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南省1999~2002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斌  陈海青 《中国热带医学》2004,4(5):848-849,853
目的:对1999~2002年海南省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控制建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对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原因判定。结果:海南省4年来春季发生食物中毒起数较多,冬季发生食物中毒较少;农村发生的食物中毒高于城市,占65.5%;群体性食物中毒起数占75.9%,中毒人数占94.0%,但是,所有死亡事件均为散发中毒造成;发生在集体食堂(主要是学校学生食堂)的中毒人数最多,占中毒总人数的63.9%;微生物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占总中毒起数的41.5%,其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49.3%。结论:必须根据海南省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高发场所、人群、主要中毒食品、中毒原因等,提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1.食物中毒发病情况我县1985年~1989年五年间共发生11起食物中毒,中毒人数321人,死亡1人,总病死率为0.31%。 2.食物中毒季节发生发生食物中毒起数较高的月份为5~7月份,其次是2、8、9月份。5~7月份中毒起数占,27.27%,中毒人数占28.28%和16.83%,而2月份中毒起数占总起数的18.18%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的48.60%。特别是7月份气温高,湿度大利于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易导致食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2002~2004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萍  罗令涛  黄坚 《中国热带医学》2005,5(4):861-862,857
目的 为给深圳市的食物中毒预防工作提供借鉴,对深圳市2002~2004年的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 对深圳市及各区卫生监督部门上报的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中深圳市共发生食物中毒94起,平均每年31.3起,1666人中毒,平均每年555人。2003年有1人死亡。中毒主要发生季节为每年第二、第三季度。宝安和南山为高发区域,共占53.2%,集体食堂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为71起1429人。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60,6%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中40.3%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一位。结论 深圳市食物中毒的好发季节都在夏、秋季节,大多集中在集体食堂,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预防食物中毒今后的工作重点首先应是加强集体食堂卫生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志青 《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433-1434
目的了解梅州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7年梅州市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和检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3-2007年梅州市共发生47宗食物中毒事件,其中中毒829人,死亡9人,病死率1.08%;中毒原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占34.04%;中毒人数占54.16%;中毒场所以家庭为多,占44.68%;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为多,占总人数的36.31%。结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为多,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应加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乡镇儿童意外中毒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佛山市15家镇级医院,对其于2005年1月1日一2008年12月30日期间收治的282例儿童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意外中毒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1.31:1,高发年龄为幼儿期(1—3岁),占45.7%。乡村发病高于城镇。中毒种类繁多,主要为药物中毒(36.5%),其次为食物中毒(占29.1%)和一氧化碳中毒(12.8%)。城镇儿童以药物中毒多见(22.3%),乡村儿童以食物中毒多见(20.9%)。中毒途径以经消化道中毒占首位(78.4%),多为误服;其次为经呼吸道吸入中毒(12.8%)。总治愈率93.6%。结论儿童因年龄特点易发生意外中毒,其预防工作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曾玲荣  曾瑜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57-1857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市南山区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00~2007年发生的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7年全区共发生食物中毒53起,中毒703人,无死亡病例;中毒发生高峰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58.49%;中毒类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占总起数的94.34%;致病因素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共发生26起,中毒323人,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人数的49.06%和45.95%;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餐饮业次之,发生中毒33起及19起,分别占总起数的62.26%、35.85%。结论南山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及餐饮业服务单位,以细菌性中毒占绝大多数。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区1976至1989年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食物中毒以细菌性为主,主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病死牲畜肉占首位;夏秋季节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农村食物中毒明显高于城市;死亡主因是食用酵米面和有机磷农药所致。认为,要想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病率,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食物中毒防制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1990—199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食品卫生法》颁布以来,虽然不断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但食物中毒时有发生。为了解和掌握青海省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防止食物中毒、制定食品卫生对策,对青海省1990~1995年各地报告的食物中毒案例进行了.整理分析。基本情况1历年发生食物中毒47起,中毒3646人,死亡17人。其中1990~1992年和1995年发生起数较多,分别占中毒总起数的66%和17%,1994年中毒人数较多。1992年和1995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6.5%,见表1。2食物中毒季节分布,除细菌性食物中毒外,其它类型食物中毒无明显季节变化。细菌性食物中毒特别是由沙门氏…  相似文献   

9.
固原地区1979~1985年查明原因的食物中毒32起,累计发病2,043例,发病率21.09/10万;病死15人,病死率0.73%。一、季节分布:夏秋为高发季节。5~9月中毒起数占90.61%,病例数占93.93%,病死者占80%。二、地区分布:隆德县食物中毒起数(11)、发病率(80.06/10万)及病死率(1%)均居首位。西吉县发病率7.39/10万为最低;彭阳县中毒事件1起为最少。三、原因食品:病死畜肉和病畜急宰肉,是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  相似文献   

10.
梁定健  丘世千 《海南医学》1995,6(2):117-119
本文分析了原海南行政区十市县1974-1993年食物中毒资料。该地区二十年区发生食物中毒137起,中毒5053人,死亡35人;年发病率在0.6-28.2/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6.5/10万;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最高,有毒动植物中毒死亡病例最多;食物中毒发病终年不断,6-10月为发病高峰期;中毒食品以海产品居道,病死和变质的禽畜肉次之;中毒食品主要来自家庭制作,但饮食行业,集体饭堂和农村宴席也  相似文献   

11.
缪国忠 《医学动物防制》2012,(10):1088-1090
目的了解近年来江阴市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2004-2011年江阴市食物中毒报表资料中收集有关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全部个案报表,按年度、季节、城乡、场所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江阴市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16起,中毒153人,死亡1人,分别占江阴市同期食物中毒报告总数的15.69%、9.36%和100.00%。主要中毒因子是有机磷(50.00%)和亚硝酸盐(18.75%);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50.00%),其次是集体食堂(37.50%);误食(68.75%)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农村发生中毒的起数(81.25%)远高于城市;2009-2011年中毒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有机磷农药、亚硝酸盐等剧毒化学品的监管,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法制观念、卫生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西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2007-2011年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档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归类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广西共发生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事件64起,中毒人数805人,死亡43人,平均中毒规模为12.58人/起;中毒高发季节为第3季度;中毒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占46.88%,其次是集体食堂占31.25%;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为最高,占60.37%,而死亡人数以家庭最高,占88.37%,病死率达31.40%。致死人数较多的因素主要为误食毒蘑菇、自制药酒、野生蜂蜜及菜豆加工不当等。结论加强预防食物中毒宣教工作将有效控制误食有毒动植物中毒死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An outbreak of food poisoning in a military establishment mess was investigated and remedial measures suggested.

Methods

A total of 391 persons had consumed meals in the mess on the day of the outbreak. A detailed food history was taken from available persons and the attack rates of each specific food items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relative risks.

Results

Of the 391 persons who had consumed meals at the mess, 123 were affected giving an overall attack rate of 31.5%. Majority of the cases had loose motions, fever, pain abdomen and vomiting. The maximum attack rate (65.1%) was for those who had eaten chicken preparation. The relative risk was also highest for those who had eaten chicken at lunch on the day of the outbreak (RR — 33.21, 95% CI 8.39 to 131.53). The mean incubation period was 19.73 hours (range 6 – 57 hours). The median incubation period was 18 hours. Bacteriological confirmation was not successful.

Conclusion

The chicken dish was the epidemiologically incriminating food item responsible for the outbreak.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were suggestive of salmonella food poisoning. However, same could not be confirmed bacteriologically.Key Words: Food poisoning, Military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4-2011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1年广西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06起,中毒人数7423例,死亡106例,年均发病率为1.96/10万,病死率为1.43%,平均中毒规模为24.26人/起。报告中毒事件高峰在6月和9月,死亡人数以5月、9月最多。致病因素依次为微生物类112起,有毒动植物类98起,不明原因54起,化学性42起。家庭和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毒蘑菇、酵米面、自制药酒是导致食物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广西报告食物中毒事件中,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农村家庭、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防制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宣教及食源性疾病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An outbreak of food poisoning involving 121 persons of a military establishment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On investigation, a total of 94 persons became ill, with an attack rate of 77.7%. The symptoms included nausea, vomiting, abdominal pain, diarrhoea, weakness and fever. The mean incubation period was 2.3 hours while the median was 1.7 hour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criminated raita as the food item responsible for the outbreak, with a risk ratio of 21.35. Left over food was not available for laboratory analysis. There were no deaths and all affected persons recovered within 24 hours.

Result

Coagulase positive staphylococci were cultured from the vomitus and stool samples of cases. Nasal and fingernail swabs collected from food handlers also showed staphylococcal growth. The most likely cause of contamination of raita with the enterotoxin could be the staphylococci which had colonised the bodies of food handlers.

Conclusion

The aggravating factor was the storage of raita at room temperature before its consumption, which provided ideal conditions for enterotoxin formation.Key Words: Food poisoning, Staphylococci, Food handler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岳阳市食物中毒情况及其主要原因,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岳阳市 1966-2003 年食物中毒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66-2003 年,共发生食物中毒 4 522 例,其中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 938 例,占 42.86%,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 1 884 例,占 41.66%,化学性食物中毒 453 例,占 10.02%.4~8 月间发生食物中毒 4 020 例,占 88.90%.学校中毒人数 1 918 例,占 42.41%;公共饮食中毒人数 1 004 例,占 22.20%;个体摊贩中毒人数 445 例,占 9.84%;其他食品行业中毒人数 731 例,占 16.17%;家庭中毒人数 424 例,占 9.83%.结论 预防控制食物中毒,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应注意 4~8 月份预防控制学校和公共饮食等的细菌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岳阳市食物中毒情况及其主要原因,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岳阳市1966-2003年食物中毒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66-2003年,共发生食物中毒4 522例,其中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1 938例,占42.86%,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1 884例,占41.66%,化学性食物中毒453例,占10.02%。4~8月间发生食物中毒4 020例,占88.90%。学校中毒人数1 918例,占42.41%;公共饮食中毒人数1 004例,占22.20%;个体摊贩中毒人数445例,占9.84%;其他食品行业中毒人数731例,占16.17%;家庭中毒人数424例,占9.83%。结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应注意4~8月份预防控制学校和公共饮食等的细菌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近年青海省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与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对2006-2011年青海省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2005-2011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4起,中毒人数280人,年均发病率为0.75/10万,病死率为6.43%;中毒多发生在第二、三季度;中毒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64.29%,其次是工地食堂,占28.57%。致病因素以肉毒中毒为主,占42.86%,其次是豆角加工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占28.57%。结论青海省食物中毒以藏区家庭发生的肉毒中毒及建筑工地食堂集体发生的豆角加工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为主;加大食品卫生宣传力度、加强工地食堂卫生监管、提高人们群众卫生意识是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自治区2012—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自治区2012—2021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自治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未分级”事件)共78起,每年报告3~21起,年平均7.8起。7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10 374例,波及人口1 703 049人,发病率609.14/10万,死亡24例,死亡率为1.41/10万,病死率231.35/10万。事件级别“一般(IV级)”52起(占66.67%),“较大(III级)”17起(占21.79%)。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51起(占65.39%)。事件发生的高峰期为5—7月和11—次年2月,事件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39起(占50.00%),其次为家庭20起(占25.64%)。报告起数居前三位依次为食物中毒25起(占32.05%)、水痘17起(占21.79%)、登革热10起(占12.8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24例中食物中毒致死2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流行性感冒1例。结果 传染病疫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是西双版纳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中的重点,特别是学校和家庭应高度关注,甲类传染病鼠疫在10年间共发生2起动物间疫情并波及人间,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2—2019年云南省乌头类植物中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报告系统,收集云南省2012—2019年乌头类植物中毒事件数据,从乌头类植物中毒的基本情况、发病趋势以及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场所分布、中毒原因等因素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云南省乌头类植物中毒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12年的6起增加到2019年的67起,发病人数从2012年的48例到2019年的308例。8年间共报告乌头中毒事件273起,发病人数1 499例,死亡人数65例,累计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是3.12/10万,0.14/10万和4.34%,平均每次事件的患者数为5例。45.79%的报告事件主要集中在10—12月份,报告起数前五位主要集中在楚雄州(78起)、大理州(40起)、保山市(30起)、曲靖市(22起)和玉溪市(21起),273起报告事件中,60.07%起事件发生在农村,252起(92.31%)以家庭暴发为主,事件发生原因主要为乌头类植物加工不当(事件起数占82.05%)。结论 云南省应将乌头类植物中毒作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在冬季前加强知识宣传工作,同时对农村家庭进行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