口整齐、两侧对称,切121美观.结论 直血管钳辅助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环切外板、剥离袖套皮瓣迅速,术后切口美观,是一种术式较好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16.
包皮环切器与改良包皮环切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改良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切器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8例包皮过长者分别使用新型包皮环切器和改良手术(一钳环切法)行包皮环切.其中57例使用包皮环切器,51例行包皮环切手术. 结果应用包皮环切器手术者手术时间6~18 min,平均8 min .术中无需结扎止血,术后无出血及血肿发生.51例行改良包皮环切手术者手术时间20~36 min,平均24 min,发生并发症5例.结论 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但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相对延长,且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革新包皮环切术 ,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包皮环切固定器”及背带式弹力裤头 ,1997年以前对110 0例的临床研究 ,效果满意[1] 。 1997年以来又应用Nd :YAG激光代替手术刀行包皮环切术 2 0 0例 ,经临床观察 ,效果更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 0例 ,年龄 8~ 4 5岁 ,平均 2 1岁。其中14岁以下 80例 (4 0 % ) ,15~ 2 5岁 78例 (39% ) ,2 5岁以上 4 2例 (2 1% ) ,包皮过长者 172例 (86% ) ,包茎 2 8例 (14% )。合并尖锐湿疣 13例。1.2 方法仰卧 ,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包皮上翻 ,包茎者先扩张包皮口 ,根据龟头大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改良包皮环切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107例(A组)包皮过长患者行改良包皮环切术,92例(B组)行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81例(C组)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感染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4±1)m l,B组为(3±1)m l,C组为(16±2)m l;A组术后发生创口水肿、出血、感染1例,B组5例,C组15例。B组术后外观明显臃肿5例。A、C组无臃肿。C组8例诉勃起后侧弯,A、B组的术后并发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在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两方面均优于C组,A组在术后外观方面优于B、C组,其中B组外观差主要是臃肿,而C组为勃起后的侧弯;B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明显长于A、C两组。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优于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及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效果好,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作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方法包皮过长和不完全包茎患者60例(A组)行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作包皮环切术,同期53例(B组)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疼痛、感染、美观性、对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为(2±1)ml,B组为(12±1)ml(t=-60.2,P<0.001);A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9±4)h,B组为(52±10)h(t=-36.13,P<0.001);A组术后发生创口出血及血肿者0例,感染0例,发生性生活不适者0例,B组术后创口出血及血肿9例,感染5例,性生活不适者12例(x 2=105.35,P<0.005).所有对比项目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作包皮环切术比传统包皮环切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刘碧健 《医学综述》2014,(3):575-576,F0003
目的探讨袖套式与传统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阴茎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及重庆市合川区钱塘中心卫生院收治的300例小儿阴茎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传统式包皮环切术组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传统式包皮环切术组采用传统式包皮环切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传统式包皮环切术组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组的手术时间[(46.6±8.3)min vs(32.8±7.7)min]、术中出血量[(11.9±2.5)mL vs(7.5±1.6)mL]、术后疼痛持续时间[(46.7±10.7)h vs(23.7±6.4)h]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并发症情况看,传统式包皮环切术在出血或血肿、伤口感染、阴茎水肿、包皮畸形、外形不美观、硬结形成、伤口粘连、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共计125例次,并发症率为83.3%;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相对应的并发症共60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阴茎包皮过长及包茎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