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傅国胜  朱军慧 《浙江医学》2010,32(11):1585-1587,159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治疗中较为重要的方法之一,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问世,极大地推进了PCI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现就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目前冠状动脉内支架已广泛用于临床,支架明显地改善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引起的急性血管闭塞及再狭窄。但慢性弥漫性长病变仍然是目前介入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难点,随着药物洗脱支架临床试验结果的陆续公布,应用其治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逐步走向成熟,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发展到支架置入术,使PCI更为安全、有效;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则明显减少了裸金属支架(BMS)置入后的再狭窄,减少了靶血管再次血管重建术。在PCI发展的同时,冠状动脉外科技术也不断改进,心脏不停跳而不需体外循环(off—pump)的搭桥手术,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置入广泛应用的药物洗脱支架,能更有效地预防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但由于需在术前、术中、术后大量和长期应用抗凝药物治疗,无论是围手术期或术后长期药物治疗中,出血成为了常见和主要的并发症,特别是无呕血表现的消化道出血,由于发生时急、危、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忽视和误诊,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支架的应用明显降低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引起的急性闭塞及再狭窄率,但支架同样面临着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复杂病变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变血管,更易发生再狭窄[1].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再狭窄率,和裸支架相比,DES使6个月的再狭窄率降至0%~9%[2、3].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为186例病人行PCI术,80%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以及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冠心病超长病变(≥50 mm)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6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超长病变患者置入Cypher支架、Firebird支架及Taxus支架,记录患者的治疗、在院期间和随访等情况.结果 68例患者PCI治疗均获成功,共置入Cypher支架84枚、Firebird支架42枚、Taxus支架69枚.1例合并糖尿病者术后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2例发生非Q波型心肌梗死,其他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患者均未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36例患者术后6~9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其中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并行外科搭桥术.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超长病变PCI治疗中安全、有效,但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术后再狭窄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药物洗脱支架(DES)较金属裸支架(BMS)在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方面有显著疗效。以往大规模临床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对“罪犯”病变行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已降至10%以下。但由于DES抗增殖药物延迟血管损伤反应过程,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同时也可能抑制内皮细胞愈合,进而导致再狭窄时间上的延迟及晚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发展过程中,支架取代于单纯球囊扩张使PCI术后再狭窄由40%~50%降至20%~30%,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如何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是PCI术的一个难点,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的临床应用被誉为冠心病介人治疗领域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尤其药物洗脱支架的应厢扩大了PCI治疗的适应症。但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仍是PCI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往冠脉造影是支架术后复查的前选方法,但部分患者因高费用和有创性不愿接受。我们对35例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40层MSCT(mtd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rr)冠脉成像复查,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中一种有确切疗效的重要手段,但相当高(10%-50%)的支架内再狭窄率限制了支架植入术的发展。而可在局部缓慢释放抑制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增殖药物的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明显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率,大大延缓了支架术后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目前临床应用的DES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其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的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
张颖  仝峰  杨琴 《医学综述》2011,17(7):1017-10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炎性反应贯穿于支架植入术中及术后,并成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键性因素。治疗的目的一方面要防止细胞增殖和血管壁的重构,一方面要减少局部和机体系统的持续炎性反应,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药物涂层支架等从各环节抑制支架术后炎性反应,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内皮祖细胞在防止再狭窄中有望得到良好应用,生物可降解支架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主要涉及先天性血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和房室间隔缺损等疾病.在分析各种手术方式的基础上,确定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手术编码.血管畸形主要包括大动脉畸形(Q25)和冠状动脉瘘(Q24.5),血管畸形球囊扩张编码于39.50(周围血管)、00.66(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主要编码于36.06(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发病在12 h内的3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结果310例患者中共植入465枚支架,其中裸支架119枚,药物支架346枚。304例患者介入治疗获得成功,无一死亡病例,成功率达98%。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药物支架和裸支架一样可安全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学丽  李健  李丹 《医学综述》2014,20(17):3083-3086
支架内血栓(ST)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少见的,但却是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已使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但却使术后ST形成的发生率升高。支架内皮化不全或不内皮化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支架的内皮化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研制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提高支架置入水平,研发新型支架、基因治疗、重视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等是预防ST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Very late stent thrombosis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clopidogrel therap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ent thrombosis is an infrequent but severe complication after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has markedly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this potentially catastrophic event. The optimal duration of clopidogre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rug-eluting stents is unknown. We describe a case of stent thrombosis 9 days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clopidogrel therapy, more than 3 years after placement of drug-eluting stents.  相似文献   

17.
周溯喆  潘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6):4415-4419
随着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病人数的迅速增长和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良,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关指南建议医生个性化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日常治疗决策过程中,制定特定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最佳疗程前需对其出血事件和缺血事件发生风险进行评估。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支架植入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开发支架植入术后缺血事件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评估工具。本文主要就已发表的高质量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的后期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刘志东 《四川医学》2009,30(12):1904-1905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和紫杉醇两种药物洗脱支架(DES)在冠状动脉长病变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7月期间分别接受雷帕霉素DES和紫杉醇DES的冠脉长病变患者各35例和32例,观察6个月的主要心脏事件(MACE)。结果雷帕霉素DES和紫杉醇DES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随访6个月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57%和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DES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紫杉醇DES相似,更长期的临床疗效比较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就是经皮穿刺周围动脉,将球囊导管及(或)支架等治疗器械送至冠状动脉,扩张、疏通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一种心脏导管治疗技术。从1977年,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实施至今已30余年。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挽救冠心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仍有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的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如今的老龄化社会中,冠心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血管支架作为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最主要的器械,其效能决定了介入手术的成败。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和生物可降解支架3个时代。该文通过归纳目前使用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试验,来阐述可降解冠脉支架大体的发展历程,指出目前疗效及所面临的难题,并对支架发展的未来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